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起到模范作用,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需要解决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如何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基本问题。
一、加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革命,这种文明观念摈弃了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不再是仅从人类自身的狭隘利益来对待自然,而是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环境和社会发展融合起来。这就站在了一个新的角度把人类的精神世界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代大学生是传承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应当有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观念,即把生态文明作为自觉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这种生态道德不同于以人和社会为中心的传统道德,要求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还负有对自然进行保护和发展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主张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培养这种道德和强化这种意识,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类对自然观认识经历了"从自然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的认识过程,现在人类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作用。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和良好的生态文明的认知和践行,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现代社会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
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它倡导人们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当代人的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统一起来,随之产生一系列的责任、义务及行为准则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校德育注入了新的内涵。
(三)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对相关法律、制度约束的有效补充
尽管法律、制度等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但是仅凭这种刚性的外部力量来建设生态文明是不够的,还需要道德、观念和价值等内在的约束力来进行有效的配合和补充。大学生作为有有文化、有觉悟的一代新人,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用积极、正面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价值选择对他们进行引导,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手段进行教育他们用全面、协调的观点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接受,并会在行动中遵守。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树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从而为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的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打下扎实的基础。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普及大学生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虽然对于环境保护有着高涨的热情,但是他们有许多还缺乏生态环境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常识,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行为与生态文明的要求背道而驰,而他们却浑然不觉。
掌握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是大学生自觉地按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规律办事的基础,也是大学生确立生态文化观的基础。生态科学基本常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统一规律教育;二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基本规律教育;三是生态平衡的基本规律教育。只有打好大学生坚实的生态文明理论基础,大学生才能为倡导传播维护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二)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
生态文明观是关于人、自然、社会三者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总的科学观点,以及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科学方法,是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的总和,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的理论体系。生态文明观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安全观,这是生态文明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观点,包括全球的生态安全观和国家的生态安全观。二是生态生产力观,生态生产力全面完整的体现了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只有克服了传统生产力的概念缺陷,树立生态生产力观,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生态文明哲学观,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有着不同的哲学观,这种哲学观集中体现在怎样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文明的哲学观认为人与自然处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之中,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并且以同一性为主导地位,即人们在利用自然的同时注意保护自然,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使社会生产力得以持续发展。四是生态文明价值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生命价值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价值和位置的科学评价。掌握生态文明价值观是确立生态文明观,指导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和行为的思想理论基础。五是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教育,是生态文明哲学观、价值观、方法论的综合体现。培养大学生的绿色精神,就是使他们树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觉按自然生态系统规律办事;强化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意识;树立竞争意识及和谐宽容的精神;树立时间效益的观念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因此,绿色精神教育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开展生态环境现状教育
生态环境现状教育是增强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危机感,树立大学生对国家生态安全责任感的必要前提。目前,许多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淡薄,究其根源,还在于他们没有清醒的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殊不知目前世界生态恶化的现状。只有对危机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树立解决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居世界银行测算,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我国GDP的8%。面对全球变暖、臭氧层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面积锐减、土壤荒漠化等等各种生态问题,高校宣传部门、校园文化阵地应当主动担当起教育者的责任,发挥舆论造势的主要渠道作用,要刊载更多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文章,让大学生深刻地了解到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近满目疮痍。让他们从自己和人类未来生活的角度长远考虑,在自觉中警惕自己的行为,审查自己的思维,约束自己的欲望。校园文化阵地要充分发挥文化感染作用,组织学生社团,研究思考生态问题,以真实的资料、鲜明的画面、实际的行动让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到了解生态、学习生态、言论生态、服务生态中去,使生态问题进入人们的头脑、思想,产生强烈的终极关怀。
总之,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态环境现状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只有培养全民良好的生态意思,并纳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实践中去,才能使人类、地球协调的、长期的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和培养的路径
通过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大学生对生态的认知和理解,进而使其把握生态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时,辅之以具体的生态情感体验,最终达到促成大学生成为坚定的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在具体路径选择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作出有针对性的有益探索。
