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造成了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进而使传统手工艺极度弱化,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对饶阳虎头鞋发展现状的分析,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饶阳虎头鞋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饶阳虎头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
作为大儒之乡的衡水,地处河北省东南部,悠久的历史积淀孕育了冀东南地区灿烂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加强,河北省已完成了六个批次的非遗认定工作,其中造型优美、色彩艳丽、饱含民俗文化的饶阳虎头鞋即在河北省非遗名录之内,这使饶阳虎头鞋在备受关注的同时能够得到正规的保护和科学的研究。
虎头鞋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是童鞋的一种,人们将虎头图案绣在童鞋的鞋头上,故称虎头鞋。虎头鞋的历史源远流长,这主要基于人们对虎的自然崇拜,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中写道:“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由此可见,虎头鞋的寓意是驱恶辟邪,保佑孩子们健康平安。
在冀东南地区,很多地方都有幼儿穿着虎头鞋的习俗,一双双精湛美丽的虎头鞋不仅可以看到民间艺术的精彩,更让人们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无限的爱。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这项传统手工艺早已不是所有母亲都具备的技能,只有民间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才能做出漂亮的虎头鞋,因此这种传统手工艺急需被抢救和保护。
一、城市化进程对传统手工艺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各地区的传统手工艺结合当地的气候、物产、民俗、社会观念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共同造就了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经过时间的积淀和人们不间断地创造与丰富,逐渐形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主流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冀东南地区地处燕南赵北,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以来在儒学思想的影响下,其传统手工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化的逐步推进,大量的现代产品充斥市场,以其低廉的价格和现代化的营销手段,从城市到农村,逐渐替代了旧时生活中的手工艺产品,进而动摇了传统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大量依附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手工艺或是被遗弃,或是被改造成新的产业。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物质生产的丰富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再度将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依附于其的传统手工艺置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城市中的春节,人们不再张贴年画、剪纸;现代化厨房的设计,使灶头画和灶王爷版画无处安身;日常的服装,很少看到手工织造和印染的面料,以及用此类面料制成的中式传统服装;木质的器具被金属或塑料制品所替代;传统硬木家具则成为少数人的藏品……一部分传统手工艺及其产品,或者是因为某种机缘能够在城市中苟延残喘,以少量的产品满足小部分人的需求,或者是在交通、信息均不方便的边远地区才能为人们的生活服务。由此可见,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饶阳虎头鞋的发展现状
虎头鞋缝制手工技艺是散落在冀东南民间的一项手工艺术,在文化復兴责任感和紧迫感的驱使下,这项技艺于2017年3月被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一带手艺最好的民间艺人,当数饶阳县的赵艳玲女士。2003年,赵艳玲为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在县城开办了“嬿儿园”工艺品店。截至目前,她指导从事该项手工艺的妇女达1300多名,并建立了多个手工艺品制作网点。随着工艺品事业的发展,她注册了手工艺虎头鞋“御聖柳”商标,开始了品牌化经营(图1和图2为赵艳玲女士制作的虎头鞋)。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这项技艺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政府保护有待加强。近几年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非遗保护绝不能只停留在普查和资料整理阶段,立项后的保护扶持工作更加重要,否则就会出现“重申报而轻保护、重开发而轻管理”的现象。
第二,设计形式有待创新。在饶阳县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民间妇女所制作的虎头鞋在设计形式上近乎相同,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民间手工艺人还停留在技艺的学习阶段,对这项技艺的掌握不够娴熟,且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钻研创新的精神。
