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运用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记。它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成立、壮大的历程,对还原中国近现代历史面貌、教育青年学子具有积极作用。有鉴于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资源,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讲好中国故事。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析归纳红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所起到的价值作用;二是描述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表现和趋势;三是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课程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红色文化;课程;教学;价值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7-0114-05
   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变迁。在教学中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成为许多教师关注的议题[1]。要从思想上、内容上、形式上抓住红色文化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创造文化氛围,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形式与内容创新。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价值作用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产物,蕴含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念。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革命性,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发展方向。它包括革命建设时期留下的遗址、遗物、纪念场所、党的基本路线、方针等内容。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应当有新的意义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2]我们要积极传承革命文化,发扬红色传统,让红色基因融入中国人民的血脉,扎根中华民族的内心。
   随着时代发展,各类信息迅速传播,鱼龙混杂,一些学生表现出目标意识淡漠、生活作风懒散等问题。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新兴媒体深刻地影响着青年学子的认知。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积极因素,将红色文化与教学衔接,成为引导学生成才,完善思政课程教学的必要手段。
   红色文化展示了近现代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蕴含极强的思想教化功能。挖掘红色文化的价值与内涵,将其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相结合,摸索二者相辅相成的路径,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红色文化印刻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历程,是众多先辈优秀品格的再现。它有助于让学生理解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向先辈学习,牢记自己的使命,努力拼搏奋斗,弘扬正能量。教师要用感人的事迹、真实的案例鼓舞学生,讓他们将这一切由感性认识上升到自觉的实际行动中去。在信息来源多元化的今天,许多学生是通过手机、电视、书籍、报纸、杂志等方式获取信息,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增强认同感,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焦点。
   二、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运用的表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3]。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展现丰富的历史画卷,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历史变迁的脉络,加深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和理解。
   教学活动中以红色文化资源为媒介,将红色文化与历史叙事技巧相结合,“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4]。不仅要以历史事件发展为轴线开展教学,还要注重微观细节的叙述,尽可能将宏大叙事与微观细节相结合,“使之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5]要尽可能以鲜活的事例为载体,从学生可见可感的案例出发,以感性认识为基础,逐渐建构起学生的史学知识体系,而不仅仅是告诉学生简单的结论。以福建的红色文化为例,福建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培育了光辉的古田会议精神和伟大的苏区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福建古田会议会址、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等红色文化遗址,能够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在讲解过程中,将红色文化与客家人文精神、绿色生态、文化遗产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时代主题相结合,突出特色。福建拥有众多的革命老区,是当年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地区更是被誉为“中国红军的摇篮”。教师不仅要讲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变迁,还要借助这些建筑遗址、标语、物件等相关红色文化资源,再现当时的社会面貌。历史并非是由孤立的事件堆积而成,而是由多个层次与多种面向交织形成的。只有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历史面貌,才能更好地体认中华民族近代历史的艰难历程与人民所做出的选择。
   在教学实践中,要了解学情,结合实际情况,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与更新知识体系的要求,“不要让历史学失去诗意”[6]。有利于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历史进程。不能简单地对事件加以罗列,而要通过细节的呈现与层层剥离,演绎出人物万象,从而避免传统课堂教学导致学生“视听疲劳”的问题。多数青年学子对现实问题都有浓厚兴趣,因此不仅要还原历史、讲述故事,引发思考,还可就红色文化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等现实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组成课堂小组参与讨论,以戏曲、话剧、小品、视频、歌曲等一系列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塑造知识体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为发现历史,还要为解释历史,并且为此提供与现实的联系”[7]。在增强师生互动的同时,提升课程的趣味性。每一处红色文化遗迹、每一项制度的形成、每一个纪念日的由来,其背后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都能够在今天找到印记。我们应当以此为契机,唤起学生的同情心与同理心,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国史,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还应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8]通过展示不同史料,直观地向学生讲述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进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成长到成为执政党的脉络,在宏大叙事与微观史的结合中,将课程内容引向深入。