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师资科研服务能力 深化高职产学研合作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cl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科研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的瓶颈
  2002年10月以来,教育部连续三次召开全国高职教育产学研经验交流会,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目前这一思路已成为高职教育战线的共识,指导着整个战线的改革实践,高职院校普遍展开了产学研合作,探索和创造了多种模式和经验。但是,从整体上看还不深入,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够,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凉;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机制还不顺畅;校企合作缺乏可持续性,短期合作多;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以产学合作教育为主,校企科研合作比例偏少,等等。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社会观念的制约和政府政策调控与引导不够等外部因素,也有高职院校发展条件与管理不足等内部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科研能力不足是导致校企合作停留于表面的内在关键原因之一。
  分析校企产学研合作的理论是多方面的,从价值链理论的角度来看 ,一条链条的强度与它最薄弱环节的强度相等,在我国目前条件下,产品开发设计能力不足是大多数企业内部价值链中的薄弱环节,因此,企业愿意通过产学研结合寻求与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生产实践工作经历,不了解企业生产技术要求与趋势,实际生产技术应用开发能力不足;一些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只是为了晋级、提职和评奖,再加上受科研条件和水平的限制,科研成果比较单一,质量不高,真正具有职业教育特色,面向生产实际、有实用价值的科研项目寥寥,能转让、被采用的技术成果更是微乎其微。高职教师整体上科研服务能力不足直接导致了当前高职产学研合作整体出现了合作科研"短腿"的现象。而在校企合作教育中,也由于教师不了解企业生产技术应用情况,导致当前的校企合作教育主要形式单一 ,最普遍最主要的是学生实习,其次是订单教育,校企双方均将合作行为放在解决学生就业与企业优先录用新员工的层面上,并未将合作的重点放到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上,这也是目前高职校企合作缺乏可持续性与深度融合的原因所在。
  以"教学工厂"理念闻名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与其国内300多家大中型企业有着密切联系,其院长林靖东先生在介绍办学成功经验时说:"只有能促进国际经济发展的学校,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赢得企业的主动合作。只有得到企业的支持,学校才能得以长远的、更好的发展。而要得到企业的认可,学校必须超前发展,要培养超前发展的老师" 。这种超前发展的老师就是既有从事项目开发的能力,又有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和项目教学能得以实施,其师资具有较强的项目开发能力是关键之一。
  总之,无论是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目前面临的困境,还是从产学研合作动因的理论分析,以及从国外已有的成功经验看,提高高职教师的科研服务能力已成为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高职教师科研服务能力的不足与提升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二、高职教师科研服务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科研起点相对较低
  与普遍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科研起点相对较低。一部分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而来,办学起点比较低,实验实训条件大多简陋,师资存在先天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不高,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偏低,科研队伍中缺乏领军人物;而一些新建的高职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家底薄,科研经费渠道也不畅通,大量资金又都投入到基本建设和基本设施上,科研经费不足,科研设备等研究条件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二)科研意识与定位模糊
  在教师个体层面,部分教师认为科研是本科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专利,高职教师只要教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即可,没有必要搞科研;还有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了科研的作用与意义,但因经验不足或条件艰苦,不敢或不愿承担项目研究,对科研工作存在畏惧感或畏难情绪;还有部分教师的科研目的只是为了职称、晋升和评奖,科研工作急功近利,重"量"不重"质",成果平平。
  在学校科研管理层面,定位模糊,管理不力。轻技术应用开发,"研"与"产"结合不紧密,很多科研项目并不是"产"所需,成果也并不为"产"所用,科研工作没有重视横向项目的开发,而是将重点投入到纵向项目的申报上,与普遍高校竞争数量有限的课题,结果必然处于弱势;许多高职院校常常以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教师科研能力的衡量标准,没有考虑高职教师应注重技术应用开发的特点,削弱了高职院校科研应有的活力。
  此外,对于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关系认识不足。在"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只强调"产学"结合,对于"研"有什么作用,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定位等问题却十分模糊,忽视了科研在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教育上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三)师资引进与管理存在偏差
  我国高职师资缺乏专业性的培养机构,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普遍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缺乏产业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师资引进重学历轻技能,专业素质薄弱,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要求;高职师资在职培训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培训形式比较单一,专业教师进入生产一线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与研究的渠道不畅;由于连年扩招,同时缺乏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和协调制度,高职生师比偏高,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没有精力参加工程实践,更没有时间从事科技创新工作;高职教师的职称评价体系和方法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办学特点,这种评价导向直接导致了师资建设的低效性;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有的院校还没有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而由教务处附属管理;有的院校虽设立了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但缺乏明确的中长期科研规划与定位,科研激励和约束制度也不够科学和规范,随意性大,没有形成科研工作的压力和动力;缺乏科研方面的专题培训和指导等,也是导致高职教师缺乏科研意识、动力和压力的原因所在;此外,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管理体制和机制还不健全,也不利于激发高职教师在校企合作中作用的发挥。可见,由于师资引进与管理上存在偏差,即高职教师整体在科研服务能力方面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与后天性的引导不力,必然导致高职教师科研服务能力水平相对较低。
  (四)外部环境相对不利
