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是“失败”的投资?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33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后,一则旧闻在网上再度引起热议:一女孩考上本科,家里不缺钱,父亲却不让她上。父亲算账后得出:读大学四年学费加生活费8万;打工,四年至少赚8万;进出间就是16万。关键是,若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找个每月两三千元的工作,又要四五年才能赚回这16万。所以该父亲说,读大学是“失败的投资”。但在女儿看来,只有读大学,才能让她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父女俩的分歧,反映了当下社会对上大学的看法。
  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读大学有无价值的问题。读大学的“失败投资论”,到底对不对?
  “用一麻袋的钱去读大学,换来一麻袋的书,读完一麻袋的书,却买不起一条麻袋。”这话言过其实了。这种新的“读书无用论”,依然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观念的异化。
  解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曾是一整代人接受的教育观念。你以为,只要能拿出漂亮的成绩单,就是一个成功的人,你便可以心安理得地不会做家务,不会与人交往,不问世事。可当你走进社会才发现,你不可能永远是第一名,这世界上还有太多与学习无关的事,那些事如此重要,而你却一无所知,结果你便连“一条麻袋”也都买不起。
  读大学,当然算是一种投资,但单纯依靠理论上的金钱成本计算得到“四五年才能让读大学的花费回本”的观点,实质上是一种狭隘的“短线投资回报观”。
  解读:读书,是为了确立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可见其具有很强的功利目的。应试教育下,为了生存,带着功利的目的读书上学,似乎愈演愈烈:凡是不能获得现实利益的书一概不读,凡是利于攫取功名利禄的书则是不加选择,胡乱读之,“短线投资回报观”由此可见。
  “失败投资论”之所以被热议,还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当前的生存压力。长期以来,“大学生过剩”、就业难与“技工严重缺乏、企业招工难”共生并存,也是造成一些人用“短线投资”的眼光来看待读大学没有用的原因。
  解读:“短线投资”的眼光,实际上投射的是这代人职场人生中的诸多困扰,而困扰的背后,深藏着社会发展的积弊和缺陷。靠丢弃理想去迎合现实不是办法,我们应该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这个社会将趋向于美好,每个人在发展的大潮中,都有用武之地。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共出现过三次“读书无用论”的思潮:第一次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那时广大青年的口号是“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语,不学ABC,照样干革命”;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初期,那时人们的口头禅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第三次是近几年,每年高考过后,“读书无用论”必定又一次成为热议话题!
  成功与否跟情商有关系,成功不成功跟读书多少没关系。读书像汽车加油,得知道去哪里,装得太多就成了油罐车。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太会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
  ——著名企业家马云曾抛出的“读书无用论”
  〉〉〉背景衔接
  读书不是马云强项。从小,马云功课就不好,数学考过1分。只有英语特别好。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数学31分。高考数学第一次考了1分。高考失败后,马云做起踩三轮车的工作。1984年马云几番辛苦考入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是专科分数,离本科差5分,但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幸运地上了本科。毕业后,马云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并显示出惊人的商业天赋,最终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
  必须指出的是:相对于更多白手起家的草根商人,马云算读过书的。另外,他创业的年代正好是“造导弹的渴望卖茶叶蛋”的市场经济发育初期。
  马云以惨淡的读书经历创造了非凡的商业成就,这是极端个案,他的成功像辍学的乔布斯、比尔盖茨一样不可复制。而且在全球成功企业家里,更多的是像GE前传奇CEO韦尔奇博士那样的高学历人才。
  〉〉〉言论点拨
  在今天的信息化年代,商业社会知识化、技能化已是大势所趋。只是,一个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是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性——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人格的公民。与其说成功人士马云的“读书无用论”是一盏点亮年轻人成功路上的“明灯”,不如说是再次为这个人文素养缺失的时代敲响警钟——如此尖利,如此令人胆战!
