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语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与自身状况,自主思考做什么甚至怎么做,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主动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获取知识和提高技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应运而生。它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提出问题,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建构隐含于问题背后的新知识。近年来,随着语文问题教学模式的逐步推展,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收到一定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从教学实录中摘引几例:
例一、有位教师教学《像山那样思考》,让学生在课内限时阅读课文,然后自由提问、讨论、交流。由于时间仓促,学生未能仔细阅读,提出的问题要么浮于表面、细微琐碎,要么大而无当,无处下手。诸如:“怎样像山那样思考?”“狼垂死时眼中闪烁着的为什么是‘绿光’?”“‘狼’到底是好动物还是坏动物?”很少能紧扣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狼”是好是坏争论了10—15分钟,最后还是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课堂表面热热闹闹,但教学效果甚微。
例二、有位教师教学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52位学生共提出200多个问题,许多问题只要稍微查阅工具书,马上就可解决。更多问题集中在: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章的主人翁是怎样一个人?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这些问题本身并不错,但可用于每篇文章,这说明同学还未掌握阅读要领,未能真正深入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例三、有位教师教学郁达夫《江南的冬景》,52位学生共提出150多个问题,筛选出紧扣课文提出的二十个问题在课堂上讨论: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郁达夫是怎样表现它的明朗的情调的?文章写了哪几幅画面?你最喜欢哪幅?由于课堂抓住了有效的中心问题,大家讨论热烈而有序,还不时派生出许多很有价值的新问题,但由于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许多问题未能深入探讨,匆匆收场。
再者,课堂上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课堂话语权常常被一部分语文程度较好、性格外向的学生掌控,而个别学生因基础薄弱或胆小内向,只好闲坐一旁,看看热闹,或干脆忙于其它事务。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作出如下几点粗浅的思考和建议:
一、建立知识基础,筛选有效问题
基于问题的教学,关键在于要设置有效的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焦点所在。如何才能提出有效问题呢?我觉得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课例引路。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有价值的问题应是独特的、有个性的,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白像上述《一个人的遭遇》提出的那几个问题,是共性的,而每个人的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要使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必须深入文本。其次,要让学生知道,语文新教材每单元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价值的问题应该符合单元教学要求。比如《江南的冬景》那一单元都是感悟自然的佳作,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特征,领会散文的语言特色,体悟作品丰富的意蕴。问题的提出就应该围绕文章的结构、语言、意蕴展开,只有找对了方向,才能正确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口,才能更有效地理解文本。再次,要让学生知道有价值的问题,要有新颖性,要能引发人思考。像“肖洛霍夫的生平”,“肖洛霍夫的代表作”等问题,只需查阅一下资料就行了,这类问题同学们可在课外完成,课内应讨论的是诸如“为什么‘在战争胜利的那一天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但是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为什么遇见凡尼亚‘我的眼泪怎么也忍不住了’?”这类能够紧扣单元教学要点,深入文本精髓的问题。
2.课前预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与学校图书馆、信息组联系,列出有关工具书、因特网、录像等信息资料的来源,并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应一般提前一周通知学生预习课文,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学贵有疑,对于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规定学生写在练习本上,当成书面作业完成。
3.精心筛选。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阅读兴趣以及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存在难易不等、层次高低的差别。教师应先将问题汇总,印发给各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合议界定,从中选出最适合探究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将学生经过小组合议界定过的问题,根据新教材的单元教学要求进行大致编排,力求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问题,设置出课堂讨论的大致流程。(如上述《江南冬景》)问题编排时要顾及思维难易程度,要有起伏,要将文章中所呈现出的有价值的语文知识有机地挂靠在主线问题上,鼓励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沿着这条主线,不断提出新的问题,生成新的认识。再次,本着语文课堂教学“听、说、读、写”的训练原则,巧妙安排训练方式,绝不能只以听、说来替代读、写训练,真正做到将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二、掌控课堂方向,师生共建共创
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目前存在这样的误区:有的教师,一方面因新课程提倡以生为本,提倡生成教学,不敢干预学生的讨论;另一方面又怕被学生的问题难住,只好听之任之,甚而被逼无奈,含糊应对。课堂上热热闹闹,事无巨细,问题一个接一个,你一言,我一语,各不相让,常常处于无序状态。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基于问题的教学必需顾及下述两个方面:
