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力系统的持续不断深化改革,广大社会民众对电力能源需求量一直呈现一种上升的发展趋势。对此本文将围绕10kV线路结构及其自动化方案为中心,对10kV线路结构、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运转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10kV线路;自动化模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5-0075-02
1 前 言
配电线路是整个配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配电线路自动化产生故障之后系统就会自动切除发生故障的区域,以此保证其他配电线路段能够正常稳定供电。近几年,配电线路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配电线路稳定运行要求越来越高。
2 关于10kV线路结构分析
10kV线路结构在电网系统运行中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输电线路依据自身结构功能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种结构:①架空线路;②电缆线路。架空线路一般是指架设在地面之上,使用绝缘子把输电导线固定在地面中杆塔上来进行电能的传输,这种架空线路整体维修所占用成本比较低,与此同时这种架空线路方式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容易受到气象与环境等影响引起故障,随着电能线路传输的距离越远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就会越多,并且会对周边环境带来很多电磁干扰[1]。架空线路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与其相关的部件种类非常多。例如,高性能导线、杆塔、绝缘子、金具、杆塔基础、拉线与综合接地装置等。首先,导线是架空线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导线的主要作用是传导电流与输送电能元件[2]。通常情况下,220kV线路整体输送容量非常大,为了能够有效预防电晕造成的损失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使用相分裂导线的方式,相分裂导线能够输送非常大的电能、能够很好的降低电能损耗,并且还具有良好的防振性能。导线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导线时必须挑选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高、质量轻、价格低廉等特点的导线,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架空线路的正常运转。电缆线路,通信电缆一般是由很多种不同类型的多根互绝缘芯线与导体依照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线束,其外包有很多高性能密封护套组合而成,有的还包覆很多外护层[3]。电缆线路能够传送各种不同类型的电报、图像、数据与电视节目。电缆线路依据使用距离与范围可以分为长途电缆、市内电话电缆,依照敷设方式可以分为架空电缆、地下电缆与海底电缆,根据结构可以分为对称电缆与同轴电缆两种不同类型方式。
3 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运转
3.1 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运转分析
在配电线路运转过程中,要想发挥自动化模式作用。首先,在配电线路中部分干线分段部位中对不同类型断路器进行规范化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正确使用负荷开关,以此来保证断路器中各种干线能够拥有短路电流切断能力[4]。当下断路器与负荷开关比较来说,在价格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差异。站在经济学角度来说绝大多数电力用户都能够接受,通过使用负荷开关能够把断路器进行代替,整体系统操作灵活性与方便性也会进一步得到增强,即使配电线路中出现故障也不至于整条线路出现停电的现象发生。继电保护是配电线路中的重要作用,以往配电线路在运转过程中,大部分都是使用三段式电流综合保护方式。然而,这种保护方式下运转的配电线路往往都比较短暂,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对配合性能产生很大影响。对于其他方向的电流来说,使用电流端就会产生一个非常长的保护动作,随着配电线路的增加,那么动作时间内不能够保障其用户认可。配电线路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很多困难,主要原因是配电线路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分线与支线[5]。在配电线路中产生的很多电流都是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当中。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有合适的通道。尤其方向式纵路中的纵联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站在没有通道的角度来说,在线路保护中将会有一种方向电力可以作为基础,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保护结构,如果不能够正确使用通道反应速度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在当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中是最佳的一种选择。
3.2 关于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作用
配电线路自动化停电时间减少,使得供电可靠性得到很好保证。近几年,随着配电线路各种技术发展越来越完善,各种新颖、高效的供电方式开始层出不穷。例如,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拉手”供电方式,这种供电方式能够让原先配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快速改变[6]。例如,在以往配电线路中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整个线路全部出现停掉,进而影响广大社会民众的正常生活。使用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隔离故障发生区域,使得停电面积与停电时间缩短很多,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配电系统的整体运转,为配电线路的持续不断创新也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使得供电质量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提升,通过对自动化系统进行合理应用,对配电系统能够起到很好的监测作用。如果配电线路中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应该在短时间内快速解决。在配电线路中比较常见的故障有低压无功这种故障,使用自动化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检测到这些现象,进而能够及时进行补偿线路,使得配电系统整体供电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在配电线路中网络结构的规范性能够把配电线路中复杂情况变得更加简单化,在配电线路日常供电过程中,如果出现系统故障可以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重新规划配电线路,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供电系统正常稳定运转。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运转过程中,备用电源自动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备用电源的主要作用是对部分覆盖区域进行自动化检测,能够有效切除故障。关于没有故障的区域也能够在短时间内保证供电系统能够得到恢复。在配电线路中发现故障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将其进行切除,这样能够有效预防那些没有故障的区域范围内电线路丧失电源。要想保证整个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转一定要提前配备大量备用电源。