第三,传承困难有待解决。饶阳县掌握虎头鞋制作技艺的多半是民间再就业妇女,年龄大多在50岁左右,她们学习这项技艺一是为打发闲暇时光,二是为赚取一些零用钱,在走访的过程中没有发现从事这项技艺的年轻女性。
第四,品牌效果有待提升。非遗传承人赵艳玲女士虽然注册了“御聖柳”品牌,但在经营的过程中,品牌效应并不明显,未能达到品牌预期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经营者对品牌认识不足,缺乏长远的品牌规划,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第五,学术价值有待开发。虎头鞋的制作技艺基本靠的是口传心授,关于冀东南地区虎头鞋的研究甚少,暂时还没有对这项技艺的系统性论著,目前的手艺人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对虎头鞋的文化价值意识薄弱,这项民间艺术急需学术人员介入进行文化内涵的相关研究。
三、饶阳虎头鞋的发展思路
民间手工艺的保护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就饶阳县虎头鞋的发展现状提出几点发展思路,希望这项技艺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一)政府扶持
民间手工艺的传承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引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非常重要。近几年来,河北省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利措施,为非遗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2018年3月河北省财政厅、文化厅将2013年颁布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予以印发实施,将原来的五类保护补助经费增加为八类,其中单独列出了“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经费”,这说明政府部门已将非遗传承人的文化素养提升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非遗传承人不能因循守旧只做工匠阶层,只有走出去多学习、多观察、多交流、多思考,才可能发展为创意阶层,更好地带动非遗的发展。“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工匠阶层将成为创意阶层核心,与此相关的三类人才值得重点培养:传统工艺青年传承人(传二代);传统工艺批评、策划青年人才;传统工艺设计创新青年人才。”鉴于非遗传承人多为年岁较大的人群,建议这三类人才也被纳入研习培训的行列,通过系统的学习交流来激活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为非遗传承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另外,在这个文化复兴的时代,相关部门举办的庙会、花灯展、旅游节等传统活动也能促进民间手工艺的发展。关键是要出台相应的具体政策鼓励这些民间手工艺参与其中,并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其中的文化内涵,逐渐提高这些手工艺品的知名度,为手工艺品的产业化发展铺平道路。要大力鼓励和支持手工艺人、相关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手工艺品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将这些手工艺品升华到艺术品层面,进行专题作品展演或建立相应的专题博物馆。
(二)设计创新
除了前文提到的将手工艺人由工匠阶层发展为创意阶层的可能性之外,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相关教师和学生也是为这一手工技艺提升设计创新的有效来源,尤其是大批年轻学生的加入,能为饶阳虎头鞋的设计创新注入很多新鲜血液。笔者的项目团队以传承人赵艳玲女士的“御聖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三步走”的设计创新实践:第一步为虎头鞋形式再设计,第二步为品牌形象再设计,第三步为触网宣传设计,以此来提高“御聖柳”的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
面对饶阳虎头鞋设计形式近乎千篇一律的现象,笔者团队从虎头鞋的鞋头图案再设计的角度出发,将此引入图案设计的课程中,设计过程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侧重民俗寓意的融入,与现有的饶阳虎头鞋简洁的图案相比,再设计的图案内容和寓意更加丰富。
针对“御聖柳”的品牌形象,笔者团队将其引入VI设计和包装设计的课程中,为这一品牌设计自己的LOGO及辅助图形,并将其应用到包装设计中,分为普通包装、高端礼品包装以及民俗节日包装。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要想在碎片信息的汪洋中被快速定位,网站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品牌的数字化名片。笔者团队将这一构思引入网站设计的课程中,要求学生撰写匠人故事,挖掘文化内涵,为开展网络推广打下基础。在自媒体发展的浪潮中,微信公众号也是一项不错的宣传途径,可以与网络广告设计课程相结合,利用H5等工具为网站、公众号等提供强大的内容设计制作。电商也是手工艺品市场化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传统手工艺品进行网店销售的不在少数,电商之路的重要意义比起网络销量更在于它能使传承人企业接触到年轻一代消费者,提前做好改进产品和服务的准备。
四、结语
饶阳虎头鞋制作技艺虽然已被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只是这项技艺保护工作的开始,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希望在经济结构轉型、传统文化大面积复兴的今天,这项技艺能够得到真正的传承和长远的发展,让子孙后代仍然能够享受这项传统的艺术。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65.
[2]陈岸瑛.时代转折中的非遗传承与传统复兴[J].装饰,2016(12):20.