(一)以课堂教学作为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以其系统性传授的特点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是无容置疑的。利用课堂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除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补充、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之外,还有必要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有关生态学的基础性公共课程,在课堂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规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流动的基本规律和生态平衡规律等"三大规律"的教育,使他们形成生态意识,并在实践中外化为保护生态系统的行为。生态学公共课程的开设应当结合高校的不同特点而有针对性的开设,这样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反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生态学习兴趣,使生态文明教育取得实效。
(二)依托网络为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技术支持
近年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出台以来,高校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和利用了多种网络平台,包括校园网、专题网站、BBS、QQ、博客、虚拟社区、FTP等网络手段,有力支撑了生态文明教育。
依靠网络提供技术支持,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校园网以其资料和信息的权威性、丰富性和及时性,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与生态问题相关的专题网站可以针对受众的生态认知现状和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以提高大学学生理论认识水平,完善大学生的生态知识构成和人格素养。一些高校还充分借助了FTP、BT、MAZE等资料下载工具,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发挥社团、党团组织和班级的组织优势
据统计,当前我国的在校大学生(本专科和研究生)已达2000多万。他们大都是共青团员,并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或积极要求加入共产党。可以说,党团组织生活业已成为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社团、党团组织和班级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例如通过开班会、办展览、办讲座以及组织学生看报纸、杂志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可以对课堂教育进行有益补充,而且可以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情感体验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真正在行动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以此影响更多的人。
(四)大力在校园文化中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属于亚文化。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现象,它是在大学创建的过程中依托文化传统而产生的,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象征,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置身其中的大学生群体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
学校应把生态文明观教育作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大学生中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并在具体的行为中做到自觉、自律遵守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
(五)广泛开展保护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
生态文明教育仅靠理论传授是不够的,还需要大学生们更多地参加实践活动,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当前的生态环境的严峻局面,可以强化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各高校可以通过成立大学生环保志愿社团等组织,带领大学生走进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境的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如组建保护母亲河、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等等。
参考文献:
[1]张霞妃,董杜斌,朱军.教育生态文明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2]杜秀娟.解读生态文明[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6).
一、加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革命,这种文明观念摈弃了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不再是仅从人类自身的狭隘利益来对待自然,而是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环境和社会发展融合起来。这就站在了一个新的角度把人类的精神世界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代大学生是传承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应当有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观念,即把生态文明作为自觉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这种生态道德不同于以人和社会为中心的传统道德,要求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还负有对自然进行保护和发展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主张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培养这种道德和强化这种意识,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类对自然观认识经历了"从自然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的认识过程,现在人类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作用。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和良好的生态文明的认知和践行,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现代社会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
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它倡导人们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当代人的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统一起来,随之产生一系列的责任、义务及行为准则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校德育注入了新的内涵。
(三)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对相关法律、制度约束的有效补充
尽管法律、制度等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但是仅凭这种刚性的外部力量来建设生态文明是不够的,还需要道德、观念和价值等内在的约束力来进行有效的配合和补充。大学生作为有有文化、有觉悟的一代新人,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用积极、正面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价值选择对他们进行引导,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手段进行教育他们用全面、协调的观点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接受,并会在行动中遵守。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树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从而为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的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打下扎实的基础。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普及大学生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虽然对于环境保护有着高涨的热情,但是他们有许多还缺乏生态环境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常识,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行为与生态文明的要求背道而驰,而他们却浑然不觉。
掌握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是大学生自觉地按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规律办事的基础,也是大学生确立生态文化观的基础。生态科学基本常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统一规律教育;二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基本规律教育;三是生态平衡的基本规律教育。只有打好大学生坚实的生态文明理论基础,大学生才能为倡导传播维护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二)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
