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说过:“由没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可能发展的不幸社会。”人类只有具备了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社会才会向前发展。初中历史教学是基础教学,是国家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在新时期、新要求的背景下,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对教师工作的挑战。在教学中对有关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汲取各种教学理念精华,充分拓展教学空间
从历次教学改革中我汲取它的成功之处,而不迷恋于一种理念。从素质教育中,我找到了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途径,通过多媒体教学我掌握了用现代技术手段向学生传授更多知识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实践我懂得了学生主体性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而且,我还发现历次教改都离不开“教师、教材、学生、环境”这些要素,而课堂教学正是这些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的平台,在这个全新的平台上创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为我探索的重点。
二、以学为本,学以致用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我就鼓励学生们把自己阅读到的课外知识拿到课堂上来交流,举办“小小史学家”的活动。同学们非常积极,这些知识还成为对教材的有力补充。比如:学习《戊戌变法》一课,同学们找到了《为什么光绪帝比慈禧太后早死一天》、《那拉氏夺权》等文章,从而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对外妥协投降而对内争权夺势、压制进步势力的丑恶嘴脸。
三、教学形式多样,因材施教,激活课堂
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是如何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此,我根据每课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模拟课堂、历史表演法、论辩式等。比如:《鸦片战争》一课,我指導同学们模拟了一场《南京条约》签字仪式和记者招待会。还有最受同学们欢迎的历史剧表演,所有的历史人物都由同学们自己饰演,有历史名人,如左宗棠、慈禧太后、康有为、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等,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工人、士兵、农民,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再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有的同学为了扮好自己的角色,上网查找他所扮演人物的相关事件。这样不仅可以深化人物内涵,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甚至不亚于一个演员去塑造一个历史人物。既然是扮演历史人物,就有正面和反面之分。刚开始时,好多同学不愿意扮演反面角色,我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告诉他们怎样去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这比生硬地告诉他这件事该这样分析、人物该那样评价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做个历史活动家,创造第二历史课堂
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通过多种形式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而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八年级第二学期,我指导学生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主题是新中国五十年变迁。在反馈回来的《调查报告》中,记载了同学们通过这次调查对历史的一种凝重的思考。有的同学从祖辈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甚至血洒异国他乡的历史,看到了革命先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有的同学从父亲那里听到周总理葬礼的情形,领悟了正义必然将战胜邪恶的真理;有的同学从生活的提高及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看到了随着通讯手段的现代化,人与人之间近了,心却远了……学生们自我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宝库。
五、突破单一评价模式,更关注学习的过程
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把学校的考试作为一种方法,我还在课堂上开展了“历史对对碰”活动,有的同学戏称它为“幸运52”,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使一些难以理解的词,通过生生的互帮互记,能够很快地理解记忆。再给这种活动加上竞赛的方式,更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汲取各种教学理念精华,充分拓展教学空间
从历次教学改革中我汲取它的成功之处,而不迷恋于一种理念。从素质教育中,我找到了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途径,通过多媒体教学我掌握了用现代技术手段向学生传授更多知识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实践我懂得了学生主体性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而且,我还发现历次教改都离不开“教师、教材、学生、环境”这些要素,而课堂教学正是这些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的平台,在这个全新的平台上创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为我探索的重点。
二、以学为本,学以致用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我就鼓励学生们把自己阅读到的课外知识拿到课堂上来交流,举办“小小史学家”的活动。同学们非常积极,这些知识还成为对教材的有力补充。比如:学习《戊戌变法》一课,同学们找到了《为什么光绪帝比慈禧太后早死一天》、《那拉氏夺权》等文章,从而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对外妥协投降而对内争权夺势、压制进步势力的丑恶嘴脸。
三、教学形式多样,因材施教,激活课堂
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是如何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此,我根据每课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模拟课堂、历史表演法、论辩式等。比如:《鸦片战争》一课,我指導同学们模拟了一场《南京条约》签字仪式和记者招待会。还有最受同学们欢迎的历史剧表演,所有的历史人物都由同学们自己饰演,有历史名人,如左宗棠、慈禧太后、康有为、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等,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工人、士兵、农民,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再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有的同学为了扮好自己的角色,上网查找他所扮演人物的相关事件。这样不仅可以深化人物内涵,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甚至不亚于一个演员去塑造一个历史人物。既然是扮演历史人物,就有正面和反面之分。刚开始时,好多同学不愿意扮演反面角色,我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告诉他们怎样去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这比生硬地告诉他这件事该这样分析、人物该那样评价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做个历史活动家,创造第二历史课堂
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通过多种形式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而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八年级第二学期,我指导学生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主题是新中国五十年变迁。在反馈回来的《调查报告》中,记载了同学们通过这次调查对历史的一种凝重的思考。有的同学从祖辈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甚至血洒异国他乡的历史,看到了革命先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有的同学从父亲那里听到周总理葬礼的情形,领悟了正义必然将战胜邪恶的真理;有的同学从生活的提高及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看到了随着通讯手段的现代化,人与人之间近了,心却远了……学生们自我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宝库。
五、突破单一评价模式,更关注学习的过程
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把学校的考试作为一种方法,我还在课堂上开展了“历史对对碰”活动,有的同学戏称它为“幸运52”,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使一些难以理解的词,通过生生的互帮互记,能够很快地理解记忆。再给这种活动加上竞赛的方式,更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