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措施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7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初中物理课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物理主要是对学生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培养。要想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培养出优秀的物理人才就要不断发现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介绍了物理教学的相关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7
  引言
  在物理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物理规律都是死记硬背,没有做到融会贯通,一旦遇到综合性问题就束手无策,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学会了,却不会做题的原因。物理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很强的空间性和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一定要重视初中的物理教学。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抽象
  物理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为研究对象,不同于语文的记忆式学习也不同于数学的公式推导式学习,而是通过数学的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初中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学习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大多是一些生活现象的理想化模型的研究。例如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主要学习的知识就是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而现实生活学生所看到的现象是你推一下小车就会运动,不推则原地不动,这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知识的初中生的思维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牛顿第一定律既不能像数学公式一样去推导也不适合死记硬背,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做起题目就更无法灵活运用了。
  2.实验教学比例较小
  实验就是物理的灵魂,实验教学对于初中生基本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实验中通过切身的实践还可以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但是,如今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过度强调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不能发挥实验课应有的作用。例如九年级《欧姆定律》的学习中,教材直接给出了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老师在教学中也就对课本进行讲解,学生很难接受电阻是电器元件固有属性这一结论,也很难掌握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如果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测量电阻两端电流和电压的多组数据,寻找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让他们对欧姆定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知识更容易接受。同时在自己做实验、搜集数据、发现规律的过程中给他们有一种自己发现了物理规律的感觉,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树立了自信心。物理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无论是死记硬背还是题海战术都没有效果,只有真正理解了物理公式的含义才能做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3.课堂练习题目广而不精,缺乏实践题、开放题
  课堂练习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课堂时间较紧,题量不能安排过多,因此要格外注重题目的质量,要选择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有代表性的题目呈现给学生。另外还要加强开放性问题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如在八年级第二章《声现象》中,有课后习题:假设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1000km,如果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那么远,计算所需要的时间。类似于这一类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查资料,寻找出火车、飞机等生活中的交通工具从北京到上海需要的时间,与声音传播相比较,对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但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对这一类的问题视而不见,认为是浪费时间,这样的观念与新课标是不相符的。
  二、改善初中物理教学的措施
  1.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很多初中物理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都太抽象了,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是教材中知识点的抽象可以通过老师的教学方法来弥补。老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对物理规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密度的相关知识时,由于密度是看不见也不能感受到的概念,直接讲解相关知识学生不容易理解,可以将密度与质量、体积等学生比较熟练的概念结合起来。“同样体积的一桶水与一筒油哪个质量更大?”“为什么同样体积的铁比棉花质量大很多?”通过这样的问题来引出密度的概念,学生对于铁、棉花、水、油等生活中的物品都有一定的了解,也都知道同样体积的铁比棉花质量重这一生活常识,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密度的概念,接受质量、密度、体积之间的关系。
  2.强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因此必须要强化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初中生物理的学习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实验又有直观性,让学生对物理规律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和认识,通过生动的表象自己推理出物理规律。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中,老师可以通过将摩擦力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一个固定斜面上,让小车自由滑下,用不同的材质做小车的运动表面,如毛巾、瓷砖、木板、玻璃等。同一个小车同样高度同样倾斜角的自由滑落在不同的运动表面上下滑的距离是不一样的,通过这样直观的实验观察,再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就不难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了。
  3.加强课堂练习开放性习题的训练
  物理在初中的学科中是最锻炼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的,因为很多物理规律本身就是从具象的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在平时的习题训练中也要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的扩散性思维。老师选择的题目要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尤其是要针对重点、难点和考点加强训练。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习题资源,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动手动脑学物理”这一板块,里面有很多开放性、实践性的问题,如九年级第十八章《电功率》中让学生咨询老师、家长,估算出一年的用电量,并寻找节约用电的有效方法。这一类的问题虽然很可能得不到答案,但是学生在查找资料、咨询、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对所查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还提升了他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改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教授、价值观的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要全面贯彻新课改的思想,增加实验教学与实验演示教学,变抽象为具象,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克明.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数理化学习.2012(18)
  [2]赵红杰.浅谈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中学物理.2011(29)
其他文献
网上曾经刊登过许多文章揭示了“小儿郎背起了大书包”,也有些幼儿园打着“不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幌子,采取小学化的强制训练。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华爱华指出:急功近利的先行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只能在重复学习中占优势;在环境中探索的自主学习获得的智慧才具有持久的学习优势。大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
摘要:理答,即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对于学生给出的答案予以及时、清晰的评价,理答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文将从当前语文课堂上的理答状况入手,对如何科学有效的开展理答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理答;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理答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于教师的个人能力有一定的考验作用。在理答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实现了平等对话,完成了关于课堂内容的讨论。所以教师的理答能力影
摘要: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管理,不仅关系着学校的发展,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当加强重视。本文将对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有效改善管理模式,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期为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点贡献、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管理;问题;改善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0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