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但是教材中的计算知识抽象、枯燥,与生活联系少,单纯地以照搬照抄教案的方法来讲解,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教学目标,笔者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更好地进行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
小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处于起步水平,理解抽象的数理、算式知识比较困难,但对生活常识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教师制定教学方案时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注意将生活教育引入课堂内容,将抽象的数学化为具体的数量关系,同时积极挖掘生活中常见的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再看到算式的时候,就能联想到具体的生活情境,理解和运用也就变得得心应手。
一、用生活问题激发学习热情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对一些基本规律的总结。通过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情境相结合,有利于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使数学脱离神秘、抽象的书本形象,重新唤起学生的热情,进而激发学生探索、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增加成就感。如我在上新课之前,会布置一些预习作业,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在之后的课堂上挑选出一批典型问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体会计算的实际运用价值。
例如,在教学“认识面积单位”时,我先出示了几个带有小方格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格。接着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请学生想办法比较大小。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添上小方格,然后再比大小。于是,我马上抛给学生一个新问题:有两个图形,可惜看不见,唯一知道的是1号图形有3格,2号图形有9格,你认为哪个图形的面积比较大呢?然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一致认为是2号图形。当我否决了他们的答案时,学生露出无比惊讶的表情,想不出原因。我随即出示图形(带有格子),这时学生心中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并带着饱满的情趣投入新课的学习中。
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讲解,既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优良习惯,也强化了学生对多个数字之间数量关系的敏感性,正确区分变量与不变量,这在解应用题时尤为有益。
二、用生活常识帮助学习理解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而小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理解时对客观事物的依赖,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努力创建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形成计算知识。前文提到,教师制定教学方案,应注意将抽象的数学化为具体的数量关系,积极发掘生活中的数学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在上“小数加减法”时,我先提出一个问题:“1本笔记本4.75元,1支笔3.4元,我买一套笔和本子,一共多少元?”然后让学生列式计算。讲解时,我用整数部分代表元,十分位的数代表角,百分位的数代表分,两数相加,5分不变,7角加4角是11角,换算成元就是1元1角,4元加3元是7元,5分加1元1角加7元就是8元1角5分,也就是8.15元。如果直接教竖式计算会显得抽象、勉强,学生也似懂非懂,而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把抽象的算理变成具体的生活知识,亲身经历小数加法算理的探究过程,再教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多个生活情境的对比、总结,还有助于学生发现潜在的相同规律,进而推导出一类问题的解题方式和数理思想。如学习小数加法之后,我又一鼓作气,出示了小数减法的题目,还是按照元、角、分的方法。通过加、减情境的对比、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相减。
三、用生活课题实现灵活运用
仅仅依靠教材上的内容,学生只是对知识点有了最基础的了解。我们固然可以通过大量的习题加以巩固,但如果出题者改变题目情境,新瓶装旧酒,部分学生就可能会落入陷阱,或者根本找不到解题思路。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就是对充分利用社会来进行教育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数学知识既然来源于生活,那最终也要回归到生活中。现实生活中复杂多变的买卖、路线等问题,便是最好的例子,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实现灵活运用。
在学生学有余力之后,我会编排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进行拓展练习。例如,学校要买60个篮球,现有三家店可供选择,每家店的篮球的单价都是38.8元,但是各个店的优惠政策有所不同:A店每买10个篮球就送2个;B店每个篮球便宜3.8元;C店每满100元就返还15元现金。问:学校怎么买最合算?这类题在实际生活中真实存在,而且购买方案具有多样性和最优性。不同的方案考验的计算能力也不同,随着买球数量的变化,最优方案也会有不同的选择。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他们的思维会变得更加开阔,对各种计算的运用也会更加灵活。
总之,计算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作为指引者,需懂得把教学与生活和社会相结合。基础的常识便于理解,复杂的现象利于提高。只有把教学内容、目标、理念等理解透彻,吸收内化,并与生活水乳交融,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小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处于起步水平,理解抽象的数理、算式知识比较困难,但对生活常识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教师制定教学方案时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注意将生活教育引入课堂内容,将抽象的数学化为具体的数量关系,同时积极挖掘生活中常见的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再看到算式的时候,就能联想到具体的生活情境,理解和运用也就变得得心应手。
一、用生活问题激发学习热情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对一些基本规律的总结。通过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情境相结合,有利于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使数学脱离神秘、抽象的书本形象,重新唤起学生的热情,进而激发学生探索、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增加成就感。如我在上新课之前,会布置一些预习作业,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在之后的课堂上挑选出一批典型问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体会计算的实际运用价值。
例如,在教学“认识面积单位”时,我先出示了几个带有小方格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格。接着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请学生想办法比较大小。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添上小方格,然后再比大小。于是,我马上抛给学生一个新问题:有两个图形,可惜看不见,唯一知道的是1号图形有3格,2号图形有9格,你认为哪个图形的面积比较大呢?然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一致认为是2号图形。当我否决了他们的答案时,学生露出无比惊讶的表情,想不出原因。我随即出示图形(带有格子),这时学生心中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并带着饱满的情趣投入新课的学习中。
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讲解,既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优良习惯,也强化了学生对多个数字之间数量关系的敏感性,正确区分变量与不变量,这在解应用题时尤为有益。
二、用生活常识帮助学习理解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而小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理解时对客观事物的依赖,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努力创建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形成计算知识。前文提到,教师制定教学方案,应注意将抽象的数学化为具体的数量关系,积极发掘生活中的数学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在上“小数加减法”时,我先提出一个问题:“1本笔记本4.75元,1支笔3.4元,我买一套笔和本子,一共多少元?”然后让学生列式计算。讲解时,我用整数部分代表元,十分位的数代表角,百分位的数代表分,两数相加,5分不变,7角加4角是11角,换算成元就是1元1角,4元加3元是7元,5分加1元1角加7元就是8元1角5分,也就是8.15元。如果直接教竖式计算会显得抽象、勉强,学生也似懂非懂,而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把抽象的算理变成具体的生活知识,亲身经历小数加法算理的探究过程,再教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多个生活情境的对比、总结,还有助于学生发现潜在的相同规律,进而推导出一类问题的解题方式和数理思想。如学习小数加法之后,我又一鼓作气,出示了小数减法的题目,还是按照元、角、分的方法。通过加、减情境的对比、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相减。
三、用生活课题实现灵活运用
仅仅依靠教材上的内容,学生只是对知识点有了最基础的了解。我们固然可以通过大量的习题加以巩固,但如果出题者改变题目情境,新瓶装旧酒,部分学生就可能会落入陷阱,或者根本找不到解题思路。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就是对充分利用社会来进行教育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数学知识既然来源于生活,那最终也要回归到生活中。现实生活中复杂多变的买卖、路线等问题,便是最好的例子,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实现灵活运用。
在学生学有余力之后,我会编排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进行拓展练习。例如,学校要买60个篮球,现有三家店可供选择,每家店的篮球的单价都是38.8元,但是各个店的优惠政策有所不同:A店每买10个篮球就送2个;B店每个篮球便宜3.8元;C店每满100元就返还15元现金。问:学校怎么买最合算?这类题在实际生活中真实存在,而且购买方案具有多样性和最优性。不同的方案考验的计算能力也不同,随着买球数量的变化,最优方案也会有不同的选择。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他们的思维会变得更加开阔,对各种计算的运用也会更加灵活。
总之,计算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作为指引者,需懂得把教学与生活和社会相结合。基础的常识便于理解,复杂的现象利于提高。只有把教学内容、目标、理念等理解透彻,吸收内化,并与生活水乳交融,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