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次震撼海内外的“审计风暴”中,喝彩声、叹息声、责问声从四面八方向他汹涌而来时,61岁的李金华平静而又坦然,因为他不过是在履行职责,真正实践做好“国家财产‘看门狗’”的诺言。他说:“十多年了,每天早上坚持一个人走路,有很多人劝过我要注意安全,我不担心!”
李金华3年审计大盘点
国家审计署成立于1983年9月,20多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了300多万个单位,追还被挤占挪用的资金1300多亿,审计处理上交财政金额1400多亿。其中,1998年至2003年李金华担任审计署长5年间,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71万个单位,追还挤占挪用资金1081亿元,审计处理后上交财政864亿元,向司法机关移交经济犯罪案件6142件,另有4242人受党纪政纪处分。
近年来,审计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审计署的有效工作得到了上上下下的普遍好评,特别是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三个财政年度的审计报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002年6月27日,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上报告2001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时指出,2001年共审计了10.7万个单位,查出违法违纪金额1600亿元,已上缴财政110亿元,追回各类被挪用的财政资金105亿元,向司法机关移送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819件,有397人受党纪政纪处分,或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次报告惟一点名的案件是财政部原商贸司与原内贸部弄虚做假、挪用事业费3763万元。该挪用款项后被全部追回,主要当事人受党纪政纪处分。
2003年6月25日,李金华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做的2002年度审计报告,文字比上年减少了,但曝光内容却大大增加,有媒体称,该报告是历次审计报告中措词最为严厉的。这次点名的案件有:
财政部将59.34亿元资金长期闲置;
水利部原信息研究所以建设改造工程为名,编造虚假项目预算,将135万预算资金大部用于发放职工补贴;
交通部1999年将3000万资金违规借给某公司,经审计发现后2000年收回。2002年,又以同样方式将3000万元借给同一公司;
教育部违规集中各地考试费2.24亿元,未上缴财政专户,从中坐支相关考试费用1.9亿;
湖北荆江河道管理局某官员在界牌河段长江干堤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中,捏造项目,签订虚假合同,伪造验收资料,涉嫌骗取、私分国债资金206万元;
9省市37个污水处理项目中,15个项目未按计划完工或开工。16个已完工项目中,7个达不到设计要求;
民航建设的18个重点机场和38个支线机场项目,已竣工的12个重点机场有9个亏损,累计亏损额14.46亿元。38个支线机场中有37个亏损,2001年至2002年度共亏损15.27亿元;
建设银行及其20个分行被查出隐瞒收入,盈亏不实,私设小金库,违规贷款等多种问题。其中,广州芳村支行被骗取虚假按揭贷款3793万元,有3270万元无法追回;
农业发展银行1996年至1999年以租赁名义委托一公司购置资产,涉及总金额9.7亿元。其中8.1亿元被挪用炒股,所获收益去向不明;
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原总经理等人,违规为两家公司办理进口货物信用担保,涉嫌金融诈骗,后造成银行垫付信用证本金、利息无法追回,损失7.76亿。
2003年审计机关共审计13万个单位,审计处理后,已上缴财政148.2亿元,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10.1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90.7亿元,向纪检司法机关移交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1867件。与前几年不同,2003年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扩大了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审计试点,全年共对3.6万名干部进行审计,查出违规资金671亿元,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317人,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查处749人,已有267人受降职撤职处分。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国家审计署组织16个省、18个特派办和有关社会审计人员2000多人,对原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这次审计历时8个月,审计的资金面10150亿,占国电总公司资金总量的70%,基本摸清了电力企业的家底,发现揭露了损益不实,企业潜亏数额大,决策失误造成损失严重,国有资产流失较为严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同时发现了12起重大经济案件线索,涉案金融10亿元,目前已有35人被逮捕。有人称,受中共中央组织部委托进行的这次审计,不仅让人看到执政党反腐败的决心,也让人领略到审计机关的能量。
