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刑事犯罪案件的侦破中,工具痕迹一直是十分重要的证据。犯罪现场当中,工具痕迹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可以协助警方锁定犯罪分子,提供证据,因此保证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当今社会飞速发展,需要我们使用各种新思路分析工具痕迹。
[关键词]公安 刑侦 工具痕迹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1-0294-01
在犯罪现场当中,工具痕迹属于比较常见的犯罪痕迹,它能够为警方进行案件侦破提供比较可靠的线索以及调查方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协助案件侦破。随着信息化建立的工具痕迹数字化数据库,还有信息识别技术应用于我国公安系统当中的开发和利用,在刑侦工作当中应用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范围不断地扩大。在不断增加的犯罪案件中,充分地借助工具痕迹检验这种技术,能够提升刑侦技术的检测能力,提升侦破案件的效率。工具痕迹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犯罪工具和遗留的印痕进行检验鉴定,为揭露和证实犯罪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的提高,公安机关痕迹专业工具痕迹提取率下降,提取后的利用率也有所下滑,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要了解工具痕迹的现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使工具痕迹发挥新的作用。
1 犯罪工具痕迹的现状
1.1案犯就地取材,作案后销毁工具。
一些嫌疑人在犯罪之前并没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很多时候他们往往是发现适合作案的环境临时起意进行犯罪行为,在这些犯罪情形下他们一般会选择就地取材在现场周围寻找作案工具进行犯罪行为,作案之后又快速销毁或抛弃作案工具。这种作案行为不仅使得痕迹工具难以寻找,即使有痕迹也难以准确的认定作案工具。
1.2 现场勘察不仔细,工具痕迹提取有遗漏。
犯罪现场在许多情况下都无法保持其原始的最初的状态,有时候是罪犯故意掩盖和破坏,有时候是报案人无意的变动和破坏,还有一些是最先到达现场的派出所民警的无意识破坏,使得痕迹人员到达现场后勘查的现场与原始现场的情况出现误差或错误。当然也有可能是提取痕迹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强或者是工作的疏忽,这都可能导致犯罪工具痕迹提取率降低。
1.3 工具种类繁多,痕迹形态多种多样。
由于时代的进步发展,各类工具的品牌、型号越来越复杂;就简单的螺丝刀来举例,以前出现较多的是木柄中号螺丝刀,而现在五金商店销售的中号螺丝刀根据种类、材质、原料、用途不同就有几十甚至上百种。同时工具的功能性变化的很快。以前工具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现在有许多结构复杂、功能丰富的复合工具。这就使得犯罪工具痕迹的形态各异,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犯罪工具痕迹的提取和认定出现困难。
1.4 侦查与技术缺乏相互配合沟通。
长期以来侦查与技术人员之间缺少配合和交流。有时侦查员走访出现反映工具痕迹的线索,有时痕迹人员根据工具痕迹推断出作案工具可以给侦查提供线索,但由于相互部门之间配合沟通渠道单一贫乏,使得较好的破案条件最后由于刑侦与技术之间信息沟通滞后导致案件搁置。
2 对当前犯罪工具痕迹对策
2.1 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工具痕迹的作用。
首先要要切實转变对工具痕迹已经落后的陈旧观念。针对这一对策,刑侦技术部门可以采取专业培训的方法。一方面是加强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是对技术人员进行职业素养宣传,使其“在其位谋其职”,对每起案件的勘查都能细致认真,做到不遗漏不失误。
2.2 认真分析工具痕迹,抓好鉴定的各个环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刑侦技术部门应该积极的将计算机、激光技术、数字模拟技术等这些先进的技术应用到现场勘查上来,认真分析提取到的工具痕迹,得到尽可能多的破案线索,提高侦查破案的技术含量,增强侦查人员的信心。
2.3 强化刑侦合成作战意识。
当前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多打合成作战,就是要求多个部门协同合作、齐心协力进行侦查破案。公安机关刑侦各部门之间应该积极地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加强侦查和刑事技术的交流沟通,使侦破案件成为大家的一致目标。
3 结语
综上所述,工具痕迹在现实情况中具备非常鲜明的复杂性以及多变性,这要求我们的痕迹技术人员不断地发挥出主观性以及能动性,结合工具痕迹所具备的特征对仪器进行不间断的调整以及完善,以期获得更具有价值的研判案件线索。虽然刑事技术部门的犯罪工具痕迹提取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工具种类繁多、痕迹形态各异、侦查与技术缺乏配合、案犯就地取材、作案后销毁工具、现场勘察不细不全,工具痕迹提取有遗漏等多方面;但是只要将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切实落实到今后工作中去,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犯罪工具痕迹能在刑侦系统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言文,物证技术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
[2]李文,物证技术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1.
[3]傅晓海,李重阳.物证技术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41.
