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傅雷,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美术评论家、教育家,中国翻译巨匠之一。他生平共翻译了三十多部外国著作,为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翻译思想及翻译成就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他的生平及教育经历出发,探析其主要翻译思想和重大翻译成就。
【关键词】傅雷;翻译思想;翻译成就
【作者简介】牛云凤,刘洁,山东科技大学。
一、生平简介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出生于原江苏省。1920年,12岁的他进入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学习,并于次年考入上海徐汇公学,1924年他因对宗教的敏感评论而被开除,同年进入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1925年他参加五卅运动,1926年秋季考入上海持志大学。1928年,傅雷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深造,专修艺术理论。1931年,傅雷归国并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教美术史及法语,并专注于法国文学的翻译工作。1966年,在文革期间他被打入右派,与夫人双双自杀身亡,享年58岁。
从傅雷的生平履历可以看出他接受了良好的国内及国外教育,为其日后的翻译事业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虽然他短暂的一生令人叹息,但是他的译作传世后人,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文学财富。
二、傅雷的翻译成就
自1929年始,傅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工作,他的译作多达34部之多。其中,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作品居多,正是由于他对巴尔扎克的作品深有研究,他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协会纳为会员。他的主要作品有:巴尔扎克作品《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等。罗曼·罗兰的翻译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其中,法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幻灭》,是他最后一部译作。这些译作也成了他最主要的翻译成就。
三、傅雷翻译观的形成过程
傅雷一生的翻译著作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财富,从他多年的翻译成就中,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其翻译观的形成和发展,也不难看出他对翻译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了解,对翻译事业有着很强的使命感和归属感。在翻译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翻译观。
在诸多影响翻译的因素中,对一位译者来说,首先影响他的便是翻译目的。傅雷生活在旧中国多灾多难的时代,因此,作为一位翻译工作者,他最大的希望便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来唤醒沉睡的中国,在精神上鼓舞人民站起来。他的翻译思想也随着国家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地发生变化。
第一个阶段,是他于1927年看到了祖国遭受列强侵略,民不聊生,内心颓废,他内心极感苦闷,怀着靠学术挽救祖国的美好愿望,只身赴法留学,去探寻人生的真谛。到了法国他更加感受到自己民族在他国所受到的歧视,更加发奋努力学习。他主攻艺术理论,希望从中学到至善至美的真理,去挽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
第二个阶段,是1931年回国以后,他满腔抱负希望能报效祖国,但是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他性格执拗不肯低头,每日闭门翻译书籍,献身于法国的文学翻译事业。当时正处于日本侵华,发动九一八事件,而国内军阀连年混战,人民痛苦不堪。在内忧外患之时,傅雷翻译了三名人传,他翻译的这三传的目的是希望陷入苦闷、希望寻求救国之路的中国年轻人能够从中感受到一丝救国的希望,与黑暗势力做斗争。
第三个阶段,是解放以后,他立志于为社会主义而效忠。他主要从事巴尔扎克的著作。“他主要是考虑到政治问题,当时国内的情况,翻译巴尔扎克最安全,……他翻了,也很喜欢。”的确,这个时代翻译巴尔扎克的作品最安全,因为他的作品得到过马克思的首肯。在他的晚年,他研究巴尔扎克到了非常痴狂的地步,希望尽自己的绵力能够充分剖析他的心路历程。然而,事与愿违,他的美好愿望还未实现,便与世长辞了。
四、傅雷的翻译思想
1.以读者为导向进行选材。傅雷具有很强的读者倾向,他能够考虑到读者的切实要求,他的翻译选材、翻译过程、出版等都充分考虑了读者的存在。从选材上讲,他会选择那些具有时代精神,能够对大众具有教育意义的著作。而且,傅雷认为最好选择自己喜欢和内容熟悉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一位翻译家对自己的翻译作品选材是多么考究,他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思考。他以非常严谨的态度去选择适合自己翻译的作品,做到了心中有数。
