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技术研究分析

来源 :城市地理·论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隨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的信息化程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是我国地质调查过程中信息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全球信息发达国家区调工作的发展趋势。对全球信息化先进国家在野外地调工作和填图采集技术的研究分析,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基于3S技术的野外地调和填图数据采集信息化新技术,借以改变以往传统的填图手段,提高精度,加快作业时间,改变表现方式等,并对野外地调工作和填图技术、流程以及工具方法等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数字化;地质调查;填图技术;研究
  引言
  区域地调是集基础性、综合性和公益性于一身的地质调查工作,有着涉及信息多,范围广,信息量大的特点。系统、科学、准确、快捷的采集一手资料,是保证地调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传统的野外地质填图数据采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当前地质现代化工作的需要。因此,对地质填图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以获取地调全过程的信息化,可以提高区调工作效率与质量,保障现代化区调工作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是全球技术发达国家区调工作的发展趋势。
  以往传统的地质调查和填图工作,主要通过对野外地质路线连续的观察与观测,把获取的基础资料记录在案。例如:一个1:25万的地调和填图,实际测量路线在3000±500KM左右,平均间距在3—8KM之间,而记录的档案纸质文件能达到100本左右。数据采集内容主要包含了空间定位信息、文字详尽描述、地质空间形态的点、线、面信息等,内容多,范围广,信息量较大,同时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大。因为野外地质数据采集的信息化难度,导致了地调和填图工作有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手写记录方式。野外的地质数据与信息仍处在分散和非动态的现状,现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多元化、科学化和迫切化的发展需求,制约了资源信息化的发展。毋庸置疑的是资源信息数据的采集理论和技术方法已经成为实现数字资源全过程信息化的迫切需要。
  1.数字化填图数据采集技术
  连续的地质路线观察和观测不仅是整个区调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方式,也是任何方法都无法替代的。所以,野外地质路线观测是开展区调工作的基础。根据野外工作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勘察、系统观测和检查。勘察主要指为了编写设计、方便区调工作收集材料而布置的路线。系统观测是区调工作中填图的重要阶段,应依照设计规范的标准要求对全区布置路线展开全面调查,完成地质图的填写,全面掌握测区的地质构造、形态和分布规律等。检查是为了野外区调工作的三级质量监控布置的野外观测路线。
  1.1数字填图技术的软硬件基础
  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野外掌上电脑要求管理复杂的信息量、具备足够的存储空间、体积下、重量小、能耗低,而且工作时间要在10小时以上,能够满足以上要求的电脑设备是实现野外数据采集信息化的硬件要求。而影响GPS实时接收野外数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精度、体积和功耗。代表产品主要有RGP2202和RUIX,而嵌入系统WINDOWS CE的实际应用是野外地调工作和填图数字化采集的主流系统。
  1.2数字模型的建立应符合要求
  地调工作和填图数字化的统一,目的主要是提供一个完成的框架结构,方便计算机组织和存储地质数据。数据模型对于任何具体的软硬件配置相对比较独立,核心是地质对象的数字化。标准化是统一的基础,而统一可以把地调和填图信息融合起来,认识是通过数据模型反映。野外资源数据模型包括野外地质数据模型和地质图模型。
  1.3  GIS理论和数字填图野外数据的采集系统
  根据地调工作和填图整个过程的特点,基于GIS理论和数字填图野外数据的采集系统分为五部分:RGMAP FOR WIN CE野外数字填图子系统、剖面数据采集系统、素描图系统,RGMAP FOR WIN PC野外数字填图子系统和数字剖面子系统。
  2.数字区调的功能和特点
  当前我国进行1:5万区调野外试验证明,数字填图技术不仅受到了地质学家的一致好评,还希望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1数字填图技术改变传统模式
  (1)数字化的文件将代替传统的纸质材料、手图、材料图、表格、文件等,实现了无纸区调工作(2)历史专题图层与现势图层整合。具备可视化的野外采样、素描、照片等数据的采集与获取、存储与管理功能。结构化的数据库和没有容量限制的文本数据库,为地质学家扩展了思维空间。(3)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简化和改进了传统的记录方式,让地质学家更加专注地质调查。
