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要做到“三不要”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qing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对中学生来讲,可谓意义重大,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课标》也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具体的要求,为达成《课标》的要求,需要激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激发阅读兴趣要做到三个不要:不要挤占中学生的阅读时间;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为中学生选阅读内容;不要附加任何阅读条件。
  【关键词】课外阅读 兴趣 时间 眼光 附加条件
  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地开发中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收获:获得间接经验,作为写作材料;获得作者的思想、道理,形成观点可供思索和立意;获得作者的感情以陶冶情操;获得认识事物的方法,以使自己会观察会思考;获得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铺陈比兴,有所借鉴;获得词汇,有了语言的积累。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中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具有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1]这里明确规定了阅读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也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要达到的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对中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为使课标提出的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皮亚杰也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同样,课外阅读也需要激发中学生的兴趣,中学生是有主动性的人,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知识,而在于激励和唤醒,怎样才能激励唤醒中学生,就是要通过引起中学生的兴趣,符合中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有效激发中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激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一、不要挤占中学生的阅读时间
  从中学的现实情况来看,激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最大障碍是时间。调查发现,很多中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来开展课外阅读,课堂、作业、试卷耗费了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激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过程是要时间来保证的,没有充足的时间做保证,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不可能激发的。要体会游泳的乐趣,必须要到水里去,要体会在马背上奔跑的感觉,必须要到马背上去。同样,要体会阅读的乐趣,必须要到书本里去,所以要预留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激发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保证。
  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讲,教育的大环境没法改变,小环境(课堂)是可以可以改变的,既然中学生课外时间已被试题、作业、考试所占据,语文教师可利用自己的语文课给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就是语文教师自己开设阅读课。很多教师担心这样的做法会影响成绩,因为一线考核唯一指标就是成绩。对这个问题,语文教师们大可放心,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是语文积累,而语文积累必须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才能完成,学生的语文积累到达到一定的程度,阅读写作能力均会有所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考试自然不在话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做好一顿饭,必须缸里要有米,要取得好的语文成绩,必须要有语文积累。如果学生肚子里面没有语文积累,语文教师把答题技巧答题方法教得再好也收效甚微。特级教师李希贵在担任高密一中校长的时候,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每周六节语文课进行了重新分配,教师只讲授2节,其余四节带领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上阅读课。刚开始时,教师、学生、家长都持怀疑的态度,但坚持三年后,学生的语文积累有了很大的提高,高考语文成绩在潍坊市也遥遥领先。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只有根深才能叶茂,语文成绩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是通过阅读积累出来的。所以要保证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了,才能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二、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为中学生选阅读内容。
  很多中学语文老师在为中学生推荐阅读内容时,首先考虑的是为考试服务,这种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行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很大的危害性,以有用作为阅读内容选择的标准,将会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做的是允许学生看闲书,看“无用”的书,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阅读过程是随意的,散漫的、自由的,这种让学生看闲书的行为看似无用,实则是有“大用”的,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又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积累。学生不是不喜欢读书,而是没有读到合适他的书,所以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需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年龄特点,最好是学生根据自己需求自主选择,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卢梭曾经说过:“儿童有他们特有的看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看待他们,那简直是愚蠢的”。这就告诉我们要尊重儿童特有的看法和想法,尊重他们选择阅读内容的权利,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教师要改变课外阅读课内化的倾向,课内阅读是有压力的,阅读内容是明确的,阅读目标是具体的,阅读过程是在教师的参与引导下进行的,而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是不同的,课外阅读的阅读内容是自由选择的,无特定的阅读目标,阅读过程是自由随意的。课外阅读强调差异性和多样性,课外阅读最大的特点是自由,自由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有选择阅读内容的自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三、不要附加任何阅读条件
  在课外阅读的起始阶段,也就是培养兴趣的阶段,是不能附加任何的阅读条件的,因为附加了阅读条件就会对学生的阅读行为造成限制,束缚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课外阅读应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没有解题的压力,没有任务的禁锢,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这样才会体验到阅读乐趣,并品尝到阅读所带来的成就感。
  教育部总督学柳斌曾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阅读如此重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迫切,只有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乐读、多读,这样才能达成《课标》所要求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阅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级各类的外语标准化考试中,阅读往往占据很大的比重,但阅读测试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不仅影响语言学习的其他方面,而且也关系到一个人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每个语言教师的责任。然而,中国目前的阅读教学问题重重。作为语言教师,我认为应用阅读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一、阅读模式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研究者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