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说的音乐之美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bone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小说中,出现了大量小说和音乐的融合,赋予了当代小说以音乐之美。本文以小说和音乐的特殊关系为出发点,从语音、节奏和氛围三方面论述当代小说的音乐之美。
  关键词:当代小说音乐之美语言节奏氛围
  引言
  自古以来,文学和音乐始终存在着彼此借鉴和交融的现象。许多文人都比较重视音乐,重视音乐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小说在节奏和韵律等方面的音乐美是作家追求的一大目标。若是无法在听觉上给读者以审美愉悦,那么就算有着精彩的内容也难以攫住读者眼球。音乐之美,具体来讲就是用音乐来叙事,就是音乐美的语言、音乐美的节奏和音乐美的氛围。
  一、当代小说语言的音乐之美
  小说和音乐的关系虽然无法达到诗歌和音乐之间的紧密程度,但小说若是具有音乐性的语言,那么就可能成为上乘之作。汉语本身具有非常强的音乐性,语音独特的四声便是音乐美形成的基础。小说属于语言艺术,汉语的音乐之美也呈现在小说之中,这样就使得当代小说具有音乐美的多项维度。当代小说语言的音乐之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节奏美和回环美。节奏美就是声音变化富有规律性和节奏性。回环美就是重复或再现。重复和模进都可视为再现,前者是原封不动地进行重复,而后者则是进行某个音群的变化之后进行再现。无论是重复还是模进,都能够产生回环之美。小说中,具有特殊用意的语句的重复出现就可以产生回环之美。著名当代作家余华曾明确表示过,他在创作《许三观卖血记》的过程中,音乐对其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帮助,并对这种帮助感受真切、印象深刻。这种语言上的回环之美我们可以在乡土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中领略一二,小说中有这样的描述:“教念经也跟教书一样,师父面前一本经,徒弟面前一本经,师父唱一句,徒弟跟着唱一句。是唱哎。舅舅一边唱,一边还用手在桌上拍板,一板一眼,拍得很响,就跟教唱戏一样,是跟教唱戏一样,完全一样哎。”上述这段描写中,回环伴有排比,排比中不乏押韵,而且在两句话中,全部以语气词“哎”结束,产生了一种回环往复的节奏之美,表达了一种惊喜之情。此外,在当代作家陈染的小说中,我们同样能够感受这种语言的音乐之美。如在《时光与牢笼》中:
  外婆死了。
  外婆真的死了。
  外婆第一次死了。
  这种分行排列,由短到长的句式,就像是乐谱中的高低音之间的转换,在确信外婆死了之后,小小经历了由茫然到害怕,再到迷茫的心路变化,简短语句的背后潜藏着丰富内涵,赋予了小说文本一种语言的节奏之美。如在《与往事干杯》中:
  我从出生就开始了回忆。
  我从出生就学会了回忆。
  我从出生就没有停止过回忆。
  重复中具有节奏性,节奏中形成变调,这种具有节奏性的变调传达了一种思想感情的流动变化。这种语言的音乐之美还反映在音乐家兼作家刘索拉的作品中,她的《你别无选择》就打破了常规语言模式和传统语言规范,叙述简洁明了,人物对话通顺如流,而且基本全部采用短句,产生了一种飞动的效果,轻快有力,简短流畅。此外,对标点符号的省略以及对个别词汇的重复使用,都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置身悖乱的阅读激情,真实感受到语言节奏的音乐之美,体会到当代青年对事业的热情追求,领悟到对人生诉求的不断探索。在余华的后期创作中,他借歌谣和歌谣之间的相互呼应产生了一种结构的回环效果,将个体生命流动上升到代际循环层次,为读者营造了一种感伤氛围和环境。
  二、当代小说结构的音乐之美
  当代小说结构的音乐之美主要体现在作家借鉴音乐结构方式进行小说结构的搭建,具体来讲就是利用奏鸣曲式的音乐结构来进行文本创作。所谓的奏鸣曲式,是指西欧古典音乐的形式,主要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环节,一般还包括序曲和尾声。在当代众多小说作品中,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王蒙的《活动变性人》以及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等,都是这种奏鸣曲式音乐结构的运用典型。以王蒙的《活动变性人》为例,对当代小说结构的音乐之美进行探析。
