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动教育是一个关乎国家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立足社会的必要途径。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教育部门,乃至学校、家庭都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可以结合地方特点和实际条件,理论知识与实际操场相结合、课堂课外相结合、学科劳动育人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劳动品质。
【关键词】劳动实践活动;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各省市对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但当前,仍然存在劳动观念不正确、学校劳动教育削弱、家庭劳动教育缺失、社会劳动教育缺位等急需改变的不良现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再次明确指出,要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要求各地中小学围绕贯彻落实文件精神,规划落实劳动教育地方特色课程,抓好重要环节,完善评价机制,拓宽育人渠道,创新方式方法,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一、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立德、长智、健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各省市结合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契合区域学校的实际情况,纷纷拟定相关的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如,广州市结合本市学校具体特点,拟定了《广州市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了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活动领域、育人目标和具体路径策略。以综合实践课程为主阵地,讲究劳动教育的学科渗透融合,以达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提升劳动教育活动的效益。
这充分体现了从国家层面、地方教育部门、学校、家庭等对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这不是一股风一浪潮,是关乎青少年成长与将来投身到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
二、劳动育人活动开展的实施策略
我校地处乡镇,大部分生源属于农村孩子,开展劳动教育有一定的地域优势,结合农村学生特点,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到家庭,从理论到实践,需要运筹帷幄,及时反思总结、科学推进,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理念,培养合格公民,优质人才。
(一)传统小农田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劳动基本技能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我校地处农村沙田片,校内条件优越,拥有一块1.6亩左右的小农田。根据学校实际,我们把小农田劳动实践基地划分为蔬果区、中草药区、无土栽培区、观赏植物区,分别种植蔬果、中草药和观赏植物。由劳动教师与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种植与日常管理。在小农田劳动实践活动中,开展翻地、松土、播种、除草,施肥、收获等劳动,学习规范使用劳动工具,开展安全为前提的实践劳动。如,认识时蔬,什么季节种植什么瓜果,应节而作;如何挑选种子,如何科学施肥,如何育种,如何日常养护,乃至如何翻地起垄等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品味了收获的喜悦。
(二)融合科技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在劳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种植意识,可以启发思考,开拓视野。针对我校水池水质差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鱼菜(花)共生实验,通过生态植物增强过滤效果。学生们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设计了试验的装置。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教育需要学科融合,将书本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活用知识。又如,无土栽培项目,学生在实践参与过程中发现其有许多的优点:生长快,产量高,质量好,病虫害少且占用空间少。此外,还有智能苗圃实验项目、温室调控种植实验项目、利用“形色”APP智能识别各种瓜果蔬菜和科学除草。这些尝试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钻研精神。
(三)种植成果应用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1.在特色烹饪活动中,孕育学生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劳动教师和班主任的合作下,把小农田、无土栽培、温室棚子种出来的蔬果、花卉等,结合传统节日,地方饮食文化及时令节气,学校组织制作糕点、汤羹等美食活动,让学生跟着教师学、看着视频学,从中体会收获的愉快,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孕育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3、4月间,把小农田的艾叶摘了,制作艾味曲奇、艾叶青团。又如,端午节期间,把小农田的粽叶摘下,在班里开展包粽子比赛。
2.中医学融合项目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养生之道。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皆由劳动创造。各种种植成果还可以结合中医学培养学生的养生之道。让学生形成一个观念:吃得饱、吃得好,还需吃得健康。益母草可以煮蛋汤,对女性有好处;煲瓜汤的时候要放多几片姜片,这样可以中和一下瓜的凉性;菠菜补铁,芥菜抗疲劳,韭菜补血。诸如此类,均属饮食方面食材的常识,可以从小让学生接触感知。
3.劳动艺术制作活动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劳育、美育本身就有着紧密关系,在开展劳动教育中,实时加入美育目标,会有出乎意料的理想效果。正所谓给学生一个舞台,还我们一片精彩。把学生带到田地里,温室劳动基地中,本身就是让其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之美。彼此拍下的劳动画面亦是一张张艺术作品。结合对劳作物的认识,在美术课堂开展形状剪纸学习、绘画等,同样是融合了劳动内容的艺术创作。
三、评价机制促进劳动教育活动的常态持续开展
以评价促发展,这是一切教育行为与学生活动的必然选择。有效的评价机制将促进学生常态化长期化全员参与、深入参与劳动实践。结合不同学段的学生情况,对学生个体、班级开展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选择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結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在日常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劳动渗透中及时进行评价。如,班级每月评选劳动之星,学校每学期推选校园劳模,定期对获得这些荣誉的学生进行表彰,树立榜样的力量,引领辐射更多学生专注投身到劳动教育活动中来。利用导师制,结合学生对自己每次参与劳动教育活动情况的个人自主评价、小组评价,负责导师进行学期点评,对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建立学生个体劳动成长档案袋。从而使学生在劳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
这样的评价既是对劳动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促进对学生劳动教育的长足发展,又是记录每一个学生在劳动方面的表现与成长情况,培养学生成为劳动技能强、劳动习惯好、劳动观念正、劳动素养高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可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各项劳动实践中去,为学生将来成为一个热爱劳动,乐于劳动并善于劳动的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OL]. 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2]薛维学,夏长春,杜世碧.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师资现状及对策[J].中国教师,2019(2).
[3]于雅,邓宏宝.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与途径选择[J].职业教育研究,2019(12).
