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那片涌动的“倒扁红”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gy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实上没人指望陈水扁会因此下台。人民所要的,其实就是羞辱他,表现出我们的民主虽然被他践踏,但是人民不是傻瓜
  
  台北街头的朝九晚五,总是繁华中带着匆忙、奔竞中透着些许秩序,这一点即使在“百万人反贪腐”大旗下的“倒扁”运动正如火如荼的当下,依然没有改变。
  早晨,参加静坐“倒扁”的上班族们一边比画着“倒扁”手势,一边换上西装赶赴公司,傍晚,他们又脱下体面的套装,穿上火红的“倒扁”装,高呼着“阿扁下台”的口号来到街头。
  这把“人民的怒火”至今已在台北延烧了半个月,只是没人能预言,这一幕是否会化为台北的一种生活方式。
  
  虽然沉默但也有火
  
  可以肯定的是,这把“怒火”已经积蓄了太久:陈水扁及其亲信、家人连续爆出的种种贪污腐化丑闻惹恼了台湾人;陈水扁死皮赖脸、满口狡辩的蛮横态度激怒了台湾人,“罢免陈水扁”案出不了“立法院”的大门,而朝野各种劝退之声又形同隔靴搔痒的无奈现实唤醒了台湾人。于是,“沉默的大多数”终于打破沉默,他们选择“走体制外的道路”,义无返顾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近年来台湾政坛的波诡云谲,每每上演出人意料的悬念戏码,“倒扁”重复了这一规律。谁曾料想亲手点燃台湾人心头这把“怒火”的恰恰是陈水扁曾经的同路人、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这位年过花甲、身患绝症的老人,此前对亲绿学者的倒扁行动一声不吭,在民进党内要求与扁切割的声浪最高涨时还曾怒骂民进党高层“忘恩负义”,这一次却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扯起了一面“倒扁”的大旗。
  台湾媒体说,患有肝癌的施明德这次豁出去了。发起“倒扁”运动以来,他就明确表示这是“一生的最后一战”,纵使少活十年,他都值得。于是他把医生的劝阻置之脑后,每天坚持和“倒扁”总部的其他负责人商议相关事宜到深夜。
  关于施明德体力不支、靠打“营养针”来维持的传言后来得到了他本人证实。静坐现场停放着友人提供给他的高级房车,里面各种先进设施一应俱全,不但可以洗浴,而且还能收看卫星电视。起初这让挨饿受冻、风餐露宿的静坐民众颇有微词,可后来他们还是谅解了这位特殊的病人。
  
  “纳斯卡线”、“长期抗战”、“荧光围城”
  
  在“倒扁”总部的精心策划下,9月9日15时,“倒扁”静坐正式开场了。当天,凯达格兰大道及其周边挤满了抗议民众,满眼的红T恤把台北染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台湾媒体将这番景象比喻方“怒海”、“遍地怒火”,正与“倒扁”总部的设计初衷不谋而合。
  “倒扁”总部称,这天走上街头的民众数量超过30万。虽然警方事后估计的人数在10万左右,但“红衫军”的巨大声势毋庸置疑。以正对陈水扁办公场所的景福门为支点,仁爱路、信义路与中山南路这三条直线构成了一个圆规形图案,数以十万计的“红衫军”在施明德的带领下高喊着。“阿扁下台”、“九月九,阿扁做不久”等口号沿着这条线路绕行,表示要为领导人立下“不可忽视的规矩”,展示台湾人民要求陈水扁下台的力量。
  南美秘鲁高山上神秘的、向天祈福的“纳斯卡线”图案给予了“倒扁”总部灵感,他们把这种绕行称作“绕行‘纳斯卡线’”,台湾的媒体在报道中也跟着一口一个“纳斯卡线”,一下子使这个外来概念成了台湾的流行词汇。事实上,这条“纳斯卡线”图案还像一个手举大刀的勇士,刀锋直指陈水扁的办公场所,象征砍倒贪腐政权。
  声势浩大的游行后就是旷日持久的静坐,虽然此前曾有民进党高层公开表示对“倒扁”运动的轻蔑,说“只要一场雨就可以让他们退场”,但事实证明他错了。“倒扁”运动开始后的几天台北风雨交加,然而民众并未散去,他们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有的甚至在现场搭起了帐篷,静坐累了就睡一觉,一觉醒来继续喊口号、做手势,第二天依旧绕行“纳斯卡线”。
  民进党显然是被吓到了。有台湾媒体报道说,“倒扁”运动未正式开始前,民进党一直在对施明德进行各种攻击、污蔑,然而“倒扁”静坐一进入第二天民进党就放出口风说愿与施明德协商“民众退场机制”,并开始借媒体表达对抗议民众的嘘寒问暖。施明德则明确表示,想让民众退场只有陈水扁下台,除此没什么好谈的。
  