2.忠实原著才是对读者的尊重。傅雷提出了首先要“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本着这样的要求,他常常思考很长时间,在弄清楚原文的意思之后才动笔翻译,他遇到不懂得常常会思考很久,不耻下问。译者只有“忘记了自我,化为故事中的角色,陪着他们作身心的探险”。甚至在出版之后,他仍然记挂着读者。可以看出傅雷是多么关心读者,這是一位真正的翻译家应有的精神和品格。
3.表达要“传神达意”。傅雷曾说过:“领悟为一事,用中文表达为又一事。”他指出要达到“传神达意”,译者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去做:一,进行中文写作。傅雷还曾以“语言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多变”作为要求,这样才可以使中国读者既能读到适合时代的语言,又能传达原作的思想。二,务必反复修改。这体现了其对自己的高要求,只有这样翻译出来的文章才能经得起时间和读者的检验。他常常“改得体无完肤,与重译差不多”。三,他特别重视译文之外的地方,他曾在信中写道:“‘对照表’每条之首在原稿上遇新姓氏出现时,读者检阅势必更有眼花缭乱之苦,请全部补入;费工不多而于读者裨益甚大,何乐不为!”从中可以体现其严谨的态度和品质。
4.“重神似不重形似”。傅雷在1951年提出:“翻译应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他在长期研究美学与翻译的过程中,参照中国传统美学提出了自己的翻译心得。“形神”问题自提出以来,变引起了学界激烈的争论,对着两者之间的偏重问题各抒己见。“傅雷虽然没有对‘神似’概念作具体的界定,但他明确地提到‘要求传神达意’”。这其实也体现了傅雷提出“形神”问题并不是要侧重哪一个,这两者之间的和谐的统一关系,缺一不可。要译出好的文章,这两者必须要做出合理的选择和精确的统一。 译事之难便是即要翻译出原文的内容,又要保留其风格,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才能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重神似不重形式”则十分巧妙地化解了内容和形式之间孰轻孰重的问题。
5.“形神的统一”需要译者的再创作。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达到预定的效果和“形神的统一”,在翻译的最后加入译者的在创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傅雷曾指出:“译书的标准应该是这样,假设原作者是精通中国语文的,译本就是他使用中文完成的创作。”这恰好体现了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的重要性,只有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读者才能读到贴近实际的翻译,才能了解原作的真实思想内容。可见傅雷所提倡的译者实为创作,而不是保留洋腔调,保持“异化”,也不是一味地“归化”,而是两者之间有机地结合,创作出统一流畅的语言来传达原作的思想。
6.重视美学的培养。傅雷的翻译观可以称之为美学的翻译观,他早年留学法国就系统学习过艺术理论,因此,对西方的美学有着深刻的认识。而且,他对中华文化有着很深的研究,他的中西美学观相互交融和渗透,使他形成了自己的美学翻译观。这种美学翻译观其实是一种和谐的统一体,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傅雷说:“译事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赏能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杂学),势难彻底理解原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领悟。”众所周知,巴尔扎克善于描写复杂的环境背景,其描写的复杂背景在任何一位东方人看来都很难理解,别提是翻译出来了。但是傅雷克服困难,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翻译了出来。从中可以看出其深厚的艺术修养,没有这种积淀的人,是不可能翻译出这么地道的语言的。这种美学观体现出一位对中西方艺术文化融会贯通的译者的态度。美学的翻译观在文学翻译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只有有着艺术修养的人才能从这种翻译观中指导翻译实践。
傅雷本人从来没有提出过要创立一种独特的翻译理论体系,他并没有系统地提出某个翻译观点,而是在大量实践中得到翻译的真谛。由此可见,傅雷的翻译方法与思维模式均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自发”的翻译观同其的艺术家的气质是分不开的。
五、结语
因为傅雷有着罗曼·罗兰、巴尔扎克那样深厚的艺术修养,能够真正步入作者的创作意境,参透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他才会身临其境般地将作者的作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样的情形下,他的笔下人物栩栩如生,仿佛是自己创作的一般,读不出有生硬、晦涩的感觉。他追求的译文风格是严谨,精雕细刻。他是一位真正的翻译实践大师,从大量的翻译实践中悟出了翻译的真谛。
这位命运多舛的翻译巨匠,在面临一切困难和挫折时仍旧坚持着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在民族危亡之时,希望自己翻译的文字能够开启国人反抗的意识,这种精神应该被新时代的翻译工作者学习和敬仰。“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国人要不断学习外国先进的思想和技术,而翻译工作者便是国人学习国外先进思想和技術的使者。一位翻译工作者应该有民族意识,应该孜孜不倦地学习,充当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通过自己笔端的努力将作品传达给国人。如果每一个译者都能有着像傅雷那样认真态度和民族气节,那么中国的伟大民族复兴指日可待,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将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傅雷.论张爱玲的文章转引自《傅雷的世界》[J].
