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充满生命张力的课堂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m9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与黄梅县育才实验学校课堂革命的故事。
  在学校的会议室里收藏着一副珍贵的牌匾。牌匾上镌刻着两行字,“育才三自奇葩开,德宏教师闻香来”,这幅牌匾饱含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教育界同仁对我校最真挚的情感。
  自2014年10月以来,四年间德宏州先后派出辖区五个县市14批次教育考察团来我校交流取经,不少校长在长期的跟岗学习中,与我校师生结下深厚的友谊。而学校坚持探索近十年的“三自”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犹如蒲公英的种子,在彩云之南的校园里次第绽放。
  “三自”课堂革命,让黄梅县育才实验学校走向教育的浩瀚宇宙,成为一颗闪亮的新星。
  事实上,我们是这样的一所学校:偏居于黄梅县城边缘;校园面积不足30亩;主体建筑是三十年前理工中专旧址;九年一贯制民办寄宿学校;90%以上的学生是来自各个乡镇的农村留守孩子……
  很显然,这是一所典型的城镇边缘学校。
  十年前的秋天,我接手这所学校的第一个学期,原初一时招收的三个普通班140多名学生,进入初三的只剩下14名,学生厌学现象严重;建校四年间,换了三任校长,学校一度濒临倒闭。
  “办好一所学校,办一所好学校”是我矢志不渝的教育梦想,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和信念,我来到了育才实验学校。
  校情如此,何以突围?唯有课堂革命!
  2011年春,在历经两年多艰苦探索,半年多反复论辩、考察、观摩、培训、试点等准备工作之后,我们正式扬起了课改的风帆。
  课改转型:从改变课堂结构入手
  历经百转千回,我们最终创设了适合自己校情和学情的“三自”课堂教学模式。这是以导学案为统领,以小组学习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课堂教学思想体系。
  在形式上包含三个导学模块:自学(自主学习)、自展(展示交流)、自评(反馈测评);
  在操作流程上包含六个导学环节:揭示目标→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点评→总结反馈。
  与传统课堂相比较,“三自”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三个变革:一是备课模式变革,侧重于编好用好导学案;二是学习方式变革,实行了小组合作学习;三是课堂模式变革,构建了“三自”课堂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一是从“传递中心”的教学转变为“对话中心”的教学;二是从“记忆型教学文化”转变为“思维型教学文化”;三是从“点线式同步推进教学形态”转变为“圈层式合作推进的课堂”。
  重构课堂的关键在导学案。我们研发的导学案,以学生为本,具有“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
  导学案承载模式,体现课改理念。它反映“三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以生为本的师生观;落实“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立足“三个关注”:关注知识的自我建构、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紧扣“三大板块”:自学指导的设计,互动策略的提供,展示方案的预设。
  我们以模式建构为起点,推进课堂文化建设,真正实现了由“控制生命”向“激扬生命”的回归。
  践行课道: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每名学生身上
  课改,是一次“启蒙”,是一场“解放”,更是一声“集结号”,它的“推手”是教师,“抓手”是课堂,“助手”是结构,而“舵手”却只能是学生。
  课改,应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习者找到乐趣,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让学生学会思考,让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习共同体—学习小组”为单位,以观察发现、建构体验、探究运用为策略;
  以“独立学习、小组助学、展示群学”为层级,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自研自探—合作交流—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的圈层式学习过程,真实地完成知识自我建构、能力自我提升、生命自我体悟,实现知识、智慧、生命三者的课堂共振共鸣。
  五自教育:放飞成长之梦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题,学校创新实施“五自”教育,即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安全自护、身心自强。“五自”教育形成一个教育的闭环,生活自理是基础,学习自主是重点,行为自律是关键,安全自护是保障,身心自强是核心。
  在具体实施层面,我们通过开展“五自”习惯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学会勤奋学习、学会成功做事、学会优秀做人、学会幸福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持續发展。
  创新学校德育方式,实行“有事大家议 多彩活动”的学校德育方式,以学生自主实践为核心,变学生智育为中心为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
  创新班级管理方式,推进“自我教育 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方式,成立班级自治委员会,实行班级轮流值周制、星级评选制、班级事务包联制,把班级留给学生,让班级充满凝聚力。
  创新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结合校情,确定了养成教育“十好”目标,即穿好衣、就好餐、行好路、扫好地、做好操、唱好歌、写好字、上好课、做好人、待好人,并制定了具体的评选标准。学校根据“十好”标准推行“星级学生”评选,让学生在评选中对照“十好”标准来重新审视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信:放手就是爱,相信学生是师德;我们始终坚持:主演要变导演,台前要变台后,主持要变支持,放手而不放弃。我们始终坚守:让课堂充满人文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生活场、情感场、思维场、生命场。
  十年磨一剑,功夫不负有心人。
  就是在这样一所学校,我们创下了黄梅教育史上的诸多奇迹:
  荣膺“黄冈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
  连连在全县教育质量评比中拔得头筹;
  90%以上的毕业生顺利升入普高继续深造;
  ……
  有梦想的人生是美丽的,有追求的学校充满生机。育才人在课堂革命的实践中,不断迸发创新的灵感火花,实现着教育的最大价值。在县城的一隅,帮助学生插上成长的翅膀,飞向社会,飞向未来。
