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丝绸之路这条古老而漫长的商路上,曾留下很多中国历史人物的印记。其中,汉武帝和明成祖作为当时的最高决策者,分别在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他年仅16岁的儿子刘彻继承皇位。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当时距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60多年,其间几位皇帝都信奉黄老之学,政治上“无为而治”,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经济从战乱凋敝中恢复过来,史称“文景之治”。
汉武帝胸怀大志,一心想要有所作为。他即位之初就树立起治理天下的目标:“德润四海,恩泽至于草木”,进而“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然而他发现,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解决匈奴问题。战国以来,盘踞北方草原的匈奴人不断侵扰一些中原政权。秦统一以后,秦始皇修筑长城,派大将蒙恬戍边,都是为了抵御匈奴南下。刘邦称帝后,曾率30多万大军抗击匈奴,却反被围困在白登山,险遭生擒。那以后,西汉对匈奴被迫实行和亲政策,将宗室之女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还要送上大笔财物。然而示弱并未换回安宁,匈奴还是经常骚扰西汉边境。
为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汉武帝一面秣马厉兵,一面筹划组建抗匈联盟。在登基的第二年,他便征召使者前往西域,寻找大月氏,以期夹击匈奴。大月氏原本是居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游牧民族,被称为月氏,距离西汉不远。后来,匈奴击败月氏,占领河西走廊。一部分月氏人远迁西域,被称为大月氏,与西汉的交往中断。从匈奴降人的口中,汉武帝得知,匈奴单于曾把月氏王的颅骨作为酒杯,大月氏一直想报仇,只是苦于孤立无援。
应召出使西域的人,正是汉武帝的侍从官张骞。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100余人踏上了向西的旅途,去寻找大月氏。或许他和汉武帝都没有想到,这趟未知之旅为后世开启了一条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
张骞离开长安5年后,仍音讯全无。匈奴的扰边、杀民、掠物日益加剧,汉武帝不能再等。一天,他问群臣:“朕饰子女以配单于,金币文绣赂之甚厚,单于待命加嫚,侵盗亡已。边境被害,朕甚闵之。今欲举兵攻之,何如?”在得到大臣们的支持后,汉武帝主导了马邑之围的策划,打算引诱单于率兵南下,然后沿途伏击。单于虽然中计,却在行军途中发觉有诈,急忙撤走。
马邑之围是西汉对匈政策的转折点,此后汉武帝弃和亲,发强兵。公元前129年,西汉主动出击,卫青等人兵分四路进攻匈奴,取得初胜。公元前127年,卫青率兵收复了被匈奴占据几十年的河套地区,从战略上扭转了西汉被动防守的势头。
一年后,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出使西域12年之久的张骞回来了!汉武帝急忙将张骞召进未央宫,听他讲述这些年的经历。原来,张骞刚出边境就被匈奴人抓获并软禁了10年。后来,他借机逃走,终于经西域到达今天的中亚地区,见到了大月氏国王,还游历了大宛、大夏、康居等西域国家,对其他十余国的情况也有所了解。由于西域各国心存疑虑,张骞并未达成建立抗匈联盟的目的,不过,他描述的新世界为汉武帝带来了新的想法。他听到西域以汉朝物产为贵,又深受匈奴压迫,便开始考虑开辟通道,经营西域,以传国威。
然而,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河西走廊仍被匈奴控制。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进攻河西,取得大捷,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为彻底消灭匈奴主力,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决战。与此同时,汉武帝再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一到西域,张骞就面见乌孙王昆莫。他劝昆莫东迁,共拒匈奴,这样西汉就把宗室之女嫁给他。此时,乌孙分裂,昆莫无法擅做决定,就派使者与张骞一同返回长安。眼看与乌孙协商无果,张骞分遣副使前往其他西域国家,这些国家也派使者来到长安。西汉的繁荣和强大令这些使者非常震惊,他们回国后向国王们讲述了在长安的见闻,使西汉声名远播西域。
