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学作品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本文从译者的主体性角度出发研究其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旨在说明译者主体性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文学翻译
一、译者主体性来源与内涵
多年来,译者的文化地位在翻译领域逐渐被边缘化,传统的翻译理论只关注原文和语言的转换。20世纪90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研究受到西方翻译界的高度关注。这推动了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向文化层面、从源语到译语的转变。作为翻译主体,译者的文化地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译者经历了从幕后到前台、从隐形人到主体的漫长过程。(Bassnett,Susan,1980)与此同时,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领域也得到了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许多学者开始探索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诗歌翻译以及科学翻译中的应用.
查明建(2003:22)提出“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包括翻译主体的自觉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修养,以及审美创造性。“主体性”,又称“译者的主体性意识”,是译者主体性最突出、最集中的特征。当然,译者的主观意识将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
此外,主体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为我性”,即翻译的目的,它激励我们从文化的角度进一步理解翻译。译者总是根据所知目标语的文化需求来决定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主体性还有受动性的一面 。主体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说 ,主体性只有在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 。
二、文学翻译
文学作品是指散文或诗歌、小说或戏剧等形式的作品,尤指形式或表达优美并表现具有永久或普遍兴趣的作品。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它具有三个特点:首先,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从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铸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其次,始终离不开想像(幻想、联想)和虚构;第三,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文学作品则采取了“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方式”,它依据生活而又经过虚构,从不拘泥于真人真事,人物不专用一个模特儿而是杂取多人、合而为一,事件不全用事实而是采取一端、加以生发,环境不只是依托一地一处而是根据需要加以组合、创造,一切都具有客观情理性。
文学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转换。它是译者在对文学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由此看来,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许多难处,“在大多数译者看来,难在没有充分的自由,难在译者走不出原作者投在译者头上的阴影,难在文字形式的机械交易无法传达文字的灵魂,难在盲目的忠实对应无法达到精神的共鸣,难在得与失之度的把握。
为什么要舍“雅”求“美”呢?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既为艺术,则文学和其他各种形式的艺术一样,当自有审美价值寓于其中。而这种审美价值的实现,从根本上取决于整部作品的审美诸要素。一部文学作品是否成功,是否能传之久远,依赖的不是别的,正是其审美功能。文学翻译丰富的艺术和审美信息要求译者自身具备较高的艺术涵养、审美意识和创造力。一方面,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含蓄隐晦,这要求译者在翻译时探寻出原文本的深层含义,从整体上把握原文本的文学效果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另一方面,文学翻译要兼顾考虑“形”与“神”的问题,如何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又完美地表现原作的形式。
三、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为提高译作的“文学性”,使其具有审美价值,必然离不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换言之,译者主体性贯穿于文学翻译的整个过程,译者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再创造。作为原作的接受者、阐释者,译者接受了原作的内容与精神,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原作进行阐释;作为译本读者的作者,译者在完成了理解和阐释原作的任务后,再用译入语将原作的文学信息和美学信息重新创作出来。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一方面受到原作以及目的语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是译者通过自身的审美创造力,对原作进行的有意识的艺术再创造。除此之外,译者主体性还体现在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过程中的策略选择等多个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文学翻译是融合了译者自身体验的再创造,然而这毕竟是在原作基础上的二次创作,译者主体性是有其限度的,不能作为胡译或改译的借口。
结语:
综上所述,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过程中会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在创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译作具有审美价值亦或欣赏价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译者是有限度的,要“忠实”于原作,不能任意胡译或改译。译者就好比是驰骋在有限疆域的骑士,主体性发挥得法可以让他游刃有余,规矩方圆之中自有其广阔天地。唯有如此,译者才能翻出上好的译文。
参考文献:
[1]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J] .中国翻译, 2003(1): 19-24.
[2]陳大亮. 谁是翻译主体[ J]. 中国翻译, 2004(2): 3-7.
[3]袁莉.也谈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J]. 中国翻译, 1996, ( 3).
[4]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 -----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J]. 外国语, 2001, (4).
[5]宋志平. 论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意识[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院学报). 2000.
