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摔碎了一簍鸡蛋
一天,在接女儿回家的路上,我顺便买了一篓鸡蛋。它的包装是个较硬的塑料质地的镂空袋子。十几个鸡蛋装在里面,袋口一扎,就可以拎着走了。
回到车库停好车,我拎起女儿十三斤半的书包(本不应代劳,但六年级的书包太重了),女儿自然地拎起我的皮包和那一篓鸡蛋。往家走的路上,我们正开心地聊着学校里发生的事呢,“叭”的一声,鸡蛋袋子落地了,正如我在下车瞬间所担心的那样。女儿抬起头,一脸无辜,那意思是:别怪我,我不是故意的,袋子就是那么滑……这可不行啊,自己做错的事要负责的!女儿问我:“妈妈,怎么办啊,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说:“是你造成的损失,那就赔钱吧。”“啊?要赔啊?多少?五块?太多了吧!”
回到家,女儿不情愿地从自己钱包里拿出五块钱交给我。在“交接”的时候,女儿双手拉着钱不放,我俩就这样来回拉锯战,反复几次后她才松开手。这钱是女儿做家务活挣的,所以心疼着呢。看她撅着嘴的样子,我忍俊不禁。不过,我告诉她要对自己做的事负责任,以后要多学习怎么聪明地处理生活事务。女儿连连点头,我想以后她一定会小心处理这些“易碎品”的。
孩子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不是天生的
孩子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不断地在犯错中成熟起来的。这需要家长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实践并承担相应责任。
以生活自理能力来说,它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写字慢是小学生最常见的问题,原因之一在于大肌肉力量不够,以及手部精细动作锻炼不足。如果让孩子从小干些家务活,锻炼双手灵活性、臂力和握力,让肌肉和韧带更好地发育,就可以避免学习写字时,因力量不够而形成错误的握笔姿势、写字困难。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孩子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呢?
1、家长要纠正认知偏差。孩子处理日常事务能力差的原因,大部分源于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做;或者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做,现在做不做家务不重要。也有的家长因怀疑孩子的能力,觉得孩子做得慢、做得不好而事事代劳。这些包办替代恰恰剥夺了孩子独立承担困难与挫折的机会。家长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运动习惯、劳动习惯,还可以练习当家理财、消费购物、做饭烧菜、安全自护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获得经验与教训,这将成为他们的财富,帮助他们的心智逐步成熟起来,才能应对更复杂的问题。
2、让孩子在做中学。孩子们所有自发的活动,包括游戏、运动、模仿行为等都具有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在做中学的知识会比单一听来的知识印象深刻。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指导:
定下规矩。家长要大致规定孩子的房间保持的清洁度。包括要清洗的衣物必须放到洗衣机里、抽屉的物品要整齐摆放、书籍看完后应归位、书桌物件固定位置、不可以躺着吃食物、光碟使用后从电脑中取出等。如果孩子没有履行部分约定,他将承担一定的后果,例如不得购买喜欢的书籍和光碟等。除此之外,还必须遵守公共空间的清洁规定。
传授技巧。家长要教会孩子折叠被子、摆放衣服、分类整理书籍、正确使用光碟、清理书包、玩具归类、擦拭桌椅门窗和拖地。对空间比较狭小的房间,要学会使用收纳盒,将旧报纸、玩具、纪念品等放入盒子里,腾出一定的空间。
制定计划。规定孩子每日起床必须叠被、每次作业完毕自己检查书包,一周打扫一次房间;定时整理收藏的物品,将堆积的过时、多余的物品及时处理掉等。养成马上行动、一事一毕、随手安顿的好习惯。
3、让孩子在问中学。提问题是思考的开始,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家长要仔细倾听和认真解答,不能因为正在忙碌或者心情不佳而打断孩子的提问。家长可以将自己思考的过程、对问题的分析、解决的步骤和理由讲给孩子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以寻求最佳答案。比如孩子在和同学打闹中受了伤,脸上缝了好几针。孩子为此闷闷不乐,反复问妈妈自己会不会成为“刀疤脸”。当家长告诉他不是疤痕性体质因而不用担心时,孩子又接着问什么是疤痕性体质……对这些让孩子困惑的问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网查阅资料,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减少孩子内心的困扰;还可以顺理成章地和孩子讨论为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应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危险行为,进行安全教育;还可以讨论如果再次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应如何进行沟通和解决……此时孩子也会乐于接受家长的建议和要求,对问题也有了深入而认真的思考。
(作者系中华家庭教育高级讲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编辑 朱璐zhulu83@126.com
一天,在接女儿回家的路上,我顺便买了一篓鸡蛋。它的包装是个较硬的塑料质地的镂空袋子。十几个鸡蛋装在里面,袋口一扎,就可以拎着走了。
回到车库停好车,我拎起女儿十三斤半的书包(本不应代劳,但六年级的书包太重了),女儿自然地拎起我的皮包和那一篓鸡蛋。往家走的路上,我们正开心地聊着学校里发生的事呢,“叭”的一声,鸡蛋袋子落地了,正如我在下车瞬间所担心的那样。女儿抬起头,一脸无辜,那意思是:别怪我,我不是故意的,袋子就是那么滑……这可不行啊,自己做错的事要负责的!女儿问我:“妈妈,怎么办啊,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说:“是你造成的损失,那就赔钱吧。”“啊?要赔啊?多少?五块?太多了吧!”