例如在讲授苏区政府军民一心、自律无私时,便可以展示当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工作、生活的实物图片及影像资料。领导同志曾一再提醒大家“不要忘本,不要忘记人民”[9]。据方志敏记述,当时苏区的工作人员“除食米外,每天都只发四分大洋的菜钱。除伙食钱外,零用费是没有发过的”[10]。正是这种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让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中国革命也由此走向胜利。    注重调查实践,坚持群众路线也是红色文化的应有之义。毛泽东一生重视调查研究,并以此指导实践工作。在筹备将于1934年1月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过程中,为了探求要不要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能不能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怎样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等重大问题,毛泽东于1930年6月、1932年6月、1933年11月三次来到龙岩上杭县才溪乡进行广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调查报告《才溪乡调查》,这一报告全面总结了上杭才溪人民建设根据地的成功经验,用铁的事实回答了在革命战争环境下,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是必要的、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作为革命战争时期的苏区第一模范乡,才溪乡人民将落后的偏远乡村建设成为中国红色革命的先进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的英雄人物。当年才溪乡规定,红军家属在消费合作社购买东西可以优惠和赊账,对于劳动力困难的,区、乡苏维埃政府劳动合作社调剂劳动而且不收工钱。红军家属患病的会组织妇女煎药护理,儿童团也帮助红军家属扫地、挑水等分担家务。正是才溪乡人民努力生产,勇于支援前线的贡献,向世人展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成就与新风貌。毛泽东还调查了乡级苏维埃选举,他认为,这关系到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群众中贯彻执行,把乡一级最贴近基层群众的优秀人才民主地推选出来是政权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毛泽东曾多次进村入户,遍访农家,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他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调查,用发动群众力量的办法开展互济活动,留下很多好的民风和传统。后来才溪乡被授予“中央苏区模范区”“中央苏区模范乡”的光荣称号,毛泽东号召团结千百万群众,建立起真正的铜墙铁壁,发展革命战争,夺取全国胜利。今天,地处上杭县西北部的才溪镇境内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国道、高速纵贯其间。今天的才溪镇将红色文化、客家风情与生态休闲等丰富独特的当地资源融汇结合,建设新时代的美丽乡村。才溪乡调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成为我们党群众路线形成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和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至今仍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成为课堂活动中生动的教学案例。
   在新时期,纪录片、影像作品等成为新的教学媒介,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通过展示、讲述、实地考察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在阐述理论的同时,也让学生增进对历史的了解与体悟。许多优秀的纪录片、影片与时代的脉搏相呼应,如《筑梦路上》《我们走在大路上》等紀录片都是很好的可供利用的素材。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红色文化资源“活化”,增强其视觉性与感染力,使教材中的人物与事件变得立体、鲜活、丰满,以达到创新教学活动,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让学生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
   在新时代,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与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文物承载着红色文化的故事,要让文物“活”起来,从静态展示走向活态传承,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让红色文化资源焕发出生命力。例如,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随着古田会议在上杭曙光小学召开,中国红军从此真正成长为一支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并于古田再次出发,发展壮大为中国革命的一支劲旅。2014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新形势下政治建军的大方略,提出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古田会议会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焕发着新时代的光辉。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利用资源,探寻历史事件背后的缘由及其在当代的意义,通过跨越时空的对比衔接,方能展现出红色文化的魅力。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含着革命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是教学的良好素材。在历史上,福建东山风沙肆虐、十年九旱,谷文昌号召全县人民向地下进军,带领全县人民建设永久性抗旱工程和临时工程。他率先垂范,诠释了新时代的高尚精神。要让学生学习谷文昌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深切感受这一精神,推进课程建设,从而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今天,我们在建设过程中,要让大家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实现民族复兴这一宏伟事业。而中国共产党便是能为民众所信服、超然于各方利益之上的政治组织。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风险、挑战和难题,甚至包括外国各种各样的打压和遏制。在一系列风险和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向世人证明了自身是一个高度统一、令行禁止的有战斗力的政治团体。我们党不仅有严密的组织、严肃的纪律,还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具有迅速的决策力和高度的执行力,在革命与建设中实现了自我的革命性重塑。