  在这场“倒扁”运动酝酿的时候,台湾媒体就说,对于一个号称有百万人完全出于政治激情自发参加的群众运动而言,想要保持“阿扁不下台民众就不退场”的斗志,恐怕关键在于如何长期维持士气、避免出现“再而衰、三而竭”的情况。“倒扁”总部要不断推出愈加激烈的行动方案,就成了对内提振人气、对外保持压力的惟一选择。
  于是,在“倒扁”运动开始后的第七天(15日)晚上,总部发起了“荧光围城游行”,据称参与人数突破百万。高举红色荧光棒的“红衣人”们,在陈水扁办公场所及其住所外围的一些街道绕行数小时,沿路高呼口号。组织者随后还表示,将发起“天下围攻”行动包围陈水扁的办公场所,使其无法出人。施明德说,“倒扁”总部决策小组已经对罢工、罢学等做成决议,将在适当时候对外公布。
  
  “我们在书写历史”
  
  “倒扁”运动开展至今,并未出现人气减退的迹象。
  上班时间,家庭主妇或者退休老人是静坐的主力,将现场人气保持住,而一到下班时间或休息日,上班族便蜂拥而来,周末更有不少人全家出动,有的甚至从台湾中南部专程赶来,他们往往自备睡袋和帐篷,在静坐中度过休息日后直接赶回去上班、上学。
  静坐现场周围的各类餐饮店近来也因“倒扁”红火起来,模仿陈水扁造型的巫毒娃娃更卖得不亦乐乎,民众喜欢这种小玩意儿是因为他们可以对着娃娃下诅咒,发泄对陈水扁的不满。
  “倒扁”总部制作的80万条红布条与超过200万张的“倒扁”贴纸,在民众的热情索取下早已不敷所求,正在向厂商追加订货,而成衣店里的红色T恤骤然之间成了抢手货,不久前吴彦祖出席《夜宴》的台北首映式时身穿红衣,主持人还恭维他摸准了台湾的时尚。
  前来“倒扁”的民众经常说:我们在为台湾的民主书写新的一页。这也是施明德挂在嘴边的话。台湾媒体说,“百万人反贪腐运动”必将载入史册,但却未必是由于其规模之巨或声势之大,而在于这是台湾近年鲜见的超越族群、超越蓝绿政治立场的民意抗争,其旗帜鲜明的“非暴力”宗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出发点,都与这几年来台湾屡见不鲜的各式群众运动划清了界限。
  陈水扁及民进党的惯用手法就是通过将不利于己的民意诉求抹“蓝”甚至抹“红”,从而模糊焦点、逃避责任。施明德此次一开始就将“百万人倒扁运动”改名成“百万人反贪腐运动”,同时一再申明这不是“蓝绿之争”亦与“统独”无关。结果,“倒扁”队伍里既有蓝营拥护者,也有绿营支持 者,既有客家人,也有“原住民”。喊出的“倒扁”口号,时而用普通话,时而作闽南语。“倒扁”总部的负责人中,有的是民进党员,而“倒扁”人群中则经常可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蓝营要角的身影。
  “倒扁”静坐开始后,台湾东森新闻的民调显示,有高达四成八的民众支持这场运动,但却有五成民众不赞同“陈水扁不下台活动就不结束”,更有高达八成民众认为陈水扁不会因此下台,反映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矛盾心情。
  也许正像记者的一位台湾朋友所言:“能指望这些中产阶级什么呢?他们准时上班、准时下班,业余时间拿来‘倒扁’,事实上没人指望陈水扁会因此下台。人民所要的,其实就是羞辱他,表现出我们的民主虽然被他践踏,但是人民不是傻瓜——这样已经足够了。”
  以“陈水扁下台”为诉求的“倒扁”运动,从来不曾忘记辩白自己并不是一场革命,并因此对暴力敬而远之。凯达格兰大道静坐区的大型重低音箱,直接面对着陈水扁的办公场所,这是要“以音波震撼陈水扁”,然而音箱里传出的,却是《命运交响曲》、《芬兰颂》等显示“爱”、“和平”、“人性”的世界名曲。
  静坐现场很少出现声嘶力竭、脸红脖子粗的景象,倒是经常有民众一边跳舞、做操一边轻松地比着大拇指向下的“倒扁”手势,“倒扁”总部甚至一度想让民众一边“倒扁”一边通过巨型电视屏观看棒球比赛,太多人性化的细节考虑令有些台湾媒体称这场运动为“嘉年华”,静坐民众们也喜欢用这个词,只是他们那么说的时候往往带着几分自豪。
  