  过去社会上长期存在的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企业对职业院校及教师参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轻视及抵触情绪,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不足,不利于职业院校教师通过实践渠道提高业务水平与能力;此外,国家对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过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快,导致高等院校教育经费普遍不足,而高职教育的办学成本高于普通高等教育,但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却低于普通高等教育,资金短缺已成为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另外,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引导和推动校企产学研合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健全,不利于减轻企业主动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顾虑及合作成本,这也是当前推进产学研合作要加以解决的重要环节。
  三、高职教师科研服务能力开发对策
  (一)明确高职科研定位
  与普遍高校强调基础性教育不同,高职院校重在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更加强调毕业与上岗"零过渡",这必然要求教学与实践"零距离",也使得产学研的教育模式成为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当前高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脱离于企业生产发展实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职教师不了解产业和企业生产发展要求和趋势,因此,高职教育发展不仅需要科研,而且要改变那种"重教育科学研究、轻技术应用开发"的倾向,要以突出技术应用型研究和开发型研究为主,面向社会实践第一线,注重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注重在社会和企事业单位最需要的技术、工艺问题上找课题,注重与企业联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注重通过与生产一线相关的科学研究带动高职课程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为生产服务的特点。高职院校要在全校宣传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的积极意义,强化科研的先导作用。
  (二)完善高职科研管理机制
  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服务来提高教师的科研服务能力和产出水平。(1)要建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并完善和规范各项科研管理制度;(2)要加强科研信息交流与培训。为了能使教师选择到具有一定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课题,科研管理部门应建立科研信息交流平台,包括定期组织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教授、企事业单位高工、技术骨干来校讲学;组织校企合作研讨会,增进彼此的了解;积极联系地方政府,与当地科技单位、行业协会合作,建立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库,通过网络建立校企交流平台等;(3)要强化科研项目管理,发挥科研管理部门的引导、管理和监督职能。在项目前期管理中,要积极宣传各级课题申报信息,对选题范围进行细致解读,结合产学重点,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要根据课题特点,鼓励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中青年教师组成科研团队进行项目申报,打造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通过传、帮、带,培养科研后备力量。要利用办学自主权,出台制度,采取措施,将科研工作重点放在横向项目上,根据自身科研规划、专业布局等情况进行项目立项,将科研工作导向应用性和区域性较强的横向科研合作,对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形成自身的科研特色。在项目中期管理中,要落实中期检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助解决或督促整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尤其对一些横向合作项目,科研管理部门要积极参加政府、社会等渠道组织的洽谈会、交易会等,为研究成果寻找合作开发转化的合作单位 。在项目管理后期,要在结题验收时,组织专家、对口企业、市场分析专家等组成的评审队伍,在验收评审时为成果注入市场信息,以提高成果转化的可能性。并加强科研成果的信息化建设,建立成果库,通过网上公布,参加各类洽谈会等形式向社会展示,提高成果转化率;(4)要完善科研评价管理,加大科研激励力度。高职科研评价要立足于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特点,突出科研工作的应用研究性,应用研究的成果不仅体现在发表论著的质量上,更体现在生产实践中,在制定标准时,要充分考虑科研成果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程度;在评价的方法选择上,应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既对科研业绩进行量化考核,也为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发展方向;要对不同专业技术职称教师的科研工作量提出相应的责任要求,改变高职教师无科研任务的现状,促使其主动或被动自觉参与科研工作;要通过宣传科研先进个人或单位,给予科研工作者以精神激励,并将科研工作与经济利益挂钩,进行一定程度的规范化奖励。要通过科研评价工作和全方位的科研激励制度将全校科研力量凝聚于学校的科研规划之下。
  (三)严格高职师资引进与管理
  目前的重学历轻技术的高职师资引进导向是高职师资实践能力与科研服务能力低下的根源之一,而世界上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无一不是建立了比较严格的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和培训制度。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并不盲目追求名牌大学毕业和高学历,只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但要求须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而且是专业对口,非常重视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要求每年要有20%的教师不上课,专门承担企业项目开发。我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不能仅靠职后培养,而要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适用于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制度;要打破师资来源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格局,出台相应政策,吸引国内外"双师型"人才加盟到高职师资队伍中来。此外,还在完善高职师资培训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培训教师,采取脱产培训、寒暑假集训等方式安排教师深入工厂、企业顶岗从事相应的生产管理及工程技术工作,更新市场和行业知识和技能。
  (四)畅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高职科研的生命力离不开产学研合作的框架,在外部环境上,要通过畅通校企合作的体制和机制,为高职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升科研成果水平提供保障。
  从政府层面看,产学研结合虽然是市场机制下不同主体的自愿行为,但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之下,政府应在促进校企合作方面发挥更多作用。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推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鼓励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调整和完善对大学的评价考核政策,引导其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内部评价考核体系;要研究制定相应的企业财务管理和税收征管办法,落实专门针对产学研结合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激励力度;同时,政府要加快建设面向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进一步建设中试、分析、技术鉴定和评估等技术支撑平台;加大产学研结合的宣传,营造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学校层面,要千方百计加大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要理顺校企合作机制,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完善校企合作的各项制度,为校企合作中的各方主体做好服务工作和沟通工作。要强化内部产学研结合 ,将高职院校校内的生产要素、科研要素和教学要素进行有效融合,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内涵式发展。
  
  [1]王福深.从价值链理论看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J].管理科学文摘,2005,(7).
