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创作是音乐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形式。影响音乐创作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美学观念、主题诉求、作曲技术和听觉经验四个文化因素来论述音乐创作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索音乐创作的发展方向。本文的研究为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探索意义。
关键词:音乐创作 美学观念 主题诉求 作曲技术 听觉经验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音乐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所以音乐创作自然和文化有着重要的联系。音乐创作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因素的支持,同时音乐创作也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动力。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的文化因素来论述音乐创作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 美学观念与音乐创作的联系
美学观念对音乐创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人在进行音乐创作时都想创作出优美的乐曲,都想创作出能够被人们喜爱并流传千古的乐曲。那么,如何评价自己创作的乐曲是否优美,或者自己认为是优美的乐曲在听众耳中又是否是同样的优美呢?这些都取决于美学观念对人们的影响。美学观念是对文化素养的提炼,是文化精华的主要部分。美学观念是指人们在日常的艺术实践和审美实践中所形成的对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较为稳定的观点和态度。也就是人们对什么是美和什么是丑的普遍认识。而这里的美和丑则是泛指对世界和社会方方面面的评价,自然也包括对音乐的评价。
美学观念与音乐创作之间的联系同样是相互的,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创造的过程。没有人不学习就会创作,即使天才也是如此。每一个音乐创作者在创作之前都是从先听音乐和学习音乐开始的,而其中的美学观念对创作者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前文所述美学观念是对文化素养的提炼,是文化的精华部分。正因为如此,不同地域和历史所塑造的文化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美学观念,所以每一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地区音乐、民族音乐。同为欧洲不同的美学观念便导致了人们不同风格的音乐创作。例如,欧洲的奥地利,是著名的山国,境内既有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又有美丽蜿蜒的多瑙河,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了47%以上,风景如画、民风浪漫的奥地利便诞生了舒伯特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他创作的《鳟鱼》、《野玫瑰》、《菩提树》等浪漫优美的民歌在被人们广为传唱的同时也成为了奥地利这个国家的符号被世人铭记。而和奥利地相邻的德国在音乐风格上虽然有着和奥地利同样的浪漫主义,在浪漫中却注入了德国美学观念中所特有的质朴和刚强,例如,勃拉姆斯创作的《永恒的爱》便是一首浪漫而深沉的歌曲。
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美学观念,而不同的美学观念无疑影响着每一位音乐创作者的创作,但反过来,若干音乐创作者的创新和探索又为音乐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而这种音乐的发展同样是美学观念的发展。正是这些音乐创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才使得我们的音乐世界越来越绚丽,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多姿多彩。例如,正是有了莎拉布莱曼,我们才见识了原来跨界音乐竟然可以如此将震撼和空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完善一种新的演唱方式的同时也成就了新的美学观念。再如,正是有了中国的女子十二乐坊,我们才欣赏到传统经典和现代流行的紧密结合,在为我国民乐的发展提供一条新道路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美学观念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
二 主题诉求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每一位作者的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创作都具有一个主题诉求,也就是作者创作的目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这便是音乐创作的主题诉求。而主题诉求同样源于创作者的文化素养和文化需求。同样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划分,不同时间的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需求,如美国南北战争时期Thomas Moore所做的歌曲《吟游男孩》便表达了美国内战时期,青年诗人对祖国统一的热爱毅然投笔从戎的英雄气概。正如《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一样,《吟游男孩》同样是当时美国内战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作品的主题诉求无疑是这首作品诞生的主要因素。而已经去世的美国流行天后惠特尼休斯顿的电影原声带《我将永远爱你》以3400万张成为90年代全球最畅销的专辑总冠军,同样源于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的美国人对于和平生活的主题诉求。