3.3 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
配电线路运转是一项纷繁复杂的过程。因此,工作人员必须综合其他各方面因素去考虑和分析,加强配电线路自动化发展模式的管理力度。一般情况下,配电线路自动化需要满足以下三个重要条件:①配电线路干线,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一定要在不同分段位置中使用断路器,最好不要使用负荷开关,断路器与负荷开关两者相比价格差距并不是很大。②继电保护选择性,配电线路自身都比较短,整体配合性能非常差。当配电线路部分区段逐渐开始增多时,配电线路自身还具有很多分支线,很多分支线中的电流一直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③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对故障检测具有重要作用,在对故障进行排查过程中如果某一部分故障环节出现故障将会造成正常配电线路段丧失电源[7]。因此,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准备好备用电源,合理设置环网开关,正确使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技术。与此同时,不管结构发生怎样变化,继电保护都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在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运转过程中配电线路自动化保护、断路器与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图1配电线路自动化构成图。
3.4 配电线路自动化发展趋势
配电自动化个各项技术不断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整个电网系统的发展,并且为广大客户提供了很大方便。要想进一步促进电网自动化创新,一定要充分结合电网自身结构,设置更多符合标准化的配电自动化设备。近几年,社会经济的持续不断快速发展对电力能源的损耗越来越严重,在对配电网进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持续不断去优化配电网结构,只有這样才能够有效节约更多能源,合理减少能源的使用,进一步促进配电自动化模式朝向长久、稳定的方向发展。
4 总 结
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不仅能够对配电线路进行及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缩短停电面积与停电时间,进而实现提升供电质量。科学技术的持续不断快速发展电网系统逐渐开始朝向自动化发展趋势。10kV线路自动化的实现能够有效提升电力能源使用率,并且还能够提升供电的整体安全性,促进社会经济朝向长久、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延冰,闫 佳.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的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187.
[2]黄 毅.分析10kV配电线路故障及其自动化技术[J].通讯世界,2017(19):242~243.
[3]陈 周.10kV配电线路中配电自动化及对故障的处理[J].技术与市场,2017,24(10):89.
[4]陈满乐.浅析10kV架空线环网配电线路的自动化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16):124.
[5]代应康.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10kV配电线路检修方法探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268.
[6]陈 辉,马亚彬.10kV电力线路的载波通信技术[J].自动化应用,2017(4):98~99.
[7]李 斌,李 冰,林爱民.10kV配网自动化的规划及实施[J].科技与创新,2017(18):126.
收稿日期:2018-11-4
关键词:10kV线路;自动化模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5-0075-02
1 前 言
配电线路是整个配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配电线路自动化产生故障之后系统就会自动切除发生故障的区域,以此保证其他配电线路段能够正常稳定供电。近几年,配电线路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配电线路稳定运行要求越来越高。
2 关于10kV线路结构分析
10kV线路结构在电网系统运行中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输电线路依据自身结构功能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种结构:①架空线路;②电缆线路。架空线路一般是指架设在地面之上,使用绝缘子把输电导线固定在地面中杆塔上来进行电能的传输,这种架空线路整体维修所占用成本比较低,与此同时这种架空线路方式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容易受到气象与环境等影响引起故障,随着电能线路传输的距离越远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就会越多,并且会对周边环境带来很多电磁干扰[1]。架空线路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与其相关的部件种类非常多。例如,高性能导线、杆塔、绝缘子、金具、杆塔基础、拉线与综合接地装置等。首先,导线是架空线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导线的主要作用是传导电流与输送电能元件[2]。通常情况下,220kV线路整体输送容量非常大,为了能够有效预防电晕造成的损失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使用相分裂导线的方式,相分裂导线能够输送非常大的电能、能够很好的降低电能损耗,并且还具有良好的防振性能。导线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导线时必须挑选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高、质量轻、价格低廉等特点的导线,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架空线路的正常运转。电缆线路,通信电缆一般是由很多种不同类型的多根互绝缘芯线与导体依照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线束,其外包有很多高性能密封护套组合而成,有的还包覆很多外护层[3]。电缆线路能够传送各种不同类型的电报、图像、数据与电视节目。电缆线路依据使用距离与范围可以分为长途电缆、市内电话电缆,依照敷设方式可以分为架空电缆、地下电缆与海底电缆,根据结构可以分为对称电缆与同轴电缆两种不同类型方式。
3 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运转
3.1 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运转分析
