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父亲王一秀,是山东人,多年担任报刊主编,有幸拜访过冰心老人。
冰心老人的住处,在中央民族学院的“高知楼”。正是10月,但“高知楼”窗外没有西山的红叶,也没有金水河畔的柏丛,有的只是一棵不算高大的塔松和散散乱乱的几簇矮枝月季。
很巧,冰心老人的小女儿吴青在家,吴青开门后,把我父亲引进老人的书房。冰心老人正在看信和一些新出版的书。南方一家出版社的几本样书和十几封信,拆开的和未拆开的,正分开摆放在案头。吴青告诉我父亲,上午9点到10点钟,是老人待客和阅读的时间。说话间,冰心微笑着吩咐吴青给我父亲看座,眼神里洋溢着慈祥与和蔼,给人的感觉正像读她的作品一样。
因为冰心童年时随任职海军的父亲在烟台生活过,晤谈的气氛就显得亲切。冰心老人说,烟台是她的第二故乡。那是1903年,美丽的海滨,在三四岁她的眼里,山是蓝的,海是蓝的,军舰和穿制服的水兵都是蓝的。蓝色的大海给了她很多幻想,幼小的她心里是大海,嘴里是大海,连梦里也充满了对大海的神秘感和好奇。清晨朝阳,黄昏落日,她都愿意有大海的潮起潮落伴随。
到了认字读书的年龄,冰心是最先从认客厅的条幅联句开始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当她认下来“山、竹、三、五、八、九”几个字时,本来嫌她在办公桌前捣乱的父亲高兴了。母亲教她学“字片”,父亲叫帮做文书工作的舅舅教她《国文》。有一次,被关在房里认字的她,挣着要出去看海,母亲哄不住,父亲在外间用马鞭子重重地敲桌子,也没把她吓唬住。最后,父母也只得“放宽政策”,放她出去跑一阵儿,再回来认字。这也显露出小小年纪的她开始形成的个性。
另一个舅舅也从南方来了教冰心,她算入了家塾。学写作文,她写出一篇后,先生看着好就批曰:“好!赏洋一角。”她写得就更努力了。要写好,就得多读,她又扑入一个新的海洋。她那么入迷地读,甚至放弃玩耍。第三次搬入的住处离金沟寨村不远,廊檐下眺望,可以看见村里最富的人家先祖得中翰林后竖在门前的旗杆。父亲常骑了马,带她到村中最富的人家去看戏、饮宴,她由此认识了一个小友。可一回来,她又沉迷进读书里去了。甚至,在卫生间的澡盆前,边读边随书中人物的悲欢又哭又笑。母亲一度担心了,夺她的书,甚至把她的书一撕两半扔在澡盆前的地上,可她哭着拾起撕破的书还是读。母亲被她气笑了,只好作罢。冰心7岁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11岁时,她又开始读一系列的西方翻译小说。
话语汩汩,似山涧清溪水,使人感到清凉甘洌。少女冰心最初的人生理想追求,是做一个海上灯塔看守人。在想象中,她覺得“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晴明之日,海不扬波,我抱膝沙上,悠然看潮落星生。风雨之日,我倚窗观涛,听浪花怒撼崖石。我闭门读书,以海洋为师,以星月为友,这一切都是不变与永久。”这显然是一个与世隔绝又不失爱心的理想境界,所以她终究未能走上灯塔。晚年回顾,她莞尔一笑,总结说:“一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生活的圈子无论多么狭小,也总会受到周围气流的冲击和激荡。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已经临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外有帝国主义尤其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压迫侵略,内有腐败软弱的北洋军阀和蒋介石政府,任何一个中国人,对于国家民族的前途,都开始有自己的、哪怕是模糊的走出黑暗投向光明的倾向和选择。”
联系冰心老人在新时期的创作,我觉得她这种对家国与民族的忧患意识表现得更为强烈。《我请求》忧患的是教育,她一方面提醒国人,战后日本的经济腾飞正因为日本深深懂得“教育是只母鸡”,另一方面赞赏并鼓励“教师职业是神圣的,这神圣就在于甘愿吃亏”,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无士则如何》疾呼要让德先生、赛先生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开卷有益》重提“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年逾九旬的老人的殷殷忧愤之心,拳拳赤诚之意,让人敬佩,也让人感叹。
《中国少年报》的同志也来了。考虑到冰心老人的时间安排,我父亲不忍再谈下去。合影时,老人问:“这相机是什么牌子?”当我父亲告诉她,同来的摄影记者使用的是一种日本产的牌子时,她叹了一口气,轻轻地笑着说:“这街上跑的也多是日本车。我和你这么大年龄的时候,日本是军国主义。我知道,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希望祖国更加强大起来。”老人为我父亲和报刊分别题词:“努力学习,深入生活。”我父亲喜欢老人的一首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临别时,我父亲再一次环顾冰心老人的书房,最吸引人的仍是正面梁启超的一副对联:“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这是冰心老人一直十分珍视的。其实,这也正反映了老人历经世事沧桑后的人格理想,也是她的人格境界。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冰心老人的住处,在中央民族学院的“高知楼”。正是10月,但“高知楼”窗外没有西山的红叶,也没有金水河畔的柏丛,有的只是一棵不算高大的塔松和散散乱乱的几簇矮枝月季。