音乐创作是人们对现有文化的一种表达和创新,所以每一首作品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主题诉求。而主题诉求的背后同样是特定时间和空间背景下文化的产物。同时和美学观念与音乐创作的观念一样,主题诉求同样存在创作者和听众之间的差异,这依然源于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着对他们所处时代音乐的特殊情结,而对于其它时代的音乐则存在很大的排斥性。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老人对现在年轻人所听的音乐不屑一顾,而年轻人同样认为老年人那个时代的音乐已经陈旧和过时,而这种对音乐的认同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听众这个群体上,对音乐创作者也是如此。周杰伦无法创作出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而冼星海同样无法创作出唯美婉转、古色古香的《青花瓷》。单纯从主题诉求上,我们无法分辨,也不用争论那个时代的音乐创作者更加伟大,不同的时代造就了音乐创作者和音乐听众不同的主题诉求,仅此而已。如果把冼星海放到当代,或者把周杰伦放到抗战时期,那二者的作曲风格也许就会和现在截然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头带耳麦,摇头晃脑的年轻音乐发烧友,还是在合唱队激情演唱、心潮澎湃的中、老年音乐爱好者,他们和他们的时代一样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音乐主题诉求,同样值得肯定。
而音乐主题诉求在影响音乐创作者创作的同时,也会受到音乐创作者思想的影响,二者的关系同样互相影响。音乐主题的诉求必然会通过音乐创作表达出来,而创作者对主题诉求的把握和突破都会影响到那个时代主题诉求的发展和变化。当中国大陆的人们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歌曲时,便把其扣上了“靡靡之音”的帽子。而在2009年,已经逝世14年后的邓丽君以850多万票的高票力压群芳,胜过老舍、金庸、王菲、周杰伦等人,获得中国建国60周年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人物网络评选榜首。其中不变的是一代歌后甜美圆润、温婉动人的歌声和其温文尔雅、亲切可人形象,而不断变化的是这不同年代不同文化下的音乐主题诉求。其中音乐创作者对主题诉求的创新和尝试便全在其中了。 三 作曲技术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作曲技术与音乐创作同样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而作曲技术同样可以看做是文化长河中的一个分支。人们常说,音乐是一种语言,通过音乐、旋律来表达人们的情感。而人类的语言无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每一种语言无不是经历过千百年的积累和提炼,是无数劳动人民智慧和知识的最高表现。而作曲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同样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同样是经过几百年来无数音乐创作者前赴后继的传承和创新演变来的,其背后同样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所谓作曲技术就是将各种音乐元素和材料组织、编排形成完整乐曲的方法,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旋律、曲式、和声、配乐、复调技术等。和文学、美术等艺术创作一样,作曲技术队音乐创作的影响和意义是十分巨大的。首先,作曲技术是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段,正如没有技术的工人是无法进行生产一样,没有作曲技术的人即使有再深厚的音乐积累,再先进的音乐思想,再丰富的音乐体验也是无法进行音乐创作的。其次,作曲技术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思维方式。作曲技术本身就是音乐创作思维的具体化,只有具备了作曲技术才知道如何作曲,如何进行有思维的创作。音乐创作者在创作一首乐曲时,刚开始都会有一个大致的想法,但开始构思时便会用到各种作曲技术来进行思考,因为无论是创作者捕捉一个乐思或者将这个乐思发展下去,他的每一个思考都不是漫无章法的,而是需要遵循音乐创作的一些特定规律和原则,也就是作曲技术。所以,作曲技术在为创作者提供创作思路的同时也会在特定场合限制创作的思路。例如,贝多芬主要是在调和声体系的范畴来构思他们的音乐主题,并通过重复、转调、模进等技术来表达和扩展其主题。而勋伯格则创造了十二音体系,从而摆脱了调和声体系的创作束缚,并通过所创新的原形、倒影、逆行、倒影逆行等技术来创造新的音乐,这无疑是新的作曲技术所创造的新的音乐思维方式。同样,由于中国古典音乐只有五个音,所以中国古典音乐在思维方式和作曲技术上都和欧洲音乐有着很大的差别。
音乐创作反过来也会对作曲技术的革新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正如上文所述的勋伯格所构造的十二音体系便是在不断的音乐创作中创造和完善的。音乐创作者在不断的音乐创作中探索、尝试、创造和完善新的作曲技术,当然在作曲技术发展的背后同样有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作为重要的基础。
