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理智的病人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着刚打印出来的几张B超片子和报告,我心里有点忐忑不安。倒不是因为自己的子宫肌瘤增大了,而是我知道又给医生出了个难题,此时我已经住进北大医院的妇科,准备第二天用宫腔镜手术剔除肌瘤。
  第二天一早,我在医生办公室堵住了周大夫,前一天我没见到他。在做术前检查时,住院医生认为肌瘤的位置和大小都不是很适合用宫腔镜做,她们和我谈话,还有都是按照用腹腔镜或是开腹手术做的准备。我的手术排在午后,我得再找他确认一下。
  周大夫从病历中拿出我那3张新做出来的B超结果看着,他说比原来大了(门诊时我带去的一张B超是外院做的,上面显示肌瘤是2.8×3厘米)。宫腔镜能剔除的肌瘤最大不超过5厘米,而我的是4 。“我是做好再用宫腔镜做第二次准备的,手术中间不行您就改用腹腔镜,或是开刀”。好像生怕他改变决定,我忙不迭的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好,那咱们就试试”。他说出的这句话,让我大松了一口气。
  因为子宫肌瘤引起了贫血,每次大量的月经影响到了我的生活和工作。到2006年初,我竟持续发低烧,浑身没有力气。我先去的是中医医院,那里的中医大夫也认为我这样的情况需要选择手术。于是在医生的建议下,我拿着一张还是2005年夏季在一家大医院做体检时拍的B超小片子,到单位附近的一家大医院找到了一位专家就诊。我用自己那可怜的一点医学知识问大夫:能不能微创,也就是用腔镜做。并不是惧怕手术,前些年阑尾炎手术已经在肚子上留下了“一刀”,我不想因为这点“小病”又来一刀。母亲20年前也是因为同样的病开刀,难道如今科学的昌明我就享受不到?其实那时我说的还只是腹腔镜,因为当时我还搞不清宫腔镜也能切除子宫肌瘤,只是多年前因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用它做过一次检查治疗。
  专家看了B超片子,为我做了检查后说,只有开腹手术。因为肌瘤长的位置如果用腔镜视野不好,切不干净,并开出了住院单。不甘心的我没有马上去住院,几天后又找到了北大医院,慕名咨询这家医院的妇科专家周应芳,听人介绍他擅长腔镜方面的手术治疗。
  还是带着那张半年多前做的B超检查小片子,在4月初的一天下午,我来到周医生的诊室。他看过片子后,肯定的说可以用官腔镜做。但同时他也实事求是的告诉我,因为位置的关系,也可能一次切不干净,但还可以再做第2次。另外用腹腔镜完全可以切干净,创伤要比宫腔镜大。他还向我解释因为医保政策问题,现在做腹腔镜医院是赔钱的。接着他又为我介绍了北京做宫腔镜最资深的专家,以及她的学生。建议我也让她们看一下,并说“她们如果不做你还来找我”。
  听了他的话我顿时“心明眼亮”,甚至还吊起了我的“胃口”,本想做腹腔镜,用肚子上的几个小孔来替换一刀,现在想若用了宫腔镜,岂不是一点不破皮,而且住院时间短。我也分别问了宫腔镜和腹腔镜的价格,宫腔镜费用低能报销自不必考虑。腹腔镜即使医保不报销自己也还能承受,谁让我要“微创”,并且少耽误时间呢。
  我是在手术前一天下午,也就是住院的第一天签的字。我分别在两张纸上写下自己名字时也不轻松。尽管入院时周大夫答应采取宫腔镜的手术方式,但随后最新的B超检查结果和医生所做手术前的准备,一时间令我心里也没了底。我知道每个人具体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都有所不同,手术中有可能出现各种情况。手术知情同意书上讲子宫大出血时要输血,或是切除子宫,看着这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还有手术中间可能要改变手术方式,对医生来说可能这样操作过,可对我却是头一遭。我问医生,可不可以我自己备血,医生说来不及了,需要提前一周的时间。而邻床的病友在做完腹腔镜手术后“气”在身体里串,她没有用止痛泵,一直在呻吟,不免也影响到了我的情绪。上午还用带来的笔记本电脑上网工作,中午还跑到医院外购物吃东西的我,此时一下子全没了心情,连同事发来的短信问候都是硬着头皮敷衍的回复。晚上我看着听着亚当斯的MTV来排遣自己的“郁闷”,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对不对,最后想明白了:我争取了,剩下的一切就是顺其自然了。
  我的运气不错。2006年的4月29日下午l时许,我自己走进了手术室。先前问过做麻醉医生的同学,她说一般做宫腔镜只要静脉麻醉就行,同病房的病友也说宫腔镜手术后的病人做着轮椅就回来了。我却是又要签字,做腰部以下麻醉。我清楚这是为了一旦宫腔镜做不了,改变手术方式而准备的。手术中头脑清醒的我听到医生的对话:“好,再切点,漂亮”。宫腔镜手术要控制在1个小时内,否则容易出危险。我的手术做了50多分钟,切下了50克——几乎和子宫等重的肌瘤。
  最后周大夫告诉我,肌瘤的五分之四都被剔除,不用再做第2次了。“五一”长假过后,我就正常上班了。这次手术后我的症状明显改善,自然血色素也恢复了正常。
  现在想来也许还有和我一样病情的患者,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没有选择腔镜手术,而接受了开腹手术,当然最终治疗肯定是有效的,但创伤不免有点大。因此,有点就医体会和大家分享。
  专家并不是包打天下,一定是在某领域有所擅长,如果不是急症。病情允许择期手术时,可多选择几家医院,向其他专家咨询。
  到另一家医院一定要再做检查。不要认为检查多收费。一个病情会发展。另外医院之间的检查结果彼此可以验证。
  可以先上网检索查询一下有关自己所患疾病的防治知识和信息。或是和其他有同样疾病的病友多交流一下。事先做些“功课”很有必要。人常说久病成医。平时要自己观察并记录自己身体的感觉。把每次就医诊断检查的结果保存好。一并带给医生。一般医生门诊时都时间紧,因此患者就医前要考虑一下。简明扼要的叙述清楚自己的病情。
  一旦选定了医生。就要信任他。尊重他,主动和医生配合。因为你的生命交给了他。而医生的出发点肯定都是要把病人治好,这不仅是对病人负责,也直接关系到医生自己的声誉。
其他文献
