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中本土资源利用的指导策略探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w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科学区域活动为例,总结了科学区域活动中利用本土资源的指导策略:一是收集和利用本土资源的策略,二是材料投放的策略,三是教师参与区域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科学探索;区域活动;本土资源;指导策略
  在贯彻执行《指南》和《纲要》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本土资源的开发,并利用自身条件,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将本土资源与区域活动进行有效融合。本文以科学区域活动为例,总结了科学区域活动中利用本土资源的指导策略:一是收集和利用本土资源的指导策略,二是材料投放的指导策略,三是教师参与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 收集和利用本土资源的指导策略
  (一) 带领教师积极收集本土资源
  在挖掘本土资源的过程中,为了调动教师的能动性,我们采取了体验式的做法,即让教师亲自收集本土资源,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将本土资源融入科学区域活动中重要价值的认识,从而使他们真正将本土资源作为科学区域活动的有力支撑来对待。在挖掘本土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分享交流,通过研究讨论的形式打开思路,找到收集本土资源的方法,并总结本土资源的种类,进而使教师成为本土资源收集的重要力量。在本土资源收集的过程中,我们将用表格的形式将其进行分类,以便于在科学区域活动开展时能够有效投放。如石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名副其实的“矿都”。在采集这些资源的过程中,教师们对于“哪些矿产可以直接投放到科学区”“如果不能直接投入到科学区,还需要怎么改造,要变成怎样才能放到科学区供幼儿直接使用”“如果要做科学实验,是否还需要准备一些实验器材”等问题,都进行了详细探讨。
  (二) 调动幼儿主动收集本土资源的愿望
  新课程改革要求把幼儿当做学习的主体。在本土资源收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他们主动收集本土资源的愿望。我们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走进田间地头,通过观察来发现生活中的自然资源,或者鼓励他们通过请教家长或者相关专家,了解可以利用的本土资源。如柑橘是石门县农业最大的支柱产业,属全国最大的早熟蜜橘生产、出口基地,四大脐橙产地之一。在生命科学教育领域,我们应该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以柑橘为载体,对幼儿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开展生活化教学。于是,在自然角种植活动中,我们请幼儿通过请教家长的方式,确定了种植柑橘的区域活动。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幼儿开始对材料进行自主探究,并对活动展开独立思考,提高了他们大胆表达的良好品质。
  二、 材料投放的指导策略
  (一) 科学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要注意安全性
  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我们在投放材料时,首先要注意材料制作和投放的安全与卫生。因为收集到的本土资源大部分是废旧的材料,尤其是一些矿物质和一些具有“食用”功能的产品,如矿物类的如雄黄,食用类的如柑橘,一定要确保材料的无毒、无害,不能给幼儿带来任何伤害。在材料投放前,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安全卫生的要求,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对材料进行消毒、清洗,等等。
  (二) 科学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要遵循幼儿身心发育规律
  大中小班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不同的,因此在科学活动区域中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年段特点,投放他们真正感兴趣和所需要的材料。并且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进行投放,让活动材料的正确投放推动幼儿和谐健康发展。比如,对于小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缺少进行科学探索的经验,活动范围也比较小,因此在科学区域投放材料时量宜少而精,追求材料投放的针对性。但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索经验,且活泼好动,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注意多投放一些内含丰富,具有拓展功能的材料。如在以“制茶乐”为主题的科学区域活动中,对于小班幼儿,为他们提供的筛茶用的筛子一定要大小适中,不能太大,否则不仅浪费材料还不利于孩子们操作。
  三、 教师参与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由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变成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因此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在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的科学探索中,教師应该认真观察幼儿的科学探索行为,并对他们的行为做出专业的解读,为幼儿下一步发展提供支持性的策略。如在利用收集到的矿石资源开展的“比较矿物质的质量”的实验当中,对于矿物质量比较的结果,要由幼儿们自己去发现,去动手探索,而不能直接告诉他们结果。在幼儿们亲自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引导,并适时介入,一方面维持幼儿实验的积极性,一方面通过介入观察抓住生成性的教育价值,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本土资源,有利于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有利于幼儿园课程结构和功能的完善,有利于进行生活化教学。为此我们对幼儿园课程中融入本土资源进行了广泛探索与研究。本文总结的科学区域活动中融入本土资源的指导策略是我们的一些经验所得,希望为教育同仁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向新.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本土资源利用的指导策略[J].学周刊,2017(8):236-237.
  [2]刘洪娟.谈幼儿园科学游戏化的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162.
  作者简介:
  田琴,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蒙泉镇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并且,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念,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化学知识的感受。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情境,推动高效化学课堂的发展。  关键词:情境;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情境的创建是最符合初中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
摘 要:数学教学中,我们通过猜想激发学生对数的想象,在操作中达到对数与数量的理解,数感就像桥梁一样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距离,让孩子们喜欢数学。  关键词:数感;生活;操作  现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问题谈谈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几点粗浅做法。  一、 与生活有效结合,培养数感  我们数学的学习得依赖于生活。而在实际生活中培养数感体现在很多方面。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情商作为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同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渗透情商教育。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商;培养策略  一、 情商概述  按智力类型划分,应将情商归类至非智力范畴。情商是指个体掌握和控制自己情绪,推测和控制别人的情绪,承受外部压力,不断激励自己,掌握自己
摘 要:教师不是知识的“传话筒”,而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善于进行语言的应用,发现语言的艺术,并将语言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更有生命力。本文对于如何巧妙地发挥语言艺术来构建实效性课堂展开论述,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帮助。  关键词:教学氛围;趣味性;语文素养  语言是作为人类沟通交往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文明发展丰富的产物,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通过艺术性的语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