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教育理念要求班级管理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培养初中生全面综合素质能力及主观思想能动性。由于学校环境是影响初中生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以人为本理念在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 班主任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13-02
  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德才兼备、人文关怀。要求将教学教育目光放在对学生素质培养方面,要求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将学生高素质、高品格成长目标为最终导向。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建立的初始时期,学校是教育的主要环境,班级是学生生活的小集体,因此加强以人为本理念,对学生教学、情感、道德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性的现实意义[1]。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班主任管理中的标准
  班级管理模式应当以学生角度构建而非教师角度制定。班级作为集体存在,主要为促进学生的生活、学习而高效服务。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凸显出效用性、人文性、灵活性,这一理念可以结合班主任管理现状问题来进行分析:
  (一)效用性
  以人为本理念可以凸显出管理的效用性。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班主任秉持效率优先来进行班级管理,却忽视对学生主体思想、需求的关注。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翁,班级集体应当兼容学生的个人特质,并满足整体班级健康发展的需求。班级管理应当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依靠学生自主意识来形成自律、自控的管理模式。
  (二)人文性
  以人为本理念可以凸显出管理的人文性。以人为本理念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注重于学校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为不同兴趣、个性、规划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德、智、体、美教学教育需求,使得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良好的维护,自主思维及创新意识得到诸多的范围拓展及培养,利于学生未来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灵活性
  以人为本理念可以凸显出管理的人文性。学生作为教学教育主体,可以从传统的知识提升转向综合能力素质提升的需求多元化,从传统的被动遵守班级制度转向主动参与制定班级制度的思想转化,从被指挥转向主人翁地位的转化,促使班主任管理模式可以依据时代、教育的需求而不断发展、完善[2]。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
  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行为教育、人格教育、学习教育三个层面。
  (一)行为教育管理
  学生的行为教育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皮格马利翁效应,英语称之为Pygmalion Effect。指的是对某些情境下的期望或预言可以通过赞美、鼓励来达成,可以说这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这种做法也适用于在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中。教师的期望可以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信,使得学生坚信期望会成为现实,并为之付出努力。这种期望、自信的态度可以给予学生强大的心态,变得积极向上、自信自强。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行为。因此教师在情绪、语言、行为上要注意对学生适度表扬、批评,体现人文关怀。比如,平日调皮捣蛋的学生在某次学校活动中尽心尽力,教师在班会上的适度表扬很大程度上会培养学生自信自尊意识,从而引发学生自主、自控、自我约束行为,从而起到学生自主行为教育的目的,使得班级违纪现象得到控制,班主任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二)人格教育管理
  学生的人格教育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互动关系。首先要学着理解、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独立性与特殊性。对于一件事情,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观点。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特质,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疑难,引导学生建立明确的是非观念,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有着重要性的影响。比如,针对社会道德现象,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在班会上进行讨论,运用信息互联网或角色扮演形式将一些社会事件进行重现,引发学生深层思考事件背后的道德问题。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发言或小组形式讨论。通过分析问题、探究问题、思索问题,学生发挥自主意识,锤炼学生在挫折中的坚韧心态,学会冷静理智处理问题。其次,教师要提升自身素养、以身作则。教师是学生思想行为的标杆,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潜意识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对事情秉持公正、客观思维,避免遇事偏激、专制、冲动,学会抵制一些消极思想与不良诱惑,从而加强对学生人格教育管理[3]。
  (三)学习教育管理
  学生的学习教育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理念。新课标要求体现学生以人为本的地位,摒弃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观念。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从而达成学业的进步。教师可创设平等、愉悦、团结的班级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投入学习气氛,并参与班级学习活动。比如班主任可协助班干部在班会上制定计划。针对学生自身情况与学习困难,期望得到的帮助等等进行长期学习计划与短期学习计划的讨论。教师可对班级学习进度及思路有所把握及了解,从而引导学生针对学习教育问题探究策略,或建立学习小组,或个别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等等。民主性建议可以使得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一方面可改善学生学习瓶颈现状,一方面也为教育教学提出了一些有效性建议,从而促使学习教育的模式不断改进、创新,使得学习教育呈现明确目标化、系统化管理模式,利于师生之间和谐互动关系的维系。
  结语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使班主任将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班级管理工作联系起来,通过行为教育、人格教育、学习教育、干部团队方面的管理工作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因此,班主任要坚持适度表扬、尊重人格、给予信任、言传身教,将学生的学习发展、自信自尊作为首要出发点来进行班主任工作的方法、手段、措施等运用,促进班集体下学生个性特质及素质教育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万会芝.以人为本理论在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29.
  [2]刘雪梅.浅谈“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208.
  [3]邵伟,孙英.高校班主任工作中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03:196.
其他文献
版权客体制度是整个版权制度的基石。客体和对象的意义是相同的,版权的客体就是版权的对象,版权的对象就是版权的客体,两者指的都是版权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从权利体系来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达旨”是严复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原作、译作及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解析。指出“达旨”式翻译法是以原作为信息源泉,为满足特定条件下特殊读
听力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技能(Rivers&Temperly,1978),是语言学习和实现交际的必要手段,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的45%。很多研究语言的专家对听力的重要性作过精辟的阐述,如:James 曾说:“若有理解的优势,那么较早地将听力引入学习过程中会促发学习者的动机,使他们获得成功。”Long认为:“当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时,他们才能对其语言充满兴趣。”Krashen 指出:“无论成人
摘要 当前北京地区300多个自动气象站形成了一个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均极高的自动站观测网,数据质量成为了首要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在此对北京地区自动站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研究,开发了可用于实时业务的质量控制系统,同步开发前台WEB网页实时显示质控结果和数据,供自动站安装维护人员、数据管理人员以及气象业务和科研人员查询和下载,满足多业务类型的需要。系统质控结果表明,除了国家站5 min数据外,其他种类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