[2]傅雷.傅雷文集·书信卷(上、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3]金隄.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金圣华.傅雷的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5]金圣华.傅雷翻译巴尔扎克的心路历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关键词】傅雷;翻译思想;翻译成就
【作者简介】牛云凤,刘洁,山东科技大学。
一、生平简介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出生于原江苏省。1920年,12岁的他进入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学习,并于次年考入上海徐汇公学,1924年他因对宗教的敏感评论而被开除,同年进入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1925年他参加五卅运动,1926年秋季考入上海持志大学。1928年,傅雷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深造,专修艺术理论。1931年,傅雷归国并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教美术史及法语,并专注于法国文学的翻译工作。1966年,在文革期间他被打入右派,与夫人双双自杀身亡,享年58岁。
从傅雷的生平履历可以看出他接受了良好的国内及国外教育,为其日后的翻译事业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虽然他短暂的一生令人叹息,但是他的译作传世后人,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文学财富。
二、傅雷的翻译成就
自1929年始,傅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工作,他的译作多达34部之多。其中,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作品居多,正是由于他对巴尔扎克的作品深有研究,他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协会纳为会员。他的主要作品有:巴尔扎克作品《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等。罗曼·罗兰的翻译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其中,法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幻灭》,是他最后一部译作。这些译作也成了他最主要的翻译成就。
三、傅雷翻译观的形成过程
傅雷一生的翻译著作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财富,从他多年的翻译成就中,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其翻译观的形成和发展,也不难看出他对翻译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了解,对翻译事业有着很强的使命感和归属感。在翻译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翻译观。
在诸多影响翻译的因素中,对一位译者来说,首先影响他的便是翻译目的。傅雷生活在旧中国多灾多难的时代,因此,作为一位翻译工作者,他最大的希望便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来唤醒沉睡的中国,在精神上鼓舞人民站起来。他的翻译思想也随着国家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地发生变化。
第一个阶段,是他于1927年看到了祖国遭受列强侵略,民不聊生,内心颓废,他内心极感苦闷,怀着靠学术挽救祖国的美好愿望,只身赴法留学,去探寻人生的真谛。到了法国他更加感受到自己民族在他国所受到的歧视,更加发奋努力学习。他主攻艺术理论,希望从中学到至善至美的真理,去挽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
第二个阶段,是1931年回国以后,他满腔抱负希望能报效祖国,但是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他性格执拗不肯低头,每日闭门翻译书籍,献身于法国的文学翻译事业。当时正处于日本侵华,发动九一八事件,而国内军阀连年混战,人民痛苦不堪。在内忧外患之时,傅雷翻译了三名人传,他翻译的这三传的目的是希望陷入苦闷、希望寻求救国之路的中国年轻人能够从中感受到一丝救国的希望,与黑暗势力做斗争。
第三个阶段,是解放以后,他立志于为社会主义而效忠。他主要从事巴尔扎克的著作。“他主要是考虑到政治问题,当时国内的情况,翻译巴尔扎克最安全,……他翻了,也很喜欢。”的确,这个时代翻译巴尔扎克的作品最安全,因为他的作品得到过马克思的首肯。在他的晚年,他研究巴尔扎克到了非常痴狂的地步,希望尽自己的绵力能够充分剖析他的心路历程。然而,事与愿违,他的美好愿望还未实现,便与世长辞了。
四、傅雷的翻译思想
1.以读者为导向进行选材。傅雷具有很强的读者倾向,他能够考虑到读者的切实要求,他的翻译选材、翻译过程、出版等都充分考虑了读者的存在。从选材上讲,他会选择那些具有时代精神,能够对大众具有教育意义的著作。而且,傅雷认为最好选择自己喜欢和内容熟悉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一位翻译家对自己的翻译作品选材是多么考究,他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思考。他以非常严谨的态度去选择适合自己翻译的作品,做到了心中有数。
2.忠实原著才是对读者的尊重。傅雷提出了首先要“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本着这样的要求,他常常思考很长时间,在弄清楚原文的意思之后才动笔翻译,他遇到不懂得常常会思考很久,不耻下问。译者只有“忘记了自我,化为故事中的角色,陪着他们作身心的探险”。甚至在出版之后,他仍然记挂着读者。可以看出傅雷是多么关心读者,這是一位真正的翻译家应有的精神和品格。