   三、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课程教学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式,以红色文化提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11]。意识形态常常以文化为载体表现出来,要树立正确的理念,诠释好红色文化教育的新理念和新使命。要让红色基因融入学生的行为举止之中,激发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要改变单纯说教方式,运用当下青少年感兴趣的网络媒体与通俗语言,结合新媒体的发展,丰富红色文化教育模式,加强其感染力和影响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旨在传承“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深刻把握新时代赋予红色文化的新内涵,并结合教材,有针对性地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以提高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在教学活动中,要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根据教学章节内容需要,以不同的主题教学为载体,激发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究之心。形式上的创新往往对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许多学生都有演讲、表演、唱歌等爱好,可以鼓励他们分组上台,通过查找资料、制作课件、角色反串、编排话剧等形式,寓教于乐。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感染力,在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许多爱国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革命者和建设者,黄继光、焦裕禄、杨善洲、廖俊波等先辈体现出的高尚情操具有极强的榜样力量。充分发掘典型事迹,让红色文化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贴近现实生活,从多角度诠释红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与课程教学相融合,这是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不仅需要教学手段上的变革创新,还要转变教学理念,不仅仅是将几个带有红色文化内容的史实作为教学案例生硬地穿插在课堂讲授之中。要尽量从多角度诠释红色文化的内涵,贴近生活,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魅力。
   在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内容时,通过对当时与会代表的介绍,让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从五十多位党员发展到数千万党员的不易。通过对党成立初期确立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比较分析,明确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正是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精确把握,使共产党赢得了民心。在讲授“中国革命新道路”这一章节时,通过展示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中的物品,能够借此说明当年军民一心、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正是艰苦的生产生活状况,才促使民众支持我们党开展土地革命。也正是这一客观现实,使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经济社会得以存在于广大农村地区,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创造条件。同时,这些史料也是教育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良好素材。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剖析,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关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当地社会的发展,作为年轻的学子,这显然也是需要认真探究的课题。
   以上文提及上杭才溪乡为例,当年,才溪人民把一个落后偏远的农村建设成为先进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成为争取全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强革命阵地。曾經涌现出“送郎当红军”“红色三兄弟”等感人事迹。如今,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光荣亭、列宁台等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此外,这里也是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国家古田公务员培训基地教学点、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省市县各级党校现场教学点。2011年红色影视展馆成立以来,又成为全国党员干部的廉政建设教育基地。这里还可以领略客家民居风貌,倾听客家山歌,品尝特色小吃,感受浓郁的客家风情。2007年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新馆竣工,2013年当地对新馆展厅改版提升。2019年对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群进行全面维修,面貌焕然一新,当地政府将才溪打造成红色文化突出、生态环境优美、客家文化鲜明、建筑文化彰显的特色景观名镇。这一巨大的变化,正是展现建设成就,教育学生的良好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借助红色经典歌曲激发学生兴趣。《十送红军》《九九艳阳天》等歌曲都是时代的写照。将其与今日的流行歌曲相比较,时代的变迁显而易见。在国家日益强盛的和平年代里,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成为主旋律,青年人的选择与时代发展依然密不可分。可以借此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生选择差异,认清个人选择与时代需求之间的联系,建构起课程教学的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应当坚持与时俱进的策略。要锻炼学生发散思维以及对问题的辨别判断力。可以采取开展辩论活动的方式。例如,在城市化进程中,有人主张应当对红色文化资源加以改造,以迎合民众的休闲娱乐需要,为旅游经济做贡献。也有人认为应当保持原貌,最大程度保留其原有样式,任何形式的开发都会带来破坏。学生可以就此分组展开辩论,自圆其说。也可以通过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再对红色文化素材的学习中构建知识体系。
   (三)在实践活动中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达到育人目标
   教学活动不仅局限于课堂的讲授,社会实践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我们可以通过与当地文化旅游部门的合作,在一些红色文化遗址或红色旅游基地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通过记录分享感受、撰写考察报告、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将红色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建军节、国庆节等纪念日均是良好的教学素材。我们要创新传播方式,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鼓励学生关注具有红色文化内容的公众号、微博,阅读提取相关信息,鼓励学生创建相关公众号,加深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
   习近平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12]。红色文化资源记录着我们党诞生、成长与走向成熟的过程。在新时代,教师应当让年青的学子们能够更直观、深刻地体认历史,感受今日生活来之不易,努力奋斗,使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1〕徐德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6);孟端星,华艳君.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回顾与思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4(07);李德满.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井冈山大学学报,2014(05)。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2.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
  〔4〕刘知几著,浦起龙通译,王煦华.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65.
