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同样可以进行探究性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一、利用报刊、杂志、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新事物,设计画面,或者将互不相关的词语或新事物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一些不合常情或近似荒诞的画面与故事情节中,促使他们从灌注式的思维中,自觉地发掘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我根据宜昌市环保成绩显著,各种野生动物尤其是野猪逐渐增多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人·兽·会》。有的学生大胆想象,设计了这样的内容:若干世纪后,不仅许多濒危物种繁盛起来,而且连恐龙等许多灭绝的动物也被克隆出来,这些动物食量惊人,人也成了它们的食物,濒临灭绝,于是动物王国召开了一次世界性“保护人类”大会,讨论保护珍稀物种——人类及如何开发人的智力资源,为动物研制出数量丰富的高级食物,满足动物界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荒诞的情节却蕴含丰富的想象,同时也有无限的趣味。
  二、利用仿句训练,检查学生相关句式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以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能力、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例如:仿照“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句式,以“成功”为开头,写一段文字。这是一道“排比+比喻”的仿写题,所写语句主要是对“成功”作用的阐释,还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仿句练习运用得好,可以由模仿导入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感受。(附答案:成功,对于从不懈怠的人是里程碑,对于骄傲自满的人是包袱,对于不求进取的人是祸害。)
  三、利用人们“打破砂锅问(纹)到底”的心理,参照新闻媒体中“故事背后的故事”,“幕后的故事”,“节目播出之后"等形式对课文结尾进行续写,设计“课文以后的故事”,培养学生探究与想象的能力。例如:上完《晏子故事两篇》之后,设计了这么一个小作文——《晏子使楚以后的故事》,让学生去设计,写作。这种作文训练,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一种思考,一种判断,一种愿望,更是一种创新,一种探究。
  四、利用周记、日记形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生活,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实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目的。
  
  单位:湖北远安县鸣凤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越来越注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尤其是近几年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的教学
期刊
一、教材分析选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语》(新标准)初中起点第一册Module9,Unit1.这单元以问答物品的所有者为语言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
袋子里有红、黄、黑、白珠子各15粒,闭上眼睛要想摸出颜色相同的五粒珠子,至少要摸出几粒珠子,才能保证达到目的?  【答案】  解:从最好的情况着手,则摸5粒刚好是同色的,但是不能保證做到。  要保证5粒同色,必然从最坏情况着手。最坏情况是摸了16粒,这16粒珠子中没有一种是5粒同色,也就是说有4粒红色、4粒黄色、4粒黑色和4粒白色的。现在再去摸一粒,这一粒只能是四色之一。  所以,至少要摸17粒。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一、课堂是培养创造思维的主阵地,是展示创造思维的平台,我们要抓住这个阵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教师要精心设计出带有启发性,能培养创造思维的问题。例如:我们在讲《沙漠中的艺术宝库》一文时,开始提出“学习此文受到了哪些启发”?学生们会异口同声地说“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了解我国瑰丽的艺术珍宝”。紧接着我们又问:封建朝代
甲午年岁末,一位影响我最深、帮助我最多的人,我的导师李小文先生,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也离开了他钟爱并为之奋斗一生的遥感事业。直至今日,仍希望这一切只是梦境,梦醒后,仍然能够拨
期刊
绘本,英文叫作picture book,简而言之就是图画书,是图像、图片以及英语语言的“混搭”,通过三者的融合来表达图意,页面具有连贯性、连续性的特点,无论是在类型还是在外观上都
期刊
电视编导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占据中心位置,其专业技能的高低以及审美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最终电视节目质量的好坏。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呢?我在教学实践里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古语说:“无情不成文”。“情”包蕴在课文内容中,“境”即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画面。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创造出一种审美意境,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掌握语言艺术、领会文章意境的欲望。例如教《观潮》一课,我就是通过形象
2015年1月10日,恩师永远离开我们的当日,我在外奔波了一整天,晚上看到西北大学的一位同学发来短信:“小文老师怎么去世了?”再一看微信中几近刷屏的消息,几乎不敢相信恩师已经仙逝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