  [2]常小勇.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9,(1).
  [3]白燕.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理念的认识与思考.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09-11-16.
  [4]陆萍萍.产学研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及其制度创新[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5).
  [5]王丽华.高职院校内部产学研结合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
其他文献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全球气候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在变暖。由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剧增,导致地球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积雪和冰川融化,极端天气频发,如:全球各地频繁发生各种旱涝灾害,持续出现暖冬。专家预测,不久的将来,马尔代夫将不复存在,亚马逊雨林比撒哈拉还要干旱。大批的动植物成为濒危物种。人类所处的环境日益恶化,地球处在极度的危险之中。随着哥本哈根联合国气象变化大会的召开,使很多
期刊
如何管理好学生,引导他们在专业方面有所发展,不仅是专业教师的任务,也是班主任的职责。通过担任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专业班主任工作,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引导有了以下一些思考,具体归结为"明志、固本和立新"。  一、配备具有专业背景的班主任是学生的福音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做过一项调查,89%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班主任注重引导大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和大学的许多专业一样,艺术设计专业需要配备
期刊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起到模范作用,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需要解决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如何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基本问题。  一、加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革命,这种文明观念摈弃了过去
期刊
我国目前有八亿农民,占我国全部人口的3/4 。近些年来,随着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三农问题以及教育公平问题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人们开始逐渐把目光投向农村教育问题。审视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现状,不难发现,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探索仍然任重而道远。其中,农村幼儿学前教育发展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幼儿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农村幼儿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农村幼儿智
期刊
一、关于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涵义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严格说来,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应有各自独特的发展目标,那么,既要有统一
期刊
随着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舞蹈这门人体艺术将被更多人认识、接受、认可,并喜欢。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语言,是通过人体动作过程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舞蹈教育则是通过教授这门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幼儿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初步的鉴赏力、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健康的体魄,健康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在《纲要》中指出,幼儿素质
期刊
一、学习方式的丰富  传统的数学教学更多地倾向于"系统学习",不可否认这是一种高效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但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知识经济社会,仅有这种学习方式已远远不够。把学生从大量机械重复练习中解放出来,让儿童在动手、动口、动脑中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已成为必然。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中,一位教师先用现实生活中圆形的物体举例,使学生认识了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至于怎样画圆,教师不作示范,就让学生自己想方设
期刊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和党政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后备军。辅导员工作更多的是一份发自内心的责任,用真诚的建议、真诚的行动帮助学生迈好从校园到社会的每一步,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把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  (一)政
期刊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研究不确定性现象的必修课程, 并被大量应用到各学科领域。许多新兴学科, 如信息论、对策论、排队论、控制论等, 都是以概率统计作为基础的。这使得学生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需求增加了。然而近几年来, 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和向综合类院校的不断转型使得学生的专业接受能力已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传统的概率统计教学模式愈来愈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概率统计是极富时代性和创造性的学科, 在研究
期刊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比较先进的方法是:板书、图画用投影仪投出;范读、音乐用录音机;各种背景资料如电影、电视片段、动画等用录像机、电视机。这不仅牵扯的电教设备多,掌握起来难度比较大,使得教师对语文教学中使用电教手段望而生畏,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各种设备的相互转换要耗费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不利于学生的听讲。然而有没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教学设备能够将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所带来的各种文字、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