[4]傅小芳.从构建生态系统视角谈加强劳动教育的理念、路径和策略[J].创新人才教育,2019(2).
责任编辑
【关键词】劳动实践活动;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各省市对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但当前,仍然存在劳动观念不正确、学校劳动教育削弱、家庭劳动教育缺失、社会劳动教育缺位等急需改变的不良现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再次明确指出,要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要求各地中小学围绕贯彻落实文件精神,规划落实劳动教育地方特色课程,抓好重要环节,完善评价机制,拓宽育人渠道,创新方式方法,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一、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立德、长智、健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各省市结合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契合区域学校的实际情况,纷纷拟定相关的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如,广州市结合本市学校具体特点,拟定了《广州市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了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活动领域、育人目标和具体路径策略。以综合实践课程为主阵地,讲究劳动教育的学科渗透融合,以达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提升劳动教育活动的效益。
这充分体现了从国家层面、地方教育部门、学校、家庭等对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这不是一股风一浪潮,是关乎青少年成长与将来投身到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
二、劳动育人活动开展的实施策略
我校地处乡镇,大部分生源属于农村孩子,开展劳动教育有一定的地域优势,结合农村学生特点,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到家庭,从理论到实践,需要运筹帷幄,及时反思总结、科学推进,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理念,培养合格公民,优质人才。
(一)传统小农田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劳动基本技能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我校地处农村沙田片,校内条件优越,拥有一块1.6亩左右的小农田。根据学校实际,我们把小农田劳动实践基地划分为蔬果区、中草药区、无土栽培区、观赏植物区,分别种植蔬果、中草药和观赏植物。由劳动教师与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种植与日常管理。在小农田劳动实践活动中,开展翻地、松土、播种、除草,施肥、收获等劳动,学习规范使用劳动工具,开展安全为前提的实践劳动。如,认识时蔬,什么季节种植什么瓜果,应节而作;如何挑选种子,如何科学施肥,如何育种,如何日常养护,乃至如何翻地起垄等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品味了收获的喜悦。
(二)融合科技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在劳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种植意识,可以启发思考,开拓视野。针对我校水池水质差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鱼菜(花)共生实验,通过生态植物增强过滤效果。学生们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设计了试验的装置。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教育需要学科融合,将书本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活用知识。又如,无土栽培项目,学生在实践参与过程中发现其有许多的优点:生长快,产量高,质量好,病虫害少且占用空间少。此外,还有智能苗圃实验项目、温室调控种植实验项目、利用“形色”APP智能识别各种瓜果蔬菜和科学除草。这些尝试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钻研精神。
(三)种植成果应用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1.在特色烹饪活动中,孕育学生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劳动教师和班主任的合作下,把小农田、无土栽培、温室棚子种出来的蔬果、花卉等,结合传统节日,地方饮食文化及时令节气,学校组织制作糕点、汤羹等美食活动,让学生跟着教师学、看着视频学,从中体会收获的愉快,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孕育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3、4月间,把小农田的艾叶摘了,制作艾味曲奇、艾叶青团。又如,端午节期间,把小农田的粽叶摘下,在班里开展包粽子比赛。
2.中医学融合项目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养生之道。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皆由劳动创造。各种种植成果还可以结合中医学培养学生的养生之道。让学生形成一个观念:吃得饱、吃得好,还需吃得健康。益母草可以煮蛋汤,对女性有好处;煲瓜汤的时候要放多几片姜片,这样可以中和一下瓜的凉性;菠菜补铁,芥菜抗疲劳,韭菜补血。诸如此类,均属饮食方面食材的常识,可以从小让学生接触感知。
3.劳动艺术制作活动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劳育、美育本身就有着紧密关系,在开展劳动教育中,实时加入美育目标,会有出乎意料的理想效果。正所谓给学生一个舞台,还我们一片精彩。把学生带到田地里,温室劳动基地中,本身就是让其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之美。彼此拍下的劳动画面亦是一张张艺术作品。结合对劳作物的认识,在美术课堂开展形状剪纸学习、绘画等,同样是融合了劳动内容的艺术创作。
三、评价机制促进劳动教育活动的常态持续开展
以评价促发展,这是一切教育行为与学生活动的必然选择。有效的评价机制将促进学生常态化长期化全员参与、深入参与劳动实践。结合不同学段的学生情况,对学生个体、班级开展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选择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結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在日常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劳动渗透中及时进行评价。如,班级每月评选劳动之星,学校每学期推选校园劳模,定期对获得这些荣誉的学生进行表彰,树立榜样的力量,引领辐射更多学生专注投身到劳动教育活动中来。利用导师制,结合学生对自己每次参与劳动教育活动情况的个人自主评价、小组评价,负责导师进行学期点评,对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建立学生个体劳动成长档案袋。从而使学生在劳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
这样的评价既是对劳动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促进对学生劳动教育的长足发展,又是记录每一个学生在劳动方面的表现与成长情况,培养学生成为劳动技能强、劳动习惯好、劳动观念正、劳动素养高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可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各项劳动实践中去,为学生将来成为一个热爱劳动,乐于劳动并善于劳动的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OL]. 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2]薛维学,夏长春,杜世碧.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师资现状及对策[J].中国教师,2019(2).
[3]于雅,邓宏宝.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与途径选择[J].职业教育研究,2019(12).
[4]傅小芳.从构建生态系统视角谈加强劳动教育的理念、路径和策略[J].创新人才教育,2019(2).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