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质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潜质生”学习成绩差,坏习惯多,脑子灵活,但经常违反纪律,给教育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教师责无旁贷,必须做好潜质生的转换工作。我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经过对学生的不断接触和分析,终于找到了一套转变潜质生的新方法。
  【关键词】潜质生 转换策略
  所谓“潜质生”就是在班级中生活态度消极,学习成绩较差,经常违反纪律,坏习惯较多,但脑子比较灵活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覺悟低、懒惰、以自我为中心、爱说俏皮话等,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这就需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努力,查找病因,对症下药,常言说:“病去如抽丝”,转变潜质生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将采取怎样的方法和措施使他们尽快走出阴影,端正态度,健康成长呢?根据我20多年的教学探讨和研究,初步形成了转化“潜质生”的教育观,现总结如下:
  1、探究病因
  潜质生的成因是复杂和长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才能“药到病除”。根据多年来对潜质生的接触,我认为其形成的原因如下
  1.1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的失职。常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有的父母离异或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孩子心理上没有安全感,老人觉得孩子离开父母委屈,只是溺爱不舍得管教,子女我行我素;有的父母整天沉醉于酒宴、舞场、麻将桌……只顾自己享乐,不明白子女的潜移默化;更有不少父母对子女缺乏正确地引导,要么过于偏袒溺爱,百依百顺;要么严加管束,不准越雷池一步,稍有不顺就打骂、恐吓。这些都会使孩子形成不健康的性格,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2社会原因
  首先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中职生年纪小,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真正形成,也没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做出规划。容易受到社会各种不良思想的侵害。同时,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使意志不坚定的学生流连忘返,不健康的影视作品、小说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使学生盲目崇拜,不自觉的模仿,不仅污染了孩子的心灵,而且让他们对前途感到迷茫。
  1.3学校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潜质生的出现虽与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密切相关,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首先,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心理上很需要得到安慰和帮助,但有些教师只根据学生的平时的表现,在不了解分析学生落后原因的情况下,进行挖苦、讥讽、责骂,使他们的自尊心严重受挫,失去信心,敌对心理增强,厌学情绪自然也就乘虚而入,由学困者很快就变成了落后者。
  其次,某些管理手段的不当,严重伤害了潜质生的自尊。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从自身出发用积极的态度弥补过错,只有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达到改正的效果。有些学校为了加强管理,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从本质看是为了学生,但结果却相反。例如:班级因为某个同学扣了分,班级量化落后,班主任脸上无光,因而便狠狠地训斥学生,不是停课就是叫家长,解决问题单一化,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使学生更逆反,不仅不利于班级管理,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还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对潜质生另眼相待,这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使得这些潜质生们更加不想学习,继而无事生非,各个方面滑坡,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2、教育转换
  对潜质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做好潜质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笔者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2.1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对潜质生充满爱心。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才能同班集体一起前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潜质生的道德认识,培养潜质生的是非观念,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潜质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潜质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而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潜质生中起着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树立良好的班风,使潜质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让他们感到班集体的温暖,渴望为班级的发展贡献力量。
  2.2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赏识潜质生的优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学生是有差距的,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恶疾高明得多”。潜质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作为班主任,及时肯定表扬潜质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2.3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潜质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此外还要经常与潜质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2.4在教育转化工作中重视家校合力
  在潜质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潜质生家长的工作,采取家访、书信、电话等方式,主动和家长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总之,“发展学生”首先要“发展自己”,教师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我们的教育方法也要不断创新,他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只有用赏识教育的理念关心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当代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3种不同胰肠吻合术的愈合过程,比较其吻合口的可靠性.方法按吻合术式的不同,将54只实验家猪分为3组: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组(套入组)、捆绑式胰肠吻合组(捆绑组)和"墨池"式胰肠吻合组("墨池"组),分别于术中、术后5 d、术后10 d测定吻合口爆破压和离断力,吻合口周围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1)爆破压:套入组术中、术后5 d、术后10 d分别为(67±8)、(96±11)、(131±9)m
目的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调强放疗技术(sIMRT).方法 sIMRT技术是指单射野的子野数目平均≤5个、子野面积≥10 cm2、子野照射机器跳数≥10 MU的调强放疗技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计划设计和治疗实施环节与IMRT相同,但考虑到其子野面积和子野机器跳数已接近三维适形技术(3DCRT)的相应值,其计划验证环节可与3DCRT相同.该技术的应用过程和应用效果用1例直肠癌病例做了演示.结果 对于直肠
趋化因子是一系列具有募集细胞迁移功能的细胞因子.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亚族趋化剂(I-TAC)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趋化因子,属于CXC家族.已经发现I-TAC不仅具有指导细胞迁移的趋化因子的基本功能,而且还参与调控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的过程.研究I-TAC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疾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我国的思想品德教育在面对新的问题和困惑时难以跳出抽象性、隔离性、凝固性的局限;分析实践思维方式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思维进路的内在合理性,并探讨在这一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关注思想品德教育的现实问题,对当代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想教育思维方式理论理性  我國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理想、人生价值、集体主义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当代社会转型期,思想品德教育所面
【摘 要】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6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并对抢救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66例患者,经抢救有62例患者脱离危险,死亡6例,整体救治率为93.94%。结论:由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且患者病情变化较大,个体差异性较大,因此在抢救该类患者时务必要以患者的自身情况为依
【摘要】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充分利用科学学科的优势,加强科学实验教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优化实验教学导入,创设情景,营造创新氛围;亲历实验全过程,即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增加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关键词】小学 实验 思维 创新能力科学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实施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