生态文明观是关于人、自然、社会三者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总的科学观点,以及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科学方法,是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的总和,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的理论体系。生态文明观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安全观,这是生态文明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观点,包括全球的生态安全观和国家的生态安全观。二是生态生产力观,生态生产力全面完整的体现了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只有克服了传统生产力的概念缺陷,树立生态生产力观,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生态文明哲学观,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有着不同的哲学观,这种哲学观集中体现在怎样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文明的哲学观认为人与自然处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之中,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并且以同一性为主导地位,即人们在利用自然的同时注意保护自然,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使社会生产力得以持续发展。四是生态文明价值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生命价值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价值和位置的科学评价。掌握生态文明价值观是确立生态文明观,指导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和行为的思想理论基础。五是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教育,是生态文明哲学观、价值观、方法论的综合体现。培养大学生的绿色精神,就是使他们树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觉按自然生态系统规律办事;强化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意识;树立竞争意识及和谐宽容的精神;树立时间效益的观念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因此,绿色精神教育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开展生态环境现状教育
生态环境现状教育是增强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危机感,树立大学生对国家生态安全责任感的必要前提。目前,许多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淡薄,究其根源,还在于他们没有清醒的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殊不知目前世界生态恶化的现状。只有对危机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树立解决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居世界银行测算,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我国GDP的8%。面对全球变暖、臭氧层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面积锐减、土壤荒漠化等等各种生态问题,高校宣传部门、校园文化阵地应当主动担当起教育者的责任,发挥舆论造势的主要渠道作用,要刊载更多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文章,让大学生深刻地了解到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近满目疮痍。让他们从自己和人类未来生活的角度长远考虑,在自觉中警惕自己的行为,审查自己的思维,约束自己的欲望。校园文化阵地要充分发挥文化感染作用,组织学生社团,研究思考生态问题,以真实的资料、鲜明的画面、实际的行动让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到了解生态、学习生态、言论生态、服务生态中去,使生态问题进入人们的头脑、思想,产生强烈的终极关怀。
总之,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态环境现状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只有培养全民良好的生态意思,并纳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实践中去,才能使人类、地球协调的、长期的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和培养的路径
通过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大学生对生态的认知和理解,进而使其把握生态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时,辅之以具体的生态情感体验,最终达到促成大学生成为坚定的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在具体路径选择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作出有针对性的有益探索。
(一)以课堂教学作为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以其系统性传授的特点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是无容置疑的。利用课堂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除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补充、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之外,还有必要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有关生态学的基础性公共课程,在课堂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规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流动的基本规律和生态平衡规律等"三大规律"的教育,使他们形成生态意识,并在实践中外化为保护生态系统的行为。生态学公共课程的开设应当结合高校的不同特点而有针对性的开设,这样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反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生态学习兴趣,使生态文明教育取得实效。
(二)依托网络为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技术支持
近年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出台以来,高校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和利用了多种网络平台,包括校园网、专题网站、BBS、QQ、博客、虚拟社区、FTP等网络手段,有力支撑了生态文明教育。
依靠网络提供技术支持,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校园网以其资料和信息的权威性、丰富性和及时性,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与生态问题相关的专题网站可以针对受众的生态认知现状和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以提高大学学生理论认识水平,完善大学生的生态知识构成和人格素养。一些高校还充分借助了FTP、BT、MAZE等资料下载工具,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发挥社团、党团组织和班级的组织优势
据统计,当前我国的在校大学生(本专科和研究生)已达2000多万。他们大都是共青团员,并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或积极要求加入共产党。可以说,党团组织生活业已成为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社团、党团组织和班级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例如通过开班会、办展览、办讲座以及组织学生看报纸、杂志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可以对课堂教育进行有益补充,而且可以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情感体验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真正在行动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以此影响更多的人。
(四)大力在校园文化中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属于亚文化。作为一种校园文化现象,它是在大学创建的过程中依托文化传统而产生的,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象征,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置身其中的大学生群体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
学校应把生态文明观教育作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大学生中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并在具体的行为中做到自觉、自律遵守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
(五)广泛开展保护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
生态文明教育仅靠理论传授是不够的,还需要大学生们更多地参加实践活动,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当前的生态环境的严峻局面,可以强化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各高校可以通过成立大学生环保志愿社团等组织,带领大学生走进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境的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如组建保护母亲河、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等等。
参考文献:
[1]张霞妃,董杜斌,朱军.教育生态文明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2]杜秀娟.解读生态文明[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