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小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形象化感知与理解学习内容的过程,对于抽象的学习内容往往会难以理解。计算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数学计算抽象枯燥,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兴趣,教学效果低下。在北师大的数学教材中,对于计算教学的内容是结合情境的方式进行渗透的,这遵循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根据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编排特点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在计算教学中,要巧设操作活动,这样,才能有效优化计算教学。
一、设计思考性操作,引导学生探究算理
动手操作不是单纯的动动手,而是需要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往往都是先有动作,再产生思考的。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总有不少内容的学习需要借助实际操作。计算教学中许多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如果放在动手操作中,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开展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策略。
例如,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教师创设了将37块橡皮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的问题情景,学生通过分小棒的操作活动,明白第一次分3捆,每人分到的1捆,表示1个10,余下的7根继续分,每人分到2根余1根,合起来就是每人分到12根余1根。在后面的几个情景中,学生利用操作活动分别获得了45÷4、56÷5的计算结果。在连续的操作活动中,都隐藏着除法的算理:用除数除以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是几个十,商应该在十位上;再用除数去出十位上减下来的数和原来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的数,得到的是几个一,商应该商在个位上。关注这个操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关注了算法的构建过程,改变了以往教师讲解例题,然后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
二、设计抽象性操作,引导学生建构算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的,并且逐渐在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皮亚杰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就在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只有逻辑思维得到发展,儿童的综合智力才能得到有效发展,而且只有学生学会逻辑思维,也才能更好的理解数学的意义和本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时,基本停留在操作表面,忽视了通过操作进行数学抽象,提升数学思维,缺乏对计算方法的自主建构。因此,在计算教学开展动手操作时,教师一定要关注操作的具体过程,同时让学生结合操作的过程,抽象出计算的算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例如,在教学“15-8”时,如果教师纯粹的给学生讲解计算方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就比较难理解。如果教学中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借助外部的动作就能比较好的理解算理。教学时,先让学生拿出一捆多5根也就是15根小棒,接着让学生拿掉8根,问学生有什么办法?学生观察15根小棒的组成,发现如果只拿散的5根是不够的,于是学生把整捆拆开,从10根里面拿掉8根,剩下2根和散的5根合在一起,就是7根小棒,从而得出15-8=7,最后,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拿小棒的,如果表达不出来,可以让学生边摆小棒边说过程。这样学生再次明白了过程,会更加清楚,也就更容易地理解了退位减法的计算算理解。在这个教学中,学生通过摆小棒这样的操作活动,抽象、概括出了“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领悟了算理。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是有必要的,作为教师不仅要提供操作的机会,还要关注操作的过程,引导学生将操作的过程内化为抽象的过程。
三、设计表达性操作,引导学生提升思维
操作并不是教学目的,决不能单纯地为了“操作而操作”。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简单的让学生动动手,没有结合表达,让学生说一说,这样的操作只能停留在浅显的层次,学生的思维也不能能得到发展。因此,在动手操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边动手边思考,将手的动作与脑的思考有效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由动作上升到思维。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教师通过创设“兴趣小组”的情境,提出了问题:
师:要求合唱组和科技组一共坐多少人怎样列式?
生:32+20。
师:请你用小棒摆一摆或者计数器拨一拨,算出32+20等于几。
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
生1:32+20=52,我先拿来3捆多2根,再拿来2捆,合起来就是5捆多2根,就是52。
生2:32+20=52,我是在计数器上拨出来的。
师:刚才用小棒和用计数器算32+20时都是先把什么合起来,再把什么合起来的?
生:先把整捆的或者计数器上的几十合起来先。然后把得到的几个十和几个一再合起来得到得数。
师:同学们,请你用算式,把刚才的过程表达出来。
生:30+20=50,50+2=52。
可以看出,学生的动手操作如果没有说说“先把什么合起来,再把什么合起来的”,其认识是零散的,不清晰的,而教师在关键处让学生用语言来表述,让操作的过程内化为计算的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算法的建构。
总之,在计算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郭里园新村小学)
一、设计思考性操作,引导学生探究算理
动手操作不是单纯的动动手,而是需要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往往都是先有动作,再产生思考的。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总有不少内容的学习需要借助实际操作。计算教学中许多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如果放在动手操作中,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开展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策略。
例如,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教师创设了将37块橡皮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的问题情景,学生通过分小棒的操作活动,明白第一次分3捆,每人分到的1捆,表示1个10,余下的7根继续分,每人分到2根余1根,合起来就是每人分到12根余1根。在后面的几个情景中,学生利用操作活动分别获得了45÷4、56÷5的计算结果。在连续的操作活动中,都隐藏着除法的算理:用除数除以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是几个十,商应该在十位上;再用除数去出十位上减下来的数和原来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的数,得到的是几个一,商应该商在个位上。关注这个操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关注了算法的构建过程,改变了以往教师讲解例题,然后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
二、设计抽象性操作,引导学生建构算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的,并且逐渐在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皮亚杰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就在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只有逻辑思维得到发展,儿童的综合智力才能得到有效发展,而且只有学生学会逻辑思维,也才能更好的理解数学的意义和本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时,基本停留在操作表面,忽视了通过操作进行数学抽象,提升数学思维,缺乏对计算方法的自主建构。因此,在计算教学开展动手操作时,教师一定要关注操作的具体过程,同时让学生结合操作的过程,抽象出计算的算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例如,在教学“15-8”时,如果教师纯粹的给学生讲解计算方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就比较难理解。如果教学中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借助外部的动作就能比较好的理解算理。教学时,先让学生拿出一捆多5根也就是15根小棒,接着让学生拿掉8根,问学生有什么办法?学生观察15根小棒的组成,发现如果只拿散的5根是不够的,于是学生把整捆拆开,从10根里面拿掉8根,剩下2根和散的5根合在一起,就是7根小棒,从而得出15-8=7,最后,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拿小棒的,如果表达不出来,可以让学生边摆小棒边说过程。这样学生再次明白了过程,会更加清楚,也就更容易地理解了退位减法的计算算理解。在这个教学中,学生通过摆小棒这样的操作活动,抽象、概括出了“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领悟了算理。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是有必要的,作为教师不仅要提供操作的机会,还要关注操作的过程,引导学生将操作的过程内化为抽象的过程。
三、设计表达性操作,引导学生提升思维
操作并不是教学目的,决不能单纯地为了“操作而操作”。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简单的让学生动动手,没有结合表达,让学生说一说,这样的操作只能停留在浅显的层次,学生的思维也不能能得到发展。因此,在动手操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边动手边思考,将手的动作与脑的思考有效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由动作上升到思维。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教师通过创设“兴趣小组”的情境,提出了问题:
师:要求合唱组和科技组一共坐多少人怎样列式?
生:32+20。
师:请你用小棒摆一摆或者计数器拨一拨,算出32+20等于几。
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
生1:32+20=52,我先拿来3捆多2根,再拿来2捆,合起来就是5捆多2根,就是52。
生2:32+20=52,我是在计数器上拨出来的。
师:刚才用小棒和用计数器算32+20时都是先把什么合起来,再把什么合起来的?
生:先把整捆的或者计数器上的几十合起来先。然后把得到的几个十和几个一再合起来得到得数。
师:同学们,请你用算式,把刚才的过程表达出来。
生:30+20=50,50+2=52。
可以看出,学生的动手操作如果没有说说“先把什么合起来,再把什么合起来的”,其认识是零散的,不清晰的,而教师在关键处让学生用语言来表述,让操作的过程内化为计算的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算法的建构。
总之,在计算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郭里园新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