为什么怀念“手写时代”?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ear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州国际文学周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盛典期间,主办方举办了一场“回望手写时代”的文学手稿展,展出的是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的上世纪80年代作家手稿,包括巴金、汪曾祺、刘心武、莫言、刘斯奋等16位名家24部作品,重温手写书稿的时代魅力,致敬一个逐渐失去的文学时代。
  作家手稿展把我们拉回了上世纪80年代,那个新时期文学创作红红火火的时期。当时,文坛上的一些作家的重要作品都是他们用笔一字一划写出来的,他们的“手写体”,带着时代的鲜明文化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有人这样评价,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迎来了手写时代最后的黄金时期,那也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
  这些作家的手写体,带着他们生活的经历,折射着他们的职业特点。比如,莫言曾做过连队通讯员,经常出黑板报,其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手稿字体有明显的“黑板报体”痕迹,“一看莫言当时的手稿就知道,那字儿是黑板报的美术字”,“但莫言后期的字体发生很大改变,这是在手稿里面看到的,电脑上看不出来,非常有意思”。
  对于作家创作过程,读者很好奇,通过手稿他们可以窥见作家写作的过程,可以看到作家怎样炼字炼句、巧用文思,进而感知那个时代的语言风格和流行文化风尚。作家在文学作品中的“手写体”,也并非是一个作家的個人语言行为。其作品出版必须经过出版社编辑们的修改、补充、完善,所以,一个作家最终出版的作品往往是作家和编辑、出版人共同劳动的产物,“手稿体现了作家的创作初衷,也体现了手稿出版的精神、灵魂所在”。
  电脑时代,人与文字的关系、书写与阅读的基本形态,书写的方式等等发生了重大改变。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作家们开始陆续放下手中的笔,改用电脑写作,延续了几千年的手写方式逐渐成为历史。时至今日,文学书写方式越来越技术化甚至复制化,文学质量较佳的纸质手稿已非常罕见,“手写时代”已经远去以致慢慢终结。
  电脑时代的到来,让文坛曾一度出现“换笔热”,但正如作家赵大年说:“电脑用久了,我也提笔忘字,还写错别字。和我一同换笔的剧作家吴祖光,舍不得他的一笔好字,早把电脑卖了;诗人顾工因为字句推敲,一首诗写不了多少字,也就不用电脑……”
  文坛上还有不少作家仍然坚持“手写”方式和习惯。有了解贾平凹的作家说,贾平凹写一部长篇小说大概要用到300支左右的笔,以至经常“把手写烂”。贾平凹说:“只有握着笔才有灵感。”梁晓声也还用最传统的方式在稿纸上一笔一画地写,他说“用电脑敲字是快,但会影响我的思维”。王安忆甚至拒绝网络,“电脑打字与速度有关,但写作不需要速度,只是一个脑力劳动”。
  也许,电脑打字这种技术思维,确实与文学创作、书写艺术容易形成矛盾和冲突;也许,文学写作的艺术规律决定了“手写”方式,的确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表达的必要。但无论如何,在“回望手写时代”手稿展上,我们看到了作家们在这些手稿中自然的文笔、自然地流露,我们会感到非常惊奇和兴奋,我们与作品、作家似乎更为贴近。它更昭示出,我们对文学的态度,总是需要一种精神和坚守。
其他文献
前一段时间,一首署名为莫言的《写给小崔》的现代诗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有微信公众号在刊登这首诗时还配上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的照片。但一读之下,立马可以断定这绝不可能是莫言先生的作品。有朋友问:“伪名言看起来那么真,普通人根本分不清真伪,怎样才能避开伪名言的陷阱呢?”其实并不太难,做到以下几条就行了。  “陈言务去”“言求己出”,这是避开伪名言的最大法门。  什么是“陈言”,难道只是陈旧的言语吗?
