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

来源 :AMT前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yzc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国的住宅房地产市场来说,虽然“冬天”才刚刚开始,但总是要过去的,对幸存者和潜在的进入者来说,如何应付眼下的危机很重要,看准未来的路也同样重要。
  
  经济危机下的房地产业孕育着行业转型的机遇
  
  危机是可怕的,每一个经济周期中都有一批公司注定会熬不过“冬天”。就像人大病时才会想到如何调整生活习惯,以利长期健康一样,经济危机也有好处,迫使我们反思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并考虑是否需要转换发展模式。对中国的住宅房地产市场来说,虽然“冬天”才刚刚开始,但总是要过去的,对幸存者和潜在的进人者来说,如何应付眼下的危机很重要,看准未来的路也同样重要。住宅房地产市场的定位
  首先要明确住宅房地产的行业定位,否则调整游戏规则无从下手。1998年,政府是把住宅房地产视为可以完全通过市场方式来发展的行业,结果就是目前的局面。
  “衣、食、住、行”都属于生活必需品,但独以现在的价格收入比,惟独没有办法通过市场方式解决住的问题,买房是买不起的,租房也有很多人是租不起的。
  住宅房地产业从来都不应该是一个普通的经济行业,而是具有很强保障性的准公共行业。对于中国这样各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大国来说,以市场为主导,辅以政府政策调控并直接参与的模式应该是将来住宅房地产市场的定位。
  “辅以政府直接参与”指的是政府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补贴。当然,提供住房补贴的手段有很多种,现阶段中央政府采取的方式是大力兴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刺激经济的方案中也有9000亿的此类开支。但是,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可能也没必要举国采取这样的补贴方式。可以断言,目前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是对“黄金十年”扭曲的房地产市场的矫枉过正,在“补课”,而不是要把住宅房地产定位为政府主导模式。一旦政府引导的市场主导机制发挥作用,保障性住房建设一定会变为配角。
  