此时,漠北之战也全线告捷。其中,霍去病深入漠北,歼灭匈奴7万多人,并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西汉边患大为缓解。因张骞未能劝服乌孙东迁,汉武帝在河西设立四郡,移民实边。自此,西汉与西域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使团、商队往来不绝。
匈奴远遁,丝路初通,可有些西域国家仍然听命于匈奴残部,楼兰和姑师便是如此。两国虽小,但正当商道,经常为难甚至掠杀汉使。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命赵破奴率兵西进,攻破姑师,俘虏楼兰王,保证了商道的畅通。此后,汉武帝对丝绸之路的和平经营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元前101年,汉武帝设使者校尉,代表朝廷处理西域事务,并率士卒在西域屯田,以供应出使西域的使者。这是西汉在西域最早设置的政府官员。公元前60年,在汉武帝经营西域的基础上,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进一步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和畅通。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于中国西南地区,通往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成了新的研究热点。学者们注意到,汉武帝的决策在开拓南方丝绸之路上,同样至关重要。
早在 西汉之前,我国西南地区的先民就在深山密林中找到了通往印度的小道。张骞第一次到达中亚时,看到了产自四川的蜀布和邛竹杖。当地人告诉他,这些货物是经过身毒,也就是当时的印度传来的。这个细节引起了张骞的注意,他猜测从西南出发,还有另一条通往西域的道路。返回长安后,张骞将这个消息告诉汉武帝,还说,西域诸国有心与汉朝交往,但取道羌人地区比较危险,取道北边则为匈奴所得。如果能从蜀地找到另一条通往西域的道路,便能规避匈奴的威胁。其实,张骞还被扣押在匈奴时,汉武帝就为了征服南越派人出使西南夷,并在当地设郡置吏。随后,他又任命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修建道路。这些措施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基础。听到张骞的建议,汉武帝意识到这条路线的重要性,公元前122年,他派人分成几路,从蜀地出发,寻找通往印度的道路。 然而,各路使者进展都不顺利,有的使者还在今云南西部遭到当地部落的掠杀。因此,汉武帝出兵西南,以平定西南夷,扫清通往印度的障碍。大获全胜之后,汉武帝在西南夷地区设置7个郡县,同时又封夜郎和滇国君长为王。这是汉武帝因地制宜智慧的体现。
在汉武帝的坚持下,散落西南山间、通往印度的小路以及秦始皇开辟的五尺道最终连成一片,南方丝绸之路在大一统的国家下逐渐繁荣起来。南方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联通西南的交通大动脉。直到二战期间,还有大批战略物资沿着昔日的南方丝绸之路,通过滇缅公路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
东汉史学家班固对汉武帝的评价是“雄才大略”,这其中自然包括了汉武帝开拓丝绸之路的功绩。秦汉时期的特点是开创,正是汉武帝做出开通丝绸之路的决策,才形成了千年丝路,成为沟通中外的桥梁,至今仍然生辉。
1500年之后,历史的车轮来到明朝。陆上丝绸之路繁华不再,海上丝绸之路随着时代的推移,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海上丝绸之路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存在。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海船装载着丝绸,航行在中国到东南亚、印度等地的海域上。宋元时期,政府鼓励海上贸易,海上丝绸之路愈发繁荣。
