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贝聿铭游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他始终坚持着将东西美学观念融入其建筑设计的实践创造中。本文通过对贝聿铭的几何美学、灰白色彩、自然之光的解读,旨在探寻其艺术创造的本质。
关键词:几何美学;灰白色彩;自然之光
贝聿铭Ieoh Ming Pei,美籍华人建筑师,出生于1917年,祖籍苏州,生于广州。贝聿铭以其东方的智慧、卓越的建筑设计功力、独具慧眼的现代建筑美学理念,创造了众多影响世界的建筑名作。1983年,当世界上著名的建筑师一—贝聿铭被授予普利兹克奖(Pritzker Prize)时,评审团对这位善用光线、空间和几何图形的大师的评价是:“他创造了本世纪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
一、几何美学的建筑符号
几何化的图形与空间的出现表现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与改造。笔者认为,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贝聿铭继承了现代主义的理性,把现代造型语言的几何形,在建筑中提炼到了一种极至,更注意纯化建筑物的几何造型,删减中间过渡的几何性不肯定的组成部分,力图用最简单的几何造型,创造出最纯粹的建筑形式。
贝聿铭对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有着极强的偏好,这些经典几何图形在他的作品中不断重复地出现。贝聿铭为卢浮宫扩建工程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是几何三角形符号运用的佳作。贝聿铭说“金字塔是最基本的几何形之一,是最经典的形状”。除了一个大的金字塔外,周边还有三个小金字塔,玻璃金字塔为地下带来充足的自然光线,可谓是现代几何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作。除此之外,贝聿铭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也采用了大量的几何三角形符号,可以说整座大厦,是由递减的三角向上组成的,三角形成为这座新厦的立体语言。
几何正方形和圆符号也频繁地出现于贝聿铭作品中。贝聿铭在香山饭店设计中,主要使用两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和圆形。大门、窗、空窗、漏窗,墙面上的砖饰,壁灯,宫灯都是正方形。圆主要用在月洞门、灯具、茶几、宴会厅前廊墙面装饰,南北立面上的漏窗也是由四个圆相交构成的。贝聿铭大胆地地重复使用这两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又巧妙地将其组构在一起。这一设计手法显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深藏着设计师的智慧:重复之上的韵律和丰富。
二、灰白结合的色彩标签
贝聿铭的建筑直接渗透着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笔者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色彩的组构,突显了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为中国现代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从贝聿铭在苏州新馆的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到他运用了大量“留白”。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极具中国美学特征。由于大量“留白”的设计,建筑整体看去显得异常的明亮。那些勾勒白墙的粗细不等的深灰色石材框架和屋顶,都统一在深灰色中,与白墙相对照,简洁朴素。
贝聿铭对中国艺术的色彩本质领悟的相当透彻,他将新馆定义为“白墙灰瓦”,而非“白墙黑瓦”。贝聿铭曾说,苏州博物馆是他的一部“自传”,“在这个项目上,我有机会将历史古迹融入21世纪的背景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至于用材就毫无悬念了,我选定了灰泥、石材。而颜色则是灰白结合”。黑白灰三色,是传统江南水乡建筑和庭园的核心色彩,也是中国传统水墨画最基本的色彩。据此,贝聿铭选用颜色较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对照。整体色调虽沿用传统的粉墙黛瓦,但是与周围传统古建筑群对比,色彩上的微妙差异显而易见,笔者认为,这一“微妙差异”构成了贝聿铭建筑色彩的标签。传统忠王府为白墙黑瓦,而新馆为白墙灰瓦。如果说,设计中有显眼的跳跃色彩,那就是竹林的“自然色”,这一色彩的巧妙点缀,使整个空间的色彩即具沉稳又具自然的活力。
我们再看,贝聿铭1984年设计完成的香山饭店,也是运用“灰白”色调的典型案例。笔者认为,整个香山饭店的设计可以说只用三种颜色:白色+灰色+黄褐色。白色是核心色调,灰色是仅次于白色的次色调,黄褐色,作为小面积点缀色,这三种颜色组构在一起,简洁朴素自然。可以说,“灰白” 是贝聿铭建筑色彩的标签,是他对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的一种新的阐释。著名旅法画家赵无极,对挚友贝聿铭的香山饭店的设计尊崇备至,为了保持与整个建筑的协调,他舍弃了具象的形态和浓艳的色彩,用纯净的水墨泼洒出一幅极品,成为香山饭店的一部分,两位大师超凡暗合的艺术境界一时传为佳话。
三、让光线来做设计
