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头”的转变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a_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师的教育生涯中,不免会碰到一些“刺头”学生,要在课堂上面对和处理由于这些学生所带来的一些扰乱行为。在班级里面,这样的学生可能只有一两名,但是却是班级管理中的关键因子。如果教师不敢于面对这样的学生,或是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应对这些学生的一些偏激行为,那么不仅影响预定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无法构建和谐班级。对学生的偏激行为进行研究和矫正,是对一位班主任教师教育心理学素养和教学管理能力的重大考验。我有一个教育研究案例供大家分享。
  新学期,我接了一个新班。前任班主任警告我,有一位叫筱筱的女孩是班上的“刺头”,特烦人,上课特别爱告状,爱打架,影响课堂教学,需要特别注意、严格管教,不要让她影响课堂教学。对此我当然记在心上。
  第一节课时我就领教了她的威力。我刚开始讲课,一位女孩的手就高高地举起来,我假装没看到,继续讲课,可是她的手执着地举着,学生纷纷把目光转向她,我只好停下问:“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举手?”“我是筱筱,我要说话。”“把手放下,有事待老师讲完了再说。”她很不情愿地放下手。可是只过一会儿,筱筱又举手了,我强忍怒气走过去问她:“有事吗?”她有点生气地说:“老师,张瑞抢我的书。”她的同桌張瑞红着脸低声申辩:“老师,我忘带书了……”我冲着筱筱瞪了一眼:“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把你的书拿过来,你们两个一起看。”筱筱很不高兴嘟着嘴又要说什么时,我想起前任老师的话,立刻生气地说:“你有完没完,全班同学都在等着上课呢。”这时,她仿佛很委屈,极不情愿地把她的书放到两人中间。
  课后,我把筱筱叫到办公室,想好好训斥她一顿。就在我刚要开口的刹那,我看到了筱筱那充满委屈泪水的目光,顿觉自己的心“咯噔”跳了一下。其实我并不了解这个孩子,她只是一个8岁的孩子,我没有理清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她的情况,只是前任老师给我的警告固执地占据着我的思考。冷静了一会儿,我问她:“张瑞为什么抢你的书?”“他忘带书了。”“他忘记带书,又去抢你的书,是他的错误,老师当时批评你是处理不当,我向你道歉。”筱筱脸上的委屈渐渐消失了,变得平静了一些。我趁此机会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引导她:“如果你忘带书,你希望同位怎样做?”筱筱马上说:“我希望他把书放到中间和我一起看。”“哎,这就是了,大家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可是他太坏了,我不想给他看。”筱筱又有些激动,“他和班上同学很坏,欺负我,我恨他们……”我大吃一惊,但决定耐心地听她诉说。于是乎,她把班里的同学几乎骂了个遍,给每一个同学都找出了缺点。等她发泄完后,我让她先回教室,但我心里却泛起了严重的不安,这个孩子竟然如此痛恨全班的同学,实在让人揪心。
  后来,筱筱几次和班上的同学发生口角和冲突,每一次都要我和其他老师来协调解决,在这些冲突发生的过程中,我发现筱筱特别喜欢挑刺,在和同学交往中稍有不如意,就揭别人的短处,因为这一点同学们甚至老师们都很讨厌她,她的人际关系非常糟糕。
  面对这样一个尖刻的“刺头”,我却无法用严厉的语言批评她。当然,仅仅靠大道理也是很难转变她的,她需要一个友善的解决措施。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又找她谈话:“我给你找一条优点,就是你能给所有同学找到缺点,说明你善于观察。”听到我的表扬,筱筱有点羞涩也有点释怀。“那么,你能不能用你的观察去给每一位同学找一个优点呢?”我和她商量,让她去完成一个特殊的作业,利用自己的长处——善于观察,一周之内把班里每一位同学的优点找出来,看看能找出多少。也许是我的真诚,或是我的赞扬,筱筱不但愉快地接受了任务,而且向我保证她一定会认真完成这项作业。
  一周后,她兴奋地告诉我班里每个同学的优点,言语中不乏自豪得意。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她在班会课上逐一列举同学的优点,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肯定了她的发现,我也及时不吝啬地表扬了她,并鼓励同学们向她学习,互相寻找同学身上的优点。在这个过程中,筱筱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认识到每个同学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同学之间相处,不能斤斤计较,只有尊重别人,欣赏别人,才能受到同学的欢迎。
  接下来,我抓住时机引导她总结和同学友好相处获得快乐的方法,给她布置了第二次作业,每交到一个朋友,或者找到一份快乐,就写一篇日记,记下怎样做到让别人喜欢自己。慢慢地筱筱开始赢得同学的好感,也不再是“刺头”了,她不但能和同学和睦相处,还交了不少好朋友,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其实,筱筱的转变带来的意外收获更大,孩子们经常相互鼓励,发现他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我们班所有同学的人际关系变得比过去融洽了很多,班级管理也变得容易了很多。
  于是,为了帮助更多像筱筱这样的“刺头”孩子实现转变,我反思和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第一,教师要客观对待“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要有宽容之心。前任班主任老师给我的警告让我对筱筱产生了偏见,而教师对课堂的教学障碍一般都采取强硬措施,这样的结果就是强化了她的抵触情绪。如果孩子有过激言行,教师首先是清除现场的“麻烦和混乱”,或至少让它远离自己的视线。也许教师当场很难找出有效对策,但是大都采取“零容忍”。可是事后能倾听孩子的心声,这种宽容却是弥足珍贵的。宽容首先是放弃偏见,不使用惩罚,从倾听开始,直到找到她个性中的闪光点,并用宽容的心、循循善诱的话语开启孩子的心灵。
  第二,调整孩子的错误认知。儿童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动机是正确的,行为是合理的,不管这种行为是否给其他人带来影响或者伤害。教师不是简单地对其行为作出正误判断,而是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分析孩子行为的成因。为什么筱筱认为“所有的同学都很坏,都欺负我,不跟我玩”,这个错误认知显然无法单纯通过说教进行调适。我给她布置了两次特殊的“作业”,让她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的行动中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让她自己感悟“你要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要别人喜欢你,你首先要先喜欢别人;要别人欣赏你,你首先要学会欣赏别人”的道理。通过倾听——发泄愤怒,受到表扬——体验快乐,寻找同学优点——修正错误认知——受到同学欢迎——找到交友的方法,获得了人际交往的成功体验。