  责任编辑/鄢志勇
其他文献
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25日至11月27日在广州市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主办,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承办。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以及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音乐院系的专家、教授与研究生共七十余人。韩国梨花大学教授、韩国音乐认知心理学会会长张善熙女士也应邀出席了本次大会。  本届研讨会共举行了三场大会,六场分组讨论会,以及两场学术报
“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主角阿米尔在兄弟哈桑的这句话中寻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救赎。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的耿喜玲,是现实版的“心灵救赎者”,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耕耘多年,她先后被授予“全国心理辅导之星”“湖北省名师”、省市两级“三八红旗手”、武汉市“心理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她所在的心理健康工作室团队被武昌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名师工作室”。  坚守责任,做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行者  十几年来,耿
2008年1月15日晚,“顾冠仁作品音乐会”在山东剧院揭开帷幕。由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演奏,顾冠仁先生和青年指挥家马海龙担任指挥。音乐会演出六首曲目:合奏《在那遥远的地方——西部民歌主题组曲(一)》(1999);笛子、二胡、古筝三重奏与乐队《江南风韵》(2001);琵琶协奏曲《花木兰》(1979);合奏《将军令》(1984);古筝与乐队《山水》(1999);乐队协奏曲《八音和鸣》(2002)。这些
自从19世纪西风东渐,有关中西文化的比较和争论就不绝于史,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擅胜场,这些比较与争论也发生在音乐上。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思想碰撞,音乐理论界开始出现了一些较为清醒的分析与学术对话的声音,对于中西音乐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其中,管建华教授的著作(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的心路历程)包含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部分论文,作者从中西方各自文化的整体维度论述了中西方音乐的一系列问题,从多学
2004年7月,法国指挥家佛朗索瓦—格扎维尔·霍恩和音乐指导埃曼纽·奥利维尔来到中央歌剧院,开始为法中文化年做闭幕式公演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挑选演员。经多次筛选,我有幸在来自全国的众多参选者中被选中。同年9月,剧院通知我参加意大利作曲家列昂卡瓦洛的歌剧《丑角》的排练公演,饰演剧中人托尼奥及希尔维奥。  很多人都喜爱《丑角》这部歌剧中的咏叹调,如《开场白》《小鸟之歌》《穿上戏装》,但真正了解这部歌
中美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于2007年5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是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乐理教学联盟及深圳迪索音乐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赵易山主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是本次大会的主旨。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以及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音乐院系的专家、教授与研究生共120余人。会议特邀美国耶鲁大学教授Joa
2008年5月4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开幕音乐会隆重奏响。由指挥家谭利华执棒,中国交响乐团演奏了辉煌的开幕音乐会,曲目有《春节序曲》、《森吉德玛》、《台湾舞曲》等中国交响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同时,我十分高兴地听到了杜鸣心先生的新作——交响诗《对阳光的忆念》,这是这首新作的世界首演,因而值得庆贺。  大型的“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
12月11日,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随着斯图加特打击乐团奏响的最后一个音符,第四届马林巴比赛暨上海国际打击乐周完满结束。  在管弦乐队中,打击乐器是作为色彩性乐器或者节奏乐器出现的,而大多数人对打击乐的认识也就局限于此了。20世纪60年代,第一场打击乐音乐会在瑞士举行。这标志着打击乐器开始独立于乐队,逐渐成为一种世界认同的一体化音乐。然而我们对打击乐的认识并没有前进多少,或许直到今天打击乐在大
在大提琴演奏中,要对音乐恰到好处的把握和淋漓尽致的表现,演奏者需要具有相当的演奏技能,而对这种技能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大提琴演奏的教学过程一般以纠正学生演奏姿势,校订解释谱例,阐述音乐等为主要内容。教师通过对学生演奏姿势的纠正、基本技巧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演奏技能,从而最终实现对音乐很好的诠释。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尽量准确、清晰的指导,使学生可以获取正确的演奏姿势从而为下面的进步
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广州市政府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文联承办的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于12月13日至20日在广州隆重举行。本届“金钟奖”广州赛区是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后,十七大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战略目标指引下举行的,广州市委、市政府把加强“金钟奖”工作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中国音乐事业发展、提升城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