1.教师要和学生分享课堂控制权,引导课堂方向
新课程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完全掌控课堂的局面,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鉴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及求知的方法尚不成熟,在课堂秩序的制定和课堂纪律规范的把握以及课程进展的走向等问题上,应该让他们参与,以期培养他们管理课堂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放权,否则,将导致课堂的无序状态。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分享课堂控制权,尊重学生,逐步放权,让学生真正能够自我调控时,教师才能成功地培养出负有责任感的自我学习者。
下列一些策略有助于教师挖掘学生自我能力,而不至于迷失课堂方向:
①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引导者,更是参与者。学生质疑并不排除教师的提问和释疑。有些学生讨论的问题偏离了课堂预设的主导方向,不能体现教学的重点,教师就应该参与其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路回归教学正轨。
②教师应把学生看成课堂的主人,问题的真正拥有者,应鼓励并尊重学生表达真实的看法和观点。对于学生提出幼稚的古怪的问题切勿冷嘲热讽,允许出错,允许保留,鼓励质疑,鼓励争辩,但不能放任自由,要通过步步引导,多方对话,让学生逐步走出偏执和幼稚,培养他们较强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教师要面临更高的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具有更广泛的知识,不断扩大知识空间,了解相近学科知识体系;课堂上遇到拿不准的问题,要坦诚承认自己的不足,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与生共建共创,教学相长。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谙熟一些必要的学习策略,以期更好地指导、激励学生思考,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2.学生要自觉确立主体意识,担当课堂主角
新课程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而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问题为中心,以此为课堂对话与交流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怀着探究问题的心态深入文本,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展开深度思维。
①多层解读。语文课本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在他所处的生存背景中,为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创作的。解读这样的文本,作为学生,就是要以一个积极参与者的姿态站在与文本作者平等的地位上,努力与文本作者进行情感交流,既要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尊重文本作者原始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做到知人论世,又要独立思考,主动建构,富有创意地生成新的文本意义。更重要的是在每一次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培养独创精神,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②生生互动。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倡导的就是个体与他人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必须以“问题”为中心,这些“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预设着意义生成的方向,生生之间围绕“问题”不断地质疑、批判、争辩、交流。这样,从意义上直接显示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沟通,智慧上的碰撞,人格上的互补,生命价值认识上的多重生成。
③与师共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习惯于把“已知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担当课堂主角,而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学生应主动与教师交流,特别是在教学的反思总结阶段,应在教师的引发下,学会如何从问题入手,获取语文知识和信息,并运用所学语文知识与信息,对前面语文学习的过程进行回顾、归纳,自我评价、自主总结。这样,既提升了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的实际行为价值,使之与语文课程标准相一致,更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
三、关心弱势群体,谨防两极分化
在实施“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模式”课堂中,不难发现,少数学生因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综合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能力较薄弱,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感到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这种状况如果不引起教师的重视,两极分化将愈来愈严重,这就与新课程的精神相悖。为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应灵活运用一些教学策略:
1.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精选学习内容,因材施教。针对学困生学情,对内涵深刻、意蕴丰富的作品,应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放慢教学进度;在容易产生分歧和不同理解层面的关键处因势利导,及时提醒和点拨,使他们不掉队,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2.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优生的潜能,与学困生结对帮扶,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把他们看作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资源,给他们必要的支持和鼓励,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擅长的技能,采用轮流发言、上台板书、表演课本剧等形式,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品尝成功的喜悦。