明朝建立之初,被朱元璋击败的张士诚、方国珍余部逃往海上,与倭寇勾结,成为肆虐沿海的海盗。朱元璋因此下令禁海,只允许与外国进行有限的朝贡贸易。当时,朱元璋之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平,防御蒙古势力,积累了雄厚的政治资本。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建文帝决意削藩,秘令捉拿朱棣。朱棣在北平起兵,1402年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
明成祖总体上并未改变朱元璋定下的大政方针,唯独在对待海外贸易的问题上,他更为积极。这一改变与明成祖夺取政权、招致非议有关系。从儒家观点来看,他身为臣下而弑君,是不忠,违背朱元璋传位给建文帝的遗诏,是不孝。为巩固帝位,他一边强调自己“受命于天”,一边用实际行动提高自己的威望。对内,他迁都北京,树立了“天子守国门”的形象;命人编纂《永乐大典》,以彰显太平。对外,他主张“锐意通四夷”,加强海外贸易,实现“四海宾服、万邦来朝”的盛世局面。
然而,明成祖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当时,“诸番夷多居海岛,中国军民无赖者潜与相结为寇”。海盗侵扰沿海,更阻碍了明成祖扩展海上丝绸之路。1404年,日本遣使来华,明成祖借机要日本逮捕海盗。统治日本的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遂“发兵尽歼其众,系其魁二十人”献给明朝,明朝海域的安全环境大为改善。
从明初开始,实施多年的海禁政策使得海上贸易一度萧条。为了发展与海外诸国的贸易交往,明成祖在浙江、福建、广东恢复了被朱元璋废除的市舶司,负责招徕海外诸国到明朝进行贸易。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明成祖又下令在京师建立“会同馆”,这是专门接待和管理外国使臣、商人的官方机构。他指示礼部官员,“凡各处朝贡使臣至京,当随即具奏接待事宜,不使远人有觖望之心”。
对于其他国家间经由海上丝绸之路的交往,明成祖同样持支持态度。1404年,一条暹罗船在福建海域遇险,得知这条船上是暹罗派往琉球的使团之后,明成祖认为,暹罗与琉球修好是件好事。他让当地官员协调为暹罗使团修理船只、提供食宿等事务,等到风向适合的时候,按照对方的意愿送他们回国或前往琉球。明成祖营造的良好周边环境为日后郑和下西洋创造了外交上的便利。
到了1405年,明成祖皇位稳定,但有件事让他总也放心不下。3年前,他攻破南京时,皇宫起了大火,由于遗体无法辨认,谁也不知道建文帝到底是不是死了。民间流传着建文帝在城破之时,化妆逃往海外的说法。据《明史》记载,“成祖疑惠帝(即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决定派郑和出使西洋。但不少历史学者认为,明成祖派遣郑和的主要目的,是要扩展朝贡体系中的贸易往来,继续扩大海外贸易。
1405年,郑和率领船队在江苏太仓刘家港集合,顺风南下,踏上了第一次下西洋的旅途。当时南方经济发达,造船技术达到高峰,江苏等地的造船厂规模巨大,造出的海船足以完成远洋航行。郑和船队有大船62艘,能容纳2万多人,最大的一艘长44丈、宽18丈。
郑和船队到达爪哇岛时,岛上的东王和西王正在交战。西王误以为他们是来援助东王的,误杀船员170人。船队里的军官纷纷请战,想要报复西王。但郑和考虑到一旦开战,海外各国会误以为明朝使团是来侵略的。鉴于西王事后惶恐前来请罪,还要以黄金6万两作为赔偿,郑和便上奏明成祖,和平处理了这一事件并放弃了赔偿要求。西王事后十分感动,自此与明朝和睦相处。
在苏门答腊岛的旧港地区,当地华人首领对郑和说,海盗陈祖义四处劫掠,威胁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请求郑和铲除。郑和随即兴兵剿灭陈祖义,斩杀海盗5000多人,烧毁海盗船数十艘。陈祖义被郑和生擒,随后押解回京,明成祖下令处斩。
1407年,郑和回国,与他同来的还有海外各国使者。不久之后,郑和再次出发,送各国使节回国。这次郑和船队到达今天的泰国、斯里兰卡、印度等国。此后20多年,郑和5次出使海外,一共七下西洋,其中前六次都是在明成祖的主导下进行的,最远到达了东非的肯尼亚等地。郑和船队携带着丝绸、瓷器等贸易品,带回了香料、象牙、木材等,还有珍奇动物。有外国使节向明成祖进献长颈鹿,当时中国人从未见过,便误以为是传说中的神兽麒麟。人们争相传颂,“麒麟”现世是天降祥瑞于大明,当今皇上必是千古明君。
郑和下西洋时,执行了明成祖宣扬国威、“共享太平之福”的理念。明成祖在位期间,各国贡使不绝于途,还有4个国家的国王7次来华,受到明成祖的热情款待。他们长期居住在中国,其中还有3个国王在中国去世,留下了中外友谊的佳话。
明成祖是一位气度弘大、大有作为的皇帝。他经营边疆,放松海禁,开展海洋外交,把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提升到了新高度,中国也由此迎来了海洋时代。
