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来有必要辞职,现在的问题是,辞职将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梅德韦杰夫突然这么说,让早已喧嚣多半年的“辞职”传言一下子有了亲口印证。
这是5月26日,俄罗斯独立电视台播出的一档名为“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这次节目播放的主题是“总理的一日时光”。
俄罗斯独立电视台并不“独立”。它原本是俄罗斯唯一的私营电视台,由前金融寡头古辛斯基创办,但随着普京打击金融寡头,古辛斯基入狱,独立电视台也被国有企业“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接管。
而梅德韦杰夫本人,除了2001年短暂的离职,在2000到2008年近十年时间,几乎都在担任“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董事局主席。
在节目中,镜头以跟拍的形式,展现了梅德韦杰夫一天的生活。如果仅此而已,那么节目将仅仅展现梅德韦杰夫总理的亲民和勤奋。这很像俄罗斯领导人的做法,主动接近不同的媒体,尽可能与民众互动——就在4月26日,总统普京还花了4个半小时,在另一家电视台进行电视电话连线的直播问答。多家媒体进行了实况转播。
几年来,梅德韦杰夫也常常接受独立电视台的独家采访。同样在4月份,他还与独立电视台的3位高层,做了一个约半小时的对话节目。
不过,“总理的一日生活”节目接近尾声时,主持人塔克梅尼奥夫和梅德韦杰夫开始短暂的面对面问答,并问到了梅德韦杰夫未来的计划。
在回答中,梅德韦杰夫主动提到了“辞职”这个词。并表示,退休后可能写书,也可能重返政坛。
但就在5月15日,梅德韦杰夫还在圣彼得堡举行的国际法律论坛上发表讲话,表示俄罗斯经济在他的政府领导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圣彼得堡,是梅德韦杰夫和普京结识的地方。
“每个人在接受任命的时候都必须做好离开的准备。”梅德韦杰夫在节目中说,“这是命运。”
不过,连48岁生日都没有过的梅德韦杰夫,还未到“知天命”的年龄。“我觉得梅德韦杰夫心里并不愿意辞职。”《莫斯科时报》澳大利亚籍记者约翰·赫尔墨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而一年前的5月26日,梅德韦杰夫当选俄罗斯统一党主席。在那个5月里,梅德韦杰夫还被总统普京任命为俄罗斯联邦总理,并顺利通过杜马投票正式当选。
“一年级成绩单”
5月19日,位于俄罗斯西部的索契,天气宜人。同这个北部国家大部分领域的寒冷气候不同,大高加索山脉阻挡了北方的冷空气,黑海又像巨大的“暖水袋”一樣散发热量,使索契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
然而,这个偏远西部城市温暖的天气,无法代替俄罗斯整个国家经济的寒冬。
为了备战2014年初在此举行的冬奥会,梅德韦杰夫和普京曾多次来过索契。每次来,他们都或多或少为工程的进度担心,为如何让俄罗斯富豪们为政府掏腰包而费尽口舌。
不过这一天,梅德韦杰夫还要为执政一周年的平平政绩做出回应。也就是,检讨自己。
面对记者,梅德韦杰夫承认,执政一年来,俄罗斯的经济领域没出现“特别戏剧性”的局面,但也没出现“值得自夸”的情况。
很快,他又开始陈述自己的不算光荣的政绩:“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但很多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数仍然正常,联邦预算赤字几乎为零,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非常低。如果不发生意外,能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6%。”
最后,梅德韦杰夫表示,政府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是“合格”。“特别是在降低失业率方面,取得积极进展,5.5%的失业率是近年来的最低水平。”
“梅德韦杰夫只说概括性的东西,而我们记者需要专业性回答。他对此没有兴趣。”赫尔墨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赫尔墨解释,他曾以《莫斯科时报》记者的身份,在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理、总统、总理几年间,多次向其办公室发送采访申请和提纲。
而俄罗斯共产党在国家杜马的议员索洛维耶夫则评价,梅德韦杰夫总理所说的成绩与事实不符,显示了他的无能。“梅德韦杰夫政府一年来充分显示政府的无能,人们对政府的工作是不满意的。”
事实上,关于梅德韦杰夫辞职、退休,在俄罗斯早有传言。
特别是2012年底,伴随着与梅德韦杰夫关系亲近的俄罗斯前农业部长艾琳娜·斯克伦尼克的贪污丑闻,观察者认为,随着2013年反腐浪潮告一段落,梅德韦杰夫的势力或许也会被削弱不少,而辞职或退休,则将成为梅德韦杰夫不可避免的命运。
2013年4月,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2013年的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仅仅为1.1%,与上年同期数字相比,下滑了近5个百分点。
尽管俄罗斯联邦统计局5月份将统计数据修改为1.6%,但仍然难逃经济下滑的事实。经济发展部也将全年GDP增长预期从此前的3.6%大幅下调至2.4%。
与此同时,梅德韦杰夫将成为经济下滑“替罪羊”的声音也逐渐增强。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认为,2013年冬季结束前,普京将检查梅德韦杰夫的“家庭作业”。如果普京对结果不满意,将有充分理由撤换梅德韦杰夫。