3.教师要深入学生,制定、完善一些评价方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个人表现给予评价。如制定“发言学分制”,甚至在给学生写评语时,不妨围绕上课发言表现,写些激励的词语,以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力求让每个学生的发展与集体发展平行,真正实现从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王荣林,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镇江。本文编校:老猛
例一、有位教师教学《像山那样思考》,让学生在课内限时阅读课文,然后自由提问、讨论、交流。由于时间仓促,学生未能仔细阅读,提出的问题要么浮于表面、细微琐碎,要么大而无当,无处下手。诸如:“怎样像山那样思考?”“狼垂死时眼中闪烁着的为什么是‘绿光’?”“‘狼’到底是好动物还是坏动物?”很少能紧扣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狼”是好是坏争论了10—15分钟,最后还是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课堂表面热热闹闹,但教学效果甚微。
例二、有位教师教学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52位学生共提出200多个问题,许多问题只要稍微查阅工具书,马上就可解决。更多问题集中在: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章的主人翁是怎样一个人?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这些问题本身并不错,但可用于每篇文章,这说明同学还未掌握阅读要领,未能真正深入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例三、有位教师教学郁达夫《江南的冬景》,52位学生共提出150多个问题,筛选出紧扣课文提出的二十个问题在课堂上讨论: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郁达夫是怎样表现它的明朗的情调的?文章写了哪几幅画面?你最喜欢哪幅?由于课堂抓住了有效的中心问题,大家讨论热烈而有序,还不时派生出许多很有价值的新问题,但由于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许多问题未能深入探讨,匆匆收场。
再者,课堂上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课堂话语权常常被一部分语文程度较好、性格外向的学生掌控,而个别学生因基础薄弱或胆小内向,只好闲坐一旁,看看热闹,或干脆忙于其它事务。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作出如下几点粗浅的思考和建议:
一、建立知识基础,筛选有效问题
基于问题的教学,关键在于要设置有效的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焦点所在。如何才能提出有效问题呢?我觉得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课例引路。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有价值的问题应是独特的、有个性的,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白像上述《一个人的遭遇》提出的那几个问题,是共性的,而每个人的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要使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必须深入文本。其次,要让学生知道,语文新教材每单元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价值的问题应该符合单元教学要求。比如《江南的冬景》那一单元都是感悟自然的佳作,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特征,领会散文的语言特色,体悟作品丰富的意蕴。问题的提出就应该围绕文章的结构、语言、意蕴展开,只有找对了方向,才能正确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口,才能更有效地理解文本。再次,要让学生知道有价值的问题,要有新颖性,要能引发人思考。像“肖洛霍夫的生平”,“肖洛霍夫的代表作”等问题,只需查阅一下资料就行了,这类问题同学们可在课外完成,课内应讨论的是诸如“为什么‘在战争胜利的那一天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但是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为什么遇见凡尼亚‘我的眼泪怎么也忍不住了’?”这类能够紧扣单元教学要点,深入文本精髓的问题。
2.课前预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与学校图书馆、信息组联系,列出有关工具书、因特网、录像等信息资料的来源,并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应一般提前一周通知学生预习课文,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学贵有疑,对于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规定学生写在练习本上,当成书面作业完成。
3.精心筛选。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阅读兴趣以及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存在难易不等、层次高低的差别。教师应先将问题汇总,印发给各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合议界定,从中选出最适合探究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将学生经过小组合议界定过的问题,根据新教材的单元教学要求进行大致编排,力求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问题,设置出课堂讨论的大致流程。(如上述《江南冬景》)问题编排时要顾及思维难易程度,要有起伏,要将文章中所呈现出的有价值的语文知识有机地挂靠在主线问题上,鼓励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沿着这条主线,不断提出新的问题,生成新的认识。再次,本着语文课堂教学“听、说、读、写”的训练原则,巧妙安排训练方式,绝不能只以听、说来替代读、写训练,真正做到将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二、掌控课堂方向,师生共建共创
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目前存在这样的误区:有的教师,一方面因新课程提倡以生为本,提倡生成教学,不敢干预学生的讨论;另一方面又怕被学生的问题难住,只好听之任之,甚而被逼无奈,含糊应对。课堂上热热闹闹,事无巨细,问题一个接一个,你一言,我一语,各不相让,常常处于无序状态。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基于问题的教学必需顾及下述两个方面:
1.教师要和学生分享课堂控制权,引导课堂方向
新课程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完全掌控课堂的局面,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鉴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及求知的方法尚不成熟,在课堂秩序的制定和课堂纪律规范的把握以及课程进展的走向等问题上,应该让他们参与,以期培养他们管理课堂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放权,否则,将导致课堂的无序状态。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分享课堂控制权,尊重学生,逐步放权,让学生真正能够自我调控时,教师才能成功地培养出负有责任感的自我学习者。
