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总体改革要求出发,以数学思想方法、基础知识和应用性三个方面为结合点,探讨了中职数学紧密结合专业教学进行课程内容改革的问题,通过改革,使数学课程成为联系专业课程的纽带,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实现数学课程与专业的有机衔接。
关键词: 中职数学课程 课程改革 专业学习
中职数学课程主要是按学问化导向和学科逻辑体系构建的,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难,二是繁,三是全。我们说它难,是由于传统课程基本沿袭普通中学的课程标准,而未充分考虑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制缩短等客观因素,因此课程内容难度过大,而这些难度过大的内容,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就业可以说是毫无作用的;说它繁,是由于目前的中职数学教学以“学问知识”为中心,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侧重“为什么”,导致课程内容繁琐,学生望而生畏,而当今社会要求中职学生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主要掌握“怎么做”,而对“为什么”并不作过高要求;至于全,是由于课程只注意学生的发展性,忽视了学生就业岗位的针对性,课程内容虽全但没有考虑专业学习和今后就业的需要,使得学生学有专业而无专才,与“就业导向”的定位相距甚远。
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思想及其教学观念,反映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职业教育的活动方式和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身心成长。但目前数学课程模式仍以传统型的学科课程为主,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主,与职业实践相脱节,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改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进一步改革中职数学课程结构、内容、形式,加强课程实施评价。而单单就“结合专业教学”而言,笔者认为,重要的是在于把握住数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工具性的特点,找准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以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的应用性为三个结合点,借数学课程解决专业学习中的问题,使数学课程成为联系专业课程的纽带,让数学课程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实现数学课程与专业的有机衔接。
一、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使数学课程成为联系专业课程的纽带
爱因斯坦说:“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得的全部内容之后所剩下的本领。”对于数学教育,当忘却在校学得的全部知识后,剩下来的是什么呢?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总称,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学科的精髓,它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手段和工具。其中,数学思想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程序,是对数学思想的具体化。
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已广泛渗入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应用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多的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对方法的取舍组合具有规范和调节作用,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产生“好思路”,具备导向作用;数学思想方法更是联系专业知识的纽带,是数学知识迁移的基础。虽然中职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在工作中不直接用数学,但必然要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思想的形成、方法的掌握,才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益终生。因此,我们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人教版数学教材,在《前言》的编写原则中就要求我们“突出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方法的教育,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要在不同的知识层面上反复循环,使学生真正掌握”。因此,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还应遵循目标性、渗透性、层次性、概括性和实践性原则。由于数学思想的内容相当丰富,方法也有难易,因此,确定教学目的要求之后,教师必须分层次地进行渗透和教学,对此加以概括,并结合专业的具体实践开展教学,以此为纽带来解决专业课程学习中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刻苦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按照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二、注重数学基础知识教学,让数学课程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依据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目前所编写的一些数学教材都把“注重基础”作为教材的主要特点,并对传统的初等数学教育内容进行了精选,但这些“基础”的东西对现在的中职学生来说还是显得太难了点。教师可以从“专业够用”这一角度出发,对其中的基础知识作一些取舍。
中职学生与普高的学生相比存在着很明显的区别:(1)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差;(2)学习缺乏动力,不感兴趣;(3)专业课程多,学生也比较重视专业课。基于上述特点,重视并加强数学基础教学,尤其是加强概念教学,就可以降低起点,激发兴趣,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和提供必要的工具。数学定理、性质、公式及解题教学,归根结底,都可以归结为对概念的应用,并且可直接用概念来解题。因此,只有当它们融合时,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才能完整化、具体化,才能形成概念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另外,中职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存在恐惧和抗拒的心理。为消除这些不良心理,教师应从基础知识教学入手,改革数学课程内容,增设生活数学这一最基础的模块。另外,为了有利于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教师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数学模型,在“做”中学数学。例如结合立体几何侧面制作柱、锥、台的模型,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注重数学的应用性,实现数学课程与专业学习的有机衔接
目前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数学学习与专业课程相脱离,未能更好地为专业课程服务。教师上课就是为了让学生会做数学题,很少与日常实际生活相联系,与专业课结合也很少,这样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本质,不能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同样,由于经常出现专业课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学生还没有学到的问题,专业课教师常常抱怨学生的数学基础太差,严重阻碍了专业课的教学。应用性是中职数学的灵魂。进入职业高中的大部分学生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面临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有的行业与数学联系紧密,如IT行业、经济类行业;而有的行业需要用数学的机会就不是太多,如旅游专业。而且不同的行业对数学知识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计算机行业对算法的要求就会高一些,而商业方面主要侧重于利润和最优化方面。另一部分进入高职进行深造的学生,由于选择的专业不同,也将面临着数学方面的不同要求。但他们都需要在职高阶段为他们的这种不同打下一个适应他们未来的基础。
