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在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增加国内需求和促进就业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2007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6%的专利和70%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新增就业的97%由中小企业提供。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往往遭遇融资瓶颈,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般来讲,融资方式大致有以下五种: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获得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私募、商业信用以及银行贷款。尽管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中小板已经有超过两百家公司通过IPO共融资近千亿,另外有数十家中小企业也通过集合发债的形式进入资本市场,但是这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讲仍然门槛过高。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的方式除了投资者难寻、涉及股权外,其时间成本和会计成本也使得多数中小企业不愿意选择。商业信用的缺陷在于额度较小且期限无法确定,不能成为稳定的资金来源。
综上,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仍然主要集中在银行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贷款须坚持担保贷款为主、信用贷款为例外的原则。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是非常严格的,为了贷款安全往往会要求贷款企业提供合乎标准的担保物。中小企业特别是急需资金的小型企业因规模小固定资产少,达不到银行的贷款条件。这一般来讲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部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
第二,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担保公司的手续繁琐,担保费用高昂,且大多需要相应的反担保,这都使得企业需要支付过高的融资成本。
第三,商业银行的内部资信评估制度以企业的财务指标为主要的考核目标,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良好的银行内部信用级别;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无论是风险大、手续繁琐还是成本高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缺乏科学可靠的信用评价体系,无法对中小企业做出有效的信用风险判断并确定适宜的授信额度。目前,以信用评级机构为代表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已经能够利用建立的一整套有效的信用评价模型,能够从各个方面弥补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不足,从而为银行对企业的授信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参考。
二、借款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我们首先需要定义借款企业,是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金融机构融资或接受授信的经济主体。而对借款企业的信用评价是对经济主体自主偿债能力和可信程度的评价。
借款企业信用评价分析考察的主要方面应当包括行业分析、企业基础素质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等方面,而信用分析的核心,是未来一定期限内借款企业自由现金对未来时期需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
1、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产业政策、行业的主要经济特征、行业的竞争状况、行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经济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建立在行业长期跟踪研究基础上的信用评级才是有效的。对行业的考察研究,需要在一个较长的经济发展周期中进行,才可能有助于做出较为准确的评级判断。而突发事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也是信用评级必须予以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一些突发事件对行业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改变了行业的组织形态、运营形态。
一般而言,评级机构对于高风险行业的授信评级多会设定最高信用等级,一些高成长的高技术行业,信用等级最高为AA级,如:软件行业、生物医药研发业、新型材料研发业等。此外,虽然行业本身属于传统行业,但其发展状况总体上易受外部因素影响,一般也不会获得高的信用等级,如:食品加工业、运输业、流通业等。
2、基础素质分析
对借款企业基础素质分析,考察的主要方面包括:法人治理结构、产权关系是否清晰、内部决策程序执行状况;人员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及能力、人才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研发投入水平及成果;企业所处的经济地理环境、可享受的优惠政策,以及来自股东、政府等外部支持的程度等方面。
对企业基础素质的分析也包括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科研能力、管理水平以及信用纪录和负面信息的分析,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3、经营状况分析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着重于企业经营策略与目标的可操作性,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有效性,市场渠道的稳定性,市场竞争优势,收入与成本构成,对主要供应商的依赖程度,成本与费用变动状况及可能的不利影响,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及市场前景等。
4、管理状况分析
对企业管理状况的分析,需要从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组织架构、议事规程、决策程序、制度建设与执行状况、综合管理水平与效率等。
对被评对象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的考察,可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成本费用率、成本变动率、费用变动率等指标判别,但不能完全依据这些指标,需要根据企业不同的经营规模、不同发展周期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客观地判断被评对象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
