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前肠畸形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53d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儿童支气管肺前肠畸形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

方法

对2006年1月—201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8例支气管肺前肠畸形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2月龄~7岁。症状表现:咳嗽6例、发热4例、进食后呛咳3例、气促1例、喘息1例、呕吐1例、呕血1例。肺部体征中肺部呼吸音减低4例、痰鸣音3例、呼吸急促2例、喘鸣音1例、吸气性三凹征1例。上消化道造影显示对比剂于食管下段或胃经异常通道进入隔离肺内。CT检查显示隔离肺组织,提示呼吸道与消化道间有异常通道。6例患儿接受肺切除并食管瘘修补术,术后症状好转出院。2例未接受手术治疗自动出院。

结论

支气管肺前肠畸形发病年龄小,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进食后呛咳。胸部CT可以显示肺隔离症及其与消化道相通情况。上消化道造影可以直接显示出支气管肺前肠畸形的异常通道。外科行肺切除并食管瘘修补术是本病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并评价实验室自行研发的丝状真菌质谱鉴定前处理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复苏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菌库中380株丝状真菌菌株,沙保弱葡萄糖琼脂平板(SDA)28 ℃培养至成熟状态,同时使用Bruker仪器推荐的垂直旋转法培养和本实验室研发的"水平震荡法"培养至足量菌落。3种方法培养菌株均采用"改良磁珠提取法"提取蛋白行质谱鉴定。结果380株真菌菌株,使用SDA培养时间需要3~1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中心城市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征兆及其自我管理水平。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我国内地(除西藏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门诊哮喘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哮喘发作的频率及征兆、从征兆出现到哮喘发作的时间、哮喘发作对患者工作生活的影响及哮喘自我管理。结果共纳入3 875例门诊哮喘患者。调查结果显示,78.1
期刊
目的评价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H.pylori阳性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四联组:枸橼酸铋钾220 mg+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2次/d口服,共10 d;短疗程益生菌组:在上述四联组基础上,自服药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调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223例儿童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患儿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23例患者中51例发生术后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2.86%;其中在74例次医院感染中,血液系统(含中心静脉导管)感染38例次(51
期刊
目的分析儿童百日咳的发病特点及诊断中联合呼吸道病毒检测的必要性,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百日咳的认识,及早完善病原学诊断并规范治疗。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感染门诊及住院的195例疑似百日咳患儿临床资料。结果195例疑似百日咳患儿均完成呼吸道分泌物百日咳鲍特菌核酸检测,其中172例同时完成呼吸道7种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
期刊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新生儿期并发症对其校正胎龄12月龄不良预后的预测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以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广东、湖南、福建8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出生体重低于1 500 g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其基本资料(出生体重、胎龄、并发症情况等)及校正胎龄12月龄时的随访结果。剔除校正胎龄36周前死亡及未完成随访者。根据有无不良预后进行分组,比较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