四 听觉经验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听觉经验是指音乐创作者对于各种器乐、声乐表演的听觉积累,而这种积累无疑是需要音乐创作者依靠自己的音乐素养对其中的音乐进行提炼后的积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音乐创作者常用的采风,所谓采风就是创作者到某一个地区听取和记录当地的一些民族特色音乐,并运用到日后的音乐创作中去。但如果让一位非音乐创作者去聆听和记录,可能最后积累到记忆中的只是几个有特点的旋律而已。所以说,音乐创作中的听觉经验同样是音乐创作者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的体现。本文之所以把听觉经验归入文化素养的一个因素,是因为听觉经验和语言感觉经验一样,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体现。音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而人们对于文化的获取则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来进行信息获取并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文化素质。可以说,有着不同文化素质的音乐创作者会有着不同的音乐听觉经验。如中国广为流传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典故,因为两个人同样的经历造就了两人相同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积累,从而造就了两人同样的音乐听觉经验,所以俞伯牙的琴声才能够引起钟子期的共鸣。
听觉经验同样作为一个文化因素与音乐创作互相影响、相辅相成。首先,相对于以上三个因素,听觉经验能够更加感性地影响音乐创作者的创作。如前文所说的采风,一个出色的音乐创作者就如同一个技术精湛的高级技工一样,已经不需要死记硬背各种创作技术,而是讲其融入于胸。这样在采风时,创作者的听觉经验才能更加感性地告诉创作者当地民族音乐的主要特色,从而将这种特色添加到日后的创作中。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音乐创作者的采风就是增加其听觉经验而已。当中国的音乐创作者第一次听到国外的RAP旋律时,只能感受到期中节奏的震撼,而无法将其运用到我们的创作中,并不是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创作技术,而是我们的听觉经验积累不够,就像你知道写文章的技巧却没有足够的阅读量是无法完成的一样。而随着创作者对RAP旋律的听觉经验不断丰富,现如今我们已经在中国的流行歌曲中随处可见RAP节奏了。听觉经验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可见一斑。而听觉经验积累的背后同样是对另一种文化的接收和学习。
而音乐创作的过程不会是无声的,而是创作者将有声的音符和旋律不断创造和完善的过程,所以,音乐创作对听觉经验的作用不言而喻。通过音乐创作,音乐创作者可以更加丰富和积累听觉经验,从而使自己的音乐文化素养不断丰富和提高。
结语
文化是人们思想认知和知识理念的综合积累和高度提炼。音乐创作中的美学观念、主题诉求、作曲技术和听觉经验都可以作为文化因素来看待。因此,本文分析了四个文化因素与音乐创作的关系,得出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探索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海宏:《对现代音乐的美学思考》,《人民音乐》,1999年第10期。
[2] 邹建林:《论音乐创作主体心理结构》,《音乐艺术》,1997年第1期。
[3] 邵桂兰、王建高:《音乐创作与欣赏中的审美注意》,《中国音乐》,1994年第4期。
[4] 宋莉莉:《音乐创作中的想象心理》,《中国音乐》,1990年第3期。
[5] 罗小平:《审美意识与音乐创作》,《音乐研究》,1997年第4期。
作者简介:谢秋景,女,1973—,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工作单位:新疆教育学院音乐教育分院。
关键词:音乐创作 美学观念 主题诉求 作曲技术 听觉经验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音乐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所以音乐创作自然和文化有着重要的联系。音乐创作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因素的支持,同时音乐创作也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动力。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的文化因素来论述音乐创作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 美学观念与音乐创作的联系
美学观念对音乐创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人在进行音乐创作时都想创作出优美的乐曲,都想创作出能够被人们喜爱并流传千古的乐曲。那么,如何评价自己创作的乐曲是否优美,或者自己认为是优美的乐曲在听众耳中又是否是同样的优美呢?这些都取决于美学观念对人们的影响。美学观念是对文化素养的提炼,是文化精华的主要部分。美学观念是指人们在日常的艺术实践和审美实践中所形成的对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较为稳定的观点和态度。也就是人们对什么是美和什么是丑的普遍认识。而这里的美和丑则是泛指对世界和社会方方面面的评价,自然也包括对音乐的评价。
美学观念与音乐创作之间的联系同样是相互的,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创造的过程。没有人不学习就会创作,即使天才也是如此。每一个音乐创作者在创作之前都是从先听音乐和学习音乐开始的,而其中的美学观念对创作者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前文所述美学观念是对文化素养的提炼,是文化的精华部分。正因为如此,不同地域和历史所塑造的文化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美学观念,所以每一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地区音乐、民族音乐。同为欧洲不同的美学观念便导致了人们不同风格的音乐创作。例如,欧洲的奥地利,是著名的山国,境内既有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又有美丽蜿蜒的多瑙河,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了47%以上,风景如画、民风浪漫的奥地利便诞生了舒伯特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他创作的《鳟鱼》、《野玫瑰》、《菩提树》等浪漫优美的民歌在被人们广为传唱的同时也成为了奥地利这个国家的符号被世人铭记。而和奥利地相邻的德国在音乐风格上虽然有着和奥地利同样的浪漫主义,在浪漫中却注入了德国美学观念中所特有的质朴和刚强,例如,勃拉姆斯创作的《永恒的爱》便是一首浪漫而深沉的歌曲。
