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提升良好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音乐教师所面临和探讨的课题。下面就有效互动实践在音乐课堂中的作用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良好的教学开端需要师生共同创造
歌曲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在“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果老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逐渐使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这种模式下,即便学生会唱一首歌曲,因为不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内涵,唱起来也是枯燥无味的。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在歌曲教学中要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让学生在反复听赏的过程中受到歌曲情感的熏陶,通过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来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趣味性,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入手,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表现音乐。
二、学生的兴趣需要师生共同培养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能力的幼芽,只有在听赏歌曲的过程中,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艺术形象,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享受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新课标要求:音乐教育首先不是教授技能技巧,不是造就一个提琴演奏家、一位歌唱高手,而是要借着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艺术。
要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如在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时,我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听音乐进教室的做法,而是带领学生共同扎起彩绸,在欢快、热烈的秧歌音乐伴奏下,扭着秧歌进教室。
又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需要师生共同营造
1.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
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多数时间须融入学生中,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教师是导演,又是演员,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要以鼓励和激趣为主,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创设舞台。
如在音乐课上设计“小小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师生共同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或者提示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创编,将拍手动作换为跺脚、摇头、耸肩、扭腰等动作,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功感。
2.认真开展实效性音乐活动课。
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空间更大。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上器乐课时,教师除了讲课辅导外,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如需要配打击乐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设计相关的锣鼓点外,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演奏各种打击乐器,甚至与学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这种形式使课堂生机勃勃,氛围更加浓厚。所以,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学生的音乐情感、丰富的想象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情感化、审美化是音乐教学的主要标志,音乐教育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在音乐教学中,通過让学生完整地听赏歌曲,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因为纯粹学唱歌曲而产生的厌倦心理,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唱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持久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如有些民歌,是典型的探戈节奏与我国民族化的旋律相结合的乐曲。在教学时,可以先播放影片让学生欣赏,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往往会被优美动听的旋律感染而纷纷在下面轻轻地模仿、视唱。教师便可以不失时机地带领同学们分析曲子的特点以及演唱风格等,同学们积极地发言、大胆地讨论,很快就能够准确、生动地演唱歌曲了。
在教唱一首歌前,教师首先要深刻领会作品内涵,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可提问式地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或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
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发。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被动角色变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因此,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音乐课堂是学生向往已久的,带来的最佳教学效果更是不言而喻的。
一、良好的教学开端需要师生共同创造
歌曲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在“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果老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逐渐使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这种模式下,即便学生会唱一首歌曲,因为不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内涵,唱起来也是枯燥无味的。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在歌曲教学中要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让学生在反复听赏的过程中受到歌曲情感的熏陶,通过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来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趣味性,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入手,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表现音乐。
二、学生的兴趣需要师生共同培养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能力的幼芽,只有在听赏歌曲的过程中,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艺术形象,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享受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新课标要求:音乐教育首先不是教授技能技巧,不是造就一个提琴演奏家、一位歌唱高手,而是要借着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艺术。
要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如在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时,我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听音乐进教室的做法,而是带领学生共同扎起彩绸,在欢快、热烈的秧歌音乐伴奏下,扭着秧歌进教室。
又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需要师生共同营造
1.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
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多数时间须融入学生中,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教师是导演,又是演员,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要以鼓励和激趣为主,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创设舞台。
如在音乐课上设计“小小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师生共同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或者提示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创编,将拍手动作换为跺脚、摇头、耸肩、扭腰等动作,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功感。
2.认真开展实效性音乐活动课。
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空间更大。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上器乐课时,教师除了讲课辅导外,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如需要配打击乐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设计相关的锣鼓点外,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演奏各种打击乐器,甚至与学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这种形式使课堂生机勃勃,氛围更加浓厚。所以,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学生的音乐情感、丰富的想象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情感化、审美化是音乐教学的主要标志,音乐教育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在音乐教学中,通過让学生完整地听赏歌曲,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因为纯粹学唱歌曲而产生的厌倦心理,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唱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持久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如有些民歌,是典型的探戈节奏与我国民族化的旋律相结合的乐曲。在教学时,可以先播放影片让学生欣赏,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往往会被优美动听的旋律感染而纷纷在下面轻轻地模仿、视唱。教师便可以不失时机地带领同学们分析曲子的特点以及演唱风格等,同学们积极地发言、大胆地讨论,很快就能够准确、生动地演唱歌曲了。
在教唱一首歌前,教师首先要深刻领会作品内涵,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可提问式地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或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
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发。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被动角色变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因此,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音乐课堂是学生向往已久的,带来的最佳教学效果更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