作者单位:
衡水学院美术学院
关键词:饶阳虎头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
作为大儒之乡的衡水,地处河北省东南部,悠久的历史积淀孕育了冀东南地区灿烂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加强,河北省已完成了六个批次的非遗认定工作,其中造型优美、色彩艳丽、饱含民俗文化的饶阳虎头鞋即在河北省非遗名录之内,这使饶阳虎头鞋在备受关注的同时能够得到正规的保护和科学的研究。
虎头鞋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是童鞋的一种,人们将虎头图案绣在童鞋的鞋头上,故称虎头鞋。虎头鞋的历史源远流长,这主要基于人们对虎的自然崇拜,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中写道:“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由此可见,虎头鞋的寓意是驱恶辟邪,保佑孩子们健康平安。
在冀东南地区,很多地方都有幼儿穿着虎头鞋的习俗,一双双精湛美丽的虎头鞋不仅可以看到民间艺术的精彩,更让人们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无限的爱。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这项传统手工艺早已不是所有母亲都具备的技能,只有民间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才能做出漂亮的虎头鞋,因此这种传统手工艺急需被抢救和保护。
一、城市化进程对传统手工艺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各地区的传统手工艺结合当地的气候、物产、民俗、社会观念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共同造就了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经过时间的积淀和人们不间断地创造与丰富,逐渐形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主流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冀东南地区地处燕南赵北,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以来在儒学思想的影响下,其传统手工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化的逐步推进,大量的现代产品充斥市场,以其低廉的价格和现代化的营销手段,从城市到农村,逐渐替代了旧时生活中的手工艺产品,进而动摇了传统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大量依附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手工艺或是被遗弃,或是被改造成新的产业。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物质生产的丰富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再度将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依附于其的传统手工艺置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城市中的春节,人们不再张贴年画、剪纸;现代化厨房的设计,使灶头画和灶王爷版画无处安身;日常的服装,很少看到手工织造和印染的面料,以及用此类面料制成的中式传统服装;木质的器具被金属或塑料制品所替代;传统硬木家具则成为少数人的藏品……一部分传统手工艺及其产品,或者是因为某种机缘能够在城市中苟延残喘,以少量的产品满足小部分人的需求,或者是在交通、信息均不方便的边远地区才能为人们的生活服务。由此可见,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饶阳虎头鞋的发展现状
虎头鞋缝制手工技艺是散落在冀东南民间的一项手工艺术,在文化復兴责任感和紧迫感的驱使下,这项技艺于2017年3月被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一带手艺最好的民间艺人,当数饶阳县的赵艳玲女士。2003年,赵艳玲为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在县城开办了“嬿儿园”工艺品店。截至目前,她指导从事该项手工艺的妇女达1300多名,并建立了多个手工艺品制作网点。随着工艺品事业的发展,她注册了手工艺虎头鞋“御聖柳”商标,开始了品牌化经营(图1和图2为赵艳玲女士制作的虎头鞋)。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这项技艺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政府保护有待加强。近几年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非遗保护绝不能只停留在普查和资料整理阶段,立项后的保护扶持工作更加重要,否则就会出现“重申报而轻保护、重开发而轻管理”的现象。
第二,设计形式有待创新。在饶阳县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民间妇女所制作的虎头鞋在设计形式上近乎相同,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民间手工艺人还停留在技艺的学习阶段,对这项技艺的掌握不够娴熟,且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钻研创新的精神。
第三,传承困难有待解决。饶阳县掌握虎头鞋制作技艺的多半是民间再就业妇女,年龄大多在50岁左右,她们学习这项技艺一是为打发闲暇时光,二是为赚取一些零用钱,在走访的过程中没有发现从事这项技艺的年轻女性。