5、财务状况分析
对借款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是信用评级的重点,应着重考察企业执行的会计制度,会计信息质量高低,财务管理完善与否,企业财务结构是否稳健,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强弱。
(1)财务报告质量
此项分析旨在评估会计科目在多大程度上准确地反映出评级对象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并在必要时对数据进行调整以使之与同类企业具有可比性。分析重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会计政策、披露水平、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审计师意见。
(2)盈利能力
在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过程中,不仅需要认真分析财务报表,更要关注收入的实现质量,以及其经营管理活动产生自由现金的能力与状况。盈利能力分析集中于考察利润的稳定性和构成,以及主营业务产生现金流可持续性。一般可通过总资产盈利率、总资本盈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收入比率等指标来考察。
(3)偿债能力
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核心是在特定期限内,企业拥有的自由现金对有息债务偿还的保障程度,以及这种保障的可靠性。客观上,企业偿债能力与偿债意愿的强弱,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但企业通过持续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是判断其偿债能力的基本要素。一般可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自由现金债务比、债务保护倍数,以及偿债倍数等指标进行分析。
(4)资本结构及财务弹性
负债比率对于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意义重大,但由于资产的帐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时常存在差异,因此债务/净资产和债务/总资产等指标就对信用分析帮助不大,在实际分析中一般采用总债务/EBITDA比值来判断企业的负债程度。对财务弹性的分析一般通过资产负债率以及更加保守的有形净值负债率指标,此外还需考察公司获得关联企业资金支持的能力以及其他融资渠道畅通与否。
6、企业信用记录的分析
企业是否涉及作为被告的民事纠纷,有无拖欠货款的不良信用记录、偷漏税款记录、不良社保记录、走私及其它违法行为的风险也是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的参考。
以上仅仅是简单列举了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的一些指标,事实上借款企业信用评价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判断。信用等级反映的是评级机构对被评主体信用风险程度的专家观点,这种观点的产生是建立在长期对被评主体违约率、违约损失率、信用等级迁移等定量统计分析之上的。这样的工作量和对信用评价对象的关注深度是银行现阶段所难以做到的,因此,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的服务以及建立高效的信用制度,才能减少银行以及企业的信贷成本,降低信贷风险,从而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起到较大助益。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在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增加国内需求和促进就业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2007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6%的专利和70%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新增就业的97%由中小企业提供。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往往遭遇融资瓶颈,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般来讲,融资方式大致有以下五种: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获得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私募、商业信用以及银行贷款。尽管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中小板已经有超过两百家公司通过IPO共融资近千亿,另外有数十家中小企业也通过集合发债的形式进入资本市场,但是这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讲仍然门槛过高。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的方式除了投资者难寻、涉及股权外,其时间成本和会计成本也使得多数中小企业不愿意选择。商业信用的缺陷在于额度较小且期限无法确定,不能成为稳定的资金来源。
综上,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仍然主要集中在银行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贷款须坚持担保贷款为主、信用贷款为例外的原则。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是非常严格的,为了贷款安全往往会要求贷款企业提供合乎标准的担保物。中小企业特别是急需资金的小型企业因规模小固定资产少,达不到银行的贷款条件。这一般来讲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部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
第二,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担保公司的手续繁琐,担保费用高昂,且大多需要相应的反担保,这都使得企业需要支付过高的融资成本。
第三,商业银行的内部资信评估制度以企业的财务指标为主要的考核目标,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良好的银行内部信用级别;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无论是风险大、手续繁琐还是成本高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缺乏科学可靠的信用评价体系,无法对中小企业做出有效的信用风险判断并确定适宜的授信额度。目前,以信用评级机构为代表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已经能够利用建立的一整套有效的信用评价模型,能够从各个方面弥补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不足,从而为银行对企业的授信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参考。
