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世界级大师,《榆树下的欲望》映射出丰富多彩的希腊神话元素,流露出作者复杂的内心矛盾。奥尼尔将剧作的丰富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渗透着浓厚的圣经文化气息,剧作中的凯伯特、伊本体现了圣经中上帝、亚当的原型。
关键词:《美狄亚》 《榆树下的欲望》 希腊神话因素
尤金·奥尼尔是著名的美国“戏剧之父”,他为现代美国戏剧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总是体现出深刻的哲理内涵还有厚重的悲剧思想。他注重创新对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不断进行理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学创作模式。他的著名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向读者们展示了当时美国现实生活中精神与物质的矛盾,进一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这部戏剧在借鉴吸收西方批判现实主义的同时,充分展现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
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描述了美国新英格兰农场主的故事,剧中的代表人物有凯伯特、爱碧、伊本等人。凯伯特是一个一心只想创立自己的完整事业,充满极度欲望的农场主。他的第一位妻子的儿子对他十分厌恶,与他的关系并不和睦。不久之后,凯伯特迎娶了第二位妻子,与此同时,农场主的孩子决定独自去加利福尼亚发家致富,因为他意识到随着这位女性的到来,他继承财产的希望也就此破灭。另一方面,凯伯特第二位妻子的孩子也在不断争取农场的所有权。他的第三位妻子比他小三十多岁,而她也抱着同样的目的,便是继承凯伯特的农场。然而,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时间推移,爱碧萌发了一种爱意,那是对伊本的朦胧渴望的爱,最终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随着新生命的降临,伊本心里变得矛盾,一方面他欣喜孩子的到来,但同时又产生了怀疑对于自己身边的女人。他似乎明白了自己只是爱碧为了继承农场的棋子。在知道伊本的顾虑后,她选择了爱情,并以杀死婴儿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然而,爱碧将生命掠杀,法律的制裁随之即来。然而爱情的曙光在结尾照了进来,他们共同承担法律责任。在戏剧中,欲望是一切冲突的导火索。凯伯特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他将农场和孩子都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品,完全被金钱所诱惑。他的孩子也是如此,在看到自己无法继承父亲的农场后,便决定自己谋取财富。爱碧嫁到农场之后,一直都在想方设将凯伯特的农场据为己有,当她意识到,伊本成为她占领农场的障碍之后,便走上了乱伦的道路,她勾引伊本并产下了一名婴儿。而伊本也为自己的母亲报仇,并得到了自己所爱的人。看似简单的家庭生活线,却有无数的细节交叉,冲突愈演愈烈,人性的本质也被一层一层揭露。
奥尼尔在剧中通过一个家庭的缩影,向读者展示了当时美国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开始追求自由,突破束缚的愿望。在其中不仅有心灵的扭曲变形,父子相残。同时情欲、物欲也需要得到释放。他在作品中向读者展示了金钱的诱惑、人性的弱点,但最终,伊本和爱碧共同面对法律制裁。这是奥尼尔对人性的升华的理想化期望,人类的精神美在悲剧中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并再次反映了他的创作思想。
一.希腊神话元素分析