期刊
忙碌了一天,在睡前赴一场声音的邀约,伴着轻柔的音乐,让中外名家的名言隽语款款流动:“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尘土受到损辱,却以她的花朵来报答。”……近来,一些主打名作朗读的微信公众号愈发获得人们的青睐。一群朗诵爱好者聚在一起,或自己献声、或邀请名家,甚至还有奶声奶气的孩子,他们共同种下一小片文学的自留地,为生活保有一个诗意的空间。  如果说,文字的震撼起自视觉,那么朗读则充当了文字的“扩音器”
期刊
20世纪90年代初,温州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全国闻名,皮鞋只能穿一个星期,皮带只能用半个月。当时浙江省一位副省长在温州买了一条牛皮皮带,用不到一个月,打个喷嚏就把皮带震断了,还是当着几个女干部的面,让他尴尬万分。  在此之前,这位副省长其实也听说过温州假冒伪劣产品猖獗的反映,发过几次指示要严肃查处,但毕竟没有亲身感受,没有切肤之痛,还多少有些疑问,真有说的那么严重吗?这一条假皮带才让他真真切切感知了
期刊
期刊
如今是网络时代,一部手机在手,犹如一支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皆可成为“写手”,这当然是科技时代赋予人们的大好事。遺憾的是,“写手”们(包括某些业内人士与“老记”等)手指下敲打出来的“文章”,错别字、欠通顺的句子、曲解或误解古语的地方层出不穷、比比皆是。以致《新华每日电讯》要开辟一个名为《捉错园》的专栏,针对纸本、网络等出现的错讹予以曝光、辨正,如:“伦落街头(正写为“沦落”)”;“员工们肆业
期刊
时代的进步,有时是以某些物件的淡出和消逝为标志的。譬如,票证就从“必要”变得“次要”直至“不要”,使得如今的80后、90后对票证的理解只剩下车票、门票。而在70后往前的N代,都有一段与票证相关的苦涩记忆:不只是布票、粮票、油票,还有冬储大白菜票、煤票、水票……  当年票证一纸风行的背后,是物的选择稀少。一些怀旧文字不乏与吃相关的话题或轶事,这正是计划经济时代大潮退去之后留下的深刻足印,缺什么,念什
期刊
所谓“一局走残皆破眼”。许多改变历史的揪心事,往往如此。  唐五代有个著名的故事“三矢之誓”。晋王李克用在乱世争霸中与三个仇敌结下很深的梁子,于是临死之前交给儿子李存勖三支箭,让其发誓必报遗恨。李存勖不辱父命,用十五年时间完成了三誓,斩杀仇人并获其疆域,一度成为五代十国时的中原霸主。充满讽刺意味的是,仅三年后便剧情反转,这位一世之雄竟死于叛变旧部之矢。  后来,欧阳修将其归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
期刊
在写作上,不想被机器人打败,你至少要……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这首平仄规矩、清新别致的诗,竟然出自一位机器人之手,是不是让你有点脑洞大开?  近年来,机器人吟诗、作赋、写稿、绘画的新闻屡见报端,引发了人们热议。  据报道,名为“小冰”的机器人,匿名投稿的诗篇多次被《北京晨报》《长江诗歌》采用刊发,它的第一部原创诗集《阳光失去了玻璃窗》更是吸引了很多
期刊
一生就是那么几十年,一年都是365天,一天都是24小时。时间老人从来不会偏向谁,也不讨厌谁。  然而,具体到每一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或者说对时间的利用,却是千差万别,大相径庭。  有些人是真忙。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有的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搞什么“五加二”“白加黑”,让员工连休息时间都没有。有的人自我加压,休息时间不休息,再去练摊,去兼职,去进修学习……总之没有闲
期刊
世间万物,大多喜欢阳光而厌恶阴暗,倘若在阴暗处久了,便免不了滋生出疾病。因此,生活中的各种“晾晒”便不足为奇了———粮食晾晒后不会发芽变质,衣被晾晒后就会蓬松干爽,书籍晾晒后才会消除霉菌。唯有晾晒,事物才能吐故纳新,保持其原有的丰润与神韵。  人何尝不是如此?  孔子的学生子贡说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就是说,一个人的缺点错误,就像日食月食一样,人人都看得见,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