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江南肥料需求的数量分析──明清江南肥料问题探讨之一

来源 :清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a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三百年来中国人口的发展机制和变动特征作了全面分析,并与西欧同时期人口发展模式作了比较,指出马尔萨斯理论中对中国人口行为的认识有与实际不相符合之处。
由于特殊的生存状态与滞留模式,目前“常住”大城市的外来人口,在对学龄前儿童保健与教育的态度、知识及行为上,与城市居民相比,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他们在子女的孕育生产、计划免疫、医疗卫生、生活习惯、家庭教育及入托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问题。分析显示: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父母自身的综合素质。了解和认识城市外来人口的“边缘”群体特征和生活方式,对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世纪是有史以来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期,同时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困扰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后,有关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研究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热点。
人口的性别、年龄数,可以说是人口研究中的最基础资料。本文根据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三普”)公布的民族人口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推算了1982年中国各民族的性别、年龄人口,并以推算的结果为例,分析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的现象。
本文运用1996年苏南地区、皖北地区“计划生育与妇女地位研究”课题调查数据,分析了主动、被动选择避孕节育措施对育龄妇女副作用的产生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育龄妇女的心理影响;此外,主动选择避孕节育措施者的平均避孕失败次数、平均人流次数均明显高于被动选择者。
中国大规模的省际人口迁移流动巳持续近20年,省际迁移流动人口在迁入地的驻留前景问题日趋紧迫。本文就省际迁移流动人口在迁入地的待遇、处境、心态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群体对迁入地来说仍为一个生硬嵌入的社会阶层,并没有融合为当地社会稳定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人口研究自70年代解禁以来,迅速发展,出现了20年的繁荣。人口研究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中国迫切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需要和实践,而在相对较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实现的人口转变,则为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经验基础。中国的人口问题不仅吸引了国内的研究者,也引起了许多西方人口学家的研究兴趣。但90年代之前中国的人口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生育率转变和直接为控制人口增长提供理论指导的政策需要展开的。生育率的研究在人口学领域作为研究热点达20年之久。进入90年代以来,尽管一些地区存在统计数字不实的问题,但对中国的生育率已基
人口问题是贫困地区影响扶贫攻坚进程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决好人口问题,对于解决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尽快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甘肃省定西地区的抽样调查资料,分析了妇女文化程度对脱赞致富的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