《榆树下的欲望》充分描写了主人公的情欲与贪欲,两条线索交织,将戏剧情节推向高潮,最终完成了人由本能欲望向真挚爱情的自我救赎。在这部戏剧中,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美狄亚的影子可以很明显地被读者看到,通过深入探讨奥尼尔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对这些希腊神话元素的运用,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悲剧观、命运观及宗教观。
1.俄狄浦斯与恋母情结
希腊神话中最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物之一便是俄狄浦斯,从他出生之日起,就背负着“弑父娶母”的神谕,尽管他小心翼翼并且想冲破这个魔咒的阻碍,但命运却不依。弗洛伊德根据俄狄浦斯的故事,演繹出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名词——“俄狄浦斯情结”,其大概内涵是男孩想独自占有母亲而憎恨父亲的心理。奥尼尔剧中的爱碧、伊本与凯伯特的关系就与弗洛依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情结十分相似。剧中所展现的伊本与凯伯特的关系,他们之间第一层关系便是父子关系,第二层是情敌关系。在伊本的母亲去世以后,他便对父亲产生了怀恨,一方面觊觎他的财产,另一方面对他怀恨在心。直到爱碧的出现,他找到了机会报复自己的父亲,便与她产生了关系。而在这里,爱碧便是一位俄狄浦斯式的母亲,他与伊本的关系也是双重的。但他们的乱伦关系并不能被认可。因此奥尼尔将它写成了悲剧。
而伊本在剧中流露出了对父亲的厌恶感和极其明显的恋母情节。比如在戏剧一开始,他的言语中都充满了对父亲怨恨的感情。他说:“你们对父亲可真孝顺!我但愿他早死。”他宁愿自己的父亲早点去世。还说到:“不是我的!我意思是说——我不是他的——我不像他——他也不像我!”他不想承认自己与父亲的关系,让他觉得肮脏。而对母亲却表达出了偏袒和怀念之情:“是的,是有一样东西。他把我妈逼死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站出来帮她说句话——她待你们这么好,你们就不想报答她一点?”他发誓要将所有的不满都对父亲发泄出来,让母亲的灵魂得到安息,他说:“她太累了。她习惯了过于劳累。这都是他造成的。(带着一种复仇的激情)迟早,我会讨回公道。我会对他说以前从未说过的话。我会让母亲在她的坟墓中安息!”另一方面,他对父亲的报复心理也体现在女人的身上,由于道德的规范,他不可能拥有母亲,便将欲望转移到了父亲另外女人的身上,而占有她,使得伊本有了复仇的快感,“俄狄浦斯情结”对父亲的憎恨的反映与此十分类似。
2.美狄亚杀婴
欧里庇得斯作为古希腊戏剧家,他的《美狄亚》是一部重要悲剧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这部作品与《榆树下的欲望》都讲述了两位母亲杀死自己的婴儿。虽有略微不同,但大体方向一致。美狄亚为了帮助自己所爱之人伊阿宋获取金羊毛,将自己的亲兄弟残忍杀害,并与家人和祖国从此分裂。她的心中只有自己的爱人伊阿宋,并和他来到遥远的科任托斯城。她将这个男人当作自己唯一的依靠,将整个人托付于他。然而,伊阿宋却迷恋上了国王的女儿,并将美狄亚和他自己的孩子抛弃。此时,美狄亚已经由爱生恨,她内心充满了痛苦与绝望。她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美狄亚将自己的儿子残忍杀害作为复仇手段。同样在本剧中,爱碧也陷入了爱情的束缚中,她爱上了本不应该相爱的人,本来她嫁给庄主只是为了自己内心的贪欲,她想成为农场的女主人,然而命运崎岖,她爱上了自己丈夫的孩子,并与他产生了感情。并且与他有了孩子,然而这一切又被伊本认为是她的阴谋,为了证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爱碧亲手将尚在襁褓的孩子杀死。她想让伊本知道自己对他的感情是不夹杂着杂质的,是纯粹的男女之情。爱碧与美狄亚出于不同的原因将自己的孩子杀害,而在这背后又隐藏着深层的社会根源问题。这种母亲杀子的行为体现出了极强的悲剧思想和社会思考。 虽然二者的行为都是杀婴,但其起因却有所不同。美狄亚杀子可以概括为陷入爱情漩涡,遭到爱人背叛,杀死婴儿报复男子;而爱碧杀子可以概括为踏入爱情漩涡,遭受爱人误解,杀死婴儿证明自己真心。这两部作品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但他们始终是在相同的母体框架之下,有作为女性对爱情忠贞的稳定因素,也有杀死婴儿原因和结局的可变因素。在这种令人战栗的杀子之后,都是因爱情埋下了种子。而社会背景因素对她们身心造成的伤害也是一大原因。美狄亚杀子主要是在母系文化与父系文化的层面反映出来,而爱碧杀子则在伦理性问题上反映出来。这两个女主人公都被赋予了女人和母亲两种角色,使得她们所扮演的角色充满了厚重的悲剧色彩和现实的社会意义。她们的出现与以往逆来顺受、不敢反抗的女性不同,颠覆了正常的女性身份,也使得人们对其印象深刻。