光是世间万物之源,建筑与光历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就赞叹过光对建筑设计和造型的重要作用:“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 柯布西耶对光的运用给了安藤忠雄极大的震撼。安藤忠雄,这位日本的传奇建筑师,在他的建筑生涯中如痴如醉地对光进行着探索。如果说结构是建筑的體格,那么光就是建筑的灵魂。我们无法离开光去营造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
“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聿铭的名言。贝聿铭在其一系列建筑设计中,将建筑与光的结合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贝聿铭认为建筑不能与自然割裂,将自然光引入室内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现。他在设计手法上特别强调自然光的投入,如巴黎罗浮宫的玻璃金字塔,透明玻璃的运用,使内庭成为光庭,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香港中国银行的中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贝聿铭在苏州新馆的设计中,将天井放在了屋顶上,改良了传统建筑中的老虎窗,使用了玻璃和钢结构加强了建筑的采光能力。光在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角色,贝聿铭说:“光对建筑实在太重要了,没有了光的变化,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光是我在设计建筑时最先考虑的问题之一”。无论是他为法国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柏林的历史博物馆新馆,还是日本的美秀美术馆,让自然光进入室内是所有这些博物馆建筑的精髓。
综上所述,贝聿铭的成功主要源自其深厚的美学基础,坚实的设计功底,执着的艺术追求,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其建筑具有一种崇高的意味,具有形而上的美学价值,在现代建筑史上,贝聿铭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一个大师”。
参考文献
[1] 黄健敏.贝聿铭的艺术世界[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2] 黄健敏.阅读贝聿铭 [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3] 吴卫.贝聿铭的美学世界[J].《湖南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作者简介:
刘健,西安财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
关键词:几何美学;灰白色彩;自然之光
贝聿铭Ieoh Ming Pei,美籍华人建筑师,出生于1917年,祖籍苏州,生于广州。贝聿铭以其东方的智慧、卓越的建筑设计功力、独具慧眼的现代建筑美学理念,创造了众多影响世界的建筑名作。1983年,当世界上著名的建筑师一—贝聿铭被授予普利兹克奖(Pritzker Prize)时,评审团对这位善用光线、空间和几何图形的大师的评价是:“他创造了本世纪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
一、几何美学的建筑符号
几何化的图形与空间的出现表现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与改造。笔者认为,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贝聿铭继承了现代主义的理性,把现代造型语言的几何形,在建筑中提炼到了一种极至,更注意纯化建筑物的几何造型,删减中间过渡的几何性不肯定的组成部分,力图用最简单的几何造型,创造出最纯粹的建筑形式。
贝聿铭对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有着极强的偏好,这些经典几何图形在他的作品中不断重复地出现。贝聿铭为卢浮宫扩建工程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是几何三角形符号运用的佳作。贝聿铭说“金字塔是最基本的几何形之一,是最经典的形状”。除了一个大的金字塔外,周边还有三个小金字塔,玻璃金字塔为地下带来充足的自然光线,可谓是现代几何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作。除此之外,贝聿铭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也采用了大量的几何三角形符号,可以说整座大厦,是由递减的三角向上组成的,三角形成为这座新厦的立体语言。
几何正方形和圆符号也频繁地出现于贝聿铭作品中。贝聿铭在香山饭店设计中,主要使用两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和圆形。大门、窗、空窗、漏窗,墙面上的砖饰,壁灯,宫灯都是正方形。圆主要用在月洞门、灯具、茶几、宴会厅前廊墙面装饰,南北立面上的漏窗也是由四个圆相交构成的。贝聿铭大胆地地重复使用这两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又巧妙地将其组构在一起。这一设计手法显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深藏着设计师的智慧:重复之上的韵律和丰富。
二、灰白结合的色彩标签