第四,品牌效果有待提升。非遗传承人赵艳玲女士虽然注册了“御聖柳”品牌,但在经营的过程中,品牌效应并不明显,未能达到品牌预期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经营者对品牌认识不足,缺乏长远的品牌规划,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第五,学术价值有待开发。虎头鞋的制作技艺基本靠的是口传心授,关于冀东南地区虎头鞋的研究甚少,暂时还没有对这项技艺的系统性论著,目前的手艺人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对虎头鞋的文化价值意识薄弱,这项民间艺术急需学术人员介入进行文化内涵的相关研究。
三、饶阳虎头鞋的发展思路
民间手工艺的保护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就饶阳县虎头鞋的发展现状提出几点发展思路,希望这项技艺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一)政府扶持
民间手工艺的传承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引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非常重要。近几年来,河北省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利措施,为非遗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2018年3月河北省财政厅、文化厅将2013年颁布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予以印发实施,将原来的五类保护补助经费增加为八类,其中单独列出了“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经费”,这说明政府部门已将非遗传承人的文化素养提升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非遗传承人不能因循守旧只做工匠阶层,只有走出去多学习、多观察、多交流、多思考,才可能发展为创意阶层,更好地带动非遗的发展。“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工匠阶层将成为创意阶层核心,与此相关的三类人才值得重点培养:传统工艺青年传承人(传二代);传统工艺批评、策划青年人才;传统工艺设计创新青年人才。”鉴于非遗传承人多为年岁较大的人群,建议这三类人才也被纳入研习培训的行列,通过系统的学习交流来激活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为非遗传承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另外,在这个文化复兴的时代,相关部门举办的庙会、花灯展、旅游节等传统活动也能促进民间手工艺的发展。关键是要出台相应的具体政策鼓励这些民间手工艺参与其中,并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其中的文化内涵,逐渐提高这些手工艺品的知名度,为手工艺品的产业化发展铺平道路。要大力鼓励和支持手工艺人、相关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手工艺品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将这些手工艺品升华到艺术品层面,进行专题作品展演或建立相应的专题博物馆。
(二)设计创新
除了前文提到的将手工艺人由工匠阶层发展为创意阶层的可能性之外,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相关教师和学生也是为这一手工技艺提升设计创新的有效来源,尤其是大批年轻学生的加入,能为饶阳虎头鞋的设计创新注入很多新鲜血液。笔者的项目团队以传承人赵艳玲女士的“御聖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三步走”的设计创新实践:第一步为虎头鞋形式再设计,第二步为品牌形象再设计,第三步为触网宣传设计,以此来提高“御聖柳”的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
面对饶阳虎头鞋设计形式近乎千篇一律的现象,笔者团队从虎头鞋的鞋头图案再设计的角度出发,将此引入图案设计的课程中,设计过程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侧重民俗寓意的融入,与现有的饶阳虎头鞋简洁的图案相比,再设计的图案内容和寓意更加丰富。
针对“御聖柳”的品牌形象,笔者团队将其引入VI设计和包装设计的课程中,为这一品牌设计自己的LOGO及辅助图形,并将其应用到包装设计中,分为普通包装、高端礼品包装以及民俗节日包装。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要想在碎片信息的汪洋中被快速定位,网站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品牌的数字化名片。笔者团队将这一构思引入网站设计的课程中,要求学生撰写匠人故事,挖掘文化内涵,为开展网络推广打下基础。在自媒体发展的浪潮中,微信公众号也是一项不错的宣传途径,可以与网络广告设计课程相结合,利用H5等工具为网站、公众号等提供强大的内容设计制作。电商也是手工艺品市场化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传统手工艺品进行网店销售的不在少数,电商之路的重要意义比起网络销量更在于它能使传承人企业接触到年轻一代消费者,提前做好改进产品和服务的准备。
四、结语
饶阳虎头鞋制作技艺虽然已被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只是这项技艺保护工作的开始,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希望在经济结构轉型、传统文化大面积复兴的今天,这项技艺能够得到真正的传承和长远的发展,让子孙后代仍然能够享受这项传统的艺术。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65.
[2]陈岸瑛.时代转折中的非遗传承与传统复兴[J].装饰,2016(12):20.
作者单位:
衡水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