  “鬼才”范可钦:从阿扁的超级化妆师到“倒扁”的创意设计师
  
  用32个重低音喇叭同时“憾扁”,用红色T恤组成“怒火阵”,用秘鲁古文明的“纳斯卡线”做“倒扁图腾”……“倒扁”运动中的这些创意设计其实全是一位残障人士轮椅上的大手笔。
  他,就是昔日“阿扁的超级化妆师”、在台湾广告界享有“鬼才”之誉的范可钦。
  2000年,正是范可钦为陈水扁量身定做的一系列“铁汉柔情”竞选广告,帮助阿扁赢得了关键性的数百万张选票,最终成为了台湾地区领导人。那些广告片营造出的是陈水扁与民众一家亲的形象,柔化了以往陈水扁给人的强硬而不近人情的感觉。一位岛内资深广告人评价说:范可钦的这些广告“比较能吸引中间选民的青睐,其他阵营的广告只有自己的支持者喜欢”。
  没人能想到,连范可钦都会跳出来响应施明德的“倒扁”号召。他不但捐了100元新台币,而且还公开指责陈水扁“脸皮比城墙厚”。他对媒体记者说;我已经深深后悔了,因为事实证明我被骗了,帮错人。陈水扁“能力不足治不好台湾情有可原,但人格有问题贪污弊案缠身,绝对不能原谅”。
  于是,范可钦成了“百万人反贪腐运动”的发言人,他号召人民踊跃站出来,“成为压倒阿扁的最后一根稻草”。作方“倒扁”运动的创意设计师,他对于“怒火阵”、“纳斯卡线”等得意之作被岛外媒体争相报道而喜形于色,新的创意还在不断推出:他在凯达格兰大道上树起一个高20米的正方形柱体,每面各有“礼、义、廉、耻”—个大字,其中“耻”字直指陈水扁办公场所,使凯道方圆枷米以内都可看得到这堂“帮陈水扁上的公民课”,他从英文老歌“老橡树上的黄丝常”汲取灵感,动员民众将两万条红丝带绑上凯达格兰大道两侧的行道树,让凯道陷入一片红海;他还发动全台湾不能来台北的民众,人人在树上绑起红丝带,让陈水扁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令他恐惧的红色。
  对于从小罹患小儿麻痹症的范可钦来说,过去20年的广告人生涯,也许比不上这十多天的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现实主义教师教育范式强调了从实践中学习教学,借助于经验和反思学会教。基于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从三种不同经验中学习,即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从同僚教师的经验中学,从专家的经验中学。基于个人经验的学习,专家引领是不可或缺的,专家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桥梁,可以促进教师有效的反思和洞察。为此,专家进课堂项目以教师个人经验为基础,在大学学科教学法教授及中学教学名师二对一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中,在课堂教
“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和中方保持紧密合作关系”    上月末在北京举行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的股东大会上,《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就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通过视频专访了在莫斯科的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联盟主席施马尔。  《瞭望东方周刊》: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如何?  施马尔:据我个人看,我们两国在能源领域,尤其是我所熟悉的石油天然气领域,合作水平是不够的。  因为石油在当代世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维和改变了中国理解世界的方式    2006年7月26日凌晨,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所在的位于黎巴嫩的联合国观察哨所被以色列军队的精确制导导弹击中。34岁的杜照宇在9月21日国际和平日25周年前夕为国际维和献出了生命,他也是第八位牺牲的中国维和军人。  18年前,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从此,身穿橄榄绿军装、头戴蓝色贝雷帽的中国军人的身影出现在世界各个冲突地区。    中国是安
