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各公司提升公司绩效的有效途径,更少的战略成本管理意味着更高的公司绩效。纵向一体化战略作为一种有效改善公司成本管理的方法,带来的是合作公司的双赢。
关键词:成本管理;纵向一体化战略;鞍钢集团;三一重工
一.引言
战略成本管理早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各公司提升公司绩效的有效途径,更少的战略成本管理意味着更高的公司绩效。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是上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国管理会计学者的倡导下逐步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这一思想与相关方法的讨论日趋深入,日本和欧美的企业管理实践也证明了这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 企业战略管理是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是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企业必须强化战略意识,进行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经济学上,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布局叫做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能够确保企业在产品供应紧缺时得到充足的供应,或在总需求很低时能有一个畅通的产品输出渠道。纵向一体化能减少上下游企业随意中止交易的不确定性。当然,在交易的过程中,内部转让价格必须与市场接轨 。
二.案例分析
近年来,鞍钢集团与三一集团合作的品种范围和方式正在不断扩展和深化。我们下面就以两家公司的合作为例,探讨其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对战略成本进行管理的有效途径。
在全球化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作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企业,鞍钢集团与三一集团于2013年12月16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建立起跨行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鞍山钢铁始建于1916年,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攀钢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的产钒企业,是我国最大的钛原料和重要的钛白粉生产基地以及重要的铁路用钢、无缝钢管、特殊钢生产基地。重组后的鞍钢集团公司曾获得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首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就奖。是国内首家具有成套技术输出能力的钢铁企业。近年来,鞍钢集团与三一集团合作的品种范围和方式正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本着“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的,双方约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对方的产品和服务,并承诺为对方提供优质、优惠的服务;以对方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有效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共同探讨、广泛深入地开展业务合作,促进双方共赢和共同发展。
鞍钢集团既是钢材生产大户也是机械装备的使用大户,三一集团是以工程机械为主体的装备制造商,双方互为市场,双方以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寻找利益共同点,实现互惠共赢。三一集团致力于继续加大对鞍钢集团钢材的采购力度,同时使得三一集团的机械装备能够在鞍钢集团生产现场得到推广和使用,在合作中促进两家企业更好发展。
他们采用的这种纵向一体化战略将会给两家公司带来美好的前景。首先,鞍钢集团的钢铁产品是三一重工集团进行工程机械制造的重要原材料,两家的战略合作协议不仅在一方面能够确保企业在产品供应紧缺时得到充足的供应,或在总需求很低时能有一个畅通的产品输出渠道,而且两家公司的合作能减少上下游企业随意中止交易的不确定性。其次,削弱其他供应商或顾客的价格谈判能力。一体化削弱了对手的价格谈判能力,这不仅会降低三一重工集团的采购成本,提高鞍钢集团的钢铁产品价格,还可以通过减少谈判的投入而提高效益。再者,有利于两家公司进入高回报产业。企业现在利用的供应商或经销商有较高的利润,这意味着他们经营的领域属于十分值得进入的产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提高其总资产回报率,并可以制定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最后,提高两家公司的差异化能力。纵向一体化可以通过在管理层控制的范围内提供一系列额外价值,来改进本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差异化能力。鞍钢为了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钢铁,与三一重工集团合作使他们专为该公司提供高质量的制造机械。同样,三一重工集团在销售自己技术复杂的产品时,也需要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点,以便提供标准的售后服务。
三.结论
在全球化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鞍钢集团与三一重工集团纵向一体化战略作为一种有效改善公司成本管理的方法,带来的是合作公司的双赢。对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各公司提升公司绩效的有效途径,更少的战略成本管理意味着更高的公司绩效。
我国企业应该致力于战略成本管理工作,依循产业链条,寻找实现纵向一体化的契机。不可否认,纵向一体化的实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管理成本过大等风险。我们应该对企业的切实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可行性原则的指导下通过一体化的实现,达到提高公司绩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贵林.浅析煤炭企业目标成本管理[J].会计之友,2011(8)
[2] 罗余青,梁超. 现代制造型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研究[J]. 财会通讯. 2009(11)
[3] 曹文静.现代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创新[J]. 现代商业. 2008(20)