审计“三迁”
审计人员要敢于碰硬。这是李金华对部下的一贯要求。他们在审计工作中确实遇到阻力和困难,比如查处大案要案时,遇到不提供资料,做假证,把资料偷走,甚至对审计人员进行恐吓和威胁的情况。但不管困难有多大,只要发现问题,就想尽一切办法,全力以赴、全力支持,把问题基本查清楚。
1999年,国家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根据群众举报,对天津蓟县国税局税收征管工作依法进行审计。当时任蓟县国税局局长的梁化泉非但不配合,而且还收买当地的黑社会对审计小组的驻地进行监控。为了摆脱身边的危险,审计小组先后换了三个地方。第三次搬到一个有金库的银行。因为那里有持枪的警卫把守,相对安全一些。
随着审计小组工作的不断深入,蓟县国税局虚开增值税发票、侵吞中央税款的犯罪事实渐渐浮出水面,而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危险也越来越大,恐吓电话甚至打到了审计人员在天津的家中。
经过38天的日夜奋战,审计人员在掌握了大量的证据之后赶赴北京,向审计长李金华汇报。李金华得知审计组工作人员家属接到恐吓电话时,当即与天津市公安局取得联系,要确保审计人员职工家属的安全。
审计“八不准”
从1999年开始,审计署建立了一条审计纪律,叫做“八不准”:不准由被审计单位安排住宿;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安排的就餐和宴请;不准无偿使用被审计单位的交通工具;不准参加被审计单位安排的旅游、娱乐和联欢等活动;不准无偿使用被审计单位的通信工具和办公用品;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任何纪念品、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不准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与审计工作无关的要求;不准在被审计单位报销任何因公因私的费用。
其实,李金华心里非常矛盾。审计工作人员很辛苦,要求很严,似乎太不近人情。但是,不这样要求,队伍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审计能不能做到客观公正,能不能让整个社会有一种信得过的权威性,才是应该考虑的事情。对审计人员的严格要求,特别是保持审计队伍的独立性,不能有任何丝毫的犹豫,李金华总是对部下说:“这是‘高压线’,谁也不能碰!”
凡是到审计单位审计的时候,必须按照“八不准”规则运作,由被审计单位的群众监督。审计暑曾不只一次收到举报信,迄今为止,审计署机关的司局级干部,已有4位干部被处理。
“审计就是国家财产的‘看门狗’”
“审计就是国家财产的‘看门狗’”。李金华喜欢用这个通俗而形象的说法解释审计的职能。李金华的“看门狗论”广为流传。
李金华说,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从不干预。他干审计工作快20年,当审计长六七年,从总书记到总理,到各位副总理、中央的其他领导,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跟他打招呼。他们审计的所有重大问题,都如实向国务院汇报,而且国务院领导都有批示,要求有关部门严肃查处。至于审计机关应该做什么,宪法、审计法都有明确规定。每年审什么,怎么审,报告怎么写,怎么向社会披露,都由审计署依法决定,充分行使职权。
有这样一个故事:李金华的母校———中央财经大学请他回去讲课,但他讲完课一回来就组织人马审计母校,因为他了解到学校也存在一些问题。
李金华曾感叹地说:“我的心比较狠、手段比较铁。干这个工作心不狠不行啊!”有很多人通过他的亲属、亲属的亲属来找他说情。如果他心不狠,那就什么也干不成了。所以,他在审计工作中,不管是谁的问题,不管是什么问题,一定要把问题搞清楚。这是第一位的。把情况搞清楚,他没有问题,哪怕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你也不能去处理他。他有问题,不管他是谁,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两年前,李金华曾说,审计署盯紧的对象是财政部,因为,财政部有国家资金的分配权和资金使用的决策权。因此,同样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的李金华对老同学,曾任国税总局局长的金人庆说:“我们虽然是同学,但是我跟你说清楚,我的眼睛始终是盯着你的,请你谅解这个问题。”现在,更多的部委,更多的企业,还有那些对经济工作负责任的领导人,也进入了审计部门的视野。
很多人都担心李金华最终会成为“孤家寡人”,可是李金华始终我行我素。他说:“走到这一步,就两句话:一个无所谓,一个无所求。”
李金华认为,审计的本质是民主与法制的产物。审计关注的是国家经济的安全和政府工作的效率。审计工作中能够发现一些腐败问题,但审计又不等同于纪检工作。李金华说,一个人贪污了500万,可能就是这500万了。但一项决策失误,一项资金被挪用,造成的损失可能是500亿,5000亿。因此,审计要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卫士,成为国家财产的“看门狗”。
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审计工作相比,我国审计工作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效益审计尚未展开,审计仍停留在财政财务收支的范畴内;二是审计管理水平低,缺少系统科学的体系;三是技术手段落后,仍以手工审计为主;四是公开性、透明性差,审计公告制度刚开始实行。李金华认为,迅速弥补这些差距将是我国审计工作今后的重点。
曾是最年轻的副部级干部