首先,应对各个专业目前所需用到的数学知识和需要在这个专业上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知识作一个详细的调查,确定在中职阶段有哪些是必须传授的,哪些是可以传授的。
其次,结合专业内容,及时补充或者强化相关数学内容的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机械制图中,已知标准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a、齿数Z,计算该齿轮的齿根圆直径df,分度圆齿距p,齿槽宽e,基圆直径db时,除了会准确计算外,还要知道三角函数的知识。机械制图中的圆弧连接,必须知道两圆内切、外切时的半径关系,以及点的轨迹作图,否则就无法完成连接。在钳工技能训练的钳工修配测量中,燕尾槽位置的精确确定中,用游标卡尺测量600斜面位置时,必须利用数学中的勾股定理、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来计算,学生如果勾股定理与特殊角三角函数值不会,这个技能训练就无法完成。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及时补充或者强化这些相关的数学内容教学,让数学为专业教学提供“智力支持”和知识方法的保障。总之,将数学问题具体成专业知识问题,学生求知欲强烈,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既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用途,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调动兴趣、激发求知欲之目的。
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出现的新的涉及数学方面的内容也应及时地引入教材。例如现在商场上实行换季打折,有的商家先标高产品的价格再来打折,它的实际折扣是多少?利润率如何计算?如何结合这些商业行为来分析成本、标价、售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弄清怎样来计算盈亏率、折扣率。又如,社会上各种贷款方式与还款方式的组合及选择,学生能对它们作出理性的认识和鉴别吗?这是一些现实生活中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事情。还有一些是关系到具体的专业的,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等差数列时,不妨引导他们从算法的最优化说起,如果每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就了解了本专业的具体内容,不仅能增强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及时地让他们对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有所认识,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最后,配合教材,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补充。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用数学知识去直接或间接地解决实际问题的部分,我们都应该积极地、尽可能地将数学知识加以延伸,采取专题讲座、课外兴趣小组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完善基于专业学习需要的数学体系,夯实宽广的数学基础。
正是基于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专业种类繁多,而数学以服务专业,服务日常生活为主,因此我们数学课改就是改造现有中职教材,剔除难度大又与专业学习联系不密切的内容,加强与专业学习相关内容的联系,选择不同专业各自不同的选修内容,真正做到让学生“书本中学数学”和“生活中做数学”并存。
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很好的机遇。如果我们能够搞好中职数学课程的改革,那么数学课程就会在中职的专业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世虎,肖鸿民.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孔企平等.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盛群力.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常娥.如何让职高数学与专业知识两翼齐飞[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1).
关键词: 中职数学课程 课程改革 专业学习
中职数学课程主要是按学问化导向和学科逻辑体系构建的,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难,二是繁,三是全。我们说它难,是由于传统课程基本沿袭普通中学的课程标准,而未充分考虑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制缩短等客观因素,因此课程内容难度过大,而这些难度过大的内容,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就业可以说是毫无作用的;说它繁,是由于目前的中职数学教学以“学问知识”为中心,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侧重“为什么”,导致课程内容繁琐,学生望而生畏,而当今社会要求中职学生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主要掌握“怎么做”,而对“为什么”并不作过高要求;至于全,是由于课程只注意学生的发展性,忽视了学生就业岗位的针对性,课程内容虽全但没有考虑专业学习和今后就业的需要,使得学生学有专业而无专才,与“就业导向”的定位相距甚远。
职业教育课程承载着职业教育思想及其教学观念,反映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职业教育的活动方式和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身心成长。但目前数学课程模式仍以传统型的学科课程为主,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主,与职业实践相脱节,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改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进一步改革中职数学课程结构、内容、形式,加强课程实施评价。而单单就“结合专业教学”而言,笔者认为,重要的是在于把握住数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工具性的特点,找准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以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的应用性为三个结合点,借数学课程解决专业学习中的问题,使数学课程成为联系专业课程的纽带,让数学课程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实现数学课程与专业的有机衔接。
一、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使数学课程成为联系专业课程的纽带
爱因斯坦说:“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得的全部内容之后所剩下的本领。”对于数学教育,当忘却在校学得的全部知识后,剩下来的是什么呢?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总称,是从数学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数学学科的精髓,它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手段和工具。其中,数学思想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程序,是对数学思想的具体化。
