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u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学作品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本文从译者的主体性角度出发研究其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旨在说明译者主体性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文学翻译
  一、译者主体性来源与内涵
  多年来,译者的文化地位在翻译领域逐渐被边缘化,传统的翻译理论只关注原文和语言的转换。20世纪90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研究受到西方翻译界的高度关注。这推动了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向文化层面、从源语到译语的转变。作为翻译主体,译者的文化地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译者经历了从幕后到前台、从隐形人到主体的漫长过程。(Bassnett,Susan,1980)与此同时,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领域也得到了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许多学者开始探索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诗歌翻译以及科学翻译中的应用.
  查明建(2003:22)提出“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包括翻译主体的自觉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修养,以及审美创造性。“主体性”,又称“译者的主体性意识”,是译者主体性最突出、最集中的特征。当然,译者的主观意识将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
  此外,主体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为我性”,即翻译的目的,它激励我们从文化的角度进一步理解翻译。译者总是根据所知目标语的文化需求来决定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主体性还有受动性的一面 。主体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说 ,主体性只有在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 。
  二、文学翻译
  文学作品是指散文或诗歌、小说或戏剧等形式的作品,尤指形式或表达优美并表现具有永久或普遍兴趣的作品。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它具有三个特点:首先,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从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铸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其次,始终离不开想像(幻想、联想)和虚构;第三,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文学作品则采取了“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方式”,它依据生活而又经过虚构,从不拘泥于真人真事,人物不专用一个模特儿而是杂取多人、合而为一,事件不全用事实而是采取一端、加以生发,环境不只是依托一地一处而是根据需要加以组合、创造,一切都具有客观情理性。
  文学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转换。它是译者在对文学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由此看来,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许多难处,“在大多数译者看来,难在没有充分的自由,难在译者走不出原作者投在译者头上的阴影,难在文字形式的机械交易无法传达文字的灵魂,难在盲目的忠实对应无法达到精神的共鸣,难在得与失之度的把握。
  为什么要舍“雅”求“美”呢?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既为艺术,则文学和其他各种形式的艺术一样,当自有审美价值寓于其中。而这种审美价值的实现,从根本上取决于整部作品的审美诸要素。一部文学作品是否成功,是否能传之久远,依赖的不是别的,正是其审美功能。文学翻译丰富的艺术和审美信息要求译者自身具备较高的艺术涵养、审美意识和创造力。一方面,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含蓄隐晦,这要求译者在翻译时探寻出原文本的深层含义,从整体上把握原文本的文学效果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另一方面,文学翻译要兼顾考虑“形”与“神”的问题,如何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又完美地表现原作的形式。
  三、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为提高译作的“文学性”,使其具有审美价值,必然离不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换言之,译者主体性贯穿于文学翻译的整个过程,译者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再创造。作为原作的接受者、阐释者,译者接受了原作的内容与精神,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原作进行阐释;作为译本读者的作者,译者在完成了理解和阐释原作的任务后,再用译入语将原作的文学信息和美学信息重新创作出来。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一方面受到原作以及目的语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是译者通过自身的审美创造力,对原作进行的有意识的艺术再创造。除此之外,译者主体性还体现在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过程中的策略选择等多个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文学翻译是融合了译者自身体验的再创造,然而这毕竟是在原作基础上的二次创作,译者主体性是有其限度的,不能作为胡译或改译的借口。
  结语:
  综上所述,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过程中会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在创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译作具有审美价值亦或欣赏价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译者是有限度的,要“忠实”于原作,不能任意胡译或改译。译者就好比是驰骋在有限疆域的骑士,主体性发挥得法可以让他游刃有余,规矩方圆之中自有其广阔天地。唯有如此,译者才能翻出上好的译文。
  参考文献:
  [1]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J] .中国翻译, 2003(1): 19-24.
  [2]陳大亮. 谁是翻译主体[ J]. 中国翻译, 2004(2): 3-7.
  [3]袁莉.也谈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J]. 中国翻译, 1996, ( 3).
  [4]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 -----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J]. 外国语, 2001, (4).
  [5]宋志平. 论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意识[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院学报). 2000.
  [6]王玉裸. 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 天府新论, 1995, (6)
其他文献
游戏是幼儿生命的镜子。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特有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是幼儿的基本权利。游戏,对于幼儿来讲是本能、是学习方式、是快乐、是成长、是生活。对于教师来讲是信仰、是专业、是技术、是对幼儿的爱。只有掌握了游戏的相关理论与组织实施的技术才能帮助家长提升认识,才能真正支持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与
期刊
摘要: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语文都是一门重点科目,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阅读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语文知识。本文通过探究小学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好处,得出了阅读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影響,通过利用实际有用的问题、开展阅读的心得交流活动、推荐多样化的阅读书籍三种方式帮助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习兴趣  引言: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期刊
摘要:啦啦操(cheerleading)起源于早期的部落,通常作为振奋精神、提升士气的一种仪式,仪式中通过舞蹈和欢呼激励鼓舞奔赴战场的勇士们,盼望着他们凯旋而归。啦啦操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过时代的传播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成为被我国广大青少年追捧的一项体育活动。啦啦操的普及性极强,融合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等项目,因为啦啦操具有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风貌,所以本文针对如何发展中职学生对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一门严谨的自然学科,探索物质世界的神奇与奥秘;同时,物理也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能够帮助同学认识身边的物理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物理,对于初中生是一门全新的挑战,学好物理也是为将来的高中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应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注重基础知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各项优秀能力及学习习惯,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 教学
期刊
摘要:康复训练感统游戏在自闭症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很广泛,本文提供了在自闭症儿童教育中应用感统游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康复训练;感统游戏;自闭症儿童  我所在学校的学生年龄在6岁左右,有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等等。他们在智力发育、语言能力方面较差,很多学生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社会交往障碍,因此往往难于跟其他孩子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如在幼儿园的时候常喜欢独处,不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对观看同伴玩游戏和
期刊
学校育人要先从德育工作开始,教师是落实育人目标的关键人物。可是由于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影视音像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等,造成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对未来感到渺茫。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一、给孩子们制定目标,转移注意力  目标是鼓励人们前行的方向,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目标,那就等同于失去了生活和努力的动力,所以我们应该让每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城市化进程化速度加快,一些偏远地区农民大都选择进城务工,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但是这一现象导致了留守儿童与日俱增,他们不能跟随父母去城市学习,而是在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严重影响了其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出现学不会现象。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农村教学经验,就如何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后进生有效转化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后进生;转化策略  目前
期刊
摘要:对于高三学生来讲,英语知识的复习一直都是一个难点般的存在,部分高三学生在进行英语复习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没有复习的重点,而导致在高考英语中出现失利。为此,本文主要就高三英语复习的技巧与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夠为高三英语教师以及学生的英语复习提供可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三英语;复习;技巧与策略  引言:高三的英语复习是对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习英语内容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学生自身英语能力综合的一个过
期刊
摘要:本文以新疆博物馆为分析对象,旨在充分发挥地方博物馆的美术教育资源,即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美术相结合。在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不再局限于课堂美术教学。这样,能够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外学习场所;开阔了学生眼界,增长了他们知识;充分贯彻落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进行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同时,也对新疆博物馆保留的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美术课程资源 博物
期刊
摘要:音乐是一门艺术,它源于生活,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音乐鉴赏正是人们对于音乐的一种感受与体验,它由鉴赏与鉴别共同组成。加大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有利于启迪我们的智慧,培养我们的美德。同时具备良好的鉴赏能力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去观察生活,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在高中的教学阶段开展音乐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音乐 鉴赏能力 策略探讨  音乐作为一种形式优雅的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