1962年,19岁的李金华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
在当年中财62级以及上下级的同学,除了李金华外,还有两人活跃在当今中国政坛:一个是现任财政部部长、曾任国税总局局长的金人庆;另一个是现任天津市市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
1966年,李金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西北财经学院(现已并入西安交通大学)当教师。1971年,李告别古城西安,来到原航空部572厂(现为中国航空第二集团的成员企业)工作。他从会计员干起,直到1982年,被任命为572厂厂长。1983年-1985年4月,李被选送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其后,李被任命为陕西省经贸厅厅长。1985年9月,受命担任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时年42岁,是“当时最年轻的副部级干部”。
在担任副审计长期间,李金华参与的打击“官倒”、整顿“五大公司”(中信、光大、康华、工商、农信)可能是最有影响的事件。当时,根据中央指示,审计署兵分5路,李担任了其中一个小组的组长。1988年12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听取了吕培俭(当时的审计长)和李金华的工作汇报。
1998年,李金华接替郭振乾出任审计署审计长,开始全面负责审计工作。按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审计署作为国务院的组成机构,直接对总理负责。
1998年5月,李金华上任不久,国家审计署便受命联合财政部等八个部门对全国粮食系统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专项审计行动,目标直指“骗取国家补贴、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行为。从5月到9月,共审计了30850个粮食企业、2499个农发行分支机构、2681个粮食主管部门和2594个财政部门。审计机关有5万多人参与,成为审计署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审计行动。
1999年6月26日,当李金华向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完《关于1998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审计情况》的报告后,“掌声四起”。全国人大新闻局的一位同志回忆说,“常委会上的报告引起这么大反响,是极其罕见的。”特别是对于报告披露水利部存在的种种问题,委员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虞云耀委员称,“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也反映问题,但是镜头往往对准基层,而今天的审计报告对准了国务院的某些掌握权力的部门,敢于向人大反映。” 《中国经济时报》援引部分委员的话用了“多年来最好的一个审计报告”的评价。
今年7月4日。审计署按照惯例对外公布了今后的“五年规划”。根据这个规划,审计工作将以中央预算执行为重点,实现以收支审计并重向以支出审计为主转变;同时在继续坚持以真实性为基础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有媒体称,“效益审计”被认为是我国的一次“审计变法”。而这个“审计变法”的“掌门人”正是“铁面”李金华。
李金华3年审计大盘点
国家审计署成立于1983年9月,20多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了300多万个单位,追还被挤占挪用的资金1300多亿,审计处理上交财政金额1400多亿。其中,1998年至2003年李金华担任审计署长5年间,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71万个单位,追还挤占挪用资金1081亿元,审计处理后上交财政864亿元,向司法机关移交经济犯罪案件6142件,另有4242人受党纪政纪处分。
近年来,审计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审计署的有效工作得到了上上下下的普遍好评,特别是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三个财政年度的审计报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002年6月27日,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上报告2001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时指出,2001年共审计了10.7万个单位,查出违法违纪金额1600亿元,已上缴财政110亿元,追回各类被挪用的财政资金105亿元,向司法机关移送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819件,有397人受党纪政纪处分,或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次报告惟一点名的案件是财政部原商贸司与原内贸部弄虚做假、挪用事业费3763万元。该挪用款项后被全部追回,主要当事人受党纪政纪处分。
2003年6月25日,李金华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做的2002年度审计报告,文字比上年减少了,但曝光内容却大大增加,有媒体称,该报告是历次审计报告中措词最为严厉的。这次点名的案件有:
