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之评]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能限制银行过度扩张吗?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每一次经济过热(无论总体还是局部),我们基本上都是通过直接控制银行的资金投放,实现对经济的调整,不论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过热,还是90年代初中期的经济过热。这种手法被称作“釜底抽薪”,“断水源”,对经济的降温效果不错,可谓屡试不爽。因此,监控者对此手段似乎情有独钟。
  目前中国经济应该又出现了至少是局部的经济过热现象,如果通过加息收紧银根,就会在总量上给经济泼冷水,不是现时所能采取的手段。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信贷额度,应该不能强行限制银行的贷款规模;何况许多银行已经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政府也不好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商业行为。
  怎么办?对于习惯于从源头控制“水源”的人来说,能想出的法子就是对不同的银行采用不同的存款准备金。对那些扩张太快的银行,我就提高你的存款准备金,相当于把水龙头关小,那你的扩张不就成了“小”源之水了吗!直观的反应是可行的,似乎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个办法对控制货币总量应该是有效的,但是它真的能够控制这些银行的贷款扩张吗?真的能实现另一个目标——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吗?
  看一看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可能影响:如果银行仍有高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即银行的资金充裕,它的贷款扩张目前则不受影响,受影响的只是利息收入有所下降,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无利息的。对那些目前已无多少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即资金并不充裕的商业银行,现在头寸会更紧张。但是如果它仍然想扩张,还是有办法的,就是通过同业间的市场进行融资,以支持贷款。但融资成本会受影响,提高了。这样同等规模的扩张,利息收入减少了。因此,这两类银行如果要实现与不实施较高存款准备金一样的利息收入,其扩张的速度就要更大。
  换言之,如果商业银行是以增加市场份额作为其目前的经营目标,实施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并不会对它的扩张速度造成影响;如果是在增加市场份额的同时,还要同样增加当期的利润,银行的扩张速度可能会更快。
  这样,提高这类高速扩张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仅没有抑制其扩张速度,反而可能事与愿违,促使他们更快地扩张。
  对于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这完全是可能的。
  首先,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在监管部门的鼓励下,或正积极准备上市,或虽未准备很快上市,但也寻找战略投资者为未来上市做准备,或有幸已经上市,要提高股价扩大市场的影响力。上市已成为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最强音,成为提高银行经营水平的不二法门。未上市要上市的,不上市但找新股东的,必须显示较快的增长速度与较高的利润,以便上市时能有好的估值,新股东愿意出个好价钱;已上市的,资本市场的回报压力很大,不拿出好成绩,怎么向股东交待?商业银行的管理层颇多苦衷。
  其次,按照人民银行的说法,这些被施以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商业银行,应该是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资产高,内控不好,违规现象多的。有这些特征的商业银行,应该是管理不好,且无视监管部门法规的“坏孩子”,否则就不会受到这样“处罚”。既然已是不守规则的“坏孩子”,这一次就会遵守新规则?仅靠这样的“处罚”就会变好吗?
  第三,快速增长就一定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即使是,多大的速度才是有风险的,速度与风险有怎样的关系,是线性的,还是指数性的?虽然美国货币监理局(OCC)按照金丝雀指标(Canary Benchmark Ratios),对贷款增长速度超过20%的商业银行就要给它挂上一面警告的红旗,但美国的这个举措未必适合中国的国情。再说,无论是监管者、市场,还是其它咨询机构,谁能测定出中国的银行的风险到底有多大?也就是说,中国尚未发展出一套监管者、市场、商业银行共同认可的风险测定标准与方法,风险还没有量化,因此商业银行就不愿接受某些认为自己风险高的判断,也无法按照认可的风险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总而言之,通过直接控制贷款行为来为经济降温,或许可简单、易行地实现宏观的调控目的,但在提高金融机构的素质方面却事与愿违。我们需要发展一种机制、框架或制度,把监管者与被监管者都纳入其中,使监管者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评估、量化商业金融机构风险的能力,引导金融机构的其他利益人,特别是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也能关心这些机构的风险,并发展出市场评估、测定、量化金融机构风险的能力。
  
  作者为本刊特约研究员
其他文献
