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和护理进行分析,为临床参考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2003年2月至3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200名,其中有40名患者在早期开展手术时没有康复训练治疗,对其中35名患者进行全程随访,设置为对照组,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中选取80名患者进行全程随访,设置为观察组,并全程随访采用Harris评分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科学的康复训练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功能快速恢复。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康复 训练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112-0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在我国已经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已经在我国普及。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口趋向老龄化,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日益增加,髋关节置换术也越来越频繁[1]。但由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康复训练和护理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对手术疗效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使手术的实际情况与预期效果相去甚远。本文主要将我科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03年2月至3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200名,其中有40名患者在早期开展手术时没有康复训练治疗,对其中35名患者进行全程随访,设置为对照组,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中选取80名患者进行全程随访,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中有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0例,其他病损5例,平均年龄为64.5岁,观察组有股骨颈骨折1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8例,其他病损7例,平均年龄65.5岁。
1.2 方法
1.2.1 干预措施
对于置入骨水泥固定假体的患者,3到5天可下床练习行走,从依靠步行器的帮助到独自行走。针对置入非骨水泥固定假体的患者,3到5天内可不负重辅助双拐练习行走,练习2个月左右可换单拐,可部分负重,3个月以后可完全负重独立行走。一致进行的康复训练有:术后3天内,将髋关节外展15°,避免髋内收和屈伸导致快脱位。患者的深呼吸和咳嗽能够使小腿关节主动运动。术后3~14天要对髋、膝关节进行活动,可下床活动。术后2周后,采用一定的方法对髋关节外旋及内收功能进行训练。
1.2.2 评估方法
对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前和手术过程中的情况进行Harris评分,对脱位和深静脉血栓进行统计和观察。
2 结果
Harris评分
深静脉血栓
脱位情况
通过Harris评分,术前7天和术后2周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差异性没有显著性意义。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恢复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好,两周时,两组患者的髋关节脱位和深静脉血栓情况==发生情况有明显差异。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康复治疗要按照一定规范有计划的进行,否则就会对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2]。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3个月和6个月的Harri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特别是在患者的关节活动程度和步态方面有很大差异。这是因为对照组患者没有进行康复治疗,导致关节周围的肌力差、软组织挛缩等情况。由此可见,康复治疗对于矿关节置换术患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髋关节置换术后,由于患者关节有异常,并且有疼痛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肌力大不如前,经过手术使患者的髋关节得到重建,加上术后康复训练,肌力会有所恢复和提高[3]。
患者由于置换手术产生一定的刺激,患肢得不到充分活动,就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数据显示: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足踝主动屈伸时,下肢静脉流血平均速度会比平常增加40.1%,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就要做好早期康復治疗,对于高龄患者、以前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以及术中失血过多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尤为重要[4-5]。
只要手术中假体正确安装,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发生脱位的,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脱位的现象有明显差异,这与术中造成关节囊的损伤、对肌肉的破坏、患者活动不正确等因素有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早期对患者进行积极地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关节从手术薄弱处损伤脱位,而且对损伤肌肉的恢复有促进作用,科学的康复训练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功能快速恢复,不仅使治愈率得到提升,而且有利于患者今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月虹,方冬梅,刘忠芳,陈淑琴,王萍. 改变康复训练流程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1,08:713-714.
[2]刘贵芝,李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训练指导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1,18:1681-1683.
[3]秦晓勇,熊杰,詹曦菁. 全髋关节置换后的康复训练程序[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3:2439-2443.
[4]叶建芳,韩助兰.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阶段康复训练[J]. 护理与康复,2012,12:1171-1173.
[5]韩兴兵.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导[J]. 中外医疗,2014,06:162+164.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康复 训练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112-0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在我国已经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已经在我国普及。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口趋向老龄化,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日益增加,髋关节置换术也越来越频繁[1]。但由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康复训练和护理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对手术疗效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使手术的实际情况与预期效果相去甚远。本文主要将我科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03年2月至3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200名,其中有40名患者在早期开展手术时没有康复训练治疗,对其中35名患者进行全程随访,设置为对照组,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中选取80名患者进行全程随访,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中有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0例,其他病损5例,平均年龄为64.5岁,观察组有股骨颈骨折1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8例,其他病损7例,平均年龄65.5岁。
1.2 方法
1.2.1 干预措施
对于置入骨水泥固定假体的患者,3到5天可下床练习行走,从依靠步行器的帮助到独自行走。针对置入非骨水泥固定假体的患者,3到5天内可不负重辅助双拐练习行走,练习2个月左右可换单拐,可部分负重,3个月以后可完全负重独立行走。一致进行的康复训练有:术后3天内,将髋关节外展15°,避免髋内收和屈伸导致快脱位。患者的深呼吸和咳嗽能够使小腿关节主动运动。术后3~14天要对髋、膝关节进行活动,可下床活动。术后2周后,采用一定的方法对髋关节外旋及内收功能进行训练。
1.2.2 评估方法
对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前和手术过程中的情况进行Harris评分,对脱位和深静脉血栓进行统计和观察。
2 结果
Harris评分
深静脉血栓
脱位情况
通过Harris评分,术前7天和术后2周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差异性没有显著性意义。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恢复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好,两周时,两组患者的髋关节脱位和深静脉血栓情况==发生情况有明显差异。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康复治疗要按照一定规范有计划的进行,否则就会对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2]。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3个月和6个月的Harri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特别是在患者的关节活动程度和步态方面有很大差异。这是因为对照组患者没有进行康复治疗,导致关节周围的肌力差、软组织挛缩等情况。由此可见,康复治疗对于矿关节置换术患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髋关节置换术后,由于患者关节有异常,并且有疼痛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肌力大不如前,经过手术使患者的髋关节得到重建,加上术后康复训练,肌力会有所恢复和提高[3]。
患者由于置换手术产生一定的刺激,患肢得不到充分活动,就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数据显示: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足踝主动屈伸时,下肢静脉流血平均速度会比平常增加40.1%,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就要做好早期康復治疗,对于高龄患者、以前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以及术中失血过多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尤为重要[4-5]。
只要手术中假体正确安装,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发生脱位的,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脱位的现象有明显差异,这与术中造成关节囊的损伤、对肌肉的破坏、患者活动不正确等因素有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早期对患者进行积极地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关节从手术薄弱处损伤脱位,而且对损伤肌肉的恢复有促进作用,科学的康复训练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功能快速恢复,不仅使治愈率得到提升,而且有利于患者今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月虹,方冬梅,刘忠芳,陈淑琴,王萍. 改变康复训练流程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1,08:713-714.
[2]刘贵芝,李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训练指导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1,18:1681-1683.
[3]秦晓勇,熊杰,詹曦菁. 全髋关节置换后的康复训练程序[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3:2439-2443.
[4]叶建芳,韩助兰.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阶段康复训练[J]. 护理与康复,2012,12:1171-1173.
[5]韩兴兵.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导[J]. 中外医疗,2014,06: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