财政部将59.34亿元资金长期闲置;
水利部原信息研究所以建设改造工程为名,编造虚假项目预算,将135万预算资金大部用于发放职工补贴;
交通部1999年将3000万资金违规借给某公司,经审计发现后2000年收回。2002年,又以同样方式将3000万元借给同一公司;
教育部违规集中各地考试费2.24亿元,未上缴财政专户,从中坐支相关考试费用1.9亿;
湖北荆江河道管理局某官员在界牌河段长江干堤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中,捏造项目,签订虚假合同,伪造验收资料,涉嫌骗取、私分国债资金206万元;
9省市37个污水处理项目中,15个项目未按计划完工或开工。16个已完工项目中,7个达不到设计要求;
民航建设的18个重点机场和38个支线机场项目,已竣工的12个重点机场有9个亏损,累计亏损额14.46亿元。38个支线机场中有37个亏损,2001年至2002年度共亏损15.27亿元;
建设银行及其20个分行被查出隐瞒收入,盈亏不实,私设小金库,违规贷款等多种问题。其中,广州芳村支行被骗取虚假按揭贷款3793万元,有3270万元无法追回;
农业发展银行1996年至1999年以租赁名义委托一公司购置资产,涉及总金额9.7亿元。其中8.1亿元被挪用炒股,所获收益去向不明;
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原总经理等人,违规为两家公司办理进口货物信用担保,涉嫌金融诈骗,后造成银行垫付信用证本金、利息无法追回,损失7.76亿。
2003年审计机关共审计13万个单位,审计处理后,已上缴财政148.2亿元,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10.1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90.7亿元,向纪检司法机关移交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1867件。与前几年不同,2003年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扩大了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审计试点,全年共对3.6万名干部进行审计,查出违规资金671亿元,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317人,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查处749人,已有267人受降职撤职处分。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国家审计署组织16个省、18个特派办和有关社会审计人员2000多人,对原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这次审计历时8个月,审计的资金面10150亿,占国电总公司资金总量的70%,基本摸清了电力企业的家底,发现揭露了损益不实,企业潜亏数额大,决策失误造成损失严重,国有资产流失较为严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同时发现了12起重大经济案件线索,涉案金融10亿元,目前已有35人被逮捕。有人称,受中共中央组织部委托进行的这次审计,不仅让人看到执政党反腐败的决心,也让人领略到审计机关的能量。
审计“三迁”
审计人员要敢于碰硬。这是李金华对部下的一贯要求。他们在审计工作中确实遇到阻力和困难,比如查处大案要案时,遇到不提供资料,做假证,把资料偷走,甚至对审计人员进行恐吓和威胁的情况。但不管困难有多大,只要发现问题,就想尽一切办法,全力以赴、全力支持,把问题基本查清楚。
1999年,国家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根据群众举报,对天津蓟县国税局税收征管工作依法进行审计。当时任蓟县国税局局长的梁化泉非但不配合,而且还收买当地的黑社会对审计小组的驻地进行监控。为了摆脱身边的危险,审计小组先后换了三个地方。第三次搬到一个有金库的银行。因为那里有持枪的警卫把守,相对安全一些。
随着审计小组工作的不断深入,蓟县国税局虚开增值税发票、侵吞中央税款的犯罪事实渐渐浮出水面,而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危险也越来越大,恐吓电话甚至打到了审计人员在天津的家中。
经过38天的日夜奋战,审计人员在掌握了大量的证据之后赶赴北京,向审计长李金华汇报。李金华得知审计组工作人员家属接到恐吓电话时,当即与天津市公安局取得联系,要确保审计人员职工家属的安全。
审计“八不准”
从1999年开始,审计署建立了一条审计纪律,叫做“八不准”:不准由被审计单位安排住宿;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安排的就餐和宴请;不准无偿使用被审计单位的交通工具;不准参加被审计单位安排的旅游、娱乐和联欢等活动;不准无偿使用被审计单位的通信工具和办公用品;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任何纪念品、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不准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与审计工作无关的要求;不准在被审计单位报销任何因公因私的费用。
其实,李金华心里非常矛盾。审计工作人员很辛苦,要求很严,似乎太不近人情。但是,不这样要求,队伍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审计能不能做到客观公正,能不能让整个社会有一种信得过的权威性,才是应该考虑的事情。对审计人员的严格要求,特别是保持审计队伍的独立性,不能有任何丝毫的犹豫,李金华总是对部下说:“这是‘高压线’,谁也不能碰!”