意外的起点,长期的经营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他年仅16岁的儿子刘彻继承皇位。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当时距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60多年,其间几位皇帝都信奉黄老之学,政治上“无为而治”,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经济从战乱凋敝中恢复过来,史称“文景之治”。
汉武帝胸怀大志,一心想要有所作为。他即位之初就树立起治理天下的目标:“德润四海,恩泽至于草木”,进而“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然而他发现,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解决匈奴问题。战国以来,盘踞北方草原的匈奴人不断侵扰一些中原政权。秦统一以后,秦始皇修筑长城,派大将蒙恬戍边,都是为了抵御匈奴南下。刘邦称帝后,曾率30多万大军抗击匈奴,却反被围困在白登山,险遭生擒。那以后,西汉对匈奴被迫实行和亲政策,将宗室之女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还要送上大笔财物。然而示弱并未换回安宁,匈奴还是经常骚扰西汉边境。
为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汉武帝一面秣马厉兵,一面筹划组建抗匈联盟。在登基的第二年,他便征召使者前往西域,寻找大月氏,以期夹击匈奴。大月氏原本是居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游牧民族,被称为月氏,距离西汉不远。后来,匈奴击败月氏,占领河西走廊。一部分月氏人远迁西域,被称为大月氏,与西汉的交往中断。从匈奴降人的口中,汉武帝得知,匈奴单于曾把月氏王的颅骨作为酒杯,大月氏一直想报仇,只是苦于孤立无援。
应召出使西域的人,正是汉武帝的侍从官张骞。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100余人踏上了向西的旅途,去寻找大月氏。或许他和汉武帝都没有想到,这趟未知之旅为后世开启了一条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
张骞离开长安5年后,仍音讯全无。匈奴的扰边、杀民、掠物日益加剧,汉武帝不能再等。一天,他问群臣:“朕饰子女以配单于,金币文绣赂之甚厚,单于待命加嫚,侵盗亡已。边境被害,朕甚闵之。今欲举兵攻之,何如?”在得到大臣们的支持后,汉武帝主导了马邑之围的策划,打算引诱单于率兵南下,然后沿途伏击。单于虽然中计,却在行军途中发觉有诈,急忙撤走。
马邑之围是西汉对匈政策的转折点,此后汉武帝弃和亲,发强兵。公元前129年,西汉主动出击,卫青等人兵分四路进攻匈奴,取得初胜。公元前127年,卫青率兵收复了被匈奴占据几十年的河套地区,从战略上扭转了西汉被动防守的势头。
一年后,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出使西域12年之久的张骞回来了!汉武帝急忙将张骞召进未央宫,听他讲述这些年的经历。原来,张骞刚出边境就被匈奴人抓获并软禁了10年。后来,他借机逃走,终于经西域到达今天的中亚地区,见到了大月氏国王,还游历了大宛、大夏、康居等西域国家,对其他十余国的情况也有所了解。由于西域各国心存疑虑,张骞并未达成建立抗匈联盟的目的,不过,他描述的新世界为汉武帝带来了新的想法。他听到西域以汉朝物产为贵,又深受匈奴压迫,便开始考虑开辟通道,经营西域,以传国威。
然而,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河西走廊仍被匈奴控制。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进攻河西,取得大捷,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为彻底消灭匈奴主力,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决战。与此同时,汉武帝再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一到西域,张骞就面见乌孙王昆莫。他劝昆莫东迁,共拒匈奴,这样西汉就把宗室之女嫁给他。此时,乌孙分裂,昆莫无法擅做决定,就派使者与张骞一同返回长安。眼看与乌孙协商无果,张骞分遣副使前往其他西域国家,这些国家也派使者来到长安。西汉的繁荣和强大令这些使者非常震惊,他们回国后向国王们讲述了在长安的见闻,使西汉声名远播西域。