  〔5〕俞金尧.微观史研究与史学的碎化[J].历史教学,2011(24):5.
  〔6〕(法)马克.布洛赫著,张和声.程郁译.为历史学辩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
  〔7〕(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马俊亚,郭英剑译.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47.
  〔8〕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9〕黄克诚.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197.   〔10〕方志敏.方志敏文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81.
  〔11〕習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
  〔1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2.
   (责任编辑 徐阳)
  The Teach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a"Course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Lian Chen-xi1, BIAN Liang2
  (1.Putian University, Putian 351100, China; 2.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Yangpu 200433, China)
  Abstract: The connota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s rich, with a profound mark of the times. It records the course of the founding and growth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restoring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and educating young students. In view of this, teacher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resources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make the theory come from history, combine history with theory, and tell Chinese stories well.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ncludes three aspects: first,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value of red culture in the teaching of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e second is to describe the performance and trend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teaching of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e third is to construct the strategy of using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curriculum teaching.
  Keywords:  Red Culture; Courses; Teaching; Value Orientation
其他文献
[摘要]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含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剖析文章内涵,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质疑,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社会历史发展、各地风土人情等,对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内心情感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文章内涵,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8月20日视察嘉峪关长城,听取了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考察情况介绍,他强调:“一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一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是我们的宝贝,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们,还有一些要抢救性的保护”。长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
摘 要:本文研究着眼于跨文化视角下民族地区高校英语专业(师范类)教学改革问题,通过整合前期研究成果,解析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特点,构建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框架和能力基本标准,以嵌入式教学模块(Embedded Teaching Module)为工具,以综合英语课程和课堂活动设计实践课程为试点,进行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研究旨在将基础教育和区域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融入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为
主持人语:就地域文化角度而言,赤峰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先后孕育了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等。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和历史事实表明,赤峰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中华文明的时空坐标和历史轴线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赤峰地区发展兴盛的历史表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做了25年的中小学教师,似乎从来没有仔细想过,做教师应该是一种什么感觉.直到捧读张家海老师的《找到做教师的感觉》一书后,我才发现原来做教师的感觉还可以如诗一般淡泊、隽
期刊
当前,我国博物馆展览的创办数量与日俱增,却普遍面临策展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专业人才不足以及对展览内容文本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有影响着展览的整体水平,在高校培养博物馆专
歌曲《新的天地》是词作家文益,作曲家舒楠2017年专门为纪录片《辉煌中国》创作的主题曲.此歌曲是一首“红色主题”的音乐作品,弘扬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先辈的伟大无私、艰苦
[摘要] 中华传统节日虽然受到西方节日的冲击,但在国家的重视和推动下,又焕发了新的生机。我校高度重视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开展,组建团队编写传统节日校本课程,并进行资源共享,在全校推行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同时,还积极承办传统节日展示活动,提升学校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品质,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关键词] 传统节日;活动策略 ;活动成效;传承优秀文化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特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积极推进三大国家文化公园良性发展。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课堂已经逐渐从传统知识能力教学转移到情感教学,作为历史课堂载体的历史教材也在不断丰富与修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到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五大核心素养开始逐渐取代三维目标,在历史教学中地位越来越重要。2020年版新课程标准在2017版新课标的原有基础上再次进行了修订,增加了英雄人物、民族气节、英雄气概等相关内容,在学生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