二.圣经原型
奥尼尔的母亲艾拉是一位天主教徒,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他很早便开始了在天主教的学习生活,从小受到天主教文化的熏陶。这种文化思想在他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层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而阅读古希腊作家的作品还有莎士比亚的作品成为他成长路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奥尼尔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处处显示出了与《圣經》中相似的人物,这些原型使得他的创作更加富有灵性,同时剧中的神秘色彩也有所增加。《圣经》中有一位万能的上帝,他创造了世间万物水、草、人类、空气、白日、夜晚等等,在他创造世界第八日时,出现了新的生物男人,他名为亚当。他生活在鸟语花香的园子里,温顺的动物同他戏耍,缓解了他的寂寞。即便如此,他仍感到不快活,他放眼四周,所有生物都有同伴,唯独自己是孤单一人。于是耶和华从亚当的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出了夏娃。他们快活地在园中漫游,他们的家就叫伊甸园。但他们最终却偷食禁果,被上帝逐出乐园。《榆树下的欲望》重的人物性格与《圣经》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上帝、亚当和夏娃正是剧本中凯伯特、伊本和爱碧的原型。
1.上帝——凯伯特
在《圣经》中上帝的形象是一位强大且冷酷的人物,在起初他开创了世间万物,所有客观事物都由他所创造。农场主凯伯特也是一位主要角色,他冷酷无情、有自己的主见、并且将金钱视为生命,刻薄且粗犷,他将自己的农场视为全部财产。虽然剧作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他的人物性格,但是一开始就通过描写他的三个儿子,让读者体会到了他的吝啬自私。尽管自己将要老去,他仍然不会放弃一草一木。同时,他总是一副自命清高,就如自己是上帝一样,因为他创造了农场,就如同创造了一切。而在那个村子中,也只有凯伯特做到了,他用石头围起了自己的家,也体现出了他的毅力和决心。这和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上帝也有类似的地方。因为他拥有一切,因此他对他的孩子妻子都十分苛刻,可是他在遇到挫折时也体现出了坚强。剧作中的牲畜是出现很频繁的东西,当凯伯特遭受到了妻子的背叛时,没有描写出他的崩溃或是歇斯底里的嚎叫等等。他只是孤独地与自己的马儿共枕,他无人可以诉说心肠时,便转头走向了牲畜。马儿成为了他的内心支撑,仿佛富有了灵性。好像上帝一样,他有无限的权利,但在这背后他是孤独的。在他得知自己的妻子与儿子发生关系后,将他们逐出了自己的家门,而他与其他两个孩子的关系也并不是很好,剧中营造了一幅家庭十分不和谐的场面。而在《圣经》中,上帝原本过着十分舒适的日子,可是他得知亚当与夏娃偷食禁果,不得已将其逐出。无论是凯伯特还是上帝,他们在享有财富的背后,总是与家庭分崩离析。凯伯特注定要和上帝一样过着孤单的生活。
2.亚当——伊本
在《圣经》中,上帝为了不使亚当孤单,从而创造了夏娃。纯洁善良的亚当与夏娃生活着,他们拥有神圣的权利去管理伊甸园。然而夏娃不小心受到了蛇的诱惑,亚当也陷入了夏娃的诱惑当中。因此他们犯了罪,而《榆树下的欲望》中伊本也是如此,他禁不住后母爱碧的诱惑,最终与父亲关系破裂。但他们都是善良、敏感、纯真的人。从剧作中可以发现,伊本对爱碧产生感情最终踏入不可收拾的地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伊本在决定全身心爱上爱碧之前,经历了复杂的内心活动。他也曾说服自己拒绝这种违背伦理的事,克服自己的欲望,却无济于事。