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美学观念,而不同的美学观念无疑影响着每一位音乐创作者的创作,但反过来,若干音乐创作者的创新和探索又为音乐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而这种音乐的发展同样是美学观念的发展。正是这些音乐创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才使得我们的音乐世界越来越绚丽,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多姿多彩。例如,正是有了莎拉布莱曼,我们才见识了原来跨界音乐竟然可以如此将震撼和空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完善一种新的演唱方式的同时也成就了新的美学观念。再如,正是有了中国的女子十二乐坊,我们才欣赏到传统经典和现代流行的紧密结合,在为我国民乐的发展提供一条新道路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美学观念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
二 主题诉求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每一位作者的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创作都具有一个主题诉求,也就是作者创作的目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这便是音乐创作的主题诉求。而主题诉求同样源于创作者的文化素养和文化需求。同样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划分,不同时间的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需求,如美国南北战争时期Thomas Moore所做的歌曲《吟游男孩》便表达了美国内战时期,青年诗人对祖国统一的热爱毅然投笔从戎的英雄气概。正如《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一样,《吟游男孩》同样是当时美国内战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作品的主题诉求无疑是这首作品诞生的主要因素。而已经去世的美国流行天后惠特尼休斯顿的电影原声带《我将永远爱你》以3400万张成为90年代全球最畅销的专辑总冠军,同样源于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的美国人对于和平生活的主题诉求。
音乐创作是人们对现有文化的一种表达和创新,所以每一首作品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主题诉求。而主题诉求的背后同样是特定时间和空间背景下文化的产物。同时和美学观念与音乐创作的观念一样,主题诉求同样存在创作者和听众之间的差异,这依然源于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着对他们所处时代音乐的特殊情结,而对于其它时代的音乐则存在很大的排斥性。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老人对现在年轻人所听的音乐不屑一顾,而年轻人同样认为老年人那个时代的音乐已经陈旧和过时,而这种对音乐的认同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听众这个群体上,对音乐创作者也是如此。周杰伦无法创作出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而冼星海同样无法创作出唯美婉转、古色古香的《青花瓷》。单纯从主题诉求上,我们无法分辨,也不用争论那个时代的音乐创作者更加伟大,不同的时代造就了音乐创作者和音乐听众不同的主题诉求,仅此而已。如果把冼星海放到当代,或者把周杰伦放到抗战时期,那二者的作曲风格也许就会和现在截然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头带耳麦,摇头晃脑的年轻音乐发烧友,还是在合唱队激情演唱、心潮澎湃的中、老年音乐爱好者,他们和他们的时代一样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音乐主题诉求,同样值得肯定。
而音乐主题诉求在影响音乐创作者创作的同时,也会受到音乐创作者思想的影响,二者的关系同样互相影响。音乐主题的诉求必然会通过音乐创作表达出来,而创作者对主题诉求的把握和突破都会影响到那个时代主题诉求的发展和变化。当中国大陆的人们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歌曲时,便把其扣上了“靡靡之音”的帽子。而在2009年,已经逝世14年后的邓丽君以850多万票的高票力压群芳,胜过老舍、金庸、王菲、周杰伦等人,获得中国建国60周年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人物网络评选榜首。其中不变的是一代歌后甜美圆润、温婉动人的歌声和其温文尔雅、亲切可人形象,而不断变化的是这不同年代不同文化下的音乐主题诉求。其中音乐创作者对主题诉求的创新和尝试便全在其中了。 三 作曲技术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作曲技术与音乐创作同样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而作曲技术同样可以看做是文化长河中的一个分支。人们常说,音乐是一种语言,通过音乐、旋律来表达人们的情感。而人类的语言无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每一种语言无不是经历过千百年的积累和提炼,是无数劳动人民智慧和知识的最高表现。