3.表达要“传神达意”。傅雷曾说过:“领悟为一事,用中文表达为又一事。”他指出要达到“传神达意”,译者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去做:一,进行中文写作。傅雷还曾以“语言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多变”作为要求,这样才可以使中国读者既能读到适合时代的语言,又能传达原作的思想。二,务必反复修改。这体现了其对自己的高要求,只有这样翻译出来的文章才能经得起时间和读者的检验。他常常“改得体无完肤,与重译差不多”。三,他特别重视译文之外的地方,他曾在信中写道:“‘对照表’每条之首在原稿上遇新姓氏出现时,读者检阅势必更有眼花缭乱之苦,请全部补入;费工不多而于读者裨益甚大,何乐不为!”从中可以体现其严谨的态度和品质。
4.“重神似不重形似”。傅雷在1951年提出:“翻译应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他在长期研究美学与翻译的过程中,参照中国传统美学提出了自己的翻译心得。“形神”问题自提出以来,变引起了学界激烈的争论,对着两者之间的偏重问题各抒己见。“傅雷虽然没有对‘神似’概念作具体的界定,但他明确地提到‘要求传神达意’”。这其实也体现了傅雷提出“形神”问题并不是要侧重哪一个,这两者之间的和谐的统一关系,缺一不可。要译出好的文章,这两者必须要做出合理的选择和精确的统一。 译事之难便是即要翻译出原文的内容,又要保留其风格,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才能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重神似不重形式”则十分巧妙地化解了内容和形式之间孰轻孰重的问题。
5.“形神的统一”需要译者的再创作。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达到预定的效果和“形神的统一”,在翻译的最后加入译者的在创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傅雷曾指出:“译书的标准应该是这样,假设原作者是精通中国语文的,译本就是他使用中文完成的创作。”这恰好体现了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的重要性,只有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读者才能读到贴近实际的翻译,才能了解原作的真实思想内容。可见傅雷所提倡的译者实为创作,而不是保留洋腔调,保持“异化”,也不是一味地“归化”,而是两者之间有机地结合,创作出统一流畅的语言来传达原作的思想。
6.重视美学的培养。傅雷的翻译观可以称之为美学的翻译观,他早年留学法国就系统学习过艺术理论,因此,对西方的美学有着深刻的认识。而且,他对中华文化有着很深的研究,他的中西美学观相互交融和渗透,使他形成了自己的美学翻译观。这种美学翻译观其实是一种和谐的统一体,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傅雷说:“译事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赏能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杂学),势难彻底理解原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领悟。”众所周知,巴尔扎克善于描写复杂的环境背景,其描写的复杂背景在任何一位东方人看来都很难理解,别提是翻译出来了。但是傅雷克服困难,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翻译了出来。从中可以看出其深厚的艺术修养,没有这种积淀的人,是不可能翻译出这么地道的语言的。这种美学观体现出一位对中西方艺术文化融会贯通的译者的态度。美学的翻译观在文学翻译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只有有着艺术修养的人才能从这种翻译观中指导翻译实践。
傅雷本人从来没有提出过要创立一种独特的翻译理论体系,他并没有系统地提出某个翻译观点,而是在大量实践中得到翻译的真谛。由此可见,傅雷的翻译方法与思维模式均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自发”的翻译观同其的艺术家的气质是分不开的。
五、结语
因为傅雷有着罗曼·罗兰、巴尔扎克那样深厚的艺术修养,能够真正步入作者的创作意境,参透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他才会身临其境般地将作者的作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样的情形下,他的笔下人物栩栩如生,仿佛是自己创作的一般,读不出有生硬、晦涩的感觉。他追求的译文风格是严谨,精雕细刻。他是一位真正的翻译实践大师,从大量的翻译实践中悟出了翻译的真谛。
这位命运多舛的翻译巨匠,在面临一切困难和挫折时仍旧坚持着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在民族危亡之时,希望自己翻译的文字能够开启国人反抗的意识,这种精神应该被新时代的翻译工作者学习和敬仰。“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国人要不断学习外国先进的思想和技术,而翻译工作者便是国人学习国外先进思想和技術的使者。一位翻译工作者应该有民族意识,应该孜孜不倦地学习,充当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通过自己笔端的努力将作品传达给国人。如果每一个译者都能有着像傅雷那样认真态度和民族气节,那么中国的伟大民族复兴指日可待,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将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傅雷.论张爱玲的文章转引自《傅雷的世界》[J].
[2]傅雷.傅雷文集·书信卷(上、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3]金隄.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金圣华.傅雷的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5]金圣华.傅雷翻译巴尔扎克的心路历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