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高中生课间操情况调查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ha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的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是学生紧张学习之中的一种积极性休息,同时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综合反映。积极参加课间操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缓解疲劳,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对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也有帮助。在实际执行中受高考压力影响,莆田市各高中校仍以传统的20分钟的广播做操为主,尚未开展大课间活动,课间操效果不尽如人意,本研究从学生角度全面了解课间操的情况,旨在为提高高中生课间操的效果提供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莆田市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资料、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莆田市高中学生课间操现状》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莆田市10所高中校100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86份,其中高一学生342份,高二学生334份,高三学生310份,回收有效率为98.6%。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莆田市高中生对课间操的认识
  高中生在两节课的学习后,头脑处于疲劳状态,极其需要到户外参加课间操调节身心,改善大脑供氧状态,促进疲劳消除。调查结果显示,莆田市高中生认为课间操非常重要占15.7%,重要占61.2%,一般占12.5%,不太重要占6.1%,不重要占4.6%。随着年级上升对课间操的认识呈上升趋势,高一学生认为非常重要和重要占71.1%,不太重要和不重要占13.5%;高二学生认为非常重要和重要占72.8%,不太重要和不重要占12.9%;高三学生认为非常重要和重要占87.8%,不太重要和不重要占5.1%。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思考能力,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他们了解体育锻炼的益处,对课间操有正确的认识。
  2.莆田市高中生参加课间操行为
  调查表明莆田市高中生认真做课间操的占47.4%,应付完成的占41.9%,经常迟到早退的占7.7%,能逃就逃的占3.0%。高一学生认真做课间操的占47.1%,应付完成的占42.7%,经常迟到早退的占6.7%,能逃就逃的占3.5%;高二学生认真做课间操的占42.5%,应付完成的占45.2%,经常迟到早退的占9.0%,能逃就逃的占3.3%;高三学生认真做课间操的占52.9%,应付完成的占37.4%,经常迟到早退的占7.4%,能逃就逃的占2.3%。莆田市高中生参加课间操的行为表现明显低于对课间操的认识,认真做操的比例较低,近一半学生应付完成,10%的学生经常迟到或能逃就逃,说明莆田市高中生对课间操仅停留在思想上的认识,还未能上升到行为上。
  3.莆田市高中生参加课间操动机
  深入了解中学生参加课间操活动的动机,对推动中学生参与课间操活动,进一步提高课间操质量有积极意义。调查显示,莆田市高中生参加课间操的主要动机有学校要求(52.9%)、缓解疲劳(21.1%)、锻炼身体(15.2%)、班级评比(10.8%)。高一学生参加课间操动机为了学校要求占48.0%,锻炼身体占23.7%,缓解疲劳占15.8%,班级评比占12.6%;高二学生为了学校要求占52.4%,锻炼身体占14.7%,缓解疲劳占17.4%,班级评比占15.6%;高三学生为了学校要求占59.0%,缓解疲劳占31.0%,锻炼身体占6.5%,班级评比占3.5%。莆田市高中生参加课间操动机以学校的规定要求为主,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应付行为相一致,随着高考的来临,学习压力日益增大,在缓解疲劳动机上高三学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课间操时间短、身体活动有限,因而其锻炼身体的功能被学生忽视。
  4.影响莆田市高中生参加课间操因素
  影响莆田高中生参加课间操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调查表明(表1)影响莆田市高中生参加课间操行为的最主要因素有内容乏味(75.2%)、氛围差(59.9%)、不感兴趣(54.8%)、学校不重视(24%)、不能展示个性(19.8%)、没有作用(10.6%)、其他(3.1%),高中三年级学生选择趋向一致。莆田市高中课间操活动仅以一套4分钟左右的徒手操为内容,学生容易产生枯燥、厌倦的情绪,不愿积极主动地参与。一套广播操推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反复重做,使得学生对上课间操产生逆反心理,质量也随之下降,因此内容乏味是影响学生参加课间操的最重要因素。学校对课间操的重视与管理也是影响高中生参加课间操行为的重要因素,部分学校不重视课间操,仅有形式,不重质量,缺乏必要的管理,导致学生课间操行为的松散。
  表1 影响莆田市高中生参加课间操行为的因素(多选)(%)N=986人
  


  三、结论与建议
  莆田市高中生对课间操有较正确的认识,四分之三以上人认为课间操重要;但在行为和动机上与认识存在差距,近一半的学生应付完成课间操,存在迟到、早退、能逃就逃现象;在参与动机上,以完成学校要求为主,缓解疲劳、锻炼身体的比例较低。影响高中生参加课间操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内容乏味、做操氛围差、不感兴趣、学校不重视等。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广播体操只是其中活动内容的一部分,体育活动的时间延长,活动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锻炼强度适宜,时间一般为25~40分钟,平均达到30分钟,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实施大课间活动,以班级、小组等为单位,安排多样化的大课间活动,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从根源上解决课间操单调乏味,从而提高课间操的效果。
  许多学生仅仅认识课间操的重要性,但缺乏对课间操缓解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生体质等多方面的深入了解,学校、体育教师、班主任应通过黑板报、广播、网络、班会、体育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课间操目的、意义的宣传,提高学生对课间操的认识,促进学生把思想认识转化为正确的行动。
其他文献
从“人道”角度,对巴金“无政府主义”伦理观展开论析。对巴金“人道”的“无政府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渊源,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家庭、社会的“无政府主义”的未来“出路”,巴金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人机交互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希望计算机能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情感的信息处理已经成为提高人机交互能力的一个主要课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如
介绍了百色水利枢纽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的组成、配置、工作原理,以及部分关键设备的设计、选型.论述了该电站技术供水系统的供水方案和方式,通过机组试运行数据分析,证明了系
影响FDI的因素有市场因素、成本因素、集聚因素、创新因素等,从这些因素中选取市场规模、市场化程度、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地区产业结构、非国有企业数量、人力资源8个指标
一、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心理学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数学思想与方法为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布鲁纳的基本结构学说中可以看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1.懂得基本原理使学科知识更容易理解  心理学認为,“由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成的这种类属关系可称为下位关系,
利用气体分子动力和统计假设的观点对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及约化形式进行简单的推导,并给出最概然速率与速率分布曲线的定性关系,讨论了速率分布曲线出现极大值的点的轨迹。
马克思说过,“数学是人类自由的创造物”。这句话明确了数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学生的创造意识却又是因趣而发。要把结果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教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和生理特征,遵循“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原理,尝试着用“玩”数学的心理来进行教学。   一、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我国古
摘 要:“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意味着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有了要求更高、目标更明确的规定。在农村普通高中体育教学中贯彻阳光体育理念,开展个性化阳光体育运动,将对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更进一步促进高中体育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个性化;阳光体育;开发;研究  笔者从小体弱多病,体质很差,体能也差。在朋友的引领下,六年前才开始锻炼身体。开始仅仅是散散步,每天一小时四公里左右。慢
刚入学的初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课难学,如果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物理课的基本方法,就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一、利用语文和数学知识,理解物理概念   物理课是初中学生感到难学的课程之一,其原因是物理课不但有系统、严密的概念和体系,而且物理课与数学、语文课的知识联系也很密切。   数学中的方次运算、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极值的讨论等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应用。但数学知识又不能生搬硬套,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