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升和高校生源的扩张,都推行了实践向导的课程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内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关系到人才质量和教育水平等问题。课程是教学改革的落脚点,近年来,我国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创新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些许不全面的问题。在专业课程教授和相关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缺少知识创新和应用,不能把课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相连。本文就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做出以下分析。
【关键词】实践向导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17-02
一、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早期主要受普通高等教育学科本位课程体系的约束。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的广泛交流,在国外高职教育经验的借鉴基础上,开展了能力本位、项目课程、工作导向等模式的课程改革。但课程模式的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岗位能力培养和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是把培养学生较强的工作岗位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的。但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仍然不太适应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程内容上存在着知识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不协调,对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不足和课程内容比较单调不鞥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现象。这些现状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质量。因此,解决并改善高职院校的教育课程建设问题,对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2.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1)对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培养不够,课程目标定位比较的模糊,缺乏功能性的向导。技术和技能两者的培养不能明确区分。造成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和对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岗位能力缺乏引导作用。其次,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对教育模式的考量、教育策略的设计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设计中存在不足。最后是课程评价常常以知识掌握程度为评价内容,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标准,忽略了技术技能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评价,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专业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后果。
(2)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的没有实现良性过度,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缺乏高职教育的特色。国家教育政策明示中职与高职课程内容应该做到紧密衔接。但实际上两者的紧密性不强。
二、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是促进学生技术技能的实践能力发展,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的完成企业岗位任务并且有所创新。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不能只注重技术技能训练,而忽略理论知识学习和创新。把实践能力培养和卢纶知识学习相互融合,在课程设计中技术理论知识为主,以工作实践学习为过程,突出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相互融合的重要性。其次,对学生的评价定位要从多方面了解和收集学生学习信息进行评价,给学生正确的向导作用。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由高职教育特色发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高职院校生源特征所决定。高职院校结合自身教育特色和招收学生的特点,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精确定位。实施因材施教,构建以实践为向导的高职分层次教学课程体系。做到“以人为本,以教育为手段”的理性教育,为实现高素质、高质量、高技能和高创新的新型人才,以达到国家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改善就业现状的教育目标。所以,以实践为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必要性。
三、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实施特点
1.建设以培养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题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是通过“学科到知识,然后在到课程”的过度。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课程体系。在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中,高职院校要有核心决策的专家、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对职业岗位进行差异化分析,制定适合高职学生的核心岗位,对学生的核心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评估,从而最终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2.以培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专业课程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创新药在实践向导下实现,这就需要课程建设要体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宗旨。开发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通识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课设以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是对学生职业素质服务和专业服务学习能力的提升。
3.建设适应实践教学需求的专业课程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特色,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找寻规律,制定适合每个学生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知识中教授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吸收专业知识、在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并不只是简单的换课本内容,和对课程安排进行调配。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岗位就业能力和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应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把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以学生的学习特征和习惯,及个人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为标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为学生的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升了高职教育人才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为高职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丁金昌. 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119-124.
[2]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职教论坛,2015,10:59-60.
[3]杨彩平. 实践导向的高职思政课程改革与创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0:226-227.
[4]韩贤贵. 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创新[J]. 读书文摘,2015,20:107-108.
[5]潘琼. 分析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A]. 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 总第4辑)[C].,2015:1.
【关键词】实践向导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17-02
一、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早期主要受普通高等教育学科本位课程体系的约束。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的广泛交流,在国外高职教育经验的借鉴基础上,开展了能力本位、项目课程、工作导向等模式的课程改革。但课程模式的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岗位能力培养和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是把培养学生较强的工作岗位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的。但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仍然不太适应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程内容上存在着知识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不协调,对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不足和课程内容比较单调不鞥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现象。这些现状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质量。因此,解决并改善高职院校的教育课程建设问题,对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2.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1)对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培养不够,课程目标定位比较的模糊,缺乏功能性的向导。技术和技能两者的培养不能明确区分。造成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和对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岗位能力缺乏引导作用。其次,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对教育模式的考量、教育策略的设计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设计中存在不足。最后是课程评价常常以知识掌握程度为评价内容,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标准,忽略了技术技能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评价,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专业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后果。
(2)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的没有实现良性过度,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缺乏高职教育的特色。国家教育政策明示中职与高职课程内容应该做到紧密衔接。但实际上两者的紧密性不强。
二、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是促进学生技术技能的实践能力发展,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的完成企业岗位任务并且有所创新。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不能只注重技术技能训练,而忽略理论知识学习和创新。把实践能力培养和卢纶知识学习相互融合,在课程设计中技术理论知识为主,以工作实践学习为过程,突出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相互融合的重要性。其次,对学生的评价定位要从多方面了解和收集学生学习信息进行评价,给学生正确的向导作用。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由高职教育特色发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高职院校生源特征所决定。高职院校结合自身教育特色和招收学生的特点,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精确定位。实施因材施教,构建以实践为向导的高职分层次教学课程体系。做到“以人为本,以教育为手段”的理性教育,为实现高素质、高质量、高技能和高创新的新型人才,以达到国家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改善就业现状的教育目标。所以,以实践为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必要性。
三、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实施特点
1.建设以培养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题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是通过“学科到知识,然后在到课程”的过度。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课程体系。在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中,高职院校要有核心决策的专家、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对职业岗位进行差异化分析,制定适合高职学生的核心岗位,对学生的核心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评估,从而最终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2.以培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专业课程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创新药在实践向导下实现,这就需要课程建设要体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宗旨。开发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通识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课设以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是对学生职业素质服务和专业服务学习能力的提升。
3.建设适应实践教学需求的专业课程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特色,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找寻规律,制定适合每个学生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知识中教授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吸收专业知识、在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并不只是简单的换课本内容,和对课程安排进行调配。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岗位就业能力和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应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把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以学生的学习特征和习惯,及个人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为标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为学生的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升了高职教育人才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为高职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丁金昌. 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119-124.
[2]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职教论坛,2015,10:59-60.
[3]杨彩平. 实践导向的高职思政课程改革与创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0:226-227.
[4]韩贤贵. 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创新[J]. 读书文摘,2015,20:107-108.
[5]潘琼. 分析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A]. 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 总第4辑)[C].,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