而作曲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同样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同样是经过几百年来无数音乐创作者前赴后继的传承和创新演变来的,其背后同样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所谓作曲技术就是将各种音乐元素和材料组织、编排形成完整乐曲的方法,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旋律、曲式、和声、配乐、复调技术等。和文学、美术等艺术创作一样,作曲技术队音乐创作的影响和意义是十分巨大的。首先,作曲技术是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段,正如没有技术的工人是无法进行生产一样,没有作曲技术的人即使有再深厚的音乐积累,再先进的音乐思想,再丰富的音乐体验也是无法进行音乐创作的。其次,作曲技术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思维方式。作曲技术本身就是音乐创作思维的具体化,只有具备了作曲技术才知道如何作曲,如何进行有思维的创作。音乐创作者在创作一首乐曲时,刚开始都会有一个大致的想法,但开始构思时便会用到各种作曲技术来进行思考,因为无论是创作者捕捉一个乐思或者将这个乐思发展下去,他的每一个思考都不是漫无章法的,而是需要遵循音乐创作的一些特定规律和原则,也就是作曲技术。所以,作曲技术在为创作者提供创作思路的同时也会在特定场合限制创作的思路。例如,贝多芬主要是在调和声体系的范畴来构思他们的音乐主题,并通过重复、转调、模进等技术来表达和扩展其主题。而勋伯格则创造了十二音体系,从而摆脱了调和声体系的创作束缚,并通过所创新的原形、倒影、逆行、倒影逆行等技术来创造新的音乐,这无疑是新的作曲技术所创造的新的音乐思维方式。同样,由于中国古典音乐只有五个音,所以中国古典音乐在思维方式和作曲技术上都和欧洲音乐有着很大的差别。
音乐创作反过来也会对作曲技术的革新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正如上文所述的勋伯格所构造的十二音体系便是在不断的音乐创作中创造和完善的。音乐创作者在不断的音乐创作中探索、尝试、创造和完善新的作曲技术,当然在作曲技术发展的背后同样有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作为重要的基础。
四 听觉经验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听觉经验是指音乐创作者对于各种器乐、声乐表演的听觉积累,而这种积累无疑是需要音乐创作者依靠自己的音乐素养对其中的音乐进行提炼后的积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音乐创作者常用的采风,所谓采风就是创作者到某一个地区听取和记录当地的一些民族特色音乐,并运用到日后的音乐创作中去。但如果让一位非音乐创作者去聆听和记录,可能最后积累到记忆中的只是几个有特点的旋律而已。所以说,音乐创作中的听觉经验同样是音乐创作者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的体现。本文之所以把听觉经验归入文化素养的一个因素,是因为听觉经验和语言感觉经验一样,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体现。音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而人们对于文化的获取则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来进行信息获取并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文化素质。可以说,有着不同文化素质的音乐创作者会有着不同的音乐听觉经验。如中国广为流传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典故,因为两个人同样的经历造就了两人相同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积累,从而造就了两人同样的音乐听觉经验,所以俞伯牙的琴声才能够引起钟子期的共鸣。
听觉经验同样作为一个文化因素与音乐创作互相影响、相辅相成。首先,相对于以上三个因素,听觉经验能够更加感性地影响音乐创作者的创作。如前文所说的采风,一个出色的音乐创作者就如同一个技术精湛的高级技工一样,已经不需要死记硬背各种创作技术,而是讲其融入于胸。这样在采风时,创作者的听觉经验才能更加感性地告诉创作者当地民族音乐的主要特色,从而将这种特色添加到日后的创作中。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音乐创作者的采风就是增加其听觉经验而已。当中国的音乐创作者第一次听到国外的RAP旋律时,只能感受到期中节奏的震撼,而无法将其运用到我们的创作中,并不是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创作技术,而是我们的听觉经验积累不够,就像你知道写文章的技巧却没有足够的阅读量是无法完成的一样。而随着创作者对RAP旋律的听觉经验不断丰富,现如今我们已经在中国的流行歌曲中随处可见RAP节奏了。听觉经验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可见一斑。而听觉经验积累的背后同样是对另一种文化的接收和学习。
而音乐创作的过程不会是无声的,而是创作者将有声的音符和旋律不断创造和完善的过程,所以,音乐创作对听觉经验的作用不言而喻。通过音乐创作,音乐创作者可以更加丰富和积累听觉经验,从而使自己的音乐文化素养不断丰富和提高。
结语
文化是人们思想认知和知识理念的综合积累和高度提炼。音乐创作中的美学观念、主题诉求、作曲技术和听觉经验都可以作为文化因素来看待。因此,本文分析了四个文化因素与音乐创作的关系,得出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探索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海宏:《对现代音乐的美学思考》,《人民音乐》,1999年第10期。
[2] 邹建林:《论音乐创作主体心理结构》,《音乐艺术》,1997年第1期。
[3] 邵桂兰、王建高:《音乐创作与欣赏中的审美注意》,《中国音乐》,1994年第4期。
[4] 宋莉莉:《音乐创作中的想象心理》,《中国音乐》,1990年第3期。
[5] 罗小平:《审美意识与音乐创作》,《音乐研究》,1997年第4期。
作者简介:谢秋景,女,1973—,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工作单位:新疆教育学院音乐教育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