贝聿铭的建筑直接渗透着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笔者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色彩的组构,突显了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为中国现代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从贝聿铭在苏州新馆的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到他运用了大量“留白”。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极具中国美学特征。由于大量“留白”的设计,建筑整体看去显得异常的明亮。那些勾勒白墙的粗细不等的深灰色石材框架和屋顶,都统一在深灰色中,与白墙相对照,简洁朴素。
贝聿铭对中国艺术的色彩本质领悟的相当透彻,他将新馆定义为“白墙灰瓦”,而非“白墙黑瓦”。贝聿铭曾说,苏州博物馆是他的一部“自传”,“在这个项目上,我有机会将历史古迹融入21世纪的背景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至于用材就毫无悬念了,我选定了灰泥、石材。而颜色则是灰白结合”。黑白灰三色,是传统江南水乡建筑和庭园的核心色彩,也是中国传统水墨画最基本的色彩。据此,贝聿铭选用颜色较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对照。整体色调虽沿用传统的粉墙黛瓦,但是与周围传统古建筑群对比,色彩上的微妙差异显而易见,笔者认为,这一“微妙差异”构成了贝聿铭建筑色彩的标签。传统忠王府为白墙黑瓦,而新馆为白墙灰瓦。如果说,设计中有显眼的跳跃色彩,那就是竹林的“自然色”,这一色彩的巧妙点缀,使整个空间的色彩即具沉稳又具自然的活力。
我们再看,贝聿铭1984年设计完成的香山饭店,也是运用“灰白”色调的典型案例。笔者认为,整个香山饭店的设计可以说只用三种颜色:白色+灰色+黄褐色。白色是核心色调,灰色是仅次于白色的次色调,黄褐色,作为小面积点缀色,这三种颜色组构在一起,简洁朴素自然。可以说,“灰白” 是贝聿铭建筑色彩的标签,是他对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的一种新的阐释。著名旅法画家赵无极,对挚友贝聿铭的香山饭店的设计尊崇备至,为了保持与整个建筑的协调,他舍弃了具象的形态和浓艳的色彩,用纯净的水墨泼洒出一幅极品,成为香山饭店的一部分,两位大师超凡暗合的艺术境界一时传为佳话。
三、让光线来做设计
光是世间万物之源,建筑与光历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就赞叹过光对建筑设计和造型的重要作用:“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 柯布西耶对光的运用给了安藤忠雄极大的震撼。安藤忠雄,这位日本的传奇建筑师,在他的建筑生涯中如痴如醉地对光进行着探索。如果说结构是建筑的體格,那么光就是建筑的灵魂。我们无法离开光去营造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
“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聿铭的名言。贝聿铭在其一系列建筑设计中,将建筑与光的结合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贝聿铭认为建筑不能与自然割裂,将自然光引入室内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现。他在设计手法上特别强调自然光的投入,如巴黎罗浮宫的玻璃金字塔,透明玻璃的运用,使内庭成为光庭,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香港中国银行的中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贝聿铭在苏州新馆的设计中,将天井放在了屋顶上,改良了传统建筑中的老虎窗,使用了玻璃和钢结构加强了建筑的采光能力。光在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角色,贝聿铭说:“光对建筑实在太重要了,没有了光的变化,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光是我在设计建筑时最先考虑的问题之一”。无论是他为法国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柏林的历史博物馆新馆,还是日本的美秀美术馆,让自然光进入室内是所有这些博物馆建筑的精髓。
综上所述,贝聿铭的成功主要源自其深厚的美学基础,坚实的设计功底,执着的艺术追求,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其建筑具有一种崇高的意味,具有形而上的美学价值,在现代建筑史上,贝聿铭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一个大师”。
参考文献
[1] 黄健敏.贝聿铭的艺术世界[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2] 黄健敏.阅读贝聿铭 [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3] 吴卫.贝聿铭的美学世界[J].《湖南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作者简介:
刘健,西安财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