欲望总是在摧残着人的心灵。爱碧刚开始接触伊本并不是真正爱上了他,只是为了自己获得农场继承权。但他们的感情却在相处当中愈演愈烈,最终深陷其中。然而她无所畏惧,他们的感情最终冲破了物质的枷锁,并且实现了升华。在最终面临正义的制裁的时刻,他们手拉手,肩并肩走出了农场的大门。奥尼尔在这里将其进行了升华,犹如《圣经》中的救赎一样。
奥尼尔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刻画了资产阶级内部矛盾的画面,包含了人物之间爱情、孤独、贪欲的流露。剧作中最后伊本与爱碧共同承担责任,使得作品得到升华。让读者和观众可以更深刻体验当时历史背景下,物欲横流的时代下人们内心的苦闷与痛苦。希腊文化以及基督教的影响对奥尼尔乃至整个西方社会都是潜移默化的,作家在创作时便会将这种无意识带到作品中。《榆树下的欲望》间接地表现了古希腊神话元素及《圣经》原型。通过对其作品中原型分析,使得我们对作品有了更加深刻和明确的理解,有助于理解当时背景下作品的思想含义。
参考文献
[1]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2]高娟.解读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象征手法的运用[J].大家,2012年第7期。
[3]张秀清.论象征手法在《榆树下的欲望》中的运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第3期。
[4]尤金·奥尼尔.奥尼尔剧作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5]聂珍钊.论希腊悲剧复仇的主题[J].外国文学究,2003年第3期。
[6]蔡俊.《美狄亚》的伦理主题[J].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7]唐仁芳、施常州.女人·爱情·杀子——《榆树下的欲望》中爱碧的杀婴行为剖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8]杨梅.希腊悲剧《美狄亚》复仇的心理探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9]李明.《榆树下的欲望》与圣经的渊源关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美狄亚》 《榆树下的欲望》 希腊神话因素
尤金·奥尼尔是著名的美国“戏剧之父”,他为现代美国戏剧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总是体现出深刻的哲理内涵还有厚重的悲剧思想。他注重创新对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不断进行理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学创作模式。他的著名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向读者们展示了当时美国现实生活中精神与物质的矛盾,进一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这部戏剧在借鉴吸收西方批判现实主义的同时,充分展现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
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描述了美国新英格兰农场主的故事,剧中的代表人物有凯伯特、爱碧、伊本等人。凯伯特是一个一心只想创立自己的完整事业,充满极度欲望的农场主。他的第一位妻子的儿子对他十分厌恶,与他的关系并不和睦。不久之后,凯伯特迎娶了第二位妻子,与此同时,农场主的孩子决定独自去加利福尼亚发家致富,因为他意识到随着这位女性的到来,他继承财产的希望也就此破灭。另一方面,凯伯特第二位妻子的孩子也在不断争取农场的所有权。他的第三位妻子比他小三十多岁,而她也抱着同样的目的,便是继承凯伯特的农场。然而,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时间推移,爱碧萌发了一种爱意,那是对伊本的朦胧渴望的爱,最终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随着新生命的降临,伊本心里变得矛盾,一方面他欣喜孩子的到来,但同时又产生了怀疑对于自己身边的女人。