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环境污染、乱砍滥伐等社会性问题的影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不仅对林业发展造成了阻碍,同时也使得林业有害生物的控制工作成为了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而营林技术林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技术,则凭借着适应性强、无污染等多种优势成为了当前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最为有效的途径。
1 林业有害生物的界定
林业有害生物主要是指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子正常生长且能够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从自然界的角度来看,林业有害生物通常会以林木的根、茎、叶、花、果、种子为食,或是从林木的器官组织中吸取营养,从而使林木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林木死亡。但也必须要明确的是,这些自然生物虽然会影响到林木生长,但却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对林业产生危害,从这一方面来看,林业有害生物并不是绝对的。然而从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林业往往直接或间接关系着人类的经济利益,如果树种植、养蚕等都属于以林业为依托的产业,因此,即便林业有害生物并未直接影响到林木的生长,但只要出现了破坏果实、导致家蚕死亡等情况,给人类带来了经济损失,既可以被认定为林业有害生物。
2 营林技术分析
营林技术涵盖了良种选择、种苗培育、造林管理等造林的各个环节,对于林业建设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我国营林工作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受资金、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营林技术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比较落后,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也比较大,虽然营林技术在近年来已经呈现出了比较良好的趋势,但法律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稀缺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控制效果也并不理想。
3 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应用
3.1 选育抗虫害树种
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十分繁杂,仅我国林业局公布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就达到了233种,这些有害生物的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因此,面对不同树种时,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往往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例如:松线虫属于松树的毁灭性流行病,但对于其他种类的林木却几乎不会造成影响。因此,在树种选择时可以结合林区常见虫害,尽量选择一些抗病虫能力较强的树种,这样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会比较小,而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也会大大降低。另外,即便是同一树种,其抗病虫能力也会因生长状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壮苗的免疫力会比较高,发生病虫害的几率会比较低,即便发生了病虫害,其所能够造成的危害也会耕地。因此在树苗的培育期,应结合种植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合适培育方法,尽可能培育出更多的优良树种,从而提高树苗的抗病虫能力。
3.2 营造混交林
混交林简单来说就是将不同种类的林木种植在同一种植地,具体可分为乔木混交、乔灌木混交以及主次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集中,根据配置方式还可分为株间混交、行间混交等几种。这种营林方式下的树种十分多样,对于保持林区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物平衡、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而一旦林区生态系统能够得到完善,那么林业有害生物对林木的危害就会大大减小,从而达到“无害”状态。而混交林的营造中,一方面要重视对树种的选择,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常见病虫害,选择适合当地种植且能够在生长过程中起到互相促进作用的树种组合,如马尾松与柳杉混交、杨树与刺槐混交等。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种间关系的调控,在造林前、造林时以及幼苗生长期间采取修枝、间伐、去顶等相应措施对树种间的竞争矛盾进行调节,从而使混交树种能够更好的生长。
3.3 营造功能性生态林
在营林技术中,功能性生态林同样具有着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在面对同一种的有害生物时,不同树种的抗病虫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有些树种对于特定树种甚至会起到相克的作用。因此在营林时,就可以确定林区主要的有害生物或是最严重的虫害,同时结合营林技术选择出与该虫害相克的树木品种作为林区的主要种植树种,从而栽种出具有防治害生物功能的功能性生态林,这样既可以增加麟却的林木产量,同时也能够对整个林区的有害生物发生和蔓延实现有效控制。
3.4 建立隔离带
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由于幼虫的迁移距离大多比较短,因此一旦超出幼虫的迁移距离,有害生物就无法向周围的树木进行蔓延。而通过在林区设立隔离带,则正是利用这一原理,使幼虫无法在林区中进行扩散、传播。
3.5 重视林区清理
林业有害生物的寿命大多比较短,但其虫卵却会寄生在患病树木上实现继续繁殖,因此如树木已经遭虫害不能治理或是已经枯死,就必须要及时对其进行清理,避免它们影响健康树木的生长,同时在清理过程中,也要重点关注对虫害树木的清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治理害虫,同时也能够改善林木条件、确保林业生产力与绿化效益。而一旦林区大面积遭到害虫侵害时,则应先根据相应的技术规格对遭受危害的立木进行清理,然后选择对病虫害有抗性的树种对林区进行更新。