墨旱莲,早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名声大振。  相传唐代有一个叫刘简的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位采药老人,老人对他说:“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但长寿还是可望的。”随后便赠予他一株墨旱莲,说:“别以为只有高山上的灵芝才是珍贵的药草,这水边上长的也是珍贵的药草,我就是常食这种草药,今年100岁了,还耳聪目明,发如青丝。”刘简回家后便遵照老人的吩咐去种植、食用,果然他也活了100多岁,而且眼不花、耳不聋,更重要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了许多讴歌党的光荣历史、颂扬人民军队光辉业绩的优秀文艺作品,这些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经久不衰、鼓舞人心,已成为进行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入挖掘红色经典背后的英雄故事,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新时代的豪情壮志,本刊从本期起推出《红色经典与党史故事》专栏,我们希望广大读者在欣赏到本刊精彩故事的同时,也给我们
柳太后与黄芪“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诗,诗中的“王孙”是中药黄芪的别名。黄芪称为“王孙”,见于甄权的《药性论》,转载于明朝药物学家所著的《本草纲目》,黄芪,旧作“耆”,长也,被李时珍称为“补药之长”。黄芪味甘、微温,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作用。  据《旧唐书·方技传》记载,唐朝许胤宗在南陈新蔡王手下做官时,柳太后突然患脑卒中说不
慢性盆腔疼痛相对于急性盆腔疼痛而言,是长时间折磨女性的慢性疾病之一。  很多患慢性盆腔疼痛的女性,往往不知道如何向医生陈述自己的疾病,从而导致医生无法准确判断病情。在此,建议患慢性盆腔疼痛的女性从以下几点陈述自己的疾病过程。  第一,疼痛开始于何时。是否伴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腹泻等症状。  第二,疼痛是否有变化。长时间的疼痛,是否一直不变,还是随什么而变化,如饮食、大便、时辰等。简单地说,是
一年前,妻妹不知从哪掐来枝幼小的花朵,只见它的叶子向下卷曲,枝头也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已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了。说实话,起初谁也没拿它当回事,妻也是随手将它插入一个小小的花盆里,只是相隔几天,她在给别的花浇水时,才顺便给它也浇一下水,然后就不再管它了。在妻莳弄的几十盆花当中,谁也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  然而,没过几天我就发现,这棵原本貌不出众,孱弱无华的花苗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那卷曲的叶子不知啥时舒展
我这个人一点都不严肃,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我严肃呢?第一,我这个人不太善于跟生人打交道,如果没有工作内容,我会一句话都不说;第二,我平时不喜欢去参加吃饭、喝酒聚会什么的,这些社交的场合、活动我都不会参加,我站在那儿很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话好。——陈道明    在《唐山大地震》里,陈道明演了一个完美的父亲:收养了从地震现场死尸堆里被雨淋醒的方登,在她成长的岁月里,对她充满了爱心、耐心和温存。很意外的是,
年岁渐长,视力愈差。家里有现成的针线包,却不想打开,因为打开也是白搭,大眼对小眼,就是穿不上针啦。要用针线了,就去楼下的裁缝店,请眼神明亮的小徒弟给我穿一根专用线。  机灵玲珑的小徒弟善解人意:阿姨,要不要把线留长一些,这样可以多用几次。  不要。线留长了,不利索,不好用。我制止。  懒人用长线。每每这时,就想起这句话。这句话是我娘在世时常常挂在嘴边的。显然,我娘不赞成用长线。  幼时,老是被娘呼
许多青年男女早早地对性失去了激情,其中女性性冷淡者更多。女性性冷淡,一部分因工作压力大造成,还有不少是因生育之后生活重心向孩子转移以及分娩之后雌激素下降等心理、生理诸多原因造成的。  产后情感转移的患者众多  女性性功能障碍,通常与妇科疾病或滥用某些药物密切相关。另外,女性分娩以后,在家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一个妻子变成一个母亲,无论精神上、体力上都消耗甚多。比如要给小孩哺乳,哄小孩睡觉,有时半夜
企业是食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政府要强化监管,市民也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同时,新闻媒体要加强监督。    2006年,当福寿螺、红心蛋、毒猪油、瘦肉精、多宝鱼等等名词因食品安全事件而流行,人们头脑中的一个问号也越来越大---到底现在还能吃什么?!  刚刚结束的上海市人大、政协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同样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所关注,成为2007年两会上的一大焦点和热点。    过度免疫的误区    "我是
同学送了我一盒茶叶,太平猴魁。我不大懂茶,对喝茶既不讲究也无规律,因此,一盒茶叶放在办公室好久,也只是在偶尔才撮上些许,稍微改变一下白开水的味道。  尽管是外行,但也早已听说太平猴魁是名茶,猴魁的味道确实别具一格,含一口在嘴里,齿颊间有股淡淡的清香,若有若无。  上好的猴魁叶片薄似蜻蜓的羽翼,三根手指轻轻地撮上一些,总不敢太过用力,怕一个偶然的疏忽弄伤了那娇柔的叶片。尽管在办公室用茶没那么多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