回到家,女儿不情愿地从自己钱包里拿出五块钱交给我。在“交接”的时候,女儿双手拉着钱不放,我俩就这样来回拉锯战,反复几次后她才松开手。这钱是女儿做家务活挣的,所以心疼着呢。看她撅着嘴的样子,我忍俊不禁。不过,我告诉她要对自己做的事负责任,以后要多学习怎么聪明地处理生活事务。女儿连连点头,我想以后她一定会小心处理这些“易碎品”的。
孩子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不是天生的
孩子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不断地在犯错中成熟起来的。这需要家长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实践并承担相应责任。
以生活自理能力来说,它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写字慢是小学生最常见的问题,原因之一在于大肌肉力量不够,以及手部精细动作锻炼不足。如果让孩子从小干些家务活,锻炼双手灵活性、臂力和握力,让肌肉和韧带更好地发育,就可以避免学习写字时,因力量不够而形成错误的握笔姿势、写字困难。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孩子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呢?
1、家长要纠正认知偏差。孩子处理日常事务能力差的原因,大部分源于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做;或者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做,现在做不做家务不重要。也有的家长因怀疑孩子的能力,觉得孩子做得慢、做得不好而事事代劳。这些包办替代恰恰剥夺了孩子独立承担困难与挫折的机会。家长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运动习惯、劳动习惯,还可以练习当家理财、消费购物、做饭烧菜、安全自护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获得经验与教训,这将成为他们的财富,帮助他们的心智逐步成熟起来,才能应对更复杂的问题。
2、让孩子在做中学。孩子们所有自发的活动,包括游戏、运动、模仿行为等都具有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在做中学的知识会比单一听来的知识印象深刻。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指导:
定下规矩。家长要大致规定孩子的房间保持的清洁度。包括要清洗的衣物必须放到洗衣机里、抽屉的物品要整齐摆放、书籍看完后应归位、书桌物件固定位置、不可以躺着吃食物、光碟使用后从电脑中取出等。如果孩子没有履行部分约定,他将承担一定的后果,例如不得购买喜欢的书籍和光碟等。除此之外,还必须遵守公共空间的清洁规定。
传授技巧。家长要教会孩子折叠被子、摆放衣服、分类整理书籍、正确使用光碟、清理书包、玩具归类、擦拭桌椅门窗和拖地。对空间比较狭小的房间,要学会使用收纳盒,将旧报纸、玩具、纪念品等放入盒子里,腾出一定的空间。
制定计划。规定孩子每日起床必须叠被、每次作业完毕自己检查书包,一周打扫一次房间;定时整理收藏的物品,将堆积的过时、多余的物品及时处理掉等。养成马上行动、一事一毕、随手安顿的好习惯。
3、让孩子在问中学。提问题是思考的开始,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家长要仔细倾听和认真解答,不能因为正在忙碌或者心情不佳而打断孩子的提问。家长可以将自己思考的过程、对问题的分析、解决的步骤和理由讲给孩子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以寻求最佳答案。比如孩子在和同学打闹中受了伤,脸上缝了好几针。孩子为此闷闷不乐,反复问妈妈自己会不会成为“刀疤脸”。当家长告诉他不是疤痕性体质因而不用担心时,孩子又接着问什么是疤痕性体质……对这些让孩子困惑的问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网查阅资料,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减少孩子内心的困扰;还可以顺理成章地和孩子讨论为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应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危险行为,进行安全教育;还可以讨论如果再次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应如何进行沟通和解决……此时孩子也会乐于接受家长的建议和要求,对问题也有了深入而认真的思考。
(作者系中华家庭教育高级讲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编辑 朱璐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