(作者单位:1.154400黑龙江省桦南县大八浪林场
2.154400黑龙江省桦南县林业局)
1 林业有害生物的界定
林业有害生物主要是指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子正常生长且能够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从自然界的角度来看,林业有害生物通常会以林木的根、茎、叶、花、果、种子为食,或是从林木的器官组织中吸取营养,从而使林木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林木死亡。但也必须要明确的是,这些自然生物虽然会影响到林木生长,但却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对林业产生危害,从这一方面来看,林业有害生物并不是绝对的。然而从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林业往往直接或间接关系着人类的经济利益,如果树种植、养蚕等都属于以林业为依托的产业,因此,即便林业有害生物并未直接影响到林木的生长,但只要出现了破坏果实、导致家蚕死亡等情况,给人类带来了经济损失,既可以被认定为林业有害生物。
2 营林技术分析
营林技术涵盖了良种选择、种苗培育、造林管理等造林的各个环节,对于林业建设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我国营林工作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受资金、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营林技术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比较落后,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也比较大,虽然营林技术在近年来已经呈现出了比较良好的趋势,但法律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稀缺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控制效果也并不理想。
3 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应用
3.1 选育抗虫害树种
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十分繁杂,仅我国林业局公布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就达到了233种,这些有害生物的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因此,面对不同树种时,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往往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例如:松线虫属于松树的毁灭性流行病,但对于其他种类的林木却几乎不会造成影响。因此,在树种选择时可以结合林区常见虫害,尽量选择一些抗病虫能力较强的树种,这样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会比较小,而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也会大大降低。另外,即便是同一树种,其抗病虫能力也会因生长状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壮苗的免疫力会比较高,发生病虫害的几率会比较低,即便发生了病虫害,其所能够造成的危害也会耕地。因此在树苗的培育期,应结合种植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合适培育方法,尽可能培育出更多的优良树种,从而提高树苗的抗病虫能力。
3.2 营造混交林
混交林简单来说就是将不同种类的林木种植在同一种植地,具体可分为乔木混交、乔灌木混交以及主次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集中,根据配置方式还可分为株间混交、行间混交等几种。这种营林方式下的树种十分多样,对于保持林区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物平衡、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而一旦林区生态系统能够得到完善,那么林业有害生物对林木的危害就会大大减小,从而达到“无害”状态。而混交林的营造中,一方面要重视对树种的选择,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常见病虫害,选择适合当地种植且能够在生长过程中起到互相促进作用的树种组合,如马尾松与柳杉混交、杨树与刺槐混交等。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种间关系的调控,在造林前、造林时以及幼苗生长期间采取修枝、间伐、去顶等相应措施对树种间的竞争矛盾进行调节,从而使混交树种能够更好的生长。
3.3 营造功能性生态林
在营林技术中,功能性生态林同样具有着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在面对同一种的有害生物时,不同树种的抗病虫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有些树种对于特定树种甚至会起到相克的作用。因此在营林时,就可以确定林区主要的有害生物或是最严重的虫害,同时结合营林技术选择出与该虫害相克的树木品种作为林区的主要种植树种,从而栽种出具有防治害生物功能的功能性生态林,这样既可以增加麟却的林木产量,同时也能够对整个林区的有害生物发生和蔓延实现有效控制。
3.4 建立隔离带
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由于幼虫的迁移距离大多比较短,因此一旦超出幼虫的迁移距离,有害生物就无法向周围的树木进行蔓延。而通过在林区设立隔离带,则正是利用这一原理,使幼虫无法在林区中进行扩散、传播。
3.5 重视林区清理
林业有害生物的寿命大多比较短,但其虫卵却会寄生在患病树木上实现继续繁殖,因此如树木已经遭虫害不能治理或是已经枯死,就必须要及时对其进行清理,避免它们影响健康树木的生长,同时在清理过程中,也要重点关注对虫害树木的清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治理害虫,同时也能够改善林木条件、确保林业生产力与绿化效益。而一旦林区大面积遭到害虫侵害时,则应先根据相应的技术规格对遭受危害的立木进行清理,然后选择对病虫害有抗性的树种对林区进行更新。
(作者单位:1.154400黑龙江省桦南县大八浪林场
2.154400黑龙江省桦南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