  教师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导师,让孩子走出纯粹的自我中心,就是协助学生社会化的教育过程,教师不是把学生看成是“麻烦的制造者”,而是把学生出现的各种言行看成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教师要点拨和引导,使儿童在一个个循序渐进的心理体验过程中感悟其中的道理,改变心境,恢复理智,修正自己的错误认知,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及他人,用一颗宽容的心接纳别人。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胜利路小学)
  
  (责任编辑:赵艳)
其他文献
与新课改同行,蒿泊小学—— 一所普通袖珍小学并非一路高歌前进,而是不断成长、发展、蜕变。回味着个中的艰辛,盘点着收获的果实,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新课程改革,我们的优势来自内涵与特色。    一、艰难求索:背上智慧的行囊     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了,我校的课程改革却举步维艰:校舍硬件设施简单得令人不能恭维,“花园式校园”之于我们只能望尘莫及;全校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名师”之于我
2009年3月15日,我和檀传宝教授利用在台北参加会议的间隙,来到了美丽的台湾大学。  三月的台北,和北京的春寒料峭相比,已是一派亚热带风光。明媚的天气,洁净的校园,一种空灵之感悄然沁入心底。大学真是一个神奇的所在。  我们一边在校园里游走,一边熟悉着台湾大学的历史。  台湾大学始建于1928年,原名日本台北帝国大学。这所日本占领台湾时期为了对台湾人民推行殖民教育而建立的大学,随着1945年日本的
大会,小会,整整近两周时间,我们学校关于绩效工资的讨论暂时落下帷幕。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因为方案并没有被教代会通过。  为了开好这次教代会,学校事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按校长的意思,要广泛听取教师职工的意见,用最大化的民主来确定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从筹备会议开始,到教研组长会议,接着是教师代表会议,然后学校领导层会议,最后再次听取教师代表意见。在此基础上,学校修正了之前已经三易其稿的实施方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全方位地学习苏联办学经验,实行封闭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几十年。从20世纪90年代初,在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国际潮流下,这一封闭的教师教育体系才逐步被打破,综合大学开始整合校内资源,成立教育学院,积极参与教师培养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师短缺问题,极大地满足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对教师数量的需求。然而,时至今日,在教师数量基本得到满足、开始从数量满足走
“母亲邮包”发放现场  “这是我在母亲节第一次收到礼物,我感到温暖又快乐。我一定会把这份爱和温情传递给周围的姐妹,鼓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勇敢和病魔斗争,创造美好生活。”一位刚领到的“母亲邮包”的母亲激动地说。她患有乳腺癌,但脸上显露着朴实的笑容,她就像千千万万的陇原女性一样开朗、坚毅而自信。  “母亲邮包”项目是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以中国邮政开启的邮政绿色通道为服务支撑、以关爱贫困母亲为主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这一切都使教师充满着激情,学生充满期待,化学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然而,经过了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仍然听到不少化学教师这样或那样地抱怨:教学内容太多,课时太紧;教材知识系统性不强,难把握教学的深浅度;经常给学生加菜加料,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笔者不禁想起了一则寓言。说的是驴子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那盐溶化了。驴子站起来
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集中反映了学校的特色与个性,所以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成为学校的自觉行动。学校文化的形成是历史积淀的结果,校本课程的开发有赖于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和接受程度。  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建设和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支奉献精神强、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教育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校本课程
男孩身陷危机!从内容上来看,男孩危机是以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全方位危机,从时间上来看,男孩危机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线性危机;从发生的范围来看,男孩危机还是世界性危机!这种说法似乎有点匪夷所思。然而,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和李文道、赵霞两位博士最新推出的力作《拯救男孩》却告诉我们,这是千真万确的,决非危言耸听。  《拯救男孩》以翔实的调查研究结果为根据,深入
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以下称“海外”)地处中关村科技园区。建校伊始,就把服务意识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之一,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办学指导思想:“一体”指由学校的办学框架、综合管理水平、综合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以及软硬件的设施配备等形成的一个整体,这是学校的办学基础。“两翼”中的一翼是突出学生的道德水平,另一翼是突出学生的外语水平。学校把育人目标定为:做“知书达理、品德高尚、外语
情感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不可替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班主任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情感教育的契机,千方百计唤起学生的情感,坚持利用情感管理艺术,以积极的情感去以情激情,宽容、赏识、激励学困生。我们学校四年的学困生转化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作为一名班主任,也是转化工作的重要成员,就四年实际工作的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