需求和资源  缓解贫富分化问题乃当前社会之急务,而如何有序地使用民间丰富的资源通过公益捐赠用之于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已相当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这已是朝野的共识,而缓解的手段乏力。事实上任何社会在经济迅速增长过程中都有两极分化的问题。迄今为止缓解之道归根结底是两种:政府调节和社会公益事业。前者是政府将税收财政的一部分用之于文化、教育以及各种社会福利事业;后者则
期刊
(《财经》2004年1月20日号《治本北京交通》)    对于北京交通的现状,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都会深有体会。对于如何治理北京交通,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真正对北京交通进行最后决策的人,却只是有限的少数人。这些人应当听从谁的意见呢?  我以为,他们应当听从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首先是公众的意见。  一个交通混乱的城市,体会最深的应当是公众。有关部门在设计交通线路、交通设施
期刊
加强公民财产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在中共十六大提出私营企业主的财产需要保护后曾引发讨论,最近又因房屋拆迁问题变得更为热烈。在过去的经济体制下,中国公民几乎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财产权概念。一个社会公民没有财产,社会就不能进步;如果公民有财产而得不到法律保护,社会就不会稳定。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最基本条件。  懂点西方社会历史的人都知道,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现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几乎是由财产权
期刊
(《财经》2004年1月20日号《在股改上市年之后》)     曾经有人指出,中国的企业“还没有学会合理的死亡,只是在不断地出生”。现实也在或多或少地验证这句话的正确性。怎样的退出机制算作“合理”?尚无定论。我以为,在“出生”后应如何“成长”,如何加入市场竞争,才是更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2003年12月17日,纽约交易所一声开市锤音敲出了这一年国际市场上最大的IPO,于是业内业外叫好声不绝,提
期刊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小街赵堂子15号的那个小院已经在城市改造的浪潮中永远地销声匿迹了。此前我曾几次去那里看望我的朋友、臧克家先生的大女儿臧小平。她是《文艺报》的编辑,久被颈椎病所缠,已在家养病多年。有次我去时,恰巧臧老在家,正于北屋休息,却不得见;知道他喜欢小孩子,就恨不得变成10岁的小丫头去叩门求教。  臧克家老人因病于2002年12月27日离开家,住进医院。一年多以后,2004年2月5日晚8时3
期刊
要评论和预测美国经济未来的走向,很难找到一个组合,比马丁费尔德斯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艾比科恩三人更为理想。  马丁费尔德斯坦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主任,在经济决策层与学界间游走多年;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艾比科恩是高盛集团投资策略委员会主席,因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的准确预测成为华尔街上最被重视的证券分析师。  3月21日、22日,《财经》杂志记者在香港和北京
期刊
世上许多事情,难有“是非”可言。比如饮食。  尽管中国古人说过“口之于味,有同嗜焉”之类的大话,但现实之中,南人之口与北人之口,中国人之口与东洋人之口与西洋人之口,所“嗜”之味,往往毫不相干。有的时候,此地之“非”,恰为彼地之“是”,很难达成一致。  中国南方的田间地头长着一种草,叶卵状,茎白色,大名蕺菜,古称岑草,别名折耳根。说起来,这蕺菜也是大有名头。当年越王勾践吃了败仗,被迫到吴王夫差宫中打
期刊
跨进新年40多天以来,最为港股H股投资者所关心的莫过于股市上连绵不断的大规模集资行动。粗略一算,单是配股一项,与中国有关的股票,包括H股及红筹股已在市场上筹集了35亿美元左右。而新股上市的筹资额尚不包括在内。港股集资亦不遑多让。35亿美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已经等于2001年新股上市加配股的筹资总额、2003年的一半,为H股市值现值的9%。  在H股、红筹股为期甚短的历史中,筹资最为汹涌的一年是2
期刊
2003年:A股蓝筹风暴  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随着QFII进入中国股市,中国A股市场将进入一个以价值投资为主导的时代。最明显的例子是,虽然众多A股整体大市表现在2003年并不突出,但绩优蓝筹大盘股却出现一波十分了不起的行情。这肯定有一点道理,但事实是不是这么简单呢?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绩优股,是不是等同于我们现在在市场上见到的蓝筹大盘股呢?  2003年对A股市场的蓝筹大盘股来
期刊
猴年春节刚刚过去,上市仅仅一月有余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遭遇了自登陆资本市场以来第一场较大的风波。其在香港和美国两地市场的股价出现大幅波动,同时也引起了市场内外对于中国人寿及其母公司中国人寿集团(以下简称“人寿集团”)的密切关注。  事情的源头来自国家审计署。1月30日(星期五),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尽管这是一次例行的会议,但由于审计长李金华在工作报告中要涉及过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