  出路:住宅产业化
  
  定位有了,产品要求也清晰了——价格不高、质量可靠,出路只能是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工业化住宅等词语在中国并不新鲜,笔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读大学时就上过这门课,当时的概念局限于生产方式。学校老师的“鸳鸯楼”就是那个时代的工业化居住建筑产品,不过质量很成问题。“黄金十年”伊始的1998年,建设部就成立了住宅产业化办公室(现更名为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意图推进住宅产业化,但没有实质性成效。
  中国住宅产业化时代的到来需要三个方面的前提条件:
  *暴利模式的终结:暴利模式下的企业利润来源于土地和资本,产业化模式对应的管理精细化对利润的贡献很小,自然得不到重视,比如以追求精细化管理著称的万科,其总体或单个项目利润率并不比其他公司有任何突出表现。回顾一下本届政府自2005年以来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特别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应对政策,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住宅房地产市场重新定位的思路,“黄金十年”的暴利模式已是记忆中的往事了。
  *政府推动:综观国外住宅产业化相对成熟的日、美、法等国家,政府推动是关键,其手段主要包括标准制订、技术认证、财政金融方面的经济政策等等。中国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比如标准制订,2006年万科在上海开工的中国第一个工业化方式建造的商品住宅区,技术标准是万科自行组织研发的,原因是没有国家标准。这造成了设计、报建中的大量消耗。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土地问题上的不同利益诉求是政府推进住宅产业化的重大阻碍,纠缠了太多的地方意识、部门利益。解决这个问题很难,但不解决则政府推动住宅产业化无从谈起。也许当前的经济危机恰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机遇,以燃油税改革为例,也是拖了十几年的事,难点也是中央、地方政府以及行业的利益纠葛。为什么现在下决心了?经济危机是催化剂。
  *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某种程度上说,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了生产方式。
  改革开放三十年,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生产要素价格长期处于低水平,这也是中国长期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所以,从成本角度看,原有的半手工式的现场施工方式是有道理的,虽然质量有问题,但建造成本低。即使是现在,万科用工业化方式建造的住宅也比传统施工工艺的建造成本高40%,扩大规模后,这个比例会降低到25%。仔细分析,工业化方式节约施工用水、用电、减少垃圾处理费用、减少单位用工等好处,增加的是设备使用,问题在于节约的恰恰是不值钱的,增加的是相对值钱的,所以成本反而高了。
  应该看到,各项生产要素市场的价格已经处于上升通道,随着经济发展,中国也不可能长期保持扭曲的要素价格系统(甚至可以从中看到计划经济时代工农业剪刀差的痕迹)。
  综上所述,中国住宅房地产市场的产业化转型已具备基本条件。当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将使产业化进程在中国呈现不同步、分区域推进的态势。
其他文献
畅享网评论  1.市场快速消费品行业包括食品、包装商品及饮料等企业。由于企业数量众多,对渠道、储存、销售、费用等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强,快速消费品行业成为众多ERP、供应链和物流等软件商所重点关注的行业。最近经常提及的食品安全将是快速消费品软件供应商未来的发展重点。  2.产品在经历了多年的实践后,中国企业和软件供应商在快速消费品信息化的多个领域的产品已经成熟,包括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终端信息采集等。
期刊
畅享网评论  1.市场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大背景下,2008年度能源/化工行业信息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EAM、MES成为能源,化工行业的发展热点,新一轮EAM、MES及产销一体化的信息化进程加速。另外,能源/化工行业特别加强了信息化在节能减排、安全环保方面的应用,以信息化手段持续改进生产工艺。  2.产品能源/化工企业信息化逐渐从单一的ERP系统部署转移到将ERP、EAM、MES系统与其
期刊
选择与企业所在行业、发展阶段、规模、业务运作等匹配度最高的软件已成为决定企业信息化成败的重要因素。  信息化已经成为提升企业运作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强有力手段。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如何选择与企业所在行业、发展阶段、规模、业务运作等匹配度最高的软件已成为决定企业信息化成败的重要因素。选型不是企业信息化的起点,因为它必须以分析企业业务现状和明晰系统功能需求为基础。选型也不是企业信息化的终
期刊
畅享网评论  1.市场高科技的特点是必须进行产业化,建立产品一体化研发系统。电子高科技企业的供应链正处于转型时期,在这个竞争残酷且客户缺乏耐心的产业中,企业要获得成功,必须对市场敏锐感知,并且协同整个供应链快速配置资源推出产品,抢在竞争对手之前满足客户苛刻善变的需求。  2.产品国内基于高科技/电子行业生产环节的管理软件和解决方案应用较为广泛,而针对设计创新、技术研发等环节的管理软件产品还处于初级
期刊
企业要生存壮大、缩小与行业巨头的差距,怎样做才是最有效又最便捷的方式?收购!但收购不是结束,只是开始。    编者按:  Infor无疑是一家深谙并购之道的软件公司。这家以并购崛起的软件企业创造了令人咋舌的扩张速度——短短6年的时间先后并购了35家企业,年销售额超过23亿美元,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企业软件供应商。  Infor快速成长为软件行业里的新贵,但随着并购产品线的增加,Infor还必须有足够
期刊
畅享网评论  1.市场目前,外包、信息咨询和电子商务等服务企业对信息的要求比较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发展,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的形成。这些企业需要的是更专业、更全面的解决方案。未来服务行业IT供应商应实现完全的“客户化”,不仅是指产品和服务,甚至包括组织结构、业务模式、知识体系等都要做到完全的“客户化”。对于这一点,国内的IT供应商应有所准备。  2.产品服务
期刊
2008年度中国管理软件行业供应商TOPl00榜单
期刊
2008年,中国的经济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与冲击,面对如此严苛的局面,中国企业应如何度过这个寒流忽至的“冬天”?  找到属于自己的“圣地”和“宝船”,明确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方式,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最合适的道路。    编者按:  2008年对于中国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和残奥会,将神七送上太空,中国的宇航员实现了太空漫步——中国人一朝梦圆。同时,中国也经历了罕见的
期刊
第四十一辑  现有的流程和制度文件有多少是为应急而制定的?现在的流程和制度文件是不是比较零碎、重叠、繁多、杂乱?是不是应该抓大放小,把几个大流程真正抓好?企业有哪几个大的流程需要管理?对其定期开会反思、检讨、改进了吗?会上检讨的时候会不会把责任推给某个部门或者某些人呢?    什么是“端到端的流程”    我们根据一条铁路线的示意图,来分析端到端的流程与紧邻部门的流程的不同(见图2—1)。  京沪
期刊
畅享网评论  1.市场金融业逐渐向服务业转型,而服务创新是近年的主题。进入2008年,各银行纷纷加大电子银行的投入,银行卡业务和网上金融服务发展迅速。与此相结合的IT系统,也是金融业规划和投入的重点。  2.产品金融行业的信息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产品成熟度较高。在数据大集中的过程中,数据中心的兴起掀起了又一波的银行IT投入高峰,针对管理软件应用的整合需求较大。  3.应用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深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