  《活动变性人》总共分为二十三章和五章续集。部分文学评论家指出,续集应另算一部小说,和前二十三章没有太大关系。但笔者却指出,正文和续集是密切相连的,续集对正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作者采取的是奏鸣曲式的音乐结构进行文本创作。那么就应该像奏鸣曲式一样,分为三大部、序曲和尾声部分。而续集无疑就是尾声。因此,续集不能从文中分出而独立成书。小说是以身处江南林荫小路之上作者的孤寂心曲作为文本结构序曲的。序曲犹如葫芦丝,声音清脆,情感悠扬。而这曼妙如歌的序曲却拨动了作者尘封了近半个世纪而不愿轻易碰触的那根心弦,而一旦奏鸣这根弦,声音便会使那些喜爱“鲜花和糖果的好人”感到不和谐和刺耳。而从这根心弦被正式拨动那一刻开始,小说也进入了呈示部环节。调式也由此形成改变,开始由传统民族乐器的悠扬独奏向西方雨点般的奏鸣进行曲转变。作者将第一主题作为主调进行文本呈现:语言教授倪藻走马观灯式的旅欧经历和见闻感想。而将第二主题隐藏于新调之上:倪藻的父亲倪吾诚和中国迷史福冈之间的关系及背后的深层内涵。由此便形成了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之间的对比,产生了一种无声对话效果。第一主题所展现的是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以及在这种碰撞过程中人物的心路变化。它同第二主题的密切关联和变异,在展开部环节开始呈现出来。而这一过程中又发生了变调,开始由呈示部的奏鸣进行曲向西方交响乐转变。从时间方面来看,呈示部所呈现的是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时代狂曲,而展开部所呈现的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西之间的文化碰撞,风起云涌的时代变曲。呈示部营造的是对话与合作的氛围,而展开部所创造的是碰撞与冲突的环境。因此,进入展开部之后便进行了交响乐变调,两个主题完成了转位。第二主题上升为第一主题,第一主题则退居为第二主题。倪藻从刚刚发生的历史走进旅欧的现实,文本由此进入了再现部,并随之产生了新的变调:第二主题重新上升为主题。在经过激烈的时代狂奏之后,文本开始变得缓和,开始出现了协奏,而倪藻便是协奏的主体。与之相反,倪藻的父亲倪吾诚却成为了中西文化碰撞的牺牲品,在中西文化观的冲突和矛盾中日渐消沉和虚无,最后变成丢失了灵魂的行尸走肉,沿着能够预见的人生轨迹走完悲剧的一生。
  三、当代小说氛围的音乐之美
  小说与音乐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不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而是被赋予了服务文学创作的使命。小说中有关音乐的描写,一开始便被赋予了“抒情性”的文学使命,它可以有效渲染小说氛围,充分赋予文本以地方色彩。所以,音乐在抒情性小说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家也非常重视利用音乐来渲染小说氛围,以此来增强文本的艺术感染力。有些作家直接利用抒情插曲或民歌民谣来渲染抒情性文学氛围,甚至还会巧妙地使用音乐符号和专业术语,赋予了文本音乐节拍和抒情音符。我国当代小说从语言的音乐美到结构的音乐美,都是小说文本和音乐艺术的交融结果。但是更深层的美则是小说文本氛围的音乐之美,而这种美则是通过文本感情化的外在流动来展现的。音乐是属于情感表达的一种语言,属于情感的一种艺术表达。上世纪后期的中国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阶段,文学话语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艺术形态的多元化,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这种复杂的状况下逐渐迷失方向,无所适从。此外,现代社会的高压力导致现代人普遍的逆反心理,这种心理在小说文本中得到了有效的宣泄口和舒缓途径。在当代作家刘索拉的《蓝天碧海》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音乐式的情感表达,比如小说中曾有如下描述:“蛮子你别忘了你喜欢的那首歌《我的心属于我》你别忘了小时候你把芙蓉花瓣捋下来算算好运气你别忘了不相信人并不是你的特长你别忘了还有一些事情你想都不会想到……”这直通心底的倾诉伴着悠长厚重的旋律涓涓流出,小说的这种音乐抒情性的文本氛围能够对读者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当代作家贾平凹对音乐一直情有独钟,他将秦腔以简谱和锣鼓节奏的形式融入小说,可以说开了一个成功先河。这种形式能够有效地渲染人物内心世界,营造艺术氛围,传达一种言语所无法表达的情感。贾平凹在其小说创作中,将秦腔以这种独特的形式大量融入小说文本之中,借以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展现不同的内心世界,由此来大力渲染文本氛围,表达语言难以名状的言外之情。他有意识地将抒情艺术的音乐有机融入叙事艺术的小说之中,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段,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不同艺术的结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探索,取得了创造性成果。在其小说《秦腔》中,除了利用了大量民歌戏曲之外,还融入了音乐符号和专业术语,实现了抒情性氛围的音乐式营造。其中大量简谱和锣鼓节奏的运用不仅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还赋予了文本音乐性和抒情性,为读者营造了音乐式独特氛围。
  结语
  文学艺术对音乐艺术的借鉴和吸纳,有助于拓展文学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是当前学科交叉研究与发展的时代回应,更是一种证明。中国当代小说在这种吸纳与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了小说文本在语言、结构以及氛围方面的音乐之美,用音乐传达了众多无以言表的情感,奏出多声部的时代交响曲。语