关键词:成本管理;纵向一体化战略;鞍钢集团;三一重工
一.引言
战略成本管理早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各公司提升公司绩效的有效途径,更少的战略成本管理意味着更高的公司绩效。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是上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国管理会计学者的倡导下逐步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这一思想与相关方法的讨论日趋深入,日本和欧美的企业管理实践也证明了这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 企业战略管理是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是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企业必须强化战略意识,进行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经济学上,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布局叫做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能够确保企业在产品供应紧缺时得到充足的供应,或在总需求很低时能有一个畅通的产品输出渠道。纵向一体化能减少上下游企业随意中止交易的不确定性。当然,在交易的过程中,内部转让价格必须与市场接轨 。
二.案例分析
近年来,鞍钢集团与三一集团合作的品种范围和方式正在不断扩展和深化。我们下面就以两家公司的合作为例,探讨其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对战略成本进行管理的有效途径。
在全球化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作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企业,鞍钢集团与三一集团于2013年12月16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建立起跨行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鞍山钢铁始建于1916年,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攀钢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的产钒企业,是我国最大的钛原料和重要的钛白粉生产基地以及重要的铁路用钢、无缝钢管、特殊钢生产基地。重组后的鞍钢集团公司曾获得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首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就奖。是国内首家具有成套技术输出能力的钢铁企业。近年来,鞍钢集团与三一集团合作的品种范围和方式正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本着“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的,双方约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对方的产品和服务,并承诺为对方提供优质、优惠的服务;以对方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有效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共同探讨、广泛深入地开展业务合作,促进双方共赢和共同发展。
鞍钢集团既是钢材生产大户也是机械装备的使用大户,三一集团是以工程机械为主体的装备制造商,双方互为市场,双方以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寻找利益共同点,实现互惠共赢。三一集团致力于继续加大对鞍钢集团钢材的采购力度,同时使得三一集团的机械装备能够在鞍钢集团生产现场得到推广和使用,在合作中促进两家企业更好发展。
他们采用的这种纵向一体化战略将会给两家公司带来美好的前景。首先,鞍钢集团的钢铁产品是三一重工集团进行工程机械制造的重要原材料,两家的战略合作协议不仅在一方面能够确保企业在产品供应紧缺时得到充足的供应,或在总需求很低时能有一个畅通的产品输出渠道,而且两家公司的合作能减少上下游企业随意中止交易的不确定性。其次,削弱其他供应商或顾客的价格谈判能力。一体化削弱了对手的价格谈判能力,这不仅会降低三一重工集团的采购成本,提高鞍钢集团的钢铁产品价格,还可以通过减少谈判的投入而提高效益。再者,有利于两家公司进入高回报产业。企业现在利用的供应商或经销商有较高的利润,这意味着他们经营的领域属于十分值得进入的产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提高其总资产回报率,并可以制定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最后,提高两家公司的差异化能力。纵向一体化可以通过在管理层控制的范围内提供一系列额外价值,来改进本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差异化能力。鞍钢为了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钢铁,与三一重工集团合作使他们专为该公司提供高质量的制造机械。同样,三一重工集团在销售自己技术复杂的产品时,也需要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点,以便提供标准的售后服务。
三.结论
在全球化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鞍钢集团与三一重工集团纵向一体化战略作为一种有效改善公司成本管理的方法,带来的是合作公司的双赢。对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各公司提升公司绩效的有效途径,更少的战略成本管理意味着更高的公司绩效。
我国企业应该致力于战略成本管理工作,依循产业链条,寻找实现纵向一体化的契机。不可否认,纵向一体化的实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管理成本过大等风险。我们应该对企业的切实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可行性原则的指导下通过一体化的实现,达到提高公司绩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贵林.浅析煤炭企业目标成本管理[J].会计之友,2011(8)
[2] 罗余青,梁超. 现代制造型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研究[J]. 财会通讯. 2009(11)
[3] 曹文静.现代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创新[J]. 现代商业. 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