在配电线路运转过程中,要想发挥自动化模式作用。首先,在配电线路中部分干线分段部位中对不同类型断路器进行规范化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正确使用负荷开关,以此来保证断路器中各种干线能够拥有短路电流切断能力[4]。当下断路器与负荷开关比较来说,在价格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差异。站在经济学角度来说绝大多数电力用户都能够接受,通过使用负荷开关能够把断路器进行代替,整体系统操作灵活性与方便性也会进一步得到增强,即使配电线路中出现故障也不至于整条线路出现停电的现象发生。继电保护是配电线路中的重要作用,以往配电线路在运转过程中,大部分都是使用三段式电流综合保护方式。然而,这种保护方式下运转的配电线路往往都比较短暂,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对配合性能产生很大影响。对于其他方向的电流来说,使用电流端就会产生一个非常长的保护动作,随着配电线路的增加,那么动作时间内不能够保障其用户认可。配电线路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很多困难,主要原因是配电线路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分线与支线[5]。在配电线路中产生的很多电流都是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当中。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有合适的通道。尤其方向式纵路中的纵联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站在没有通道的角度来说,在线路保护中将会有一种方向电力可以作为基础,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保护结构,如果不能够正确使用通道反应速度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在当下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中是最佳的一种选择。
3.2 关于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作用
配电线路自动化停电时间减少,使得供电可靠性得到很好保证。近几年,随着配电线路各种技术发展越来越完善,各种新颖、高效的供电方式开始层出不穷。例如,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拉手”供电方式,这种供电方式能够让原先配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快速改变[6]。例如,在以往配电线路中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整个线路全部出现停掉,进而影响广大社会民众的正常生活。使用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隔离故障发生区域,使得停电面积与停电时间缩短很多,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配电系统的整体运转,为配电线路的持续不断创新也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新型配电线路自动化使得供电质量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提升,通过对自动化系统进行合理应用,对配电系统能够起到很好的监测作用。如果配电线路中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应该在短时间内快速解决。在配电线路中比较常见的故障有低压无功这种故障,使用自动化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检测到这些现象,进而能够及时进行补偿线路,使得配电系统整体供电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在配电线路中网络结构的规范性能够把配电线路中复杂情况变得更加简单化,在配电线路日常供电过程中,如果出现系统故障可以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重新规划配电线路,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供电系统正常稳定运转。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运转过程中,备用电源自动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备用电源的主要作用是对部分覆盖区域进行自动化检测,能够有效切除故障。关于没有故障的区域也能够在短时间内保证供电系统能够得到恢复。在配电线路中发现故障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将其进行切除,这样能够有效预防那些没有故障的区域范围内电线路丧失电源。要想保证整个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转一定要提前配备大量备用电源。
3.3 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
配电线路运转是一项纷繁复杂的过程。因此,工作人员必须综合其他各方面因素去考虑和分析,加强配电线路自动化发展模式的管理力度。一般情况下,配电线路自动化需要满足以下三个重要条件:①配电线路干线,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一定要在不同分段位置中使用断路器,最好不要使用负荷开关,断路器与负荷开关两者相比价格差距并不是很大。②继电保护选择性,配电线路自身都比较短,整体配合性能非常差。当配电线路部分区段逐渐开始增多时,配电线路自身还具有很多分支线,很多分支线中的电流一直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③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对故障检测具有重要作用,在对故障进行排查过程中如果某一部分故障环节出现故障将会造成正常配电线路段丧失电源[7]。因此,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准备好备用电源,合理设置环网开关,正确使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技术。与此同时,不管结构发生怎样变化,继电保护都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在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运转过程中配电线路自动化保护、断路器与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图1配电线路自动化构成图。
3.4 配电线路自动化发展趋势
配电自动化个各项技术不断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整个电网系统的发展,并且为广大客户提供了很大方便。要想进一步促进电网自动化创新,一定要充分结合电网自身结构,设置更多符合标准化的配电自动化设备。近几年,社会经济的持续不断快速发展对电力能源的损耗越来越严重,在对配电网进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持续不断去优化配电网结构,只有這样才能够有效节约更多能源,合理减少能源的使用,进一步促进配电自动化模式朝向长久、稳定的方向发展。
4 总 结
配电线路自动化模式不仅能够对配电线路进行及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缩短停电面积与停电时间,进而实现提升供电质量。科学技术的持续不断快速发展电网系统逐渐开始朝向自动化发展趋势。10kV线路自动化的实现能够有效提升电力能源使用率,并且还能够提升供电的整体安全性,促进社会经济朝向长久、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延冰,闫 佳.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的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187.
[2]黄 毅.分析10kV配电线路故障及其自动化技术[J].通讯世界,2017(19):242~243.
[3]陈 周.10kV配电线路中配电自动化及对故障的处理[J].技术与市场,2017,24(10):89.
[4]陈满乐.浅析10kV架空线环网配电线路的自动化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16):124.
[5]代应康.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10kV配电线路检修方法探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268.
[6]陈 辉,马亚彬.10kV电力线路的载波通信技术[J].自动化应用,2017(4):98~99.
[7]李 斌,李 冰,林爱民.10kV配网自动化的规划及实施[J].科技与创新,2017(18):126.
收稿日期:20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