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话教学的反思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话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然而,在现实中,音乐对话教学处境尴尬,存在各种问题,因此,就音乐课堂对话教学从教师、学生和知识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构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对话教学 音乐对话教学 处境 重构
  
  “对话”的引入,给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非常多可喜的变化。对话教学是新课改产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于音乐教学中,具有改造传统课堂的价值。音乐教学的对话正是基于对话时代精神的需要“在音乐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新的音乐教学观”,它为音乐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1 对话教学与音乐对话教学
  1.1 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是指师生在真正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体验、反思等对话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提升人生品位、境界及价值的教学形态。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它是对话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是一种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教学。”[1]
  1.2 音乐对话教学
  音乐对话教学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让学生主动去感悟、体验、倾听,他们相互沟通、合作,形成了一个相互交融互动的立体网络形式,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完善,以及审美創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2 音乐对话教学的处境
  在新课改背景下,音乐对话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对话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对话”走进了音乐课堂教学, 并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普遍性的教学策略, 音乐课由传统的“传授型”慢慢地转变为“对话型”。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话教学虽然有所运用,但发挥的作用却非常有限。
  2.1 对话“首席”的消失
  在音乐对话教学中,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师生平等对话”,但是教师的角色却不能完全等同于学生。为了千方百计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言说”便不再进行调控和引导,课堂看起来好像很活跃热闹,而学生的思维却跑到了千里之外,学生的讨论长时间地脱离了教材和文本,脱离了教学。
  2.2 音乐对话教学的处境尴尬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搞“一言堂”,唱“独角戏”,制造“话语霸权”。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课堂独白”。课堂独白不仅不在乎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会压制学生表达和分享的欲望,更严重的是腐蚀了学生创造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改变课堂独白现状、重构课堂文化,我们引入了对话教学。在对话教学理论中,研究者对对话教学的课堂存在状态有很多鼓舞人心的描述。如:有人将对话教学描述成“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沟通的、合作的教学,互动的、交往的教学,创造的、生成的教学,以人为目的的教学”;[2]有人描述成“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取得平等地位,以平等主体关系为基础师生共同交流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学生有安全感和自信,体现出平等、合作、互助的精神”。
  然而,走进我们的课堂,表面上看好像并不缺乏对话,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耐心解答;学生老师共同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辩论等等形式多样,非常热闹。遗憾的是,深入研究这些“对话”,多半只具有对话的形式,缺乏实质的意义。我们将其叫做 “伪对话”。
  伪对话在对话教学中有四个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师生关系不平等。“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导者;教师是施训者,学生是受训者。”[4] 二是师生之间缺乏开诚布公的合作。三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性。四是缺乏创造性。对话形式刻板,对话内容简单空洞、启发性不强,致使课堂气氛沉闷、乏味,缺乏创造的活力。
  3 音乐对话教学的课堂构建
  为了改变课堂独白、摆脱伪对话,我们必须按照对话精神的内涵重新建构对话教学的课堂。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发起人,责任重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3.1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对话教学中,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重点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是师生合作和创造的基础。而作为教师,是形成这种关系的关键。
  一要尊重学生的发言权,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二要尊重学生的评判权,让学生参与到对话的评价中来;三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让学生自由选择对话对象和对话视角。
  3.2 教师要放弃知识权威形象,与学生合作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是课堂中的知识权威。对话教学要想顺畅地进行,我们必须放弃这种形象,和学生进行合作。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当普通对话者,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少一些“权威性”,为师生合作铺路;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我们要主动地和学生对话,认真地倾听和对待学生的发言,真诚地评价学生的观点,通过创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拉近师生的感情,赢得学生的支持和认同。
  3.3 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素材,积极开发教材资源,在对话过程中分享学习经验
  为了引导学生向知识建构和创造性发挥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积极地开发教材资源。一方面我们要研究教材,精心地选取其中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主题;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教材中已有的知识进行加工,从而有利于对话的开展和学生经验的建构。
  3.4 重视创造性,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是对话教学的生命,对话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创造,我们可以通过创建平等、合作的心理氛围,为对话参与者进行创造提供条件;通过不同思想、观念,为对话参与者提供源泉,产生创造的灵感。在对话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创造,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力,积极做创造的先锋,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对话教学是一种贯穿着对话精神的教学,贯穿始终的对话精神才是对话教学的实质。对话教学在课堂上既可以以对话的方式呈现,也可以有其他的方式,只要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地体现着对话精神,就可以称为“对话教学”。只有坚持对话精神,对话教学才能焕发出应有的活力,完成课堂文化重构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张增田.对话教学的师生观[J].
  [2] 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
  [3] 郑金洲.对话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感觉想要使音乐课堂更生动、更丰富、更有效,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潜能,实行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文化熏陶。确切地说,就是将德、智、体、美、劳等学科有机渗透到音乐教学中,使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这样才会真正提高音乐课堂效率,才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音乐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趣味性和喜爱,达到真正育人的目的。  一、优美生动的语言,
对于每一个老师来说,批改作业是每天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作业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应该包括完成作业和评价作业,这两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完成作业固然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评价作业也应是学生必须参与完成的任务。目前许多教师批改作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轻视课内批改作业的作用,而将作业批改工作放在课后。这样做只能将教师往作业堆里推,还使学生缺乏对自己作业质量做出自我
【摘 要】一名称职的初中数学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创设丰富生动、富有趣味的数学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变难懂的内容为易懂的知识。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变得格外灵动。  【关键词】数学兴趣 点燃 学习热情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点燃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呢?  一.创设课堂情境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一堂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潜在主体能量,开拓知识领域,鼓励探索求异,拓展灵活的创造性思维,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拓展思维 培养能力 开展活动    创新能力是21世纪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实施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那么,什么是英语学科的创造性思维呢?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
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课堂45分钟对于教师教和学生学都尤为重要,而人需要智慧就像大地需要水。如果一位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能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机智随机应变的教学,这样即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又可以
【摘 要】准确简明、情真意切、饱含激励和充满巧妙灵活的教师课堂评价配合语文教学,它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激活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评价语 准确 情真意切 激励 变化 幽默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当今这个信息化和学习化的社会里,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促进者。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师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
摘要:教师只有针对课程的独特性和学生的特殊性,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教学要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介绍自己在《建筑识图》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体会。  关键词:建筑识图;中职生;教学;应对     一、课程的特征     1.课程的重要性。建筑工程图纸一直是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凡是从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预结算等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都必须要看得懂
德为师之本,师德高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劳动产品也是学生,教师的劳动就是以心灵塑造心灵,用人格铸造人格。高三是高考的重要时期,也是塑造学生良好性格的关键时期。高三既是对学生意志的考验也是对班主任管理智慧的检测。只有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成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者,只有具备了高超的技艺才能用自己的爱去教育学生,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去灌溉滋润学生的心田。高三是班主任忙碌的
摘要:合作学习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已兴起,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快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新课程倡导的新型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而学生正是在相互合作中得到发展。  
庞加莱说:“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没有直觉,数学家只能按语法书写而毫无思想。”诚然,数学能培养人们更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数学中仅只有逻辑思维是不完美的。如果说逻辑思维用于数学的推理证明,那么直觉顿悟思维力则可用于数学的发明或发现。如果说逻辑推理只能用于演绎一般到特殊,那么直觉用于创造。  直觉顿悟思维力是认识发展和科学创新的重要方式,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是人们长期专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