“俄罗斯遇到问题时,梅德韦杰夫做不出什么有用的贡献。俄罗斯没什么问题时,梅德韦杰夫更是事不关己。回顾他的整个领导生涯,无论是当总统,还是当总理,他个人唯一独立坚持的决定,就是对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北约干预利比亚的决议案,投了弃权票。”赫尔墨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普京早就开始自己管理部长
在可能的接任人选中,前财长库德林成为外界认为的首要人选。
普京甚至还在2月份,向库德林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出任俄罗斯央行行长的职位。但库德林拒绝了。而关于接任总理,他也给予否认,并表示“不想担任技术性总理和其他政治家的执行者”。 “梅德韦杰夫就是一个技术总理。普京刚返回总统职位的时候,也表示过不会过多地干预政府的工作,会给梅德韦杰夫很大的权力,让他来处理国内的经济问题,制定相关政策。”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左凤荣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梅德韦杰夫的总理权力跟普京当总理的时候相比,大大缩小了。“普京在总统统辖之下成立了20多个委员会,把总理底下各个部门的很多权力都收走了。”左凤荣说。
而对内阁经济发展部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进行修正的,正是普京统辖下的俄罗斯联邦统计局。
而原来普京担任总理时的政府大员,现在都被拉到总统委员会去了。如今,梅德韦杰夫可选择的人是很有限的。内阁很多人,都被认为没有从政经验,工作能力不行。
没有人敢断定,普京收权是否仅仅在于对于权力的欲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经济观念上的分歧,是促使普京收权的一个诱因。
“我们将会启动新的公共资产私有化的项目。”这是2013年2月,达沃斯冬季论坛上,梅德韦杰夫作的主题演讲。他说,“我们到底做什么能够制胜呢?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国内的自由竞争的环境,以及全球的自由竞争的环境。”
“普京在发展经济方面,更多想动用国家行政的力量,但梅德韦杰夫更多想用市场的力量,走自由经济的路,进行私有化。”左凤荣说,“最后两人分手,是不是和这有关,只能看新总理政策是不是发生变化,倾向于国有化。”
“普京已经在事实层面解除了梅德韦杰夫作为自主内阁的领导职位,普京早就开始自己管理部长们了。什么时候,‘事实层面’会变成‘法律层面’,谁也无法提前预测。”卡内基和平基金会莫斯科中心主任特列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国际油价下跌,则让梅德韦杰夫政府遭受“天时”之苦。主要依靠油气能源出口的俄罗斯经济,无法避免受到油价下跌的影响。不过,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普京自诩的俄罗斯经济能独善其身也并未实现,俄罗斯经济连年下滑。但没人会怪当时的总理普京,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更不可能合法也合理地解雇他的总理普京。
盡管在2009年1月,梅德韦杰夫公开向总理普京发难,指责他领导的政府在缓和国家经济危机方面的进度过于缓慢,2008年10月草拟的政府反危机计划,只有三成措施落实。梅德韦杰夫并自诩自己担任总统尽职尽责,“国家一切事务及重大决策权的最终责任,都是我独自肩负的,我不会与任何人分担这种责任。”暗指普京的不负责任。
2009年1月底,梅德韦杰夫还接见了反对派报纸《新报》的编辑。《新报》曾刊登过对普京政权猛烈抨击的稿子。《强人治国·普京传》一书的英国作者罗克斯·伯勒,在采访中曾发现,普京手下的人用污言秽语咒骂这份报纸,还说普京也有同感。
当时的情景,更多被外界当做了梅普两人自导自演的“双簧”。如今回想,则别有一番滋味。
性格矛盾的人
“梅德韦杰夫不该为倒掉的牛奶哭泣,是他自己倒在那的。”赫尔墨的博客上还记录着2009年的俄罗斯牛奶掺假事件。
那次掺假事件,导致整个俄罗斯牛奶出口受到巨大损失。许多牛奶卖不出去,就直接被倒掉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梅德韦杰夫支持的牛奶业巨头垄断市场,使得小型牛奶厂无法生存,进而无法在国内形成积极的奶业竞争环境。但梅德韦杰夫自己,一向是自诩支持自由竞争、反对寡头经济的。
“梅德韦杰夫周围有个圈子,希望能得到回报和财富。为此,他们被迫和普京的圈子斗。派别斗争的后果,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就是政策和战略的重大分歧。” 赫尔墨说。
从梅德韦杰夫的行为看,他似乎是一个性格模糊甚至有些矛盾的人。
他说自己偏爱俄罗斯经济的自由竞争机制,但实际上却又支持寡头的出现。 他说自己赞同国营企业的私有化,但他又同时同意他的密友低价收购,并且是从国有银行贷款。他说他支持对新闻记者的保护,但他却不敢为受寡头威胁的新闻记者提供任何保护措施。
“在国家处于动荡的转型期时,即便政府没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范式可以依照,也有必要考虑出一套清晰可行的战略。但似乎俄罗斯所谓的实体经济,从来都没有按照既定的纯粹的管理方法来适当发展。”世界公共论坛“全球对话”莫斯科中心行政秘书弗拉基米尔·库利科夫博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他认为,梅德韦杰夫的私有化观念,就是“纯粹的管理方法”。不过,梅德韦杰夫矛盾的性格和被架空的权力,让他无法实施。
“普京则不一样。他总是把牌紧紧握在自己手里,放在自己胸前,不会给别人看。”特列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