  参考文献
  [1]陈卫,陈茜.音乐性与中国当代诗歌[J].江汉论坛,2010(07).
  [2]杨荣华.精神寂寞方抚琴——谈文学中的音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0(03).
  [3]郭怀玉.论中国新文学的音乐性[J].中州学刊,2010(05).
  [4]毛丽伟.音乐与文学的几点相关性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6(04).
  [5]汤才虎.浅谈音乐与文学的联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1).
  [6]潘晓彦.文学与音乐:艺术领域中的一对默契搭档[J].学习与探索,2005(04).
  
  
其他文献
简述了近年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关于热降解、扩链、结晶完整性、双冷结晶峰,以及溶剂诱导结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急性异烟肼中毒谩诊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笔者根据收治的5例报道如下。
Copy number variants (CNVs) are pieces of genomic DNA of 1000 base pairs or longer which occur in a given genome at a different frequency than in a reference ge
回顾了关于新型聚酯材料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研究成果,着重比较了不同制备条件下所得PEN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并介绍了PEN与PET熔融共混纤维的研究结果。
自1995年2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62例,报道如下。
摘要:惠特曼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诗人之一,凭借其独特的文学构思和独具一格的诗歌体裁形式在美国甚至是世界诗坛占据着重要地位。《草叶集》作为惠特曼的第一部诗歌集,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构思和写作技巧,本文将以《草叶集》为基本载体,在生态批评的视角下对这部文学作品进行解读,从而加深对惠特曼文学思想的理解。  关键词:惠特曼 《草叶集》 生态批评  一、有关惠特曼和《草叶集》的相关概述  沃尔特·惠特曼(1
【摘要】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部分农村小学自三年级起开设了英语课程,虽然一定程度上促使英语教学得到了普及,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困难。基于此,以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难为切入点,重点对提升当前农村小学英語教学质量的对策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村小学 英语教学 困难 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小
艾丽丝·门罗的《逃离》主要描写一群女性的"逃离"。她们要逃脱的是束缚,是家庭,是婚姻,更是逃离自我;带着的是无可奈何,是迷茫,是惆怅。但是逃离终究要有个目标,漫无目
对熔纺的系列聚苯硫醚(PPS)拉伸纤维的升温DSC谱图冷结晶部分进行了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发现取向PPS纤维的结晶过程可近似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模拟,该系列试样随着拉伸倍数的增大,低温结晶速
摘要:和谐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是指课堂气氛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多元文化共处和谐的留学生课堂。该课堂的构建需要对外汉语教师用心、知心、有耐心、有恒心。构建和谐的对外汉语课堂既有理论构建意义又有现实实践意义,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应着力构建。  关键词:和谐 对外汉语 课堂教学 构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实力和综合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作为中华文化结晶和表现的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