  2.2数字填图技术提高精度
  数字填图技术集GPS、GIS和RS于一体,简化了传统手工繁琐的精度控制要求,具有 以下优点:
  (1)实时的GPS定位和野外电子手图,提高定位精度和速度。(2)GIS技术的应用,对野外观测路线点与点的勾画、样品、素描和定位等、野外路线距离、观测内容的定性和定量等实现了自动化和可视化操作。(3)野外数据采集提供PRB字典,将记录格式更加标准和规范化,提高采集数据的精度。
  2.3数字填土技术提高研究程度
  (1)野外数据采集有三种PRB词典,便于填图地质实体的甄别。(2)再现历史专题图层和现实图层,便于填图工作的认识和判断。(3)数字三维模型、手图整合和遥感图像,便于野外直接勾画和信息采集,提高精度。(4)GIS的分析功能,可以提供有效地质点和有效线路,指导各项专题研究。
  2.4数字填图技术缩短周期
  (1)野外观测数据的数字化降低了地质学家现场的劳动强度。(2)三种PRB字典,加快了记录速度。(3)无需数据交换而直接形成实际材料图,避免了手工的繁琐。(4)通过图层管理方式,加快了资料整理和处理时间。(5)可视化的剖面计算和交互式成图,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速速。(6)工作量自动统计。(7)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要求,输出记录文档和图件。
  2.5数字填土技术改变成果形式
  数字填图技术的应用将区调成果更加丰富化和多样化,构建了地质调查工作的数字中国,更是地质调查工作成果的公益性服务媒体。
  结束语:
  数字区调通过将野外地质观察路线和实际材料图的人工方式转变为数字化过程。这种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可以改变原有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精度、缩短周期、使研究成果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开创了地质调查和填图的数字化时代,为我国今后的地质调查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明华.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及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
  [2]李超岭,张克信,墙芳躅,杨东来,于庆文.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技术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3]李超岭,杨东来,于庆文.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及其特点,并对其中的主景和配景、前景和背景、近景和远景等一系列造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举例论证,渴望从中得到启示,明
依法治国重在治,只有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才能创造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依法治国必须对精神文明个体进行素质培养。加强党风建设,强化教育手段是依法治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
政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不但要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而且要重视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具体为:一要注
针对燃气自增压混合火箭发动机,建立了性能计算模型,对该型发动机的比冲性能及推力调节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系统梳理了该型发动机存在的主要关键技术。计算结果表明,燃气混合火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家要发展,城市要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要提高,而城市化发展正是实
要在高校师资队伍中引进真正的竞争机制;没有完善的奖励机制不利于队伍的奋发向上,同样,没有健全的淘汰机制也不利于队伍的长足进步。高校人事工作应从传统型转向“开发型”、“
如何更好地发挥电视传播的优势,使服务性栏目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个性化,选题与策划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服务性栏目的选题有别于新闻节目的选题。徐州电视台《生活大
空间张拉索穹顶整体结构是一类有无穷小机构位移的静不定且动不定结构,需要提供预应力完成几何整体性的构造.本文通过对预应力空间铰接体系的设计分析,提出了包括索和压杆的预应
根据SP—ATR目前存在的燃气难以兼顾清洁和富燃的问题,文章提出将原本由1股燃气单独承担驱动涡轮和补燃功能的工作模式分解为由2股燃气分别担负驱涡和补燃功能的工作模式。通
密勒主张 ,现代悲剧应当以普通人为主人公 ,既表现主人公自身的“悲剧性瑕疵”,又揭示社会环境对主人公悲剧结局应负的责任 ,从而唤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 ,产生启迪作用。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