下列一些策略有助于教师挖掘学生自我能力,而不至于迷失课堂方向:
①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引导者,更是参与者。学生质疑并不排除教师的提问和释疑。有些学生讨论的问题偏离了课堂预设的主导方向,不能体现教学的重点,教师就应该参与其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路回归教学正轨。
②教师应把学生看成课堂的主人,问题的真正拥有者,应鼓励并尊重学生表达真实的看法和观点。对于学生提出幼稚的古怪的问题切勿冷嘲热讽,允许出错,允许保留,鼓励质疑,鼓励争辩,但不能放任自由,要通过步步引导,多方对话,让学生逐步走出偏执和幼稚,培养他们较强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教师要面临更高的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具有更广泛的知识,不断扩大知识空间,了解相近学科知识体系;课堂上遇到拿不准的问题,要坦诚承认自己的不足,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与生共建共创,教学相长。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谙熟一些必要的学习策略,以期更好地指导、激励学生思考,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2.学生要自觉确立主体意识,担当课堂主角
新课程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而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问题为中心,以此为课堂对话与交流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怀着探究问题的心态深入文本,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展开深度思维。
①多层解读。语文课本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在他所处的生存背景中,为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创作的。解读这样的文本,作为学生,就是要以一个积极参与者的姿态站在与文本作者平等的地位上,努力与文本作者进行情感交流,既要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尊重文本作者原始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做到知人论世,又要独立思考,主动建构,富有创意地生成新的文本意义。更重要的是在每一次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培养独创精神,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②生生互动。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倡导的就是个体与他人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必须以“问题”为中心,这些“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预设着意义生成的方向,生生之间围绕“问题”不断地质疑、批判、争辩、交流。这样,从意义上直接显示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沟通,智慧上的碰撞,人格上的互补,生命价值认识上的多重生成。
③与师共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习惯于把“已知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担当课堂主角,而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学生应主动与教师交流,特别是在教学的反思总结阶段,应在教师的引发下,学会如何从问题入手,获取语文知识和信息,并运用所学语文知识与信息,对前面语文学习的过程进行回顾、归纳,自我评价、自主总结。这样,既提升了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的实际行为价值,使之与语文课程标准相一致,更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
三、关心弱势群体,谨防两极分化
在实施“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模式”课堂中,不难发现,少数学生因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综合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能力较薄弱,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感到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这种状况如果不引起教师的重视,两极分化将愈来愈严重,这就与新课程的精神相悖。为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应灵活运用一些教学策略:
1.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精选学习内容,因材施教。针对学困生学情,对内涵深刻、意蕴丰富的作品,应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放慢教学进度;在容易产生分歧和不同理解层面的关键处因势利导,及时提醒和点拨,使他们不掉队,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2.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优生的潜能,与学困生结对帮扶,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把他们看作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资源,给他们必要的支持和鼓励,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擅长的技能,采用轮流发言、上台板书、表演课本剧等形式,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品尝成功的喜悦。
3.教师要深入学生,制定、完善一些评价方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个人表现给予评价。如制定“发言学分制”,甚至在给学生写评语时,不妨围绕上课发言表现,写些激励的词语,以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力求让每个学生的发展与集体发展平行,真正实现从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王荣林,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镇江。本文编校: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