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所起到的影响以及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对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企业;大数据;信息化建设
引言
大数据,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无法使用常规工具进行捕捉、处理的,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进行处理的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力以及流程优化能力的多样性 、海量的且增长率高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实时抓取和分析挖掘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数据来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达到防范或规避企业运行中的各种风险、推动企业发展的效果。
1.大数据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大数据技术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企业信息管理流程。以往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对于部分数据的收集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数据收集狭窄,无法全面有效反映企业经营情况。而大数据技术能够在在保证数据收集的全面性的同时由系统对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和处理,并输出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2)提高企业信息管理工作效率。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内的各种信息、数据变得更加繁杂,数据量和数据类型大大增加,这对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将各种传统的信息、报表等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在云端,从而大大降低了数据在获取、储存、移动等环节上产生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数据处理速度大大提高。(3)增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对各种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效率大大提高,基本实现了对数据的实时处理,从而使管理者能够更好的掌握企业发展全局,能够帮助企业有效的预测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分析,增强使企业辨识、规避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2.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2.1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
目前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大数据等技术的概念、应用等方面的理解较为片面,不利于这些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推广和应用。此外,部分企业由于更加注重主营业务方面的发展,认为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技术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因此在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方面的投入、学习和应用相对较少,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数据查询和处理等方面。
2.2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落后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对于相关的基础设施、硬件设备、运行环境等有着一定的要求。然而由于部分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和影响认识不足,导致信息化基础建设较为落后。例如,硬件设施建设落后,设备更新、维护工作落实不到位,无法保障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软件引进困难,部分企业所使用系统存在着数据处理效率不高、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等问题;缺乏完善的信息化建设的制度、缺乏高素质的信息化人员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2.3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技术应用不足
当前部分企业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上无法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大数据相关系统、软件的开发、更新速度缓慢,技术推广存在滞后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低;数据库的信息量不够完整和充足;数据整合和挖掘能力较差,无法对异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分析结构的客观性、准确性较差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大数据技术的实际应用难以得到预想的效果。
3.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完善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
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要想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首先就要提高对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信息化建设,并为信息化基础建设不断给予物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其次,企业要积极吸取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转变发展理念,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条件。第三,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机制,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数据中心等,并不断的进行优化升级,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力。第四,企业还要建立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保障体系,对设备、技术服务的提供商进行考察审核,做好企业机密数据的加密存储和备份,加强对信息安全风险问题的防范。最后,企业要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储备,积极引进具有较高信息技术水平人才,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队伍。
3.2拓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
首先,企业要进一步拓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技术体系,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的全面覆盖。例如,在现有的信息化平台上建立数据集市,并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全面性,通过对数据的实时、集中处理保障企业相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其次,企业要制定出较为系统的大数据技术发展规范,提高企业内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的规范性,例如,制定企业大数据技术语言编辑规则、流程图、编码规则等方面的方法库、建设标准等。第三,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大数据技术的综合性、全面性,扩大其应用范围,实现对企业全部数据的动态化收集和分析。最后,企业要加强大数据技术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支持、参考作用,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企业内各子系统的数据整合和共享,提高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风险监控和预警能力,保障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完善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拓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等,从而使其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岩.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策略探讨[J]. 智能城市, 2016(5):297-297..
[2]万超. 大数据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挑战和对策分析[J]. 信息系统工程, 2016(12):109-109.
[3]彭宇. 浅析大数据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挑战和对策[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8(9):103-104.
作者简介:宗亚男(1986—),女,汉族,河北,本科,神华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大数据分析。
关键词:企业;大数据;信息化建设
引言
大数据,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无法使用常规工具进行捕捉、处理的,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进行处理的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力以及流程优化能力的多样性 、海量的且增长率高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实时抓取和分析挖掘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数据来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达到防范或规避企业运行中的各种风险、推动企业发展的效果。
1.大数据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大数据技术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企业信息管理流程。以往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对于部分数据的收集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数据收集狭窄,无法全面有效反映企业经营情况。而大数据技术能够在在保证数据收集的全面性的同时由系统对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和处理,并输出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2)提高企业信息管理工作效率。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内的各种信息、数据变得更加繁杂,数据量和数据类型大大增加,这对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将各种传统的信息、报表等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在云端,从而大大降低了数据在获取、储存、移动等环节上产生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数据处理速度大大提高。(3)增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对各种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效率大大提高,基本实现了对数据的实时处理,从而使管理者能够更好的掌握企业发展全局,能够帮助企业有效的预测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分析,增强使企业辨识、规避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2.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2.1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
目前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大数据等技术的概念、应用等方面的理解较为片面,不利于这些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推广和应用。此外,部分企业由于更加注重主营业务方面的发展,认为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技术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因此在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方面的投入、学习和应用相对较少,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数据查询和处理等方面。
2.2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落后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对于相关的基础设施、硬件设备、运行环境等有着一定的要求。然而由于部分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和影响认识不足,导致信息化基础建设较为落后。例如,硬件设施建设落后,设备更新、维护工作落实不到位,无法保障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软件引进困难,部分企业所使用系统存在着数据处理效率不高、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等问题;缺乏完善的信息化建设的制度、缺乏高素质的信息化人员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2.3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技术应用不足
当前部分企业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上无法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大数据相关系统、软件的开发、更新速度缓慢,技术推广存在滞后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低;数据库的信息量不够完整和充足;数据整合和挖掘能力较差,无法对异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分析结构的客观性、准确性较差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大数据技术的实际应用难以得到预想的效果。
3.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完善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
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要想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首先就要提高对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信息化建设,并为信息化基础建设不断给予物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其次,企业要积极吸取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转变发展理念,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条件。第三,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机制,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数据中心等,并不断的进行优化升级,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力。第四,企业还要建立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保障体系,对设备、技术服务的提供商进行考察审核,做好企业机密数据的加密存储和备份,加强对信息安全风险问题的防范。最后,企业要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储备,积极引进具有较高信息技术水平人才,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队伍。
3.2拓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
首先,企业要进一步拓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技术体系,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的全面覆盖。例如,在现有的信息化平台上建立数据集市,并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全面性,通过对数据的实时、集中处理保障企业相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其次,企业要制定出较为系统的大数据技术发展规范,提高企业内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的规范性,例如,制定企业大数据技术语言编辑规则、流程图、编码规则等方面的方法库、建设标准等。第三,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大数据技术的综合性、全面性,扩大其应用范围,实现对企业全部数据的动态化收集和分析。最后,企业要加强大数据技术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支持、参考作用,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企业内各子系统的数据整合和共享,提高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风险监控和预警能力,保障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完善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拓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等,从而使其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岩.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策略探讨[J]. 智能城市, 2016(5):297-297..
[2]万超. 大数据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挑战和对策分析[J]. 信息系统工程, 2016(12):109-109.
[3]彭宇. 浅析大数据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挑战和对策[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8(9):103-104.
作者简介:宗亚男(1986—),女,汉族,河北,本科,神华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大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