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已广泛渗入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应用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多的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对方法的取舍组合具有规范和调节作用,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产生“好思路”,具备导向作用;数学思想方法更是联系专业知识的纽带,是数学知识迁移的基础。虽然中职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在工作中不直接用数学,但必然要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思想的形成、方法的掌握,才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益终生。因此,我们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人教版数学教材,在《前言》的编写原则中就要求我们“突出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方法的教育,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要在不同的知识层面上反复循环,使学生真正掌握”。因此,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还应遵循目标性、渗透性、层次性、概括性和实践性原则。由于数学思想的内容相当丰富,方法也有难易,因此,确定教学目的要求之后,教师必须分层次地进行渗透和教学,对此加以概括,并结合专业的具体实践开展教学,以此为纽带来解决专业课程学习中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刻苦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按照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二、注重数学基础知识教学,让数学课程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依据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目前所编写的一些数学教材都把“注重基础”作为教材的主要特点,并对传统的初等数学教育内容进行了精选,但这些“基础”的东西对现在的中职学生来说还是显得太难了点。教师可以从“专业够用”这一角度出发,对其中的基础知识作一些取舍。
中职学生与普高的学生相比存在着很明显的区别:(1)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差;(2)学习缺乏动力,不感兴趣;(3)专业课程多,学生也比较重视专业课。基于上述特点,重视并加强数学基础教学,尤其是加强概念教学,就可以降低起点,激发兴趣,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和提供必要的工具。数学定理、性质、公式及解题教学,归根结底,都可以归结为对概念的应用,并且可直接用概念来解题。因此,只有当它们融合时,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才能完整化、具体化,才能形成概念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另外,中职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存在恐惧和抗拒的心理。为消除这些不良心理,教师应从基础知识教学入手,改革数学课程内容,增设生活数学这一最基础的模块。另外,为了有利于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教师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数学模型,在“做”中学数学。例如结合立体几何侧面制作柱、锥、台的模型,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注重数学的应用性,实现数学课程与专业学习的有机衔接
目前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数学学习与专业课程相脱离,未能更好地为专业课程服务。教师上课就是为了让学生会做数学题,很少与日常实际生活相联系,与专业课结合也很少,这样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本质,不能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同样,由于经常出现专业课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学生还没有学到的问题,专业课教师常常抱怨学生的数学基础太差,严重阻碍了专业课的教学。应用性是中职数学的灵魂。进入职业高中的大部分学生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面临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有的行业与数学联系紧密,如IT行业、经济类行业;而有的行业需要用数学的机会就不是太多,如旅游专业。而且不同的行业对数学知识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计算机行业对算法的要求就会高一些,而商业方面主要侧重于利润和最优化方面。另一部分进入高职进行深造的学生,由于选择的专业不同,也将面临着数学方面的不同要求。但他们都需要在职高阶段为他们的这种不同打下一个适应他们未来的基础。
首先,应对各个专业目前所需用到的数学知识和需要在这个专业上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知识作一个详细的调查,确定在中职阶段有哪些是必须传授的,哪些是可以传授的。
其次,结合专业内容,及时补充或者强化相关数学内容的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机械制图中,已知标准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a、齿数Z,计算该齿轮的齿根圆直径df,分度圆齿距p,齿槽宽e,基圆直径db时,除了会准确计算外,还要知道三角函数的知识。机械制图中的圆弧连接,必须知道两圆内切、外切时的半径关系,以及点的轨迹作图,否则就无法完成连接。在钳工技能训练的钳工修配测量中,燕尾槽位置的精确确定中,用游标卡尺测量600斜面位置时,必须利用数学中的勾股定理、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来计算,学生如果勾股定理与特殊角三角函数值不会,这个技能训练就无法完成。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及时补充或者强化这些相关的数学内容教学,让数学为专业教学提供“智力支持”和知识方法的保障。总之,将数学问题具体成专业知识问题,学生求知欲强烈,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既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用途,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调动兴趣、激发求知欲之目的。
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出现的新的涉及数学方面的内容也应及时地引入教材。例如现在商场上实行换季打折,有的商家先标高产品的价格再来打折,它的实际折扣是多少?利润率如何计算?如何结合这些商业行为来分析成本、标价、售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弄清怎样来计算盈亏率、折扣率。又如,社会上各种贷款方式与还款方式的组合及选择,学生能对它们作出理性的认识和鉴别吗?这是一些现实生活中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事情。还有一些是关系到具体的专业的,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等差数列时,不妨引导他们从算法的最优化说起,如果每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就了解了本专业的具体内容,不仅能增强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及时地让他们对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有所认识,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最后,配合教材,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补充。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用数学知识去直接或间接地解决实际问题的部分,我们都应该积极地、尽可能地将数学知识加以延伸,采取专题讲座、课外兴趣小组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完善基于专业学习需要的数学体系,夯实宽广的数学基础。
正是基于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专业种类繁多,而数学以服务专业,服务日常生活为主,因此我们数学课改就是改造现有中职教材,剔除难度大又与专业学习联系不密切的内容,加强与专业学习相关内容的联系,选择不同专业各自不同的选修内容,真正做到让学生“书本中学数学”和“生活中做数学”并存。
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很好的机遇。如果我们能够搞好中职数学课程的改革,那么数学课程就会在中职的专业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世虎,肖鸿民.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孔企平等.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盛群力.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常娥.如何让职高数学与专业知识两翼齐飞[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