【摘 要】 以预期学习结果为起点,评价先于教学活动的逆向教学设计模式能有效体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在逆向教学设计基本理念指导下,对高中数学“幂函数”展开设计,并提出逆向教学设计应该做到:剖析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转变评价方式,促进学习评价;注重知识建构,形成整体思维.  【關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逆向教学设计;学习目标;评价优先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新指向,是数学教育的培养
刚刚发布的2006年上半年的统计报告显示,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但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比较显著的问题。尤其是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农产品价格却增长有限,出现了罕见的新“剪刀差”现象。  今年很多地方农村庄稼长势不错,政府补贴也到位及时,但化肥涨价增大了农民成本,增产不增收,这不仅抵消了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所出台的取消农业税等努力,而且已经缩小的城乡收入差距有再次拉大的趋势。农民从高速发展的经济中,
【摘 要】 单元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单元内容进行优化重组的教学策略.单元不是把教学内容碎片化来处置,而是有机地、模块式地组织与构成.本文以古典概型的教学过程为例,探究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单元教学设计;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要求以各学科具体核心素养为纲领,整合学科核心观念,精选与重组学科内容,倡导学科“大主题”与“大过程”的
我吞了一口唾液,那声音在夜的静寂中居然发出意外回声,在此时才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那么孤独无助    传说是龙王云游至此,因留恋这里极致美丽的风光而化作群山俯卧在这里。于是,这方神奇的土地有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卧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7月12日一致决定,将以四川卧龙为核心的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32处世界遗产。  此次申报的大熊猫栖息地的
含参数的不等式问题是近几年高考一直考查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可谓常考常新.本文对2020年全国Ⅰ卷第21题“函数与导数”压轴题进行思考与探究,揭示其解题思想方法,挖掘内涵,展开联想,应用提升,让复习课更有针對性、更有时效性、更有吸引力.  以上我们从一道最新高考题出发,通过分析、解答,归纳出“参变分离·构造函数”法的解题思想.在四种联想和五种应用中,深化认识、加深理解、感悟方法.整个过程,融观察分析
文章编号:1006-9860(2020)04-0029-13  一、问题提出  近期,围绕“停课不停学”,全国上下开展了一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在线教育服务保障大作战,掀起了数字教育资源开放运动热潮,以国家队、地方队、社会队为代表的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纷纷登场,教育内容、工具、平台如潮水般涌来。专家学者、名校名师、乃至一线草根热议“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学”。关于“停课不停学”的研究与讨论,主要集中在三
摘要:自我评价及同侪互评活动遵循“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原则,在学习者通过评阅和反思自己及同伴作业的过程中综合发挥“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的作用,从而实现评价的学习性功能。该文在对线上学习者参与评价内涵、实践基础及作用与影响因素诸方面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以参与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学习的本专业学生为对象,采集了在线评价活动时的相关信息,运用Rasch分析工具及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自我评价及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