他似乎明白了自己只是爱碧为了继承农场的棋子。在知道伊本的顾虑后,她选择了爱情,并以杀死婴儿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然而,爱碧将生命掠杀,法律的制裁随之即来。然而爱情的曙光在结尾照了进来,他们共同承担法律责任。在戏剧中,欲望是一切冲突的导火索。凯伯特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他将农场和孩子都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品,完全被金钱所诱惑。他的孩子也是如此,在看到自己无法继承父亲的农场后,便决定自己谋取财富。爱碧嫁到农场之后,一直都在想方设将凯伯特的农场据为己有,当她意识到,伊本成为她占领农场的障碍之后,便走上了乱伦的道路,她勾引伊本并产下了一名婴儿。而伊本也为自己的母亲报仇,并得到了自己所爱的人。看似简单的家庭生活线,却有无数的细节交叉,冲突愈演愈烈,人性的本质也被一层一层揭露。
奥尼尔在剧中通过一个家庭的缩影,向读者展示了当时美国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开始追求自由,突破束缚的愿望。在其中不仅有心灵的扭曲变形,父子相残。同时情欲、物欲也需要得到释放。他在作品中向读者展示了金钱的诱惑、人性的弱点,但最终,伊本和爱碧共同面对法律制裁。这是奥尼尔对人性的升华的理想化期望,人类的精神美在悲剧中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并再次反映了他的创作思想。
一.希腊神话元素分析
《榆树下的欲望》充分描写了主人公的情欲与贪欲,两条线索交织,将戏剧情节推向高潮,最终完成了人由本能欲望向真挚爱情的自我救赎。在这部戏剧中,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美狄亚的影子可以很明显地被读者看到,通过深入探讨奥尼尔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对这些希腊神话元素的运用,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悲剧观、命运观及宗教观。
1.俄狄浦斯与恋母情结
希腊神话中最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物之一便是俄狄浦斯,从他出生之日起,就背负着“弑父娶母”的神谕,尽管他小心翼翼并且想冲破这个魔咒的阻碍,但命运却不依。弗洛伊德根据俄狄浦斯的故事,演繹出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名词——“俄狄浦斯情结”,其大概内涵是男孩想独自占有母亲而憎恨父亲的心理。奥尼尔剧中的爱碧、伊本与凯伯特的关系就与弗洛依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情结十分相似。剧中所展现的伊本与凯伯特的关系,他们之间第一层关系便是父子关系,第二层是情敌关系。在伊本的母亲去世以后,他便对父亲产生了怀恨,一方面觊觎他的财产,另一方面对他怀恨在心。直到爱碧的出现,他找到了机会报复自己的父亲,便与她产生了关系。而在这里,爱碧便是一位俄狄浦斯式的母亲,他与伊本的关系也是双重的。但他们的乱伦关系并不能被认可。因此奥尼尔将它写成了悲剧。
而伊本在剧中流露出了对父亲的厌恶感和极其明显的恋母情节。比如在戏剧一开始,他的言语中都充满了对父亲怨恨的感情。他说:“你们对父亲可真孝顺!我但愿他早死。”他宁愿自己的父亲早点去世。还说到:“不是我的!我意思是说——我不是他的——我不像他——他也不像我!”他不想承认自己与父亲的关系,让他觉得肮脏。而对母亲却表达出了偏袒和怀念之情:“是的,是有一样东西。他把我妈逼死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站出来帮她说句话——她待你们这么好,你们就不想报答她一点?”他发誓要将所有的不满都对父亲发泄出来,让母亲的灵魂得到安息,他说:“她太累了。她习惯了过于劳累。这都是他造成的。(带着一种复仇的激情)迟早,我会讨回公道。我会对他说以前从未说过的话。我会让母亲在她的坟墓中安息!”另一方面,他对父亲的报复心理也体现在女人的身上,由于道德的规范,他不可能拥有母亲,便将欲望转移到了父亲另外女人的身上,而占有她,使得伊本有了复仇的快感,“俄狄浦斯情结”对父亲的憎恨的反映与此十分类似。