此时,漠北之战也全线告捷。其中,霍去病深入漠北,歼灭匈奴7万多人,并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西汉边患大为缓解。因张骞未能劝服乌孙东迁,汉武帝在河西设立四郡,移民实边。自此,西汉与西域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使团、商队往来不绝。
匈奴远遁,丝路初通,可有些西域国家仍然听命于匈奴残部,楼兰和姑师便是如此。两国虽小,但正当商道,经常为难甚至掠杀汉使。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命赵破奴率兵西进,攻破姑师,俘虏楼兰王,保证了商道的畅通。此后,汉武帝对丝绸之路的和平经营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元前101年,汉武帝设使者校尉,代表朝廷处理西域事务,并率士卒在西域屯田,以供应出使西域的使者。这是西汉在西域最早设置的政府官员。公元前60年,在汉武帝经营西域的基础上,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进一步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和畅通。
开拓西南山间的另一条小道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于中国西南地区,通往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成了新的研究热点。学者们注意到,汉武帝的决策在开拓南方丝绸之路上,同样至关重要。
早在 西汉之前,我国西南地区的先民就在深山密林中找到了通往印度的小道。张骞第一次到达中亚时,看到了产自四川的蜀布和邛竹杖。当地人告诉他,这些货物是经过身毒,也就是当时的印度传来的。这个细节引起了张骞的注意,他猜测从西南出发,还有另一条通往西域的道路。返回长安后,张骞将这个消息告诉汉武帝,还说,西域诸国有心与汉朝交往,但取道羌人地区比较危险,取道北边则为匈奴所得。如果能从蜀地找到另一条通往西域的道路,便能规避匈奴的威胁。其实,张骞还被扣押在匈奴时,汉武帝就为了征服南越派人出使西南夷,并在当地设郡置吏。随后,他又任命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修建道路。这些措施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基础。听到张骞的建议,汉武帝意识到这条路线的重要性,公元前122年,他派人分成几路,从蜀地出发,寻找通往印度的道路。 然而,各路使者进展都不顺利,有的使者还在今云南西部遭到当地部落的掠杀。因此,汉武帝出兵西南,以平定西南夷,扫清通往印度的障碍。大获全胜之后,汉武帝在西南夷地区设置7个郡县,同时又封夜郎和滇国君长为王。这是汉武帝因地制宜智慧的体现。
在汉武帝的坚持下,散落西南山间、通往印度的小路以及秦始皇开辟的五尺道最终连成一片,南方丝绸之路在大一统的国家下逐渐繁荣起来。南方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联通西南的交通大动脉。直到二战期间,还有大批战略物资沿着昔日的南方丝绸之路,通过滇缅公路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
东汉史学家班固对汉武帝的评价是“雄才大略”,这其中自然包括了汉武帝开拓丝绸之路的功绩。秦汉时期的特点是开创,正是汉武帝做出开通丝绸之路的决策,才形成了千年丝路,成为沟通中外的桥梁,至今仍然生辉。
“锐意通四夷”
1500年之后,历史的车轮来到明朝。陆上丝绸之路繁华不再,海上丝绸之路随着时代的推移,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海上丝绸之路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存在。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海船装载着丝绸,航行在中国到东南亚、印度等地的海域上。宋元时期,政府鼓励海上贸易,海上丝绸之路愈发繁荣。
明朝建立之初,被朱元璋击败的张士诚、方国珍余部逃往海上,与倭寇勾结,成为肆虐沿海的海盗。朱元璋因此下令禁海,只允许与外国进行有限的朝贡贸易。当时,朱元璋之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平,防御蒙古势力,积累了雄厚的政治资本。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建文帝决意削藩,秘令捉拿朱棣。朱棣在北平起兵,1402年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
