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放性课堂的思考

来源 :教师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de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开放的,但是,怎么开放,为谁而开放,倒是值得探讨、深思的。目前,课堂的对外开放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同行听课,领导听课,教研员听课,家长听课。对于这些走进课堂的活动,似乎有一种观点占据了主流,那就是只要走进课堂,相互切磋,就一定会有收获。果真如此吗?这决不可一概而论。
   就同行听课而言,本来是一个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见贤思齐,然而我发现能有真正的意见和建议的,已经是寥寥无几了。诚然,老师们精心准备一节课,希望能得到同行的认可甚至赞扬,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一味地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说几句无伤大雅的话,恐怕于事无补。成功之处,争相说,不足之处绕着走,或避重就轻,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或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如果不是真正相处得很好的同事之间,恐怕很难听到真诚的批评了。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而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不可能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已经是登峰造极,毫无瑕疵,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敞开心扉,坦诚交流,积极对话,产生碰撞。如果顾及面子,说一些可说可不说的话,那这样的探讨有何意义呢?。
   领导听课也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坦率地说,学校的领导一般都是在教育教学上有了一定的造诣之后才得以走上领导岗位的,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在某些学科上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在领导岗位上时间一长,更利于对教育教学宏观把握,所谓见多识广,对一线老师的指导自然是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注意一些现象,比如,有些领导的见识往往也局限于自己曾经任教的学科,有些领导担任官职时间比较长,在管理学上可以有自己的建树,但远离了教学一线,对于一些学科教学的前沿态势也不甚了解,甚至会落伍于普通教师等等,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深入课堂去指导、点评,似乎有些不妥。更不用说,一些领导本身就不想听课,有时不过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得不去听课,听完了事,没有下文,没有指导,没有点评。即使点评,也是隔靴搔痒,不着边际,说着永远正确的废话。也许他们知道,如果不注意,说不准还会闹出笑话而贻笑大方。要注意的是,领导听课,可以就一些课堂教学的共性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听课后可组织一起听课的教师们讨论研究,也可由领导本人与教师交换意见:
   (1)教学设计实现的怎样。
   (2)设计上总体讲好不好,还有哪些不足,对此听课者要拿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评课应以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据,应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防止就事论事;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问题,做到客观全面。听课后交换意见应及时,态度要诚恳,应民主平等,使与会者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应引导大家抓住中心,深入讨论,使大家通过评议都受到启发,提高认识。
   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家长听课了。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展一些类似于“随堂听课”活动,目的是出于家校共建。出发点当然不错,但是,家长们似乎并不领情,每次学校安排这样的活动,家长并不热心,有的借故推辞,有的分身乏术,来的家长总是屈指可数,不得已,有时学校只好让班主任强行规定,一个班级必须有多少家长来到学校听课,总让人有种强卖强买的感觉。我想,作为学校如果是真正为了让家长了解学校,以及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其方式方法很多,沟通的渠道也不拘一格,开展这样的活动就应该考虑家长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时间,为家长服务,不一定要局限于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才能进行。或许,这样考虑家长就不会过于冷漠了。我曾随机了解了几位同学,为什么他们的家长不来,回答几乎是“家长没时间或者听不懂”。听课本来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事情,并非人人都可以坐在教室里听,也许知识可以懂,但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训练思维、情感熏陶等过程就不是普通家长所能理解的。在懵懵懂懂中,想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实在勉为其难,有时还会闹出笑话。
   再退一步讲,即使家长听得懂,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敢对老师指手画脚吗?在学校里,老师虽然没有多少话语权,但是在学生面前那是具有绝对的话语霸权。倘若由于家长的不中听的语言,使得老师的利益受损,他们不担心自己孩子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吗?所以,为孩子的生存计,还是少说为妙,或者是灶王爷升天“专挑好话说”,这里面的利害关系谁都明白。还有的孩子本来在学校里的成绩或表现就不怎么好,家长平日就惟恐老师找上门告状,接到老师的电话尚且战战兢兢,现在到学校听课,岂不是自找没趣?有的家长即使来听课,听完也就溜之大吉,匆匆而来,也匆匆而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们担心老师“表演”完自己的公开课后,再把孩子的种种不是前帐后帐一齐算,这怎不令家长望而生畏呢。
   教育既是一门艺术,教育更是一门科学。打开教室的门,让更多的人走进教室,是基于一种教育教学的开放理念的做法,我们丝毫不怀疑其良好的出发点。 听课当然可以,但千万不要“媚俗化”。每一个老师都要有勇气大胆宣称:我的课堂我做主!
  
其他文献
美是人的本质的根本标志之一,也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柏拉图提倡,要从小“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从而使人的“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美育是语文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它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由教师施教和学生受教来有目的地传递知识经验,其根职能使育人、化人、使人成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熟悉《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以美得角度去体验,感悟所学课
期刊
【摘要】一个人的性格对于自身发展乃至整个社会都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性格内向者,在日常生活学习及工作中更是备受影响,由性格障碍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分析了性格内向的形成原因及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   【关键词】性格内; 接纳 ;放大优点;提供岗位 ;多样评比 ;共同发展  从教多年来,不管那个班级,都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和别人交流,上课时候经常低着头一言不发。平时,他们除了和
期刊
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幼儿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生活习惯相对容易些,同时,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小班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小班幼儿养成良好习惯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用拟人的方法引起幼儿兴趣   幼儿的思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由于受故事角色
期刊
走进我的课堂,您会看到学生们无拘无束的发言,他们敢于反驳同学,甚至老师的错误看法,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我想这就是新课程教育实践的成果。更重要的一点,我会很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并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并会对他们的发言做出鼓励、肯定、建议性的评价。   推进各项教育教学流程,使我更加感到:在倾听中,学生是可以学会尊重,而这正是做人的基本准则:长期的倾听养成,使学生的听力达到很高的一步。学生会逐渐敏
期刊
【摘要】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口算能力的提高需要让学生在练习当中不断体会口算技巧,让口算过程逐渐简化,推理过程逐渐简缩,逐渐形成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口算速度。   【关键词】提高;学生;口算;策略  口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石,所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十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全体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看作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2010年的冬季,我有幸到长春希望高中参观,林校长倡导的“小先生制”授课模式深深地吸引了我。学习归来,我深入学习了相关的教学理论,并尝试着在二年级历史学科进行试点。   【关键词】“小先生制”授课;课堂分四步;开发智力 ;打造有生命的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中,挖掘数学科学美,诱发学习兴趣,以兴趣带学生走进数学;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争论问题,展开思维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疑难;还原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做”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摸得着”,没有畏惧感。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已成为全民教育的一个主体,《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给予了突破性的体现,课程改革正朝着更加有利于全
期刊
【摘要】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发挥教师自身才智所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并最终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拓展授课内容的外延;一池春水;受益匪浅 ;“面”动的成效  今天,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全国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会的教学改革公开课,观后受益匪浅。下面,就如何构建有效课堂,结合观看公开课的感受,
期刊
【摘要】丰富学生的词汇。让学生在反复的听,说和纠错的过程中,在感知事物的形象,人物的动作中,建立鲜明的表象。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从审题入手,运用发散思维,让学生再现头脑中的表象,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学生再把头脑中的这些表象进行整理,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从而轻松作文。   【关键词】表象;发散思维;审题;写作  身居小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最头疼的就是学生的作文。一是学生半天动不了笔,不知从
期刊
教材内容:教科书第48页例题、“试一试”、“想一想”和第49页“想想做做”。  内容简析:本单元内容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学生对实际生活里的原型比较熟悉,容易发现相应的规律,因而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有利于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  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