2.美狄亚杀婴
欧里庇得斯作为古希腊戏剧家,他的《美狄亚》是一部重要悲剧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这部作品与《榆树下的欲望》都讲述了两位母亲杀死自己的婴儿。虽有略微不同,但大体方向一致。美狄亚为了帮助自己所爱之人伊阿宋获取金羊毛,将自己的亲兄弟残忍杀害,并与家人和祖国从此分裂。她的心中只有自己的爱人伊阿宋,并和他来到遥远的科任托斯城。她将这个男人当作自己唯一的依靠,将整个人托付于他。然而,伊阿宋却迷恋上了国王的女儿,并将美狄亚和他自己的孩子抛弃。此时,美狄亚已经由爱生恨,她内心充满了痛苦与绝望。她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美狄亚将自己的儿子残忍杀害作为复仇手段。同样在本剧中,爱碧也陷入了爱情的束缚中,她爱上了本不应该相爱的人,本来她嫁给庄主只是为了自己内心的贪欲,她想成为农场的女主人,然而命运崎岖,她爱上了自己丈夫的孩子,并与他产生了感情。并且与他有了孩子,然而这一切又被伊本认为是她的阴谋,为了证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爱碧亲手将尚在襁褓的孩子杀死。她想让伊本知道自己对他的感情是不夹杂着杂质的,是纯粹的男女之情。爱碧与美狄亚出于不同的原因将自己的孩子杀害,而在这背后又隐藏着深层的社会根源问题。这种母亲杀子的行为体现出了极强的悲剧思想和社会思考。 虽然二者的行为都是杀婴,但其起因却有所不同。美狄亚杀子可以概括为陷入爱情漩涡,遭到爱人背叛,杀死婴儿报复男子;而爱碧杀子可以概括为踏入爱情漩涡,遭受爱人误解,杀死婴儿证明自己真心。这两部作品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但他们始终是在相同的母体框架之下,有作为女性对爱情忠贞的稳定因素,也有杀死婴儿原因和结局的可变因素。在这种令人战栗的杀子之后,都是因爱情埋下了种子。而社会背景因素对她们身心造成的伤害也是一大原因。美狄亚杀子主要是在母系文化与父系文化的层面反映出来,而爱碧杀子则在伦理性问题上反映出来。这两个女主人公都被赋予了女人和母亲两种角色,使得她们所扮演的角色充满了厚重的悲剧色彩和现实的社会意义。她们的出现与以往逆来顺受、不敢反抗的女性不同,颠覆了正常的女性身份,也使得人们对其印象深刻。
二.圣经原型
奥尼尔的母亲艾拉是一位天主教徒,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他很早便开始了在天主教的学习生活,从小受到天主教文化的熏陶。这种文化思想在他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层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而阅读古希腊作家的作品还有莎士比亚的作品成为他成长路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奥尼尔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处处显示出了与《圣經》中相似的人物,这些原型使得他的创作更加富有灵性,同时剧中的神秘色彩也有所增加。《圣经》中有一位万能的上帝,他创造了世间万物水、草、人类、空气、白日、夜晚等等,在他创造世界第八日时,出现了新的生物男人,他名为亚当。他生活在鸟语花香的园子里,温顺的动物同他戏耍,缓解了他的寂寞。即便如此,他仍感到不快活,他放眼四周,所有生物都有同伴,唯独自己是孤单一人。于是耶和华从亚当的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出了夏娃。他们快活地在园中漫游,他们的家就叫伊甸园。但他们最终却偷食禁果,被上帝逐出乐园。《榆树下的欲望》重的人物性格与《圣经》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上帝、亚当和夏娃正是剧本中凯伯特、伊本和爱碧的原型。
1.上帝——凯伯特