作者简介:
金鑫,女,江苏南京人,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刑事警察支队刑事技术大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痕迹检验工作。
谭健,男,湖北宜昌市人,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刑事警察支队刑事技术大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痕迹检验工作。
[关键词]公安 刑侦 工具痕迹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1-0294-01
在犯罪现场当中,工具痕迹属于比较常见的犯罪痕迹,它能够为警方进行案件侦破提供比较可靠的线索以及调查方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协助案件侦破。随着信息化建立的工具痕迹数字化数据库,还有信息识别技术应用于我国公安系统当中的开发和利用,在刑侦工作当中应用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范围不断地扩大。在不断增加的犯罪案件中,充分地借助工具痕迹检验这种技术,能够提升刑侦技术的检测能力,提升侦破案件的效率。工具痕迹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犯罪工具和遗留的印痕进行检验鉴定,为揭露和证实犯罪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的提高,公安机关痕迹专业工具痕迹提取率下降,提取后的利用率也有所下滑,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要了解工具痕迹的现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使工具痕迹发挥新的作用。
1 犯罪工具痕迹的现状
1.1案犯就地取材,作案后销毁工具。
一些嫌疑人在犯罪之前并没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很多时候他们往往是发现适合作案的环境临时起意进行犯罪行为,在这些犯罪情形下他们一般会选择就地取材在现场周围寻找作案工具进行犯罪行为,作案之后又快速销毁或抛弃作案工具。这种作案行为不仅使得痕迹工具难以寻找,即使有痕迹也难以准确的认定作案工具。
1.2 现场勘察不仔细,工具痕迹提取有遗漏。
犯罪现场在许多情况下都无法保持其原始的最初的状态,有时候是罪犯故意掩盖和破坏,有时候是报案人无意的变动和破坏,还有一些是最先到达现场的派出所民警的无意识破坏,使得痕迹人员到达现场后勘查的现场与原始现场的情况出现误差或错误。当然也有可能是提取痕迹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强或者是工作的疏忽,这都可能导致犯罪工具痕迹提取率降低。
1.3 工具种类繁多,痕迹形态多种多样。
由于时代的进步发展,各类工具的品牌、型号越来越复杂;就简单的螺丝刀来举例,以前出现较多的是木柄中号螺丝刀,而现在五金商店销售的中号螺丝刀根据种类、材质、原料、用途不同就有几十甚至上百种。同时工具的功能性变化的很快。以前工具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现在有许多结构复杂、功能丰富的复合工具。这就使得犯罪工具痕迹的形态各异,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犯罪工具痕迹的提取和认定出现困难。
1.4 侦查与技术缺乏相互配合沟通。
长期以来侦查与技术人员之间缺少配合和交流。有时侦查员走访出现反映工具痕迹的线索,有时痕迹人员根据工具痕迹推断出作案工具可以给侦查提供线索,但由于相互部门之间配合沟通渠道单一贫乏,使得较好的破案条件最后由于刑侦与技术之间信息沟通滞后导致案件搁置。
2 对当前犯罪工具痕迹对策
2.1 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工具痕迹的作用。
首先要要切實转变对工具痕迹已经落后的陈旧观念。针对这一对策,刑侦技术部门可以采取专业培训的方法。一方面是加强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是对技术人员进行职业素养宣传,使其“在其位谋其职”,对每起案件的勘查都能细致认真,做到不遗漏不失误。
2.2 认真分析工具痕迹,抓好鉴定的各个环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刑侦技术部门应该积极的将计算机、激光技术、数字模拟技术等这些先进的技术应用到现场勘查上来,认真分析提取到的工具痕迹,得到尽可能多的破案线索,提高侦查破案的技术含量,增强侦查人员的信心。
2.3 强化刑侦合成作战意识。
当前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多打合成作战,就是要求多个部门协同合作、齐心协力进行侦查破案。公安机关刑侦各部门之间应该积极地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加强侦查和刑事技术的交流沟通,使侦破案件成为大家的一致目标。
3 结语
综上所述,工具痕迹在现实情况中具备非常鲜明的复杂性以及多变性,这要求我们的痕迹技术人员不断地发挥出主观性以及能动性,结合工具痕迹所具备的特征对仪器进行不间断的调整以及完善,以期获得更具有价值的研判案件线索。虽然刑事技术部门的犯罪工具痕迹提取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工具种类繁多、痕迹形态各异、侦查与技术缺乏配合、案犯就地取材、作案后销毁工具、现场勘察不细不全,工具痕迹提取有遗漏等多方面;但是只要将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切实落实到今后工作中去,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犯罪工具痕迹能在刑侦系统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言文,物证技术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
[2]李文,物证技术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1.
[3]傅晓海,李重阳.物证技术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41.
作者简介:
金鑫,女,江苏南京人,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刑事警察支队刑事技术大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痕迹检验工作。
谭健,男,湖北宜昌市人,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刑事警察支队刑事技术大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痕迹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