  在美国,人们应接受高等教育,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尽管这种共识也遭到过冲击——100多年前,人们嘲笑当时学院教育的刻板;经济危机时,就业压力让人们对大学的期待有所调整——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从来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
  人们对学院的抨击,不在于它曾经的辉煌,而在于当下的落伍。如今,喜欢旧式教育的学生和教师越来越少。在饱受批评的同时,学院开始了转型、升级。更为实用的课程,包括农业、机械、工程、商业、新闻、教育等开始出现在课堂上。大学不再被认为是与世隔绝、脱离实际生活的地方,不再是大量出产书呆子的地方,而是培养了解真实生活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人的地方。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大学毕业证书越来越被看作是进入报酬优厚、受人尊敬的职业的许可证。
  〉〉〉名家评析
  现在,中国没有像国外的大学一样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在病榻上向国家领导人进言
  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国内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如果不重视学风建设,中国科技至少倒退20年。
  ——数学大师、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成桐
  靠什么逆转“大学无用论”
  大学·提高办学质量,提高教育回报率
  在健康的教育环境中,意味着学生的教育选择多元、成才选择多元,但在我国当下,不选择上大学其实充满无奈情绪,这就需要大学提高办学质量,提高教育回报率。如果大学办学质量低、教育回报低,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学生选择放弃高等教育,并产生放弃高中教育、初中教育的连锁反应。   思考启示录: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社会现在面临着许多过去不曾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因此,无论任何人,无论任何事,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和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危机感。
  文题方向:与时俱进 / 时不待我
  别把读大学简化为一场必须变现的商业买卖,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人民微评
  {立意地标:实用·学以致用}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金融专业的何叶丹,大一便想到了要自己进行创业,大三下学期开始运用所学的金融知识帮父母运营农场。毕业后何叶丹更是全身心投入,通过实践和自我的创新推销,2013年农场营业额已达上千万元,2014年她又在淘宝上开了网店,计划着将产品推广到更多的地方。如今在杭州富阳,何叶丹的农场已成“明星农场”,她说,这都归功于在大学学得扎实。
  延伸话题:学以致用、学识扎实
  微点评:一个没有学历的人也可以运营农场,但“明星农场”,却需要在大学期间所收获的系统的思维训练,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丰富理论,才能够实现。
  {立意地标:素养·学优才赡}
  2014年《职来职往》天津大学专场,“极客”王超越,大学中可以自制闹钟、CD机和飞行器。面对节目中的十八位达人和台下观众,他临场不乱,解释相关术语和现场演示飞行器。带伤上场的王超越在引发达人间关于创新实验造成身体伤害是否值得的争论时,在现场给出了答案:“任何行业都存在危险,但每个人找到他心有所属的行业,为社会做了应尽的责任,自己也乐在其中,那么就是值得的。”王超越的超强动手能力和变通能力,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延伸话题:临场不乱、遇事冷静、思考独立
  微点评: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还有其更高的价值:修炼接受一切的勇气,拥有解决一切的魄力,以及培养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我们不是一个功利的教育模式,我们不是为了找工作、拿学位而来到深泉的。我也想给那些想申请深泉学院的学生们提个醒,想来深泉,你就必须做你自己。这听起来虽然有些老土,但是真的很重要。
  ——美国深泉学院
  《大学:必须做你自己》
  在大学,与其冒着走弯路走错路的危险,花时间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里摸爬滚打,倒不如把时间用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因为擅长,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年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话真响亮。这话有没有道理?有。不过我还是想唆一句,如果无心向学,有大师又怎样?现在的大学,哪所没有大楼?哪所没有“大师”?可对有些人来说,那恰恰不是大学。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让你心动的地方,就叫大学?