很巧,冰心老人的小女儿吴青在家,吴青开门后,把我父亲引进老人的书房。冰心老人正在看信和一些新出版的书。南方一家出版社的几本样书和十几封信,拆开的和未拆开的,正分开摆放在案头。吴青告诉我父亲,上午9点到10点钟,是老人待客和阅读的时间。说话间,冰心微笑着吩咐吴青给我父亲看座,眼神里洋溢着慈祥与和蔼,给人的感觉正像读她的作品一样。
因为冰心童年时随任职海军的父亲在烟台生活过,晤谈的气氛就显得亲切。冰心老人说,烟台是她的第二故乡。那是1903年,美丽的海滨,在三四岁她的眼里,山是蓝的,海是蓝的,军舰和穿制服的水兵都是蓝的。蓝色的大海给了她很多幻想,幼小的她心里是大海,嘴里是大海,连梦里也充满了对大海的神秘感和好奇。清晨朝阳,黄昏落日,她都愿意有大海的潮起潮落伴随。
到了认字读书的年龄,冰心是最先从认客厅的条幅联句开始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当她认下来“山、竹、三、五、八、九”几个字时,本来嫌她在办公桌前捣乱的父亲高兴了。母亲教她学“字片”,父亲叫帮做文书工作的舅舅教她《国文》。有一次,被关在房里认字的她,挣着要出去看海,母亲哄不住,父亲在外间用马鞭子重重地敲桌子,也没把她吓唬住。最后,父母也只得“放宽政策”,放她出去跑一阵儿,再回来认字。这也显露出小小年纪的她开始形成的个性。
另一个舅舅也从南方来了教冰心,她算入了家塾。学写作文,她写出一篇后,先生看着好就批曰:“好!赏洋一角。”她写得就更努力了。要写好,就得多读,她又扑入一个新的海洋。她那么入迷地读,甚至放弃玩耍。第三次搬入的住处离金沟寨村不远,廊檐下眺望,可以看见村里最富的人家先祖得中翰林后竖在门前的旗杆。父亲常骑了马,带她到村中最富的人家去看戏、饮宴,她由此认识了一个小友。可一回来,她又沉迷进读书里去了。甚至,在卫生间的澡盆前,边读边随书中人物的悲欢又哭又笑。母亲一度担心了,夺她的书,甚至把她的书一撕两半扔在澡盆前的地上,可她哭着拾起撕破的书还是读。母亲被她气笑了,只好作罢。冰心7岁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11岁时,她又开始读一系列的西方翻译小说。
话语汩汩,似山涧清溪水,使人感到清凉甘洌。少女冰心最初的人生理想追求,是做一个海上灯塔看守人。在想象中,她覺得“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晴明之日,海不扬波,我抱膝沙上,悠然看潮落星生。风雨之日,我倚窗观涛,听浪花怒撼崖石。我闭门读书,以海洋为师,以星月为友,这一切都是不变与永久。”这显然是一个与世隔绝又不失爱心的理想境界,所以她终究未能走上灯塔。晚年回顾,她莞尔一笑,总结说:“一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生活的圈子无论多么狭小,也总会受到周围气流的冲击和激荡。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已经临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外有帝国主义尤其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压迫侵略,内有腐败软弱的北洋军阀和蒋介石政府,任何一个中国人,对于国家民族的前途,都开始有自己的、哪怕是模糊的走出黑暗投向光明的倾向和选择。”
联系冰心老人在新时期的创作,我觉得她这种对家国与民族的忧患意识表现得更为强烈。《我请求》忧患的是教育,她一方面提醒国人,战后日本的经济腾飞正因为日本深深懂得“教育是只母鸡”,另一方面赞赏并鼓励“教师职业是神圣的,这神圣就在于甘愿吃亏”,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无士则如何》疾呼要让德先生、赛先生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开卷有益》重提“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年逾九旬的老人的殷殷忧愤之心,拳拳赤诚之意,让人敬佩,也让人感叹。
《中国少年报》的同志也来了。考虑到冰心老人的时间安排,我父亲不忍再谈下去。合影时,老人问:“这相机是什么牌子?”当我父亲告诉她,同来的摄影记者使用的是一种日本产的牌子时,她叹了一口气,轻轻地笑着说:“这街上跑的也多是日本车。我和你这么大年龄的时候,日本是军国主义。我知道,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希望祖国更加强大起来。”老人为我父亲和报刊分别题词:“努力学习,深入生活。”我父亲喜欢老人的一首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临别时,我父亲再一次环顾冰心老人的书房,最吸引人的仍是正面梁启超的一副对联:“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这是冰心老人一直十分珍视的。其实,这也正反映了老人历经世事沧桑后的人格理想,也是她的人格境界。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