二、借款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我们首先需要定义借款企业,是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金融机构融资或接受授信的经济主体。而对借款企业的信用评价是对经济主体自主偿债能力和可信程度的评价。
借款企业信用评价分析考察的主要方面应当包括行业分析、企业基础素质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等方面,而信用分析的核心,是未来一定期限内借款企业自由现金对未来时期需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
1、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产业政策、行业的主要经济特征、行业的竞争状况、行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经济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建立在行业长期跟踪研究基础上的信用评级才是有效的。对行业的考察研究,需要在一个较长的经济发展周期中进行,才可能有助于做出较为准确的评级判断。而突发事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也是信用评级必须予以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一些突发事件对行业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改变了行业的组织形态、运营形态。
一般而言,评级机构对于高风险行业的授信评级多会设定最高信用等级,一些高成长的高技术行业,信用等级最高为AA级,如:软件行业、生物医药研发业、新型材料研发业等。此外,虽然行业本身属于传统行业,但其发展状况总体上易受外部因素影响,一般也不会获得高的信用等级,如:食品加工业、运输业、流通业等。
2、基础素质分析
对借款企业基础素质分析,考察的主要方面包括:法人治理结构、产权关系是否清晰、内部决策程序执行状况;人员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及能力、人才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研发投入水平及成果;企业所处的经济地理环境、可享受的优惠政策,以及来自股东、政府等外部支持的程度等方面。
对企业基础素质的分析也包括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科研能力、管理水平以及信用纪录和负面信息的分析,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3、经营状况分析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着重于企业经营策略与目标的可操作性,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有效性,市场渠道的稳定性,市场竞争优势,收入与成本构成,对主要供应商的依赖程度,成本与费用变动状况及可能的不利影响,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及市场前景等。
4、管理状况分析
对企业管理状况的分析,需要从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组织架构、议事规程、决策程序、制度建设与执行状况、综合管理水平与效率等。
对被评对象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的考察,可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成本费用率、成本变动率、费用变动率等指标判别,但不能完全依据这些指标,需要根据企业不同的经营规模、不同发展周期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客观地判断被评对象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
5、财务状况分析
对借款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是信用评级的重点,应着重考察企业执行的会计制度,会计信息质量高低,财务管理完善与否,企业财务结构是否稳健,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强弱。
(1)财务报告质量
此项分析旨在评估会计科目在多大程度上准确地反映出评级对象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并在必要时对数据进行调整以使之与同类企业具有可比性。分析重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会计政策、披露水平、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审计师意见。
(2)盈利能力
在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过程中,不仅需要认真分析财务报表,更要关注收入的实现质量,以及其经营管理活动产生自由现金的能力与状况。盈利能力分析集中于考察利润的稳定性和构成,以及主营业务产生现金流可持续性。一般可通过总资产盈利率、总资本盈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收入比率等指标来考察。
(3)偿债能力
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核心是在特定期限内,企业拥有的自由现金对有息债务偿还的保障程度,以及这种保障的可靠性。客观上,企业偿债能力与偿债意愿的强弱,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但企业通过持续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是判断其偿债能力的基本要素。一般可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自由现金债务比、债务保护倍数,以及偿债倍数等指标进行分析。
(4)资本结构及财务弹性
负债比率对于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意义重大,但由于资产的帐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时常存在差异,因此债务/净资产和债务/总资产等指标就对信用分析帮助不大,在实际分析中一般采用总债务/EBITDA比值来判断企业的负债程度。对财务弹性的分析一般通过资产负债率以及更加保守的有形净值负债率指标,此外还需考察公司获得关联企业资金支持的能力以及其他融资渠道畅通与否。
6、企业信用记录的分析
企业是否涉及作为被告的民事纠纷,有无拖欠货款的不良信用记录、偷漏税款记录、不良社保记录、走私及其它违法行为的风险也是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的参考。
以上仅仅是简单列举了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的一些指标,事实上借款企业信用评价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判断。信用等级反映的是评级机构对被评主体信用风险程度的专家观点,这种观点的产生是建立在长期对被评主体违约率、违约损失率、信用等级迁移等定量统计分析之上的。这样的工作量和对信用评价对象的关注深度是银行现阶段所难以做到的,因此,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的服务以及建立高效的信用制度,才能减少银行以及企业的信贷成本,降低信贷风险,从而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起到较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