  —— 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侯德云
  《大学:一个让你心动的地方》
  杨昌友、李海磊、张君成这些保安,他们在清华、北大学英语,读大学,考文凭,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名言。可见,文凭与命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那个让他们心动的地方,就叫大学。比如,一家旧书店,一本书,一个码头。
  读大学的价值也许在,能认识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朋友,能分辨哪些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交往,能集中解决很多困惑,从而形成自己的原则,开始学会拒绝。读大学的价值也在于你明白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人,你开始有靠近的动力。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著名媒体人 刘同
  《大学:一次人文精神的陶冶》
  我们接受大学教育,不仅是一次大规模系统的知识接受,在此期间,我们也完善了人格,明了了生命的意义,知道了存在于社会的意义。我们的能力越大,我们的责任也就越大。缺少了这些精神内涵,我们的躯壳必定行走不了多远。
  学大学之学,通大成之道
  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总裁兼校长 胡 敏
  读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某女大学生赴一家英国公司面试,面试官给每人发了一张纸,只有一道简单的题目:每年英国买几个高尔夫球?无其他提示,需在40分钟内完成。
  这道无厘头的考题,叫女大学生顿时傻眼。可既来之,虽求不出答案,但总可以说说自己的解答思路吧。于是她开始在纸上写下:球的数目与市场需求有关,市场需求与人口有关,假设最有可能打高尔夫球的人在50岁至45岁之间,再假设有多少人打,他们多久打一次,需要用多少球……为使数据精确,女大学生还添加了如何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阐述完后便提交了答卷。两周后,女大学生收到了该公司的录用通知。
  其实,大学所学,并不只是储存于大脑记忆库里的书本知识、固定答案,更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近日,网络上流行一种“口袋技能”的说法,顾名思义,即无论身处哪门行业、哪个岗位,都能随时拿出来用的技能,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许多用人单位并不强求人才的专业对口,而更看重的是口袋技能。在我看来,上大学接受教育应更注重对自我素质和技能的培养。这里的学生素质指的就是良好的品性,正直、诚实的为人处世之道;而技能,一是指专业知识与技能,二是指做任何工作所需要的通用技能,如语言沟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德才兼备。
  我们通常说一个人具备某种能力往往是因其“显性”特征。比如,你学会计可能别人会认为你具备相应的会计知识、专业基础,而你参加一个文学社团可能别人会认为你具备一定的文字写作功底。除此以外,还有一种“隐性”能力,其实是更重要却通常容易被忽略的。比如学会计的人工作上会比较精细,对数字的处理能力比较强;而参加过文学社团的人,可能他具备文字上的严谨性,处理问题比较有条理,同时具有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这些能力一旦养成,将陪伴我们一生,而成功真正的后劲往往在于这些“隐性”的能力。
  大学,是每个人塑造良好品性的关键时期。大学之学,不在于学什么专业,做什么事,而在于我们怎样去做。专业的学科知识可能被遗忘、被折旧,大学的真正所学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社会实践的参与、课外知识的涉猎,从而获取一种思维方式和沟通与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并在这些能力的培养中培养良好的自我素质。这种能力和自我素质的塑造,才是大学在受教育之后剩下的东西,而这剩下的东西,才是你未来安身立命的真正资本!
  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门与路。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其他文献
石炭纪(时间间隔大约为80m.y.)世界性生物地层地理分布的变化与冈瓦纳和欧美两个主要克拉通联结一起形成一个南北向的陆块环境相一致。后来,到早二叠世,西西伯利亚(安加拉古
一、前言 现代日语中有很多助动词,其中的异同对于学习日语的外国人来说是难以区别的,如果不是研究日语的,就连日本人也很难准确地说明。但对于学习日语的人来说有必要把它
管理会计的起源,一般研究认为是20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及管理学的产物。20世纪初,随着西方工业革命成功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及
许多英汉语文词典不加区分地把dwarf与midget都译作“矮子(矮人)”或“侏儒”1、2、3,那是因为这两个词在一些原语词典中就没有严格区分。例如,H.Wyld在其主编的《英语通用词典》中就用dwarf注释midget;1
小建是我“心灵港湾”的听众,第一次写信给我是他升入市重点高中以后的第三个月。信里他说自己很痛苦,看过病,也服过医生给开的药物,可效果并不明显,他想得到“心灵港湾”的
如影随形是生活中影子现象的真实写照.投影的概念是在影子的基础上进行一般化、抽象化而形成的.对于投影问题,由于接触较少,有些同学无所适从.下面结合例子介绍这类问题的常
为了绘制Brittany南部(法国西部)的Guerande 浅色花岗岩同构造期岩浆构造图,采用了以下的综合方法:一方面,进行广泛的野外调查工作和室内镜下观察;另一方面,开展详细的磁性组
一位女青年来到心理咨询室,指名要找我谈谈,我接待了她。 这位女青年自称已32岁,中等身材,相貌尚好,举止端庄,态度文静,显得很有教养。然而,她的微笑中带有几分忧郁。她向我
坦率地说,本人并不赞成离异夫妻的破镜重圆,而人们对已离异者或将离异者的轮番劝解、热心说教乃至强行逼和的种种方式方法,本人亦觉值得商榷。在我看来,世上万事的发生都有
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煤成油资料的基础上,对煤系地层含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煤系地层中的暗色泥岩及煤层本身均具有油气生成能力,煤层中液态烃的生成与煤层的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