[6]王玉裸. 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 天府新论, 1995, (6)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文学翻译
一、译者主体性来源与内涵
多年来,译者的文化地位在翻译领域逐渐被边缘化,传统的翻译理论只关注原文和语言的转换。20世纪90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研究受到西方翻译界的高度关注。这推动了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向文化层面、从源语到译语的转变。作为翻译主体,译者的文化地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译者经历了从幕后到前台、从隐形人到主体的漫长过程。(Bassnett,Susan,1980)与此同时,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领域也得到了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许多学者开始探索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诗歌翻译以及科学翻译中的应用.
查明建(2003:22)提出“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包括翻译主体的自觉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修养,以及审美创造性。“主体性”,又称“译者的主体性意识”,是译者主体性最突出、最集中的特征。当然,译者的主观意识将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
此外,主体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为我性”,即翻译的目的,它激励我们从文化的角度进一步理解翻译。译者总是根据所知目标语的文化需求来决定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主体性还有受动性的一面 。主体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说 ,主体性只有在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 。
二、文学翻译
文学作品是指散文或诗歌、小说或戏剧等形式的作品,尤指形式或表达优美并表现具有永久或普遍兴趣的作品。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它具有三个特点:首先,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从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铸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其次,始终离不开想像(幻想、联想)和虚构;第三,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文学作品则采取了“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方式”,它依据生活而又经过虚构,从不拘泥于真人真事,人物不专用一个模特儿而是杂取多人、合而为一,事件不全用事实而是采取一端、加以生发,环境不只是依托一地一处而是根据需要加以组合、创造,一切都具有客观情理性。
文学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转换。它是译者在对文学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由此看来,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许多难处,“在大多数译者看来,难在没有充分的自由,难在译者走不出原作者投在译者头上的阴影,难在文字形式的机械交易无法传达文字的灵魂,难在盲目的忠实对应无法达到精神的共鸣,难在得与失之度的把握。
为什么要舍“雅”求“美”呢?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既为艺术,则文学和其他各种形式的艺术一样,当自有审美价值寓于其中。而这种审美价值的实现,从根本上取决于整部作品的审美诸要素。一部文学作品是否成功,是否能传之久远,依赖的不是别的,正是其审美功能。文学翻译丰富的艺术和审美信息要求译者自身具备较高的艺术涵养、审美意识和创造力。一方面,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含蓄隐晦,这要求译者在翻译时探寻出原文本的深层含义,从整体上把握原文本的文学效果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另一方面,文学翻译要兼顾考虑“形”与“神”的问题,如何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又完美地表现原作的形式。
三、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为提高译作的“文学性”,使其具有审美价值,必然离不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换言之,译者主体性贯穿于文学翻译的整个过程,译者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再创造。作为原作的接受者、阐释者,译者接受了原作的内容与精神,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原作进行阐释;作为译本读者的作者,译者在完成了理解和阐释原作的任务后,再用译入语将原作的文学信息和美学信息重新创作出来。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一方面受到原作以及目的语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是译者通过自身的审美创造力,对原作进行的有意识的艺术再创造。除此之外,译者主体性还体现在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过程中的策略选择等多个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文学翻译是融合了译者自身体验的再创造,然而这毕竟是在原作基础上的二次创作,译者主体性是有其限度的,不能作为胡译或改译的借口。
结语:
综上所述,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过程中会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在创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译作具有审美价值亦或欣赏价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译者是有限度的,要“忠实”于原作,不能任意胡译或改译。译者就好比是驰骋在有限疆域的骑士,主体性发挥得法可以让他游刃有余,规矩方圆之中自有其广阔天地。唯有如此,译者才能翻出上好的译文。
参考文献:
[1]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J] .中国翻译, 2003(1): 19-24.
[2]陳大亮. 谁是翻译主体[ J]. 中国翻译, 2004(2): 3-7.
[3]袁莉.也谈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J]. 中国翻译, 1996, ( 3).
[4]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 -----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J]. 外国语, 2001, (4).
[5]宋志平. 论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意识[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院学报). 2000.
[6]王玉裸. 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 天府新论, 199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