明成祖总体上并未改变朱元璋定下的大政方针,唯独在对待海外贸易的问题上,他更为积极。这一改变与明成祖夺取政权、招致非议有关系。从儒家观点来看,他身为臣下而弑君,是不忠,违背朱元璋传位给建文帝的遗诏,是不孝。为巩固帝位,他一边强调自己“受命于天”,一边用实际行动提高自己的威望。对内,他迁都北京,树立了“天子守国门”的形象;命人编纂《永乐大典》,以彰显太平。对外,他主张“锐意通四夷”,加强海外贸易,实现“四海宾服、万邦来朝”的盛世局面。
然而,明成祖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当时,“诸番夷多居海岛,中国军民无赖者潜与相结为寇”。海盗侵扰沿海,更阻碍了明成祖扩展海上丝绸之路。1404年,日本遣使来华,明成祖借机要日本逮捕海盗。统治日本的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遂“发兵尽歼其众,系其魁二十人”献给明朝,明朝海域的安全环境大为改善。
从明初开始,实施多年的海禁政策使得海上贸易一度萧条。为了发展与海外诸国的贸易交往,明成祖在浙江、福建、广东恢复了被朱元璋废除的市舶司,负责招徕海外诸国到明朝进行贸易。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明成祖又下令在京师建立“会同馆”,这是专门接待和管理外国使臣、商人的官方机构。他指示礼部官员,“凡各处朝贡使臣至京,当随即具奏接待事宜,不使远人有觖望之心”。
对于其他国家间经由海上丝绸之路的交往,明成祖同样持支持态度。1404年,一条暹罗船在福建海域遇险,得知这条船上是暹罗派往琉球的使团之后,明成祖认为,暹罗与琉球修好是件好事。他让当地官员协调为暹罗使团修理船只、提供食宿等事务,等到风向适合的时候,按照对方的意愿送他们回国或前往琉球。明成祖营造的良好周边环境为日后郑和下西洋创造了外交上的便利。
郑和下西洋
到了1405年,明成祖皇位稳定,但有件事让他总也放心不下。3年前,他攻破南京时,皇宫起了大火,由于遗体无法辨认,谁也不知道建文帝到底是不是死了。民间流传着建文帝在城破之时,化妆逃往海外的说法。据《明史》记载,“成祖疑惠帝(即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决定派郑和出使西洋。但不少历史学者认为,明成祖派遣郑和的主要目的,是要扩展朝贡体系中的贸易往来,继续扩大海外贸易。
1405年,郑和率领船队在江苏太仓刘家港集合,顺风南下,踏上了第一次下西洋的旅途。当时南方经济发达,造船技术达到高峰,江苏等地的造船厂规模巨大,造出的海船足以完成远洋航行。郑和船队有大船62艘,能容纳2万多人,最大的一艘长44丈、宽18丈。
郑和船队到达爪哇岛时,岛上的东王和西王正在交战。西王误以为他们是来援助东王的,误杀船员170人。船队里的军官纷纷请战,想要报复西王。但郑和考虑到一旦开战,海外各国会误以为明朝使团是来侵略的。鉴于西王事后惶恐前来请罪,还要以黄金6万两作为赔偿,郑和便上奏明成祖,和平处理了这一事件并放弃了赔偿要求。西王事后十分感动,自此与明朝和睦相处。
在苏门答腊岛的旧港地区,当地华人首领对郑和说,海盗陈祖义四处劫掠,威胁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请求郑和铲除。郑和随即兴兵剿灭陈祖义,斩杀海盗5000多人,烧毁海盗船数十艘。陈祖义被郑和生擒,随后押解回京,明成祖下令处斩。
1407年,郑和回国,与他同来的还有海外各国使者。不久之后,郑和再次出发,送各国使节回国。这次郑和船队到达今天的泰国、斯里兰卡、印度等国。此后20多年,郑和5次出使海外,一共七下西洋,其中前六次都是在明成祖的主导下进行的,最远到达了东非的肯尼亚等地。郑和船队携带着丝绸、瓷器等贸易品,带回了香料、象牙、木材等,还有珍奇动物。有外国使节向明成祖进献长颈鹿,当时中国人从未见过,便误以为是传说中的神兽麒麟。人们争相传颂,“麒麟”现世是天降祥瑞于大明,当今皇上必是千古明君。
郑和下西洋时,执行了明成祖宣扬国威、“共享太平之福”的理念。明成祖在位期间,各国贡使不绝于途,还有4个国家的国王7次来华,受到明成祖的热情款待。他们长期居住在中国,其中还有3个国王在中国去世,留下了中外友谊的佳话。
明成祖是一位气度弘大、大有作为的皇帝。他经营边疆,放松海禁,开展海洋外交,把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提升到了新高度,中国也由此迎来了海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