在《圣经》中上帝的形象是一位强大且冷酷的人物,在起初他开创了世间万物,所有客观事物都由他所创造。农场主凯伯特也是一位主要角色,他冷酷无情、有自己的主见、并且将金钱视为生命,刻薄且粗犷,他将自己的农场视为全部财产。虽然剧作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他的人物性格,但是一开始就通过描写他的三个儿子,让读者体会到了他的吝啬自私。尽管自己将要老去,他仍然不会放弃一草一木。同时,他总是一副自命清高,就如自己是上帝一样,因为他创造了农场,就如同创造了一切。而在那个村子中,也只有凯伯特做到了,他用石头围起了自己的家,也体现出了他的毅力和决心。这和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上帝也有类似的地方。因为他拥有一切,因此他对他的孩子妻子都十分苛刻,可是他在遇到挫折时也体现出了坚强。剧作中的牲畜是出现很频繁的东西,当凯伯特遭受到了妻子的背叛时,没有描写出他的崩溃或是歇斯底里的嚎叫等等。他只是孤独地与自己的马儿共枕,他无人可以诉说心肠时,便转头走向了牲畜。马儿成为了他的内心支撑,仿佛富有了灵性。好像上帝一样,他有无限的权利,但在这背后他是孤独的。在他得知自己的妻子与儿子发生关系后,将他们逐出了自己的家门,而他与其他两个孩子的关系也并不是很好,剧中营造了一幅家庭十分不和谐的场面。而在《圣经》中,上帝原本过着十分舒适的日子,可是他得知亚当与夏娃偷食禁果,不得已将其逐出。无论是凯伯特还是上帝,他们在享有财富的背后,总是与家庭分崩离析。凯伯特注定要和上帝一样过着孤单的生活。
2.亚当——伊本
在《圣经》中,上帝为了不使亚当孤单,从而创造了夏娃。纯洁善良的亚当与夏娃生活着,他们拥有神圣的权利去管理伊甸园。然而夏娃不小心受到了蛇的诱惑,亚当也陷入了夏娃的诱惑当中。因此他们犯了罪,而《榆树下的欲望》中伊本也是如此,他禁不住后母爱碧的诱惑,最终与父亲关系破裂。但他们都是善良、敏感、纯真的人。从剧作中可以发现,伊本对爱碧产生感情最终踏入不可收拾的地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伊本在决定全身心爱上爱碧之前,经历了复杂的内心活动。他也曾说服自己拒绝这种违背伦理的事,克服自己的欲望,却无济于事。
欲望总是在摧残着人的心灵。爱碧刚开始接触伊本并不是真正爱上了他,只是为了自己获得农场继承权。但他们的感情却在相处当中愈演愈烈,最终深陷其中。然而她无所畏惧,他们的感情最终冲破了物质的枷锁,并且实现了升华。在最终面临正义的制裁的时刻,他们手拉手,肩并肩走出了农场的大门。奥尼尔在这里将其进行了升华,犹如《圣经》中的救赎一样。
奥尼尔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刻画了资产阶级内部矛盾的画面,包含了人物之间爱情、孤独、贪欲的流露。剧作中最后伊本与爱碧共同承担责任,使得作品得到升华。让读者和观众可以更深刻体验当时历史背景下,物欲横流的时代下人们内心的苦闷与痛苦。希腊文化以及基督教的影响对奥尼尔乃至整个西方社会都是潜移默化的,作家在创作时便会将这种无意识带到作品中。《榆树下的欲望》间接地表现了古希腊神话元素及《圣经》原型。通过对其作品中原型分析,使得我们对作品有了更加深刻和明确的理解,有助于理解当时背景下作品的思想含义。
参考文献
[1]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2]高娟.解读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象征手法的运用[J].大家,2012年第7期。
[3]张秀清.论象征手法在《榆树下的欲望》中的运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第3期。
[4]尤金·奥尼尔.奥尼尔剧作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5]聂珍钊.论希腊悲剧复仇的主题[J].外国文学究,2003年第3期。
[6]蔡俊.《美狄亚》的伦理主题[J].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7]唐仁芳、施常州.女人·爱情·杀子——《榆树下的欲望》中爱碧的杀婴行为剖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8]杨梅.希腊悲剧《美狄亚》复仇的心理探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9]李明.《榆树下的欲望》与圣经的渊源关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