凡是到审计单位审计的时候,必须按照“八不准”规则运作,由被审计单位的群众监督。审计暑曾不只一次收到举报信,迄今为止,审计署机关的司局级干部,已有4位干部被处理。
“审计就是国家财产的‘看门狗’”
“审计就是国家财产的‘看门狗’”。李金华喜欢用这个通俗而形象的说法解释审计的职能。李金华的“看门狗论”广为流传。
李金华说,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从不干预。他干审计工作快20年,当审计长六七年,从总书记到总理,到各位副总理、中央的其他领导,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跟他打招呼。他们审计的所有重大问题,都如实向国务院汇报,而且国务院领导都有批示,要求有关部门严肃查处。至于审计机关应该做什么,宪法、审计法都有明确规定。每年审什么,怎么审,报告怎么写,怎么向社会披露,都由审计署依法决定,充分行使职权。
有这样一个故事:李金华的母校———中央财经大学请他回去讲课,但他讲完课一回来就组织人马审计母校,因为他了解到学校也存在一些问题。
李金华曾感叹地说:“我的心比较狠、手段比较铁。干这个工作心不狠不行啊!”有很多人通过他的亲属、亲属的亲属来找他说情。如果他心不狠,那就什么也干不成了。所以,他在审计工作中,不管是谁的问题,不管是什么问题,一定要把问题搞清楚。这是第一位的。把情况搞清楚,他没有问题,哪怕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你也不能去处理他。他有问题,不管他是谁,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两年前,李金华曾说,审计署盯紧的对象是财政部,因为,财政部有国家资金的分配权和资金使用的决策权。因此,同样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的李金华对老同学,曾任国税总局局长的金人庆说:“我们虽然是同学,但是我跟你说清楚,我的眼睛始终是盯着你的,请你谅解这个问题。”现在,更多的部委,更多的企业,还有那些对经济工作负责任的领导人,也进入了审计部门的视野。
很多人都担心李金华最终会成为“孤家寡人”,可是李金华始终我行我素。他说:“走到这一步,就两句话:一个无所谓,一个无所求。”
李金华认为,审计的本质是民主与法制的产物。审计关注的是国家经济的安全和政府工作的效率。审计工作中能够发现一些腐败问题,但审计又不等同于纪检工作。李金华说,一个人贪污了500万,可能就是这500万了。但一项决策失误,一项资金被挪用,造成的损失可能是500亿,5000亿。因此,审计要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卫士,成为国家财产的“看门狗”。
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审计工作相比,我国审计工作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效益审计尚未展开,审计仍停留在财政财务收支的范畴内;二是审计管理水平低,缺少系统科学的体系;三是技术手段落后,仍以手工审计为主;四是公开性、透明性差,审计公告制度刚开始实行。李金华认为,迅速弥补这些差距将是我国审计工作今后的重点。
曾是最年轻的副部级干部
1962年,19岁的李金华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
在当年中财62级以及上下级的同学,除了李金华外,还有两人活跃在当今中国政坛:一个是现任财政部部长、曾任国税总局局长的金人庆;另一个是现任天津市市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
1966年,李金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西北财经学院(现已并入西安交通大学)当教师。1971年,李告别古城西安,来到原航空部572厂(现为中国航空第二集团的成员企业)工作。他从会计员干起,直到1982年,被任命为572厂厂长。1983年-1985年4月,李被选送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其后,李被任命为陕西省经贸厅厅长。1985年9月,受命担任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时年42岁,是“当时最年轻的副部级干部”。
在担任副审计长期间,李金华参与的打击“官倒”、整顿“五大公司”(中信、光大、康华、工商、农信)可能是最有影响的事件。当时,根据中央指示,审计署兵分5路,李担任了其中一个小组的组长。1988年12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听取了吕培俭(当时的审计长)和李金华的工作汇报。
1998年,李金华接替郭振乾出任审计署审计长,开始全面负责审计工作。按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审计署作为国务院的组成机构,直接对总理负责。
1998年5月,李金华上任不久,国家审计署便受命联合财政部等八个部门对全国粮食系统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专项审计行动,目标直指“骗取国家补贴、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行为。从5月到9月,共审计了30850个粮食企业、2499个农发行分支机构、2681个粮食主管部门和2594个财政部门。审计机关有5万多人参与,成为审计署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审计行动。
1999年6月26日,当李金华向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完《关于1998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审计情况》的报告后,“掌声四起”。全国人大新闻局的一位同志回忆说,“常委会上的报告引起这么大反响,是极其罕见的。”特别是对于报告披露水利部存在的种种问题,委员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虞云耀委员称,“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也反映问题,但是镜头往往对准基层,而今天的审计报告对准了国务院的某些掌握权力的部门,敢于向人大反映。” 《中国经济时报》援引部分委员的话用了“多年来最好的一个审计报告”的评价。
今年7月4日。审计署按照惯例对外公布了今后的“五年规划”。根据这个规划,审计工作将以中央预算执行为重点,实现以收支审计并重向以支出审计为主转变;同时在继续坚持以真实性为基础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有媒体称,“效益审计”被认为